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1:勞苦重擔卸給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5:總要試一試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4:獨子的驕寵與悲哀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3:向下沉淪易 向上提昇難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2:我的車子怎麼變乾淨了!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1:勞苦重擔卸給誰?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1:勞苦重擔卸給誰?


2023-05-09 14:5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太太替我開車,我駕車的重擔並未減輕。 示意圖(ingimage)


有很長一段時間,太太當司機爲我開車,因為她怕我腦筋想東想西,開車容易出問題,久了以後,有人還以為我不會開車哩!

太太不是職業駕駛,對她的技術我並不怎麼信賴,每次她開車,我不免指指點點,要她小心這裡,注意那裡,搞不好就會吵架。

對駕駛的信賴
我想她生氣也是有道理的,後座駕駛backseatdiver)的確沒人喜歡。有時我試圖將眼睛閉起來,眼不見,就不會指點開車。可是眼睛閉起來,人更緊張,好像就會撞車的樣子。

太太替我開車,我駕車的重擔並未減輕。因為對太太的開車技術缺少信賴安全感減少重擔仍在

從前有專任司機開車時,情況就大不相同,因為對司機駕車技術的信賴,車行時聽聽音樂,或準備講稿,在車上可以做不少的事。

有次在車上小寐片刻,車子到家了還不知道。駕車的勞苦都卸給了司機,原因無它-信賴。當你信賴一個人時,勞苦重擔就能由那個人分擔一部分,否則重擔還在自己肩頭上。

不放心菲傭
有位太太在台北生產,講好母親會從南部北上來照顧的,但臨時因為父親生病住院而不能北上。孩子已經生下來了,十歲的大女兒說願意幫忙看顧嬰兒,可是做媽媽的怎能放心?後來請了位菲傭,菲傭生過孩子,有帶嬰兒的經驗,但是媽媽還是不放心,不知道菲傭會不會專心帶孩子?菲律賓人帶嬰兒跟我們的方法是否不同?

這樣的想法造成上班時經常掛念家中的孩子,不時打電話回家問東問西的,照顧孩子的勞苦並不能卸給十歲的女兒及菲傭,原因是對她們不夠信賴

一個多月後,父親病癒出院,母親從南部來了,女兒終於放心了,上班時不再打電話回來,晚上睡覺也很安逸。帶孩子的勞苦重擔卸給母親了。因為女兒知道母親有經驗,又愛她的孩子,因為孩子是她的外孫。

勞苦重擔交託誰
有人容易相信別人,勞苦重擔容易由別人分擔。有些人不容易信賴別人,結果事必躬親,勞苦重擔一把抓,人生總是辛苦的日子多,最後只好自嘲自己生來勞碌命。

世界上可以信賴依靠的人有多少呢?坦白說不多,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創造宇宙萬物上帝所以聖經上說:「要將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又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這是為什麼虔誠的基督徒一切信賴仰仗上主,就像單純的稚子依偎在父母身邊就不會害怕!有正確信仰的人是有福的,煩心事總是比較少,容易享受快樂與滿足。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2:我的車子怎麼變乾淨了!


2023-05-10 15:19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的車子怎麼變乾淨了! 示意圖(ingimage)


很多勞動,當你喜歡做甘願動的時候,就會變得是件喜樂的事。

有次我在舊金山看到一家洗車場,同時在場的車子有十幾輛,洗車工人不下二十位,多數為墨西哥人。他們每人都洗得很開心,走路是用跑的以爭取時間。

為什麼他們會洗得這麼開心?因為他們到美國來打工是希望接濟老家的人,能找到這份工作,深覺生活有著落,已是喜出望外。加以每多洗一輛車,就會多一份獎金,所以洗得快樂。

喜歡洗車
我把洗車當運動,所以每次要洗車,我都很高興,起碼沒有怨言。有次我洗完自己的車,感覺運動量還不夠,就幫停在旁邊的車子也洗一下,一下子洗了三輛車,車主隔天發現自己的車子被人洗乾淨了,又不知是誰洗的,大為驚奇,心想怎麼天下還有這種好人?

另一次一早七點多我洗完自己的車子,發現停在旁邊的一輛車子,非常髒,車子還是熱的,顯然早上已經開過了。我就幫他洗一下,正在擦乾的時候,車主出現了,是位職業婦女,她才剛送孩子上學,現在趕著上班,一天忙到晚,當然少有時間洗車。

補足我運動量
車子誰不想乾乾淨淨的,但有時就是沒時間洗,甚至連開到洗車場去洗的時間都沒有,有人幫她洗乾淨了,心中感激之情真是溢於言表。那位太太看到我在幫她洗車,睜大著眼睛,連說:「不敢當!不敢當。」

我想那天早上,這位太太是高興的,而我也是高興的,其實並沒有做什麼,只是舉手之勞,況且主要目的,還是補足我的運動量而已。

鑽牛角尖,想不通
很多時候,我們想通了會快樂,算對了也會快樂。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常常鑽牛角尖,想不通,自尋煩惱。有人精打細,但是人生算術總是不及格,每次都是要算到自己不開心為止。

這難道不是很奇怪的事嗎?其實「欲除煩惱須忘我」。不要本位主義,事事只為自己著想,有時多做點令別人高興的事,定能體會到老子說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付出一點點收穫特別多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3:向下沉淪 向上提昇


2023-05-11 13:3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每年七至九月是鮭魚回游的季節。 示意圖(ingimage)


每年七至九月是鮭魚回游季節,一群一群的鮭魚,不吃不喝,以每天近三十公里的速度,逆流而上,由大海游回誕生的河流產卵,綿延後代。透過電視鏡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回游的鮭魚都受傷纍纍。

逆流而上很辛苦
長江三峽風光險峻壯麗,令人流連,但是由三峽逆流而上卻是千辛萬苦,上行船都是人拉縴,大船的縴夫有十數人,小船也有四、五位,只見縴夫個個彎著腰,頭低及地,大聲吆喝的拉著縴。

船行十分慢,遇到急流時,船簡直就像停在那裡不動一樣。到達終點時,縴夫個個累得動彈不得。當然由於水道整治,三峽現在已通行豪華客輪不用拉縴了。但遊歷小三峽,還是得靠縴夫幫忙,此時就看到逆流而上艱難

相反地,下行船水急,順流疾駛而過,輕鬆愉快。人隨波逐流容易逆流而上艱難困苦。學壞容易學好,都說明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後,夫婦一起在吳國擔任守墓及養馬的工作,幾年後被釋放回國,立志復仇。但怕自己沉溺於王宮的舒適生活,喪失鬥志,因此每晚睡在柴草之上,並懸苦膽隨時舔嚐,終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打敗吳國。

漢朝有名叫孫敬的,經常閉門而讀,但疲倦時容易打瞌睡,便用一根繩子,一頭繫在樑上,一頭結在頭髮上,這樣子只要打瞌睡,頭一低,就會扯住頭髮,因疼痛而驚醒,可以繼續用功讀書。

力爭上游
戰國時主張合縱的名人蘇秦,為了防止讀書打瞌睡,特別準備了一把錐子,打瞌睡時,就在大腿上刺一下,以求清醒,可以繼續讀書。

頭懸樑錐刺股,都是用以克服人肉體軟弱,是力爭上游方法懸樑刺股的方法未必值得仿效,但其奮力向上精神絕對值得肯定的。

人常常是軟弱的,好逸惡勞人皆難免,大家喜歡順水而下的日子,卻不喜歡逆流而上奮鬥,如果能常常保持警惕心自我策勵的人,終究會成材成器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4:獨子驕寵與悲哀


2023-05-12 15:12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獨子的驕寵與悲哀。 示意圖(ingimage)


朋友二十五歲的獨子驕生慣養,在美國念書,父母怕他受凍挨餓,每年不時寄給豐厚的生活費,而且是一次匯給他,為的是怕他臨時需要用錢。

寄給他的生活費雖然是別人的好幾倍,但是兒子仍然不時打電話要錢,有次父母在電話裡多說了他幾句,兒子就再也不打電話回來了,嚇得兩位老人家各處打聽都不得要領,擔心得寢食難安。

最後是兒子的同學要他打電話回來報平安,以免別人誤會他是被同學帶壞了。這個兒子為了無損同學聲譽,才勉強的打電話回來,電話裡一再抱怨,是父母讓他沒面子。這位朋友每次一談到他在美國唸書的兒子,就傷心落淚,天下父母心,說來也是怪可憐的。但是兒子為什麼會如此呢?別人的孩子為什麼不會這樣呢?

無窮的溺愛
不當管教無窮溺愛,尤其是以為有錢就可以教育出好孩子,最後都是落得流淚的命。

有位建築商人的兒子,也是獨子,追女朋友不成,將女孩殺了一百七十四刀,被捕時說:「我恨,為什麼我要的東西居然要不到。」又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想要的東西會要不到的。」

因為家境富有,要什麼有什麼,只要開口,父母沒有不加以滿足的。更糟的是,從小到大,出了任何紕漏,都有父母替他善後,造成他予取予求不負責任性格。可是這次殺人,父母再也無法替他善後了。

獨子的父母們
國人無後為大的觀念仍甚普遍,獨子更是被視為是宗族香火命根子,於是溺愛導致造孽的例子,不勝枚舉。

獨子並非必然不爭氣,獨子成材的例子也是很多,只是獨子比別人容易有更多被溺愛的機會。這些被溺愛長大獨子適應環境能力十分脆弱的,一旦離開父母的庇護,就會像一朵小花,不是被太陽曬死,就是被風吹的無影蹤。

這些被溺愛獨子命運常是悲慘的,悲慘的原因,表面上是他們自己懦弱不爭氣,實際上卻是父母未善盡教養之責

獨子的父母們,請千萬不要以姑息為愛,以免愛之適足以害之!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95:總要試一試


2023-05-17 14:3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總要試一試。 示意圖(ingimage)


「劉小姐,請幫我接個電話給蔡會計師,我想跟他請教財團法人的事。」太太在旁邊插嘴說:「不行,蔡會計師下午都不在辦公室。」

他人不在
我說:「那打給他女兒,問問蔡會計師現在在什麼地方?」太太插嘴說:「不行,他在外面,他女兒也找不到的。」後來我仍請秘書劉小姐試接蔡會計師的辦公室。

「蔡會計師在嗎?」

「 在!」

聽到蔡會計師在,大家一陣驚奇,太太不好意思的說:「奇怪 ! 今天怎麼會在的呢?」

蔡會計師也許平常真的不在辦公室,但並不代表沒有例外,樂觀的人就願意試一試,或許會在也不一定。悲觀的人則認為不必試,多此一舉。即使會計師天天都在辦公室,悲觀的人,也還是會認為不一定找得到他,心裡會想或許今天剛好不在。

樂觀 觀察事物
有個人在去機場的路上,車子拋錨,修了兩個多鐘頭,算算時間,飛機早已飛了。悲觀的人氣得半死,主張回家算了。樂觀的人,主張到機場碰碰運氣,或許飛機延飛了也不一定,結果飛機真的因故延飛,他們仍然趕上了。

甚麼叫樂觀 ? 觀察事物,總從有美好希望的一面出發。悲觀者總想到一切負面結果

凡事從美好面出發,去思考,人常常會處在快樂的氣氛中,處處充滿希望,正面能量無形加強,不但自己快樂,周遭的人也會感染其快樂。所以常與樂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不自覺的快樂起來。

只是一念之間
悲觀的人往往只見到事情困難不順利的可怕,常常會自己嚇自己,周遭的人,也會跟著多生憂慮,日子不好過。

樂觀與悲觀有時只是一念之間,但這一念之間,又可能與一個人的成長境遇和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在基因科學發達,說不定樂觀者與悲觀者有著不同基因,天生就是如此。但是不管如何,人總還是應該朝樂觀方向邁進,只要時常提醒自己,懷抱希望,多試一下,凡事樂觀,總比悲觀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