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健壯/不做附庸的白話文解釋
◆ 廖元豪/兩岸和平關鍵──誠心和好或刻意對立?
◆ 盛治仁/發掘人才 是門技藝
◆ 楊渡/兩岸語言要怎麼切割?
◆ 方祖涵/從電玩重生的歷史
◆ 黃志芳/貿易戰是熱鬧,貨幣戰才是門道
王健壯/不做附庸的白話文解釋
2023-04-23 00:22 聯合報/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後的談話,讓世人彷彿在他身上看到戴高樂的影子。 法新社
民國五十五年、五十六年(一九六六)與(一九六七)這兩年,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做了三件大事,讓世人見識到何謂「戴高樂主義」。
第一件事:民國五十五年(六六年)三月下旬,他公開宣布從該年七月起,法國不再接受北約指揮,民國五十六年(六七年)四月,所有外國軍隊全面撤離法國。
第二件事:民國五十五年(六六年)六月下旬,戴高樂訪問蘇聯,他在莫斯科市政廳陽台演講時,克里姆林宮動員百萬群眾到場,戴高樂向俄國人民宣示,這是法、俄新同盟關係的開始。
第三件事:民國五十六年(六七年)十一月,戴高樂再次拒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理由是,英國是美國安排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英國人已不是真正的歐洲人。
獨立的國防外交路線以及歐洲一體化,就是「戴高樂主義」的簡單定義。戴高樂曾經提出由美英法共同領導的北約指揮體系,但美國反對,為了擺脫美國大權獨攬,戴高樂退出北約。美國全力發展核武,卻反對歐洲研發核武,也讓戴高樂決定核武自主,不願法國淪為美國的保護國。
戴高樂退出北約,又與北約死對頭的蘇聯結盟,擺明了就是跟美國唱反調。他與美國結怨,始於二戰期間,美國當時在「維琪法國」與「自由法國」之間,重前者而輕後者;關係戰後全球利益分配與秩序重建的雅爾達會議,羅斯福也拒絕戴高樂參加;甚至連舊金山會議的召開以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安排,美國也對法國的參與有所保留;再加上戰後美國又以歐洲保護者自居,舊恨加新仇,讓戴高樂成為西方陣營中反美的代表號。
戴高樂雖然被人形容在他身上彷彿看到拿破崙的影子,但戴高樂把法國利益當成至高無上利益,他雖然反美並且退出北約,又與蘇聯結盟,但他卻曾向閣員坦承,蘇聯遲早會分崩離析,東西陣營如果發生軍事衝突,他也一定選邊西方陣營,可見他也是個現實主義者。
在戴高樂做了那三件大事的五十多年後,馬克宏在訪問中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的一段談話,讓世人彷彿在他身上看到戴高樂的影子。馬克宏談話內容包括:做盟邦不代表要做附庸,歐洲必須在美國與中國之外,成為世界秩序中的第三強權,歐洲不能捲入無關歐洲的危機,避免捲入美國與中國之間因台灣而有的任何衝突。
這段談話在全球瞬間引爆爭議。戴高樂當年不做美國附庸,被美國嘲諷是犬儒式的反美主義,馬克宏這次更被罵到狗血淋頭,包括:向獨裁者甜言蜜語;親吻北京屁股;掉進北京陷阱;替中國侵略開綠燈;第三強權根本是痴人説夢。
面對全球圍剿,馬克宏被迫不得不改口,但他改口的是他主張台海維持現狀、和平解決,可做盟邦不做附庸那段談話,他並未改口。他在訪問中所説「歐洲不應跟隨美國節奏與中國過度反應」那段話,更是被駡他的媒體與政客刻意忽略。
戴高樂想學拿破崙,但馬克宏卻不是戴高樂。馬克宏曾經形容北約腦死,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北約變得比以往更重要,中東歐國家更把國家安危與北約綁在一起;況且,山姆大叔號令組成的抗中同盟,逼得各國選邊站,馬克宏想以「戴高樂主義」號召歐洲不做附庸,就像唐吉訶德挑戰風車一樣,結局可想而知。
但馬克宏可當盟友不做附庸這句話,卻不能被一筆抹殺。梅克爾當德國總理時也曾説過「我們完全依賴他人的時光結束了」,「我們歐洲人真的必須把命運交由自己掌握」,這兩句話正是不做附庸的白話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