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政經發展與改革新趨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365/web/ 

◆  聯合報社論/別利用黨中央的廚房,開自己的小灶
◆  聯合報黑白集/三軍統帥人呢?
◆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政經發展與改革新趨勢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政經發展與改革新趨勢


2023-03-08 00: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大陸全國政協一次會議記者會,由大陸民主黨派中央和大陸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出席。新華社


中國大陸14屆全國政協與人大會議先後開幕,由於黨政重要人事在去年底的中共二十大基本確定,特色是習家軍全面接班,已無太大懸念,只待人大完成形式正式公布,本屆兩會最受海內外關注的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

首先當然是經濟3月5日,人大開會首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成長5%左右。去年因受疫情影響,中國大陸經濟成長3%,遠低於政府原先制定的5.5%目標,因而一般認為在疫情基本走向結束的今年,北京有可能將經濟增速目標定得較高,但從最新公布的5%目標看來,當局的心態還是比較保守謹慎的,這可能是更多地考慮到國際經濟仍陷停滯膨脹低迷困境,加上去年底清零防疫政策結束以來,國內消費、投資及出口指標仍未現明顯復甦有關。因而有理由推斷,決策當局有極大可能採取更為積極的擴張政策,尤其是更為擴張的財政政策來提振內需。相對於美、歐等發達國家目前仍陷於高通膨的困境,中國採取寬鬆宏調的餘裕空間要大得多。

其次受到關注的應是機構改革。這在剛結束不久的二中全會,強調必須以「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及配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兩個在中共二十大定下的最高政治目標,來統籌推動全面的機構改革。因此,各方的關切層面有三:一,將出現「強黨弱政」的趨勢,俾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二,國家安全及金融體系的機構改革或將成為改革重點;三,會不會整合國台辦、港澳辦等部門,設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以彰顯國家統一、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後者如果成為事實,即不啻預示了兩岸統一排上了日程,自將牽動兩岸形勢、東亞形勢,甚至是美中博弈態勢的發展。

第三,也與前者有關的,是中共在二十大提出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及習近平在民國一O八年(2019年)初提出的「兩制台灣方案」,在本屆的政協及人大會議中會不會有進一步的舖陳。今年年初,新上任的國台辦主任宋濤表示,今年將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深入協商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北京方面的想法與做法,在兩會中會不會有進一步的討論與提出。

第四,在經濟成長預期目標之外,今年還有一個指標或將受到各方關注,就是國防支出預算的成長。中國國防預算已連續20多年成長,早已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軍費大國,不過自民國一O五年(2016年)以來,大陸國防預算成長率連續七年降至個位數,大致在6.6%至8.1%之間浮動,以致國防支出占 GDP 的比率多年來也一直穩定在2%左右,此一水平遠低於美國的3.4%

受俄烏戰爭及全球安全形勢變化影響,許多國家近年均大幅提高軍事預算,美國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國防預算達8,500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14%;日本成長率更高達24%,並計畫在五年內將國防預算翻倍;德國、英國也均有計畫將各自的國防預算分別在五年內及八年內翻倍;台灣今年國防支出的成長率也達13.9%,所以,今年中國大陸的國防預算成長7.2%,相對保守。

最後,是關於人口政策。大陸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出現了61年來首度人口負成長,總人口較民國一一O年(2021年)底減少85萬人。此一現象引發各界高度關切,生育率低落,不僅拉起了人口老化的警報,對長期經濟發展也十分不利,更關鍵的是生育率長期偏低一旦過了臨界點將難以回歸。中國執政當局會不會提出針對性的有效對策,也當然是今年兩會的關注焦點。

每年3月中國兩會,從來是海內外的共同關注,但今年的關注角度很不一般。












聯合報黑白集/三軍統帥人呢?


2023-03-08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日經新聞日前引述匿名來源,報導台灣有9成軍官退伍後赴中國賣情報牟利,經外交部關切後,日經新聞今天在原報導相同版面刊登聲明,澄清報導不代表社方立場並對造成困擾表達遺憾。 圖/取自「記者爆料網」


國軍衰事連連。先是遭到《日經新聞》誣衊退休軍官向中國出賣情報,以省籍分化軍民感情;接著馬祖前線斷糧,官兵沙灘刻字求援。蔡總統屢稱國軍是捍衛區域和平的鋼鐵勁旅,但這兩件事,讓國際以為台灣軍心渙散。她每到部隊必喊「我是三軍統帥」,但國軍遇到內憂外侮時,大統帥卻只會發個聲明了事。

對比府院黨賣力澄清「疑美論」,為美國背書對台堅若磐石,蔡政府真的不在意國軍忠貞遭日媒玷汙?邱國正說,已向總統報告「茲事體大」;但總統也只交代外交部嚴正抗議,日媒則以「遺憾」回應。三軍統帥呼喊「備戰」,卻不力挺軍心士氣,彷彿路人,榮辱無關。

蔡總統當黨主席時力挺林智堅,下令全黨指鹿為馬。她當三軍統帥,自詡「國軍最強靠山」;但國軍受辱,她卻沒有強力駁斥,力挺國軍。統帥態度既然鬆軟,上行下效,阿兵哥吃不好,便不顧軍紀刻字求肉。

近年軍紀事件頻傳,黃黑賭毒貪罄竹難書,然而三軍統帥只會利用國軍打造個人形象,無視武德敗壞折損人民信任。她如把官兵拍馬當成擁戴,小兵載歌載舞視為士氣昂揚,軍隊戰力可想而知。

美國想把台灣變成巨大軍火庫,只重防禦本島,作戰計畫不見金馬防衛計畫的討論,也難怪國防部放生馬祖官兵。囤再多軍火,要交給草莓兵用嗎?












聯合報社論/別利用黨中央的廚房,開自己的小灶


2023-03-08 00: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在南投第2選區立委補選落敗,黨務人士表示,面對2024立委選舉,黨中央很難對每個立委選區支援,屆時仍須仰賴候選人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圖為國民黨南投立委補選候選人林明溱(中)承認敗選。記者潘俊宏/攝影


國民黨以些微之差輸掉南投立委補選,從某個角度看,或許不是一件壞事。第一,國民黨不能再以為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是打順風球,以為「討厭民進黨」的民氣會一直與藍營同在;第二,國民黨須收拾驕兵心態,努力向選民證明自己比民進黨更清明、更有執政能力;第三,下屆總統選舉,國民黨如何推出最有勝算的人選,搭配吸引人的立委提名策略,黨中央似仍缺乏全盤計畫。

以南投立委補選為例,林明溱的提名不能說錯,畢竟他的民調和執政聲望都高。問題是,中央在提名後就撒手不管,全交給地方團隊操盤最致命的錯誤,是林明溱說自己「不尋求連任」,表現得毫無企圖;那麼,選民投你豈非白費?於是,民進黨抓緊這點窮打猛追,直攻他安排兒子「繼承」;接著扯出林家「豪宅」及選舉補助款問題,林明溱便身陷泥淖。

國民黨提名林明溱,卻不積極輔選,讓一個原本贏面居大的戰局被逆轉,主席朱立倫難辭其咎。民進黨在賴清德領軍下,出動府院黨媒的力量密集助攻,展現強攻取勝之心。相對的,國民黨中央隔岸觀火,未曾派遣戰力強大的同志前往助陣,或利用空戰幫林明溱解除後患。即使在後期民調顯示林明溱已被追平,黨中央仍未警覺到情勢不妙,亦未動員所有能量協助他力挽狂瀾。就此看,散漫的國民黨對上意志集中的民進黨,這局輸得一點都不冤枉。

與此同時,國民黨出現在全國版面的新聞,則是一堆台北市議員為了轉戰立委,彼此攻訐的大戲。市議員轉戰國會,各憑本事,原無可非議。但如果任意跟著別人起鬨,或自以為是天之驕子,就有爭搶戰區的特權,鬧到全民側目;這看在選民眼裡,會對整個黨有好觀感嗎?當國民黨正在應付南投的戰役,北市議員卻在吵自己的地盤,這就是利用黨的廚房開自己的小灶,是缺乏「大局意識」的行為。有那麼多精力,為何不去聲援一下林明溱?

藍營議員轉戰立委的問題之所以擴大,黨中央遲無對策,也是主因之一。國民黨區域立委的問題,除了「患寡」,更嚴重的是「患不均」。例如,新北十二席立委,國民黨僅占三席;在南部的雲嘉南高屏各地,更是完全掛零。因此,藍軍議員與其在優勢區的台北爭搶席次,不如派若干強棒到其他縣市參選,以宣示「光復」失土的決心,同時也可與總統大選相互應和。然而,朱立倫迄未提出令人刮目的進擊戰略,似只能依循舊有思維遷就地方勢力,同時又缺乏安撫黨內相爭之計,只能任令爭執持續。這是戰略思考的貧乏,還是缺乏進取?

目前朱立倫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推出最有勝選希望的總統人選,為國民黨拿回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執政權。新北市長侯友宜目前的聲勢不錯,但礙於對選民的承諾,若不想重蹈韓國瑜的覆轍,至少五、六月前不宜直接表態參選。這個問題,有賴朱立倫和他協調脫困之計。至於有意回黨參選的郭台銘,擁有一定的民意支持,但黨內的程序障礙不小;國民黨如何在不破壞黨內團結的情況下與他結盟,避免重演上次撕破臉的難堪,也有賴朱立倫居間穿梭,設法在侯、郭間取得一定的君子默契。

台上的每一次選舉勝負,都是台下許許多多小氣候營造交織的結果。只有夠用心、夠機敏、夠大器的人,才能凝聚這些條件。「民氣」不是抽取式衛生紙,無法隨便取用。國民黨想要贏得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要靠所有黨員共同努力,不能有人在黨中央的廚房裡開自己的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