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拚2050淨零碳排 別淪為口號(十四、立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642/web/ 

◆  聯合報社論/核二除役倒數 封殺護海公投也難救缺電
◆  聯合報黑白集/徐巧芯挑戰費鴻泰
◆  經濟日報社論/拚2050淨零碳排 別淪為口號







經濟日報社論/拚2050淨零碳排 別淪為口號


2023-02-04 01:07  經濟日報/ 社論
拚2050淨零碳排,別淪為口號,綠能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去年11月 COP27 在埃及盛大舉行,此次大會被定位為「督導落實峰會」(Implementation COP),並以「共同落實」(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為大會標語,針對減緩、調適、資金及合作四大策略設定達成的目標。經由兩周密集討論,COP27 最後達成的協議,雖然未能以更積極的行動來抑制碳排量,尤其未強硬要求各國逐步棄用所有石化燃料,但也達成為遭受因極端氣候影響的低收入國家,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平台,來補償因富有國家碳排而遭受極端氣候影響的小國,可謂在碳減排作為上跨出不容易的一步,亦喚起更多國家加入宣示民國一三九(2050)達成淨零碳排的行列。

根據統計,截至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0月,全球有137個國家承諾淨零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之85.8%。其中,預計於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達成者有127國,民國一四九年(2060年)達成共十國。包括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國,已將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完成立法,以更積極態度來抑制碳排,以減緩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台灣方面,去年3月底由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提供至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的軌跡與行動;隨之,蔡總統也在去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欲達成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目標,正式加入國際淨零排放競賽的行列。立法院已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修正草案,正式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並啟動碳費徵收等配套措施。

由此看來,政府對達成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似乎做出不少努力,但為何各界仍認為腳步太慢、且恐淪為口號?探究其原因,可簡單歸納下列幾個主因。首先,國發會繼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後,也提出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的減碳目標,由原先溫管法設定的相較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減量20%,上修至24%加減1%。相對於鄰近國家的日本的減碳目標,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較之民國一O二年(2013年)將減量46%~50%;或者南韓的減碳目標,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較之民國一O七年(2018年)將減量40%。兩相對照之下,我國的減碳目標可說是遠遠不足,和歐盟的減碳目標相比更難望其項背;若維持目前的規劃,在國際淨零排放競賽中,台灣將遠遠被甩在後面。

其次,「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後,已為碳費徵收提供法源基礎,惟環保署前年就宣布第一階段將針對每年排碳2.5萬噸以上,共287家排碳大戶課徵碳費,最快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起徵收。據悉,目前規劃的碳費只有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10美元,和目前歐洲碳交易所的市價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90美元相比,約莫只有九分之一;而歐盟碳邊境關稅已決定今年10月起提早開徵,初期適用範圍將從鋼、鋁、水泥等上游產品擴大到下游的螺絲、螺栓等,對台灣相關產業將造成巨大衝擊。更有甚者,如美、日、加等國也正研議課徵碳邊境關稅的可行性,屆時台灣產業將面臨空前的挑戰。龜速的碳費課徵建制以及遙遙無期的碳交易市場之建立,將非常不利於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達成。

再者,根據經濟部所發布的「2022中小企業白皮書」,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98%以上,其規模小財務能力相對不足,從碳盤查、碳揭露到碳驗證,恐怕都沒有能力落實,政府應即早投入資源,建立碳盤查輔導平台,並強化企業的減碳知識,使中小企業能快速且正確地掌握自身碳排狀況,以因應國際減碳趨勢,並維持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台灣要達成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目標,任務相當艱鉅,除了解決上述困境外,政府應更積極規劃減排目標,尤其應加速減少火力發電的高碳排,以再生能源(如風能與太陽能等)與氫能逐步汰換火力發電,才能達成國發會規劃最終於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時,總電力之60~70%來自再生能源、9~12%來自氫能20~27%顧及能源安全下使用碳補捉之火力發電。台灣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目標才不致於淪為口號。









聯合報黑白集/徐巧芯挑戰費鴻泰


2023-02-04 03:38  聯合報/ 黑白集
國民黨北市議員徐巧芯(左圖)宣布參選2024年立委,挑戰松山信義區現任立委費鴻泰(右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挾勝選氣勢,國民黨多位北市議員預告將角逐立委,掀起「世代交替」風潮。其中,游淑慧、張斯綱的選區並無藍營立委,他們挑戰的是綠營對手,因此深受祝福。而徐巧芯選區則有大老費鴻泰,兩人將如何對決,備受關注。

徐巧芯挑戰費鴻泰引發熱議,主要是她說出「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挨同志批評是「爭權奪利」、綠側翼則罵她「利欲薰心」。的確,殺神滅佛之語,並不符合台灣社會的敬神精神。但細察徐巧芯原文,她是說自己絕非佛系立委」,是從監督民進黨的角度而發,而非指黨內初選的狂暴廝殺。因此,硬要解讀為她對費鴻泰「不敬」,顯屬多慮。

藍營有一批優秀的議員,論述及戰鬥力均強,國民黨是該安排他們進入國會,以強化立院陣容,也讓年輕世代看到努力的前景。就黨內倫理看,徐巧芯的「殺神說」或許太過驚悚,讓不少藍營人士感到不安;但從網路民調看,卻獲得相當高的支持。可見,民眾多認為國民黨的溫吞風格必須改變,否則無法因應激烈對峙的政局。

要解決徐巧芯對決費鴻泰的緊張,其實很簡單。像費鴻泰、賴士葆這類形象良好又已連任五、六屆的立委,不妨放入不分區名單,使他們能為全國民眾服務,又兼顧黨內的交班順暢。至於那些沒戰力的不分區,就謝謝他們吧!











聯合報社論/核二除役倒數 封殺護海公投也難救缺電


2023-02-04 03:41  聯合報/ 社論
今年核二廠2號機預計3月14日停機,大潭電廠燃氣機組8號機3月底、4月初才能併網測試,中間的時間差恐有缺電風險。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開春後,蔡政府忙搬演內閣走馬燈大戲;但一場能源風暴正直撲台灣而來,政府卻假裝沒看見。核二廠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除役,政府規畫登場救援的大潭電廠八號機卻無法及時上線;屆時,北台灣勢必上演缺電危機。此際,基隆民間團體發起的反四接護海公投」,卻遭內政部認定非屬地方自治事項而封殺。問題是,就算蔡政府擋下公投,已經走入死胡同的台灣缺電問題,要留給全民面對嗎?

在非核家園的緊箍咒下,核二廠二號機運轉執照將在三月十四日到期,被迫除役。核二廠一號機已在前年十二月停機當核二完全停止供電後,全台立即減少一百萬瓩電量。台電原先的如意盤算是:大潭電廠七號機去年底下線歲修,短缺的六十萬瓩電力,將由發電量達一一○萬瓩的大潭八號機填補,並同時支援核二廠除役的電力。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大潭八號的施工並不順利,期程一再延宕,預估要到四月初才能併網測試。如此,便出現了電力短缺五十萬瓩的空窗期;台電只能祈禱「天氣不要太熱」,以免民眾用電激增。原本供電單位應精準掌握的電量,竟要看老天臉色,何其荒謬。更令人憂心的是,電廠員工爆料,大潭八號恐怕六月都未必能上線。近年遷廠回台的台商增多,用電量不斷升高,今年供電都在走鋼索。

最近引發中央與基隆大戰的「護海公投」,也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引發。核二一旦除役,台灣北部、東部立即面臨缺電危機,老舊且汙染嚴重的基隆協和電廠原可在核四商轉或核二延役後退場;但突然被蔡政府規畫為燃氣電廠要繼續發電,也因此,才急急覓地興建「四接」,這又引發新的環保爭議。

台電原規畫在基隆外木山填海造陸建四接」,但當地海域蘊藏珍貴的珊瑚生態,引發地方反彈,因而激出護海公投。台電為平息爭議,竟罔顧程序正義臨時向環評大會提出東移案;如此一來,使得四接愈發緊鄰船隻頻繁進出及人口密集的基隆港區,更帶來塞港及公安疑慮。最可議的是,不論是新、舊案,時任基隆市長的林右昌皆曲意配合中央政策,始終未站在生態、基隆港務或市民安全角度發聲,一路大開綠燈。

基隆民間團體推動的護海公投,去年六月即完成連署送交市府,卻遭林右昌冷處理拖延,又藉送交政院審定之機,一拖半年。這次基隆選舉變天後,內政部火速認定該公投不屬地方自治事項,演出內政部長林右昌坐視基隆地方自治權遭剝奪的劇碼。

事實上,無論中央如何用盡手段阻擋「護海公投」,供電短缺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台電一味強調,若不興建四接,將對北、東部供電有嚴重影響;既然如此,為何不讓仍然正常運作的核二稍稍延役,等到整體供電及調度無虞,再讓它除役?這點,另一解鈴關鍵,則在新北市府。

核二能否延役,卡在核廢料室外乾式貯存設施遲無法獲得新北市政府核可興建,核二一號機被迫提前除役也是因為同一因素。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一直以「沒有核安、無法處理核廢,就沒有核電」的罐頭答案回應。此一態度,竟變成蔡政府頑固執行「非核家園」的最佳藉口。亦即,民進黨的神主牌,竟變成由藍營地方首長代為「守護」,好不弔詭!當供電危機迫在眉睫,有意問鼎大位的侯友宜恐已無閃避空間,他必須說明自己面對此供電危機有何解方?

走了七年的非核家園,證實已是災難。面對迎面而來的能源風暴,蔡政府還要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