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觀點】盧希鵬 /注意,Z世代來了
◆ 【名家觀點】詹文男/台劇茶金給企業 ESG 的正向啟發
◆ 【名家觀點】陳俊光/剖析2023供應鏈趨勢
◆ 【名家觀點】劉大年/美港貿易紛爭對台灣的啟示
【名家觀點】周俊吉/台灣人
2023/01/20 03:04:06
經濟日報 周俊吉(信義房屋創辦人)
東亞不少國家-南韓、日本、新加坡、台灣,連續好多年相互爭奪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地位。記者林伯東/攝影
今年農曆春節長達十天,相信不少人出遊十分盡興,台灣各處景點莫不人潮洶湧、熱鬧異常,乍看生機無限、春意盎然,但細究之後不禁令人傷神,這樣的好光景還能維持多久?
東亞不少國家-南韓、日本、新加坡、台灣,連續好多年相互爭奪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地位;以台灣為例,新生兒人數已經連續三年衰退,不斷改寫歷年新低,去年只剩下13.5萬人,人口結構「生不如死」的差距也漸形擴大,這「少子化」的大片烏雲早已濃密籠罩在台灣島上空。
少子化早已是現在進行式,幾乎各行各業都受到勞動力不足的衝擊(今年連國立大學都出現缺額),未來只會更大幅度拖累經濟成長與發展;而少子化的一體兩面是高齡化,會使得國家的健保、年金、社會福利等負擔大增,日本社會常見的高齡就業、下流老人,可以想見就是台灣的前車之鑑。
該如何是好?筆者試圖理解年輕人不婚不生的癥結何在,才有機會對症下藥、緩解這日漸嚴峻的國安危機。
有人說,是因為女性教育程度逐年提升,為了追求自我實現、不願過早投入家庭,導致結婚生子的比率每況愈下。如果這論述成立,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應該遠遠低於我們,歐美的女權意識比我們早萌芽、高社經地位的女性比率、追求自我成就的動機也遠高於我們,按理東亞地區不該輪流成為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不少研究顯示,歐美女性雖然因為受教育、進入職場而延後生育行程,但不少人會選擇在事業穩定之後加入生育行列,回補後進年輕女性的空缺,使得生育率長期維持平穩,避免無限沉淪、一去不回頭。
也有人說,是台灣的高房價、高工時、低薪資導致年輕夫妻經濟壓力過大,不願生養小孩來拖累生活品質。但根據中研院研究指出,只要有結婚,大部分的夫妻都願意生養孩子,更有超過七成的人願意生養兩胎以上。
也就是說,女性教育程度提升並不會排斥生育,只是延後生育行程;成家立業之後,多數女性都願意生養子女。觀察這些生育率不斷破底的東亞國家,會不會是因為女性根本找不到適合對象走進婚姻?
所謂「適合對象」不光只是個性合得來、有共通嗜好或話題,還有是否願意分擔家務、共同照顧子女等;白話來說,如果找不到在婚姻與家庭中的「神隊友」,愈來愈多的女性會決定不婚,在東亞國家的社會文化脈絡下,自然也就不可能養兒育女。
具體數據也說明了這樣的趨勢,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的結婚對數從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的17萬對,逐年減少至去年的12萬對上下,粗結婚率也由超過千分之8,一路下降至去年的千分之5左右;主計總處的調查也指出,截至民國一O九年(2020年)底,台灣介於25至44歲間的適婚男女,未婚率超過四成。
當然,這些都需要更多細緻廣泛的研究才能佐證。我們目前只能得知,杯水車薪的生養、教育津貼雖然容易執行、但效果極微,勢必需要更全面的政策規劃(如物廉價美的高品質公共托育)才能力挽狂瀾。
在企業端,除了常見的生/托育補助、育嬰留停、彈性工時之外,也該鼓勵男性努力成為神隊友,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當女性發現結婚生子並不會影響自我實現,更有來自公私部門充分且高品質的育兒後援,及友善貼心的婚育文化與環境,也許就不會再對為人妻、為人母躊躇不前,才能真正為台灣尋回一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