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台北金融科技展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基汐國道大塞車拆穿蔡政府的浮華基捷夢
◆  聯合報黑白集/摟肩不愧疚,無良再追加
◆  經濟日報社論/台北金融科技展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台北金融科技展的啟示


2022-11-12 00:36  經濟日報/  社論
台北金融科技展開幕儀式(報系資料照)



新冠疫情稍緩,時隔兩年的台北金融科技展最近終於以實體方式展出,吸引不少民眾關注。這次盛會計有14個國家百家以上的新創團隊、大專院校、資訊廠商與金融機構參與,透過展覽、研討會與論壇展示台灣在金融科技的運用已愈趨成熟。金融科技展也有向社會說明國內金融產業與科技整合發展的政策意涵。我們可藉由展覽審視台灣引入金融科技的瓶頸,及時導正而讓金融科技與產業能更順利結合,進而發展出先進且健康的金融生態體系。

在金融科技展覽現場,大型金控推出元宇宙的沉浸式金融交易體驗固然吸睛,但金融機構充分運用科技提升消費金融服務品質才是本意。這次展覽中,我們發現民營金控在金融科技整合度上明顯優於公營行庫;疫情似乎拖累公營金控應用科技的動能。

三家原本應扮演「鯰魚」角色的純網銀,竟然未參加實體展覽。唯一參展的原生數位銀行亦僅展示友善環境的「低碳生活卡」,而不易探知其發展願景。純網銀被要求以商業銀行規格在網路經營有限銀行業務,顯然已面臨發展困局,金管會應重視純網銀缺席展覽所釋出的警訊。

金融科技發展迄今雖未能顛覆金融產業,卻有改善金融服務品質的積極意義。網路與行動裝置深植人們日常生活與社交,轉化金融機構重視與使用者互動,塑造友善顧客的消費經驗。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協助金融機構使用多元資訊決策,積極改善企業經營效能。至於區塊鏈更是提供金融業安全效率的交易替代方案,有望成為金融產業的基礎設施。

雖然科技提供金融消費的便捷性,但這次金融科技展我們也看到金融業的隱憂。台灣金融產業引進科技已出現「筒倉效應」(silo effect);金融機構雖提供各種不同創新方案,但各產品在企業內部、跨行與跨業的整合仍有待提升。消費者在各種平台與載體的愉快互動經驗是金融科技必須解決的痛點;使用者現在無法享受無縫接軌服務的癥結並非技術瓶頸,而是外在金融管制條件制約

政府若要促成科技更有效地融入人們日常金融活動,就需加速完成以下工作。首先,透過網路/移動裝置開通帳戶的過程必須更為簡潔流暢。政府基於身分認證安全與洗錢防制,規範消費者遠距開戶的流程,雖耗時有限但與預期仍有落差;開通多種帳戶若都需片刻等待,累積後亦足以嚇阻消費者的申請意願。我們因此期望金管會能加速完成行動身分識別機制,亦即金融 FIDO建立

其次,金管會公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推動開放銀行第三階段「交易資料」的工作時程明顯落後。在個資保護前提下,開放多元資料的綜合使用原本就是政府的艱鉅任務。金管會或能處理金融業的資料運用,但跨產業的資料使用規則應有更高層級的跨部會協調,而行政院責無旁貸須扛起此重責。

第三,金管會宜強化對金融科技新創企業更為友善的經營環境。金管會去年修法,降低基金交換業務新創證券公司資本額亦增訂匯兌管理辦法調降移工匯款業務資本要求。金管會允許新創公司以較低資本經營,是管理金融科技公司的一大進步。同理,網銀被要求商業銀行資本,卻經營有限業務就顯得過於嚴苛。金管會似可加速開放網銀營運的跨業項目,更積極地朝「網路綜合銀行」發展以發揮綜效。

資訊科技繼續發展,金融產業必須將之融入。台灣金融科技發展迄今,我們看到民間大型金融機構熱烈擁抱,公營機構新創企業則相對沉寂,但這顯然不是社會所樂見的金融產業發展結構。我們建議金管會要加速建立友善金融科技的監理環境,其中落實具有方便個人身分認證的開放銀行顯然就應被列為第一優先要務。










聯合報黑白集/摟肩不愧疚,無良再追加


2022-11-12 05:12  聯合報/  黑白集
台北巿議員徐巧芯在臉書貼出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與一位女性牽手的照片,引發議論。圖/取自徐巧芯臉書



陳時中被爆出上月奢宴後和人妻摟肩牽手的照片。有否「鹹豬手」疑雲,陳時中原本好好說明即可,他卻反咬爆料者不當影射是失德,說「愧疚大可不必」。隨後,親綠粉專「無良公關」竟偽造簽名文件,稱該爆料是蔣萬安、徐巧芯等人指使。因偽造手法拙劣,西洋鏡一下子就被拆穿,讓陳時中愈發臉上無光。

陳時中遭狗仔跟監多時,屢被爆料各種違規,他卻毫不收斂。摟肩照正是周刊採訪後未用的資料,被外流給議員徐巧芯;多張連續照片,顯示出陳時中的慣常舉止。奇特的是,被摟肩的女士之夫亦在場,陳時中似不以為意。民進黨一向高倡女權,對於這個場景也一片噤聲。更怪的是,事發後,竟是被摟肩的女醫師先打電話向陳時中「致歉」,彷彿她有錯在先。

衛福部先前的諸多緋聞及外遇風波,讓外界質疑該部風氣墮落;再加上這樁,更讓人徹底無言。墮落是一種核反應,第一時間沒喊停,它就會不斷撞擊裂解。於是,側翼無良公關」偽造簽名文件,指控此事是藍營所指使,漫天大謊就編出來了。這不僅是無良,還是無腦,人家不早說過照片是周刊外流的嗎?

我們其實不想一直把批評矛頭對著陳時中。但是,豪奢宴、摟肩、違規、造假這種事,能裝作看不見嗎?對一個道德意志薄弱者,你能如何?











聯合報社論/基汐國道大塞車拆穿蔡政府的浮華基捷夢


2022-11-12 05:12  聯合報/ 社論
國一南下十公里附近邊坡連兩次崩滑,五堵到汐止全線封閉,不僅造成國一大塞車,連帶國三也車多速慢,圖為國一基隆到五堵段車陣壅塞畫面。記者牟玉珮/攝影



中山高汐止至五堵段最近因邊坡滑落封閉多日,引爆基隆通勤族塞車噩夢,基隆捷運也再次成為選戰攻防議題。這次大塞車事件,凸顯蔡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多年來把「基捷」當成選舉提款機,甚至以「假捷運真輕軌灌水蒙混,卻從未務實面對基隆的交通沉痾。也因此,連續多日大塞車,就把政客的浮華務虛打回原形。

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蔡英文開出「基隆輕軌」的支票,早被證實是騙局;由於基隆至八堵間路廊與台鐵衝突,政府更一度打算「廢火車就輕軌」。為了掩飾這條蓋不下去的輕軌,蔡政府只好不斷「變形」。兩年前,交通部長林佳龍更宣布基隆輕軌將升格為「中運量捷運」,但第一階段只從「南港到八堵」。如此一來,「基捷」成了一條沒有進入基隆蛋黃區的捷運,何其荒謬!

根據交通部鐵道局最新的「基隆捷運環境影響說明書」,雖打著「中運量」捷運名號,但使用的系統是低底盤輕軌車、採架空線、月台無閘門等系統,並採用 LRRT 系統(輕軌捷運)的服務水準。其單日旅運量約僅九萬人次,只勉強掠過中運量門檻,不僅有灌水之嫌,更被嘲諷是「披著捷運外皮的基隆輕軌」。正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言,「騙局升級依舊是騙局」,且還是預算膨脹至四百多億大騙局

儘管政治人物仍樂此不疲,基隆市民對此卻反應冷淡。一來,他們早已看穿這是政客的把戲;再者,近年基隆公車服務水準低落經常無預警脫班減班,連最基本的公車動態 App 都毫不可靠。如此,蓋了捷運又如何?

民進黨北北基桃四位候選人近日合體宣示當選後將共推一,二○○首都通交通月票」,除使用範圍擴大,也新納入台鐵、機捷、國道客運與 YouBike,中央連聲大讚並稱將全力協助。但立即遭到質疑:既是好事為何過去七年不做

更現實的問題是,相較公共運輸路網綿密的雙北,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顯然不了解,台鐵效率低落,基隆人要到火車站困難重重,也是台中以北唯一尚未建置銜接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 YouBike 系統的縣市。正因公共運輸充滿斷點,多數基隆通勤族只好選擇私人運具;一旦國道受阻,他們便寸步難行。

相較於砸大錢、十年都不一定蓋得成的捷運,此刻基隆人更需要的是優化台鐵。火車作為基隆台北間唯一的軌道運輸,仍有很大的精進空間。八堵-南港間既將新增一股軌道,就該維持現有台鐵運作,並予以優化。其做法,一則要打破現行只為台鐵調度便利、西部列車一律以七堵為起始站的僵化排班方式,讓火車延駛到八堵、基隆,便可滿足不少北基通勤需求。同時,也要行駛真正的跳蛙區間車,這些此刻就可辦到。亦即,基北間的軌道運輸,論建置成本與未來的管理成本,率先優化台鐵才是務實選項

遺憾的是,基隆市長林右昌向來熱中門面工程。這幾年,他除了高喊捷運,對市民最迫切的公共運輸規畫鮮少用心。過去馬政府時代推動公共運輸發展計畫」,補助基隆市府開闢北基台鐵沿線車站深入各社區的接駁公車,使用率並不差;但這幾年,不是取消路線,便是大幅減班,而名存實亡。

其實,基隆並非特例。選戰當頭,各縣市競相開出捷運或輕軌支票,不僅「」、「」經費高昂,若缺乏公車路網搭配,都注定變成蚊子軌道。從基隆聯外交通困窘,即可知公共運輸不光靠硬體建設,更重要的是服務。可悲的是,政客看到的永遠只有建設與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