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打炒房如何打到要害?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7099/web/ 

◆  聯合報社論/比抄襲更惡劣的,是大學淪為民進黨附庸
◆  聯合報黑白集/核能變綠能,綠營跟嗎?
◆  經濟日報社論/打炒房如何打到要害?








經濟日報社論/打炒房如何打到要害?


2022-07-08 03: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房市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減少政府標售土地,引發帶動地價上漲的質疑,內政部6月27日起預告「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84條及「市地重劃實施辦法第54條修正草案,規劃修正放寬抵費地處分方式;除原有的公開標售外,亦得不待清償重劃負擔總費用,即以標租或招標設定地上權方式辦理。此修正案和過去打房政策有何不同?是否能抑制房價上漲?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抑制房價措施?值得一併討論。

2017年以來,各大都會區房價普遍且持續性上漲,導致各級政府提出諸多打房措施。根據信義房價指數,從2017年至今年第1季,各都會區房價都呈上漲趨勢,平均每年上漲6.3%。為解決高房價問題,近來各級政府以管制或調高房地產相關稅率,而央行則以減少房貸融資成數,來抑制房屋買方需求。例如,今年4月,行政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草案修正,希望透過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手段來嚴懲炒房。台北市以外的五都,皆在今年針對擁有多間非自住房者課徵囤房稅。央行則實施包含調降自然人及公司法人的購屋貸款成數等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接續上述打房措施,內政部擬提出不再將公開標售視為抵費地處分首要選項的修正案。然而,這卻會導致土地資源配置無效率以及未來房價上漲。首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維克瑞於1961年發表拍賣理論。他指出,若賣方能抑制買方間的勾結,則對拍賣商品評價最高的買方會是贏家,從而商品獲得最佳配置。內政部的修正案若通過,各地方政府體察上意,會傾向不進行標售土地,導致土地繼續留在評價並非最高的政府手中。

其次,此修正案會導致土地供給減少,從而引導房價上漲。根據經濟學原理,建商因提供新成屋給消費者,對土地產生衍生性需求。從1998年到2001年間,接連受到亞洲金融風暴、921地震、停建核四及網路泡沫的影響,許多營建股淪為雞蛋水餃股。當時政府想標售出土地,卻多數流標。反觀近來建商看好未來房價,導致對土地需求增加,從而拉高土地標售價格。這使得新成屋供給增加,也有抑制房價;一旦政府不再標售土地,則新成屋供給會減少,造成未來房價看漲。

內政部提出此修正案,是因政府與央行窮盡各種打炒房政策,房價卻愈打愈高,最終順從輿論所致。國內房價長期上漲趨勢的形成,是從2001年開始,今年第1季為止,全國房價上漲277%,平均每年上漲6.5%。在此期間,除了2003年SARS、2008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15年中國股災,台北市房價出現二成跌幅情況外,其餘時間皆上漲。

2001年迄今,政府曾於2011推動奢侈稅以及2016年推動房地合一稅, 這些措施只影響少數房屋買、賣方,且未增加太多租稅負擔,因而抑制買房效果不大。反觀,從2001年迄今,央行採低利率政策,因而多數時期重貼現率低於3%,最低甚至達到1.125%。這使得大多數自住房需求者與投資客,皆預期未來房價上漲率會超過房貸利率,因而踴躍買房,從而吞噬政府打房措施的效果。

房價上漲的主因是低利率,因此,當通膨陰霾罩頂時,央行宜順勢升息,以同時解決通膨及高房價問題。今年以來美國聯準會已升息6碼(1.5%),而央行只升息1.5碼(0.375%)。相較於今年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已達3.39%,央行升息幅度不足。今年5及6月,六都的房屋交易量已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跌7.7%及14.9%,量先價而行,房價向下走勢大致確立。為使房價快速落底,央行宜跟上聯準會的升息步伐。如此一來,可取代政府的打房措施,讓無殼蝸牛早日面對合理的房價。











聯合報黑白集/核能變綠能,綠營跟嗎?


2022-07-08 02: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歐洲議會7日投票通過將天然氣和核能投資列入永續綠色能源的重要議案,向環保的綠能邁進一大步。圖/法新社



歐洲議會六日投票通過歐盟提案,支持將核能和天然氣列為永續能源之「綠能」。儘管環保團體反對,但五日內若無成員國提出異議,明年起該議案將自動生效。一向自認趕得上世界潮流的蔡政府,要不要跟進?或者,應發表聲明譴責歐盟墮落?

根據蔡政府的腦袋,只有太陽能、水力、風電、地熱等再生能源才配稱為「綠能」。至於天然氣,只能算「比較乾淨」的化石燃料;而核能根本是「魔鬼」,哪有資格稱綠能?好,要這麼嚴格沒關係,就請拿綠能給大家用吧!但蔡政府搞了六年,原本宣稱要達到廿%的綠能,迄今僅達七・八%,說好的綠電在哪裡?

若非俄烏戰爭的變故,歐盟也不會天真到想要把核能列為綠能。問題是,歐洲要抵制俄國的天然氣,石油又貴翻天,另一頭還有地球暖化的難題擺在那裡,難不成要叫老百姓燒柴過冬?說穿了,撇開核能,歐洲還有什麼兩全其美之計?

能源綠不綠,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如果你在乎地球,在乎百姓生活,被妖魔化的核能,有時會顯得比較綠。但對神主牌上刻著「反核」印記的民進黨,要想通這點,恐怕不容易。他們發明「用愛發電」一詞,但在缺電時刻,卻找不到「愛」這種能源,只能推稱是蟲蛇鳥獸的錯。

當核能變綠能,綠營會懂得轉彎是一種責任嗎?












聯合報社論/比抄襲更惡劣的,是大學淪為民進黨附庸


2022-07-08 02:1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竹市長林智堅。記者邱德祥/攝影



新竹市長林智堅被控台灣大學中華大學碩士論文雙涉抄襲,雷同程度甚至高達八、九成,實前所罕見。儘管林智堅自辯清白,但比較相關論文內容,事實已擺在眼前。論文抄襲誠然可鄙,但更惡劣的,是相關的大學和教授「事前放水,事後護航」的卑劣行為,不僅毫無學術良知,簡直把大學當成執政者的附庸和打手。

林智堅的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現任國安局長陳明通。此案爆發後,外界才發現陳明通「桃李滿天下」,指導過一七三名碩博士生,其中綠營政治人物成群結隊,包括部會首長、縣市長、立委、議員、黨政高層,均為其「門生」。陳明通的角色,宛如綠營政治人物「洗學歷」鍍金的最佳通道。

林智堅抄襲事件爆發後,陳明通巧詞辯解獨創先完成的論文抄襲後完成的論文」的奇怪邏輯,完全不顧自己居間「喬論文」的不良行徑。林智堅抄了早一年畢業的碩士生余正煌的論文,此人現任調查局調查員,陳明通為護航林智堅貶抑余正煌,難脫「權勢護航」之嫌。余正煌迄今無法發聲,難道已接獲上面的「封口令」?

如果說陳明通是利用自己的所長地位,在台大國發所建立綠營學位認證班」;那麼,中華大學的問題就更加離譜。林智堅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幾乎是原封不動地複製、貼上當年新竹科學園區出資委託中華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但被抄襲的教授竟和林智堅的指導教授共同發表聲明,以林智堅曾協助該計畫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因此其做法「合情合理」。試問,只是參與問卷的發放與回收,跟參與計畫策劃執行能畫上等號嗎?抑或,這些教授只是難以坦承自己「抄襲學生」?

更令人震驚的是,中華大學董事長李研慧,竟然是民進黨新竹市議員,她還兼具「民進黨發言人」身分。在這種「同志當道」的情況下,外界還能期待中華大學公正面對此一抄襲事件嗎?何況,政黨發言人擔任大學董事長,更是重重打臉民進黨過去的「政黨軍退出校園」主張。中華大學有這樣的董事長,除了一味護航林智堅,又豈會在乎該校教授名譽?

最詭異的是,在這次事件中,「被抄襲者」不是隱身不語,就是透過書面文字幫林智堅辯護。這種情況,完全說明民進黨對大學校園的政治控制,已到滴水不漏的地步。即使發生如此嚴重的抄襲醜聞,黨政神經也能立即發動補位,把抄襲者和被抄襲者綁成「共犯結構」,教唆他們彼此護航以求集體減損。

蔡政府因完全執政而掌握無盡資源,綠色勢力無所不伸。兩度考大學未上的林智堅,今天能串起中華大學和台灣大學的「碩論抄襲門」,完全拜大學校園自甘為政治服務的墮落所致。縱觀全台大學校園,又豈止國發所的陳明通這條「綠色通道」?可笑的是,那些大權在握的綠營首長民代,也始終沒忘記想要一頂碩博士帽為自己金身加持的渴望,競相奔赴其門下。試想,當綠營要角、發言人掌握大學,為林智堅護航,還需要誰下令嗎?

林智堅的論文抄襲案,暴露蔡政府的政治勢力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各個公私立大學。儘管台大亡羊補牢,宣布即日起碩博士生論文須經「原創性比對」,過關後方可離校,但這仍是治標不治本。若林智堅案不能明快處理,大學仍充滿渴望政治關愛的心情,學術界還會有淨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