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利率政策 不宜隨美國起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016/web/ 

◆  聯合報社論/從施明德批「邪惡平反」,看促轉會潦草熄燈
◆  聯合報黑白集/「我現在要出征!」
◆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利率政策 不宜隨美國起舞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利率政策 不宜隨美國起舞


2022-05-31 03:41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央銀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聯準會在5月的會議記錄中,建議再連續調升基本利率2碼,以因應日益嚴重的通膨問題。聯準會在3月調升1碼5月初調升2碼,現在再連續升息,或許不需要等到年底就有可能調升10碼,也就是2.5個百分點。美國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美元又是全球主要交易用的貨幣,美元利率快速上升不但對美國,也會對全球的經濟和金融產生衝擊,台灣當然也難倖免。然而,我國的經濟情況與美國雖然有一部分相同(例如通膨),但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樣(例如經濟成長率和國際貿易),因此央行在採行相關政策時,必須考慮國內的狀況,不宜過度隨著美國政策起舞。

美國聯準會想要快速拉升利率,主要是因為嚴重的通膨問題。美國從去年5月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就超過5%,而且不斷上升,到今年3、4兩個月連續超過8%,是美國近40年來最高。更嚴重的是,從去年7月開始,躉售物價指數(PPI)就超過20%,直到今年4月都還維持在21.5%的高檔。在躉售物價這麼高的情況下,企業一定會設法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 CPI 就水漲船高了。

造成美國通膨嚴重的原因很多,包括疫情導致的生產斷鏈與塞港問題、疫後需求大增及俄烏戰爭導致國際能源與糧食供應不足等,但是最根本還是在於民國 109 年(2020年)美國爆發嚴重疫情之後,採取無上限貨幣寬鬆政策(QE),結果從民國 109 年(2020年)5月起,美國的貨幣供給增加率大幅跳升,現在不斷上升的通膨正是反應貨幣供給過多的結果。

然而,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利率上升會抑制消費與投資,因此聯準會能提高多少利率還要取決於美國總體經濟現況,包括經濟成長率、失業率與消費者信心指數。其實美國今年前三個月的經濟成長率都是負成長,因此聯準會在調升利率時是有一些顧忌,但是4月美國經濟又回到正成長;而且失業率只有3.6%,同時密西根大學統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到65.2。這些資料顯示美國景氣有回溫現象,因此聯準會才會考慮再度大幅調升利率。

然而,為了減少貨幣供給,調升利率當然是必需的手段,但是調升利率太快不但會減少消費與投資,也會造成不動產市場快速萎縮,萬一房地產市場崩盤,是否釀成另一次金融海嘯?因為民國 97 年(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球金融海嘯,就是因為前兩年聯準會大幅調升利率,加上不動產市場有太多「次級貸款」所造成的結果。因此聯準會在調升利率時,應還有多方面考慮。

在美國大幅調升利率下,國際上的美元就會逐漸回流美國以賺取利差,同時大多數國家的貨幣就會相對於美元而貶值,台灣也不例外。同時,為了避免過多的美元回流,其他國家也會採取升息的動作來因應,這表示其他國家也會緊縮貨幣供給,以因應美元升值同時面對本國通膨的問題。

不過,我們必須指出,雖然台灣同樣面對通膨問題,但是過去兩年我們貨幣供給比美國少很多,M1B 成長率只有16%左右,實在沒有必要像美國大幅調升利率。另一方面,現在造成我國通膨的最主要原因是進口物價太高,從去年4月以來,進口物價指數就超過20%,直到今年4月仍然維持在15%的高水準。近日以來強勢美元造成新台幣的貶值,使得進口物價更為昂貴,更推升了國內的 WPI 與 CPI。因此,現在央行要做的應該是讓新台幣升值,只要新台幣升值10%,就可以抵銷大部分的進口物價,降低生產者的成本,從而減少物價上升的壓力。總而言之,台灣的情況和美國不太一樣,央行在採行相關政策時,不能隨美國起舞,必須依我國的經濟情況,做出合適的政策組合。











聯合報黑白集/「我現在要出征!」


2022-05-31 04:48  聯合報/   黑白集
藝人郭彥均關心疫情,未料引發爭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越嚴重,綠營網軍越忙,凡讓蔡政府難堪的事,都可看到其出征身影。Netflix 諷刺「排隊買疫苗」,藝人對孩童死亡表示不捨,均遭其毒手;除被迫下架貼文,還得再三道歉賠不是。

網軍的受害者,比比皆是。疫情爆發之初,藝人徐小可陳時中練肖話遭圍剿,只能痛哭道歉;藝人高山峰聲援郭彥均,也被出征。柯文哲之子確診昏倒送急診,被批是享特權;但難道要鬧出人命才甘心?幾度捐醫療設備的賈永婕,近日捐贈「嬰兒影像插管器」,被鄉民酸說想選舉、蹭熱度、愛作秀。真是沒血沒淚的一群人。

一般網民出征,多半基於義憤或湊熱鬧;但綠營網軍奉命出征,卻常常是因為無理及心虛。因為無理,所以要竭力攻擊任何凸顯「政府無能」的訊息;因為心虛,所以要堵住任何批評的聲音。比網軍更沒品的,是他們背後的藏鏡人。

議員徐巧芯涉違停爭議而遭出征,又是另一類型。違停只是小事一樁,卻炒了快一周;這並不是網軍分不清是非輕重,而是為了轉移疫情焦點,殺敵兼煙幕彈。

這些出征令人反感,是因逾越人性。防疫荒腔走板,蔡政府不自我反省,反用旁門左道手法想杜悠悠眾口。當政府把養網軍當成正業,把年輕人訓練成冷血的網路殺手,他們每次唱出「我現在要出征」,就是國家的又一次墮落。












聯合報社論/從施明德批「邪惡平反」,看促轉會潦草熄燈


2022-05-31 04:48  聯合報/   社論
歷經四年運作,曾惹出「東廠」爭議的促轉會拆牌走入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成立四年的「促轉會」昨天走入歷史。熄燈前,促轉會積極趕業績,除提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建議,刑事撤銷了五二○農運、美麗島等十四個案件,並提交一七七萬字總結報告。但數量不代表質量,促轉會的表現遠不及當初人民對它的期待,它帶來的爭議更是久久難消。

在最新一批「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裡,包含了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然而,施明德對自己被「平反」,卻重話批評是「邪惡作法」。他認為,促轉會不盡本分釐清歷史真相,反利用「假平反當業績交差了事,形同再次羞辱反抗者是罪犯。施明德自認是「政治良心犯」,不需任何平反;他也直指促轉會的失敗,在於「動機不正人選不對」。

曾任民進黨主席、也是台灣繫獄最久的政治犯,施明德的批評一針見血。不同於其他美麗島世代同志在朝任官,施明德淡出綠營十多年,與民進黨已無政治或利益瓜葛;他對轉型正義的看法,實直指蔡政府盲點

施明德所指的「動機不正」,確實是促轉會難以自圓其說的問題。台灣自國外引入「轉型正義」的概念,但落到執行層次,不斷因政治考量變形走樣。尤其,蔡政府近年來陷入「黨國不分」的泥淖完全忽略轉型正義在台灣應有的宏觀歷史視野。在首任主委黃煌雄去職後,促轉會即淪為低層次執行機關,只看民進黨黨意行事旨在削弱國民黨統治正當性。因此,也就嗅不到「轉型」或「正義」的氣味

四年前副主委張天欽的「東廠事件」,是促轉會失去正當性主要轉折點,也暴露促轉會一開始即因用人不當結構歪斜。正因蔡政府對促轉會的「動機不正」,遂有「人選不對」的問題,從而引發促轉會的形象敗壞,最後則因認知褊狹一路崩塌。蔡政府雖兩度促轉會延任,但已積重難返

促轉會內有所謂「除垢派」與「和解派」的路線之爭,但在一批相同史觀相同政治立場人把持下,無論哪一派得勢,其實已無太多差別。試問,被少數人論述壟斷正義,怎可能是真正的正義?一味追求民進黨意識形態的史觀,又如何還原歷史真相?

旗幟鮮明政治立場下,促轉會的運作亂象不斷。以促轉會最引以為豪的「平復司法不公」為例,幾乎做到「只要涉及政治就撤銷司法判決」的地步。因此,被促轉會「平反」的「政治受難者」,多人竟也名列中共烈士名單豈不荒謬?至於要求「移除兩蔣銅像」,不但地方政府有意見,連中央部會國防部退輔會也不埋單。類似爭議層出不窮

若堅持是出於擇善固執也就罷了,但促轉會明顯存在雙重標準。例如,對於檔案解密,促轉會一直將矛頭對準情治系統,卻不願要求有權解密的蔡總統下令。為了獲取所謂「政治檔案」,甘冒大不韙進入政治大學封存相關檔案;但對於民進黨前主席江鵬堅台南市長黃偉哲立委黃國書等人過去是否為「威權政府的臥底」,促轉會卻左閃右躲支吾其詞。它想幫民進黨遮掩什麼

促轉會的設立,原是為「落實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事實上,它卻成為我國回歸憲政體制後最大的違章建築」之一。在走入歷史後,促轉會的業務將由行政院的「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承接。以蘇貞昌的剛愎和僚氣,當他說會「承擔責任」時,帶來的是更多的疑慮。促轉會並未實現正義落實,而掌權者仍可以繼續藉口轉型正義來打壓人民,鞏固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