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蔡英文「緩兵之計」 選民認同嗎?
◆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要靠誰打仗與維護和平?
◆ 【專家之眼】2022中國歐盟高峰會:殊途不同歸
◆ 【專家之眼】舊稅即良稅?別再胡說八道
【專家之眼】蔡英文「緩兵之計」 選民認同嗎?
2022-04-05 08:30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如果美方壓力持續,蔡英文政府可能遲早被迫推出將義務役延長為二到三年的方案。圖為部隊行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政府擴大教召,對草莓兵大加整頓,備受媒體好評。透過具有特定「機構效應」的民意調查與1450網軍排山倒海的帶風向,四個月的義務役,也在一片叫好聲中延長為一年。
不過,延長為一年的義務役只是一個開端而已,隨著蔡政府不斷挑釁大陸、中國武統的聲浪逐漸升高,以及美方要求台灣自籌兵源的壓力愈來愈大,蔡政府恐怕很難拒絕美方的要求而不斷增加義務役的服役期間。問題是,選民能認同蔡英文的「緩兵之計」嗎?
說蔡英文挑釁大陸,不只是藍營的看法,連支持她不遺餘力的美國也認為她「反中」過了頭,反到美中必須聯手「共管台獨」。
蔡英文2016年出任總統後拒絕「九二共識」倒也罷了,兩岸關係最多由熱轉冷,由互動頻繁轉趨不相往來而已。但是,蔡政府還不斷利用「去中國化」、「去孫中山化」、「去古文化」以及「去中國歷史化」的課綱修改,達到與中國大陸劃清界線的目的。
若說蔡英文政府真的那麼「反中」,倒也未必盡然。蔡政府痛批大陸「惠台26條」與「惠台31條」等政策為統戰陰謀或糖衣毒藥,但是卻對中國大陸「包藏禍心」更嚴重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甘之若飴。平日照三餐罵中國大陸的陸委會,只要一提到ECFA,就好像矮了一大截,低聲下氣到無以復加,唯恐大陸片面取消ECFA。拿了ECFA的好處,還要天天批評大陸,這種事只有民進黨幹得出來。
最讓北京受不了的就是蔡英文2021年的雙十演說竟然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儘管美中兩國以「共管台獨」的方式化解「新兩國論」的危機,但是蔡政府顯然並未就此死心,反而變本加厲繼續鼓動像是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之類的官員提出「兩岸相互承認主權」的違憲之論對大陸進行挑釁。
蔡政府這些猛踩大陸紅線的挑釁動作,不僅引發北京的「殺機」,也引起美國的高度關注。在俄羅斯2月24日攻打烏克蘭之後,不少大陸學者都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可以從俄烏戰爭中學到不少經驗教訓作為未來攻打台灣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美國也愈來愈擔心台灣蔡政府過度挑釁大陸,卻沒有足夠的能力與北京打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在俄烏戰爭爆發一週後,美國前聯參會主席穆倫上將奉美國總統拜登之命,率領一個由兩黨前任官員組成的特使團訪問台北。除了安撫台灣懷疑美國一旦台海有事不會出兵馳援的台灣民心士氣之外,該特使團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告訴蔡政府的國防部:台灣必須盡快恢復徵兵制。
這個兩黨特使團的成員都是美國五角大廈與白宮國安會的老手或大行家,一眼就看出台灣擴大教召只不過將草莓兵訓練為資深童子軍而已。原來四個月的義務役,更是形同兒戲,正如《華爾街日報》所描述的只是訓練一批會打掃營房與割草的少爺兵而已。
面對美國兩黨特使團的直球對決,我國國防部長邱國正只有坦率以對。在立法院答詢與接受媒體訪問時,邱部長表示兵役延長不會太長,最多只會將義務役延長到二至三年而已。
邱部長是根據兩岸形勢與國家需要而做出義務役必須延長的研判。不過,義務役究竟應該延長多久,不單純是一個軍事或國防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蔡英文最近表示,她每天都在算計任期還剩下多久,以及可以再做哪些事。無疑,義務役究竟要延長多久、要不要修法延長,以及是否需要考量政治與選舉因素來推出延長義務役的方案,都讓她傷透腦筋。
從最新的發展來看,不修法卻將四個月的義務役延長為一年應該只是一種過渡性的安排,好歹先混過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再說。如果美方的壓力持續不斷,蔡英文政府也可能遲早被迫推出將義務役延長為二到三年的方案。
如果民進黨順利在2024年勝選,蔡英文政府可能會在2024年520前推出將義務役延長二到三年的方案。如果民進黨2024年敗選,蔡政府就會擺爛,將延長義務役的爛攤子丟給另一個執政黨。
對於蔡英文的「緩兵之計」,如果選民都認同的話,那也無話可說,就當做是台灣選民的共業。如果他們不支持她的「緩兵之計」,唯一的辦法就是在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與2024年的總統與立委大選讓民進黨政府得到一個「挑釁大陸卻將戰爭留給台灣人民」的教訓!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要靠誰打仗與維護和平?
2022-04-05 08:13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軍方宣布,國軍已在雪隧導坑深處進駐少量兵力與裝備,密集測試光纖網路通聯。記者洪哲政/翻攝
雪山隧道除南北車道外,車道下方還有貫穿全線的導坑。記者洪哲政/攝影
過去民進黨面對台海和戰策略是:戰爭靠美國,和平偶爾靠自己。會這樣講,是因為民進黨始終用各種明示暗示手法,讓國人相信一旦中共打來,美軍會來救;至於維繫台海和平,雖不承認92共識,但時不時仍會加點軟調,例如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多次說過,對兩岸未來春暖花開的期待。
這是一個「聰明」的辦法。畢竟沒有美國撐腰,人民不會相信台獨有前途;偶爾表達促進交流立場,在兩岸互動與國際宣傳上,也不會陷入被動。然而,烏克蘭戰爭卻似乎反轉了民進黨政府的台海和戰策略。
這是俄烏兩國對台海示範盟國承諾的斤兩,與直接衝突雙方沒有贏家的慘況。面對別人用血淚幫我們上課的良機,台灣各方理應謹慎思考,過去應對兩岸和戰策略的良窳。對民進黨策略的檢驗,最重要關鍵,就是到底有沒有美國撐腰呢?
3月底的一份民調顯示,若中共犯台認為美軍是否可能出兵協防台灣,受訪民眾有34.5%相信會協防,55.9%不相信。相較於去年10月的同一民調結果為,高達六成五認為美國可能出兵協防台灣,只有約二成九認為不會,可發現台人相信美軍會出兵協防的比例大幅下降;同時,認為美軍不可能出兵協防的比例則激增;半年間,從非常樂觀到悲觀,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集體態度轉變。
蔡政府必須要回應這麼大的轉變。目前看來,它的答案是台海戰爭靠自己,和平靠美國。原因之一是政府最近密集釋放我方備戰新聞。由於軍事訊息事涉機敏,一般人沒能力得知太多,通常是在立法院審預算或政府有特別需要時,才會選擇性地透露消息引導輿論風向。
除了發覺延長役期討論苗頭不對,隨即偃旗息鼓外,就以連假這幾天為例,就有國軍全面檢討各作戰區承受第一擊能力,還點出位於國道五號雪山隧道的導坑深處,將開設戰時能接替「衡山指揮所」的聯合作戰指揮所;陸軍則說,將為三軍統建採購城市型與野戰多人乘載型救護車。
海軍也表示,康定級通信暨輪控系統精進案可望於今年完成,同時增列「海上任務支援中心」。它是配合P-3反潛機隊在屏東基地設置,功能是蒐集彙整台灣周遭海域水面、水下、海底等資訊,建立資料庫。
相關新聞出現時間特別,也有些是硬湊的,斧鑿痕跡明顯。包括國防部軍醫局早就提出救護車預算案;而在2015年,反潛機隊還隸屬空軍時,軍方就已說,屏東基地預計2017年施工完畢,除設置P-3C專用棚廠外,還建置海上任務支援中心;蔡總統也曾在2020年前往該單位,視導海軍作戰評估室及反潛機模擬機訓練實況。
至於說和平靠美國原因,則是自蔡政府上任以來,本應扮演兩岸交流溝通角色的海基會被對岸已讀不回,而上任之初一再談期待兩岸春暖花開,並會為這個期許竭盡全力的邱太三主委,上月底在立院的兩岸發言,也旋即被中共國台辦嗆聲。國安局長陳明通則表示,兩岸目前仍維持有電話「線還在」,至於對岸有沒有人接,「看情況再說」。兩岸平時沒有溝通管道,一旦有事,只能靠美國當調人了。
希望蔡政府對俄烏戰爭的反思不僅止於此,也盼台海各方看清這個局面。畢竟把和平鑰匙交到他國手上,萬一對方也想讓台灣扮演烏克蘭的消耗角色就不太妙了。但如果蔡政府認真對待邱主委前日在立院「未來在跟對岸做任何這樣的一個協商或談判」的表示,那麼今日的戰爭準備,還可被視為對未來追求和平儲存本錢,如此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