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  大停電 看到6大問題
◆  台鐵公司化 還能期待嗎
◆  俄頻頻端出核武 是真是假?
◆  俄烏血戰 看見台海和平蛛絲馬跡?
◆  備役替代役 應納14天教召
◆  俄烏戰爭 窒息兩岸關係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2022-03-07 05:59  聯合報 /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恐怖伊凡(Ivan Viskovaty or Ivan the Terrible;1530-1584)。圖/林一平繪



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十月我因公務進行拜訪莫斯科的行程,見識到三座民國 39 年(一九五○年)代修建的史達林風格建築,大開大闔,顯現戰鬥民族格局。這個建築群共七棟,號稱莫斯科「七姐妹」,是紀念莫斯科建市八百周年建築,直到今日,仍然是俄羅斯對輝煌時代懷念,具備不同功能。

我先和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主席烏克蘭飯店Hotel Ukraina)用餐。此建築落成時是全世界最高的旅館。之後拜訪莫斯科大學副校長。該校的行政大樓莫斯科地標最高建築。最後路過了藝術家公寓Kotelnicheskaya Embankment Building),原名勞動模範公寓,是民國 68 年(一九七九年)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住房的場景。這部電影選「七姐妹」之一為場景,告訴世人,遭遇困境,眼淚幫不了什麼忙,人生低潮時,應面對現實奮發圖強克服困難才是正辦。電影片名「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其實是俄羅斯古老諺語

這個諺語緣起於十六世紀恐怖伊凡(Ivan Viskovaty or Ivan the Terrible;1530-1584)。讀俄國歷史,提起此公如雷貫耳。因此行程特別安排參訪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Tretyakov Gallery),瞻仰著名恐怖伊凡畫像,並臨摹畫中人像

蒙古西征時俄羅斯人和喀山韃靼人臣服於金帳汗國一五五二年蒙古勢力衰退,恐怖伊凡征服喀山汗國,鐵蹄踏入喀山汗國的王宮。喀山可汗匍匐於恐怖伊凡腳下,祈求寬恕。面對哭泣的投降者,傲慢輕蔑的沙皇說:「不幸的人,你並不了解俄羅斯的威力!」

恐怖伊凡俄羅斯第一代沙皇,集高超智慧極端殘忍於一身。這位驕奢淫逸喜怒無常的沙皇,生性多疑兇殘瘋狂,不僅剷除異己,更屠殺無辜,甚至親手殺了自己兒子。我們可以想像,「哭泣的失敗者」下場是極為悲慘的。這群眼淚鼻涕直流的韃靼王室成員,被稱為「喀山的孤兒」。而「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恐怖伊凡則不打折扣的宣示,「不管你如何哀怨哭訴自己的不幸,咱是不會買單的。」這句話代表勝利者對失敗者的無動於衷

恐怖伊凡殘酷諺語,被民國 68 年(一九七九年)的同名電影正面詮釋,雖然嚴厲警示世人要自立自強,仍然提到政府會幫助自立之人。電影女主角卡捷琳娜從一個普通的工人成長升任工廠廠長,除了靠自己努力上進之外,還得益於當時蘇聯的教育體系。在一九五○年代,蘇聯的「適應性專家培養法」培訓出生產部門急需的專業人才,讓困窘低下之士有上進之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有霸權與勵志相反詮釋如何執行,完全在沙皇一念之間。近日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令人遺憾,但也不意外。然而烏俄衝突,又給了台灣什麼樣的啟示?










大停電 看到6大問題


2022-03-07 06:01  聯合報 /   林惠民/中山大學電力工程退休教授(高雄市)
303全台大停電,高雄受災最嚴重,當天入夜不少地區仍未復電,民眾紛紛跑去大賣場搶購手電筒。 本報資料照片



媒體多日報導的大停電事故顯得有點撲朔迷離,但是筆者已經看到令人擔憂的一些缺失,探討如下:

首先就是 SOP 防呆問題斷路器是非常昂貴的設備,在開關時有滅弧功能電力設備開關都會產生電弧,就像我們插插頭,接觸前可以看得到小火花意思是一樣的。電力的大電弧則可以引起火災、爆炸等,所以必須在斷路器內進行,並用絕緣油、氣體或真空等滅弧。斷路器前後還有兩個所謂的「隔離開關」,可以在斷路器維修的時候打開,讓斷路器從系統完全隔離維修。所以一個斷路器共有三個開關,隔離開關只是便宜的閘刀開關,是沒有滅弧功能的,但是眼睛可以看的到閘刀,這點與斷路器不同。

這三個開關打開或者關閉有一定的順序,也就是有SOP,從業人員必須經過訓練。開的時候一定是斷路器先開,投入的時候一定是斷路器最後投入。目的就是利用斷路器滅弧功能消弧。而隔離開關操作也有順序,是以最壞狀況來設定,就是假設看不見內部的斷路器「並沒有」如預期正常工作,也就是防呆操作設計。除此之外,這三者之間還有接地安全連鎖,再沒有其他所謂防呆設計了,也無此必要。至於斷路器維修時,台電是否有另外掛牌或豎立紅標警示就不得而知了,而這應該就是這次出事的癥結。

這裡暴露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 SOP 是否完善?如何納入維修警示;第二個就是人員的操作是否確實遵從 SOP。

其次,這個短路故障很明顯的延伸到了龍崎,其實沒有絕緣氣體斷路器,無論打開或者投入,都會引起很嚴重的電弧接地故障;但是進入其上游龍崎變電之前,還會經過一個斷路器設計阻擋下游故障進入,這個斷路器顯然也沒有正常工作,這是另外一個大問題。所以故障電流得以長驅直入龍崎變電所

這可能是媒體所說的新電子設備舊的電廠無法搭配,如果確實如此,那更無法讓人接受,無法搭配怎麼驗收的?那個電網不是舊電網整合新的電子設備?是不是全台灣的電子電驛都有搭配的問題?是的話表示全台電網都暴露在危險中,不然是斷路器故障設定錯誤?一個搭配問題,一個設定錯誤,這裡又暴露了兩個影響全台更嚴重的大問題。

最後,故障延伸後,龍崎變成故障點與其相連饋線自動跳脫,這是避免故障再延伸自動保護機制,也是前述斷路器未正常工作的「後衛保護,這個設定顯然發揮功能,所以負載與電廠全部跳脫

這裡又看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南北發電不平衡南部負載已經完全跳脫,卻還不足以平衡失去電廠,所以造成北部卸載。另一個問題是龍崎設計好像太過簡單,如果這是四通八達中樞變電所,其所內匯流排設計還是雙母線?有沒有做分段?重要的中樞變電所要有雙匯流排並分段設計遇故障可以自動切換,才可以避免一次多跳風險















台鐵公司化 還能期待嗎


2022-03-07 06:01  聯合報 /   林淑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教授(新北市)
行政院會通過台鐵公司化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行政院院會於三日通過《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將送立法院審議。乍看之下,百年老店的改革終於要啟動了,值得欣喜。但若仔細看該草案卻會發現,改革內容與做法問題重重,避重就輕,看不到方向。不禁讓人質疑,這樣的改革究竟能改變什麼?

首先,就改革的方式而言,目前定調台鐵公司將由交通部獨資,以企業化方式經營,公司營業所需要的資產由政府提供。根據官方說法,由於台鐵過去受行政法規束縛,缺乏經營自主性,公司化後可增加組織運作效能,加速系統改善升級。問題是,公司化前後的台鐵有何差異?由交通部獨資,意味經營權和所有權仍在政府手中。如此一來,台鐵依然無法擺脫政治力的干預,達成自主性經營的目標。

這點可從台鐵公司化後票價是否調漲,官方回答「現階段沒有討論,要依照相關規定向交通部提報,最後須綜合其他所有相關因素做考量」得到印證。換句話說,台鐵公司化,經營模式和目前不會有太大差異。是否會淪為政治酬庸?能發揮多少自主性?個人持相當保留態度。

其次,關於人員處理也充滿矛盾。政府為避免工會反對,提出相當優惠的條件,包括不裁員、薪資與福利不減損,公司化後員工可選擇公務員或轉為從業人員,且有五年猶豫期等。但這樣的改革能解決哪些問題?台鐵為人詬病的官僚式組織文化,在公司化過程中能否徹底改善?在經營者不變且薪資福利都受保障的前提下,既有成員的心態會有多少改變?

再加上改制後,新進員工是以從業人員身分雇用,恐又會出現和中華郵政相同的「一國兩制」,「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增加組織文化的衝突,從而影響經營效率和服務品質。此外,官方提到,公司化會讓表現良好的員工升遷加快。試問,如果選擇繼續保有公務員身分者,是否就會失去誘因?而這種充滿衝突性的組織真能吸引或留住優秀人才嗎?所以,政府如真有意推動公司化,就需訂定明確的結算年資時程,才能避免上述情形的發生。

最後,官方稱公司化後資產活化是重要生財工具,但政府似乎弄錯改革的目的。台鐵之所以推動公司化,是因為在現行體制下弊病叢生。雖然台鐵四十多年來看似虧損連連,但真正的原因是廿七年來未漲的票價、配合政府政策的投資和採購案,以及沉重的退撫制,而不代表台鐵本身是虧損事業。事實上,台鐵的載客率年年成長,整體仍大有可為。在此時,政府該著重的是如何提高其安全性、準點率、舒適和便利,至於資產活化部分,雖可用於未來償還債務,卻非此時討論的重點。

檢視台鐵公司化草案內容,筆者可體會政府對改革的焦慮、躁進和討好工會的誠意,卻感受不到對改革長遠規畫的用心。如果台鐵公司化只是形式上名稱改變,讓民眾產生改革的錯覺,以平息民怨,但最重要的結構性實質因素卻都未審慎處理,那麼公司化後的台鐵恐怕也不值得期待。











俄頻頻端出核武 是真是假?


2022-03-07 05:59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新北市)



俄羅斯總統普亭二月廿四日下令入侵烏克蘭久攻不下,最近頻頻祭出「核武戰備」,是西方制裁打到俄國痛處,才以核武相威脅,還是真想打一場核武大戰?

普亭不是第一次提到核武。他曾經高調表示,一旦俄羅斯遭到攻擊,必然以核導彈還擊。在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七月的一篇五千字長文中,他進一步表示若遭到西方國家核武攻擊,俄羅斯將被迫使用核武。

在俄烏戰爭爆發前,普亭曾視察導彈極音速飛彈試射,並指示俄軍指揮官在遭到飛彈攻擊時可以用核飛彈還擊

在俄烏戰事爆發後,為何克里姆林宮又再度端出核武?首先,西方的制裁已經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為了避免經濟的進一步損失,普亭可能必須速戰速決,以非常手段結束目前不利戰況。普亭拋出核武戰備,一方面是在警告美國為首西方國家不要繼續升高制裁,另一方面也暗示西方國家如果制裁過了頭,俄羅斯可能被迫動用核武

其次,烏克蘭全國軍民英勇抵抗,造成俄軍久戰難下,迫使普亭必須採取更殘暴武器攻打烏克蘭。由於擔心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採取行動反制普亭動用「炸彈之父」等毀滅性武器,普亭祭出核武戰備,作為恐嚇西方的手段。

第三,在聯合國大會二日投票譴責俄羅斯之前,莫斯科就知道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因此,普亭才釋出不惜打一場核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訊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幫腔表示,一旦爆發核武戰爭,必然毀天滅地,來恐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果不其然,聯大二日的表決結果為全球共有一四一個國家譴責俄羅斯,連與俄羅斯相好的中國大陸、古巴和委內瑞拉也投棄權票。正因為處於極端孤立,俄羅斯才以核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相威脅。

儘管全世界的戰略專家都不認為普亭會真的發動核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但都不敢掉以輕心。特別是美國,對於俄羅斯頻頻端出核武戰備,一方面嚴陣以待,一方面也揚言美國無意升高核武戰備,以免刺激俄羅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二日甚至下令延後義勇兵三型洲際飛彈試射,以避免對普亭產生任何不必要的誤解或誤會。

不少西方國家擔心普亭最近可能心智失常,而做出發動核戰危險決定。不過,西方的主流戰略專家還是認為應該避免過度刺激普亭,以免他做出不理性的決定,只是他們對於普亭需要什麼樣的下台階尚無定論。














俄烏血戰 看見台海和平蛛絲馬跡?


2022-03-07 05:59  聯合報 /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


烏克蘭戰爭號稱是冷戰結束後世界最大的武力衝突。台灣面對龐大強鄰與詭譎的美中台三方情勢,理應學到許多。只是目前討論多集中在是否延長或擴大徵兵、政府作了多少戰爭準備、屆時美國是否來援等議題。其實我們對於他國的血淚示範,除了學習如何準備戰爭外,更該從中看到有關和平的蛛絲馬跡。

從嚇阻角度言之,烏克蘭展現旺盛鬥志,使俄軍進展緩慢,讓人覺得只要不動核武,強權不過爾爾。這不僅有助於小國民心士氣,更讓大國不敢輕啟戰端;而美國此次只採取經濟制裁手段,已被證明無力遏制強權侵略野心,將來台海有事,美國料將不會重蹈覆轍,那會有什麼新嚇阻作為以避免戰爭發生?相信大家都很好奇。

其次,從烏俄開戰經驗看來,也有全球化時代特色。過去對侵略國的戰爭準備觀察,多把焦點放在該國內部臨戰地區後勤補給是否已運、兵力集結待命情況如何等軍事活動。看普亭過去雖然多次出言恐嚇烏克蘭,直到把大軍集結在俄烏邊境,才讓世界意識到戰爭可能爆發。

但隨著戰事進展與西方制裁發展,人們開始瞭解,在經濟全球化交流密切前提下,要準備與西方衝突的現代戰爭,可能要先築起經濟高牆城堡:普亭為了降低開戰後西方制裁衝擊,至少準備八年,甚有人認為,他從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接任總統後,就開始打基礎。就是大量累積外匯存底、降低債務,同時逐漸減少使用美元,以強化其對西方制裁的抵抗力,這是所謂「俄羅斯堡壘」。

雖有若干跡象顯示,中共正逐漸減少使用美元,但總體持有規模仍算穩定。而他們面對美國推動重組供應鏈、經濟脫鉤等逆全球化情況,卻是「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這似乎暗示中共營造和平環境意願

至於在最可能的戰火發生地台灣,我們看到了一個現象、兩種趨勢:國人,尤其是平時對國際局勢漠不關心年輕人,現在非常關心俄烏戰況現象;而呈現出來的第一種趨勢,是討論延長擴大徵兵制議題,這是備戰。但另種趨勢是,看到俄烏開戰後飛彈橫飛、人民生死訣別的慘況,如何避戰、尋求和平也成了思考重點。雖然哪種趨勢占上風仍有待觀察,但至少有了開始。這些民意將如何醞釀未來兩岸關係走向?值得注意。

綜上所述,台人從烏俄戰事中,不能僅學到如何準備戰爭,作為衝突實力最弱的一方,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準備和平。我們看到了兩岸和平的蛛絲馬跡,除了要看蔡政府如何以人命為念,對中共的和平意願因勢利導外,更要靠台人怎麼反思戰爭意義。















備役替代役 應納14天教召


2022-03-07 05:59  聯合報 /   陳宏煇/軍退(新北市)


號稱史上最硬十四天後備軍人教育召集,已於日前報到並正式展開訓練,並有四百多名後備軍人參加,這其中包含了依法停役、退伍(解召)或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後備役者,應受後備役列管為後備軍人者,以及服補充兵者。

事實上,依兵役法第卅七條規定,後備軍人及補充兵應受動員、臨時、教育、勤務及點閱召集。但備役替代役男卻只需要於平時訓練或演習時參加每次一日以內(必要時得延長為三日至五日)的演訓召集,而且只需要參加一次。

其實,替代役男在成功嶺受訓時,也有接受基礎的軍事概念與基本教練,與補充兵十二天的役期訓練無異,然而補充兵需接受十四天的教召,而且可能不只一次,但替代役卻只需要接受一天的演訓召集,而且只需要參加一次。

替代役雖不似一般役男接受嚴格的正規軍事訓練,但卻與補充兵同樣接受基本的軍事概念與基本教練,補充兵需要接受十四天的教召,備役替代役卻不需要,這實在不公平也不合理。

建議國防部與內政部應該將備役替代役納入十四天教召行列,畢竟一旦戰爭爆發時,備役替代役也是要提槍上戰場的啊!













俄烏戰爭 窒息兩岸關係


2022-03-07 05:59  聯合報 /   葉明德/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
圖為烏克蘭官兵在首都基輔市郊的一輛裝甲車上。美聯社


俄烏戰爭顯示出,「戰爭」是新常態。俄國發動戰爭,鼓舞了其他國家以「戰爭」作為達到政治目標正當性。俄烏戰爭也增加了中共「武統」的正當性。若還是相信兩岸不會打起來,錯。台灣上下不要再裝聾作啞,主觀上不要挑戰中共的核心利益,要把中共的「攻擊動機」排除掉,或至少盡可能維持和平對話的交流關係,以阻絕中共「武統」的可能。

俄烏戰爭後的新國際格局限制兩岸關係政策選項。俄烏戰爭改變國際格局,俄烏戰爭把(民國 78 年(一九八九年)以來)後冷戰的「美國獨霸」格局,打回了「美俄爭霸」的二元格局。在美俄博弈之中,中共親俄或親美,都會讓美俄有感,影響彼等角力結果。因此,中共舉足輕重分量只有增加,不會減少。也因此,中共日增地緣分量,讓其得以更加有恃無恐的在國際欺壓台灣!是則,台灣堅守自由民主正常發展,實現真自由、真民主的價值,未來才能在國際上抗衡中共日增的地緣優勢

俄烏戰爭也將導致軍事競賽。俄烏戰爭不僅強化北約的軍事功能,還必然會導致北約及世界各國加速充實嚇阻軍力。俄烏戰爭把世界各國都捲入軍購行列,台灣也不例外。兩岸軍力的懸殊,加上俄烏戰爭之後的國際情勢,讓台灣除了持續軍購之外,別無其他政策選擇。台灣面對的問題是,怎麼把軍購資源整合成為有效的軍力?特別是要建置高科技通訊系統,以加強海陸空協同作戰能力

俄烏戰爭期間,西方國家對俄國的經濟制裁,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2.0」。傳統的經濟制裁僅限於進出口封鎖,制裁效應較多落在當事國,對整體經貿市場的影響較小。今日的「經濟制裁2.0」則從人流、物流管控,擴充到金流管制,其對全球金融市場全球物流供應鏈後座力,都將史無前例,各國政府都勢必要大幅度的調整。

值此國際結構劇變之際,盤點一下兩岸關係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新三不現狀,兩岸關係的發展,實在樂觀不起來。未來,新冷戰國際格局給予兩岸關係的「限制」,顯然大於「機會」,其誘發「衝突」的可能,遠大於國際上的制約及要求「和平」。

首先,新冷戰美俄二元對峙格局,讓台灣只能二選一國際制約兩岸和平對話急迫性歸零歐美利用俄烏戰爭削弱俄國國力,難保西方國家不會透過兩岸軍事衝突弱化中共。 其次,新冷戰情勢下,中共料將有樣學樣,把俄國攻占烏克蘭的戰爭,當作是中共攻台的案例。中共廿大之後,其圖謀統一的節奏將順勢加快,具體落實,不留餘地,而兩岸軍備競賽,也會因俄烏戰爭有增無減。這樣看起來,兩岸關係好像是俄烏戰爭的另一個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