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只要夠明智,台灣不會變成香港或烏克蘭
◆ 聯合報黑白集/普普與拜登
◆ 經濟日報社論/RCEP生效 台灣經貿新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RCEP生效 台灣經貿新挑戰
2022-02-28 03:10 經濟日報 / 社論
涵蓋15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國在今年2月又增加了南韓,連同1月已生效已有11國生效,預計馬來西亞將在3月中成為第12個生效國。路透
在國人將焦點集中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際,涵蓋15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國在今年2月又增加了南韓,連同1月已生效的中國大陸、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東協的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及汶萊,目前 RCEP 成員已有11國生效,預計馬來西亞將在3月中成為第12個生效國。
RCEP 在民國 101 年(2012年)正式啟動談判,歷經多次延宕,以及印度退出等不利因素,在各界普遍不看好情況下終於到位。就人口數、國內生產毛額(GDP)及貿易額而言,RCEP 堪稱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規模不但遠大於 CPTPP,也超過目前歐盟對外最大的歐盟-日本 FTA,也高於美墨加FTA,RCEP 有與美系及歐系 FTA 三足鼎立的態勢。
RCEP 常被批評自由化程度不高,例如平均約有92%產品納入降稅範圍,只有65%產品完全消除關稅,遠不及 CPTPP 及歐美 FTA 將95%以上產品消除關稅。另外 RCEP 有七國服務業是採取開放程度較高的「負面表列」,但包括中國大陸的其他八國仍引用較保守的正面表列,僅承諾在六年內轉為負面表列,估計屆時大約只有約三分之二的服務業項目完全開放。
RCEP 可說是並不具備高品質 FTA 的條件,卻能將過去沒有交集的中國-日本及日本-南韓成功串接,彼此開放市場,彌補談判近20年卻無進展的中日韓 FTA。
根據 RCEP 規定,在生效一年半後才可有新成員加入,所以 RCEP 短期內不會增加新成員;與 CPTPP 隨時可接受新會員申請、目前各國競相申請加入 CPTPP 的情況不同。目前香港表示已經申請加入 RCEP,也得到成員普遍正面回應,預估香港很有可能成為 RCEP 第16個成員。香港過去憑藉區位優勢,以及轉口貿易之利,一直是中國大陸與東協的界接平台;若香港未來可以藉由 RCEP 進一步鞏固其中轉地位,更有助於香港將觸角延伸,與日、韓及澳、紐深化經貿連結。
RCEP 未來發展仍有不少挑戰。RCEP 的規模雖大,但主要還是整合原有東協與中國、日本、南韓及澳紐等四個 FTA 並加碼開放。過去東協 FTA 一直被垢病開放幅度不高,執行效率較差,以致利用率偏低的情形。RCEP 未來是否會重蹈覆轍,產生「新瓶裝舊酒」的情形,仍待觀察。
其次,RCEP 號稱涵蓋15國,但其中若干國家,例如中國大陸與澳大利亞之間、日本與南韓之間,彼此經貿關係不佳;未來這些國家若在 RCEP 體制外繼續交惡,也會影響 RCEP 的發展。
RCEP 雖是以東協為整合軸心,但最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影響力巨大,不但將 RCEP 視為可以強化產業聯結,鞏固紅色供應鏈,更具有重要地緣政治的價值,可以做為其與美國抗衡的平台。
美國已明確表示不會重返 CPTPP,更不可能加入 RCEP。美國目前積極推動「印太經濟架構」,但並不涉及市場開放;所以美國國內認為不應缺席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例如應展開與日本第二階段貿易協定,並積極與各國建構數位貿易協定。
基於中國大陸是 RCEP 創始成員,台灣當然不會將 RCEP 視為優先選項,而將重點放在申入 CPTPP。但是加入 CPTPP 也絕非一蹴可及,以目前進展最快、已成立工作小組進入實質談判階段的英國為例,至少也要耗費約二年才有可能在民國 112 年(2023年)加入。台灣申請加 CPTPP,未來仍需克服不少關卡。
現階段台灣除了申入 CPTPP 外,也不應小覷 RCEP 的影響。 民國 110 年(2021年)台灣對 RCEP 成員出口 2,510 億美元,約占總出口的56%,若再納入香港轉口中國大陸部分,比率達到70%,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轉口)的貿易順差更達到 1,04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RCEP 生效後必會對台灣產生貿易移轉效應,如何降低衝擊,必須有所因應。
聯合報黑白集/普普與拜登
2022-02-28 04:35 聯合報 / 黑白集
美國前總統川普今天大讚俄國總統普亭是「天才」,還說美國現在若仍由他掌權,這類危機便不會發生。美聯社
俄軍攻入基輔,搞得西方國家極其難堪;發動戰爭的普亭雖得意洋洋,卻難逃千夫所指。此時,竟有人站出來大讚普亭是「天才」,此人正是同為狂人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還誇口,若他還在位,普亭一定「不敢亂來」。
川普民國 113 年(二○二四)還想捲土重來,此時趁著拜登出糗,當然要滅一滅對方威風。不僅如此,這老兄還故意把台灣拖下水,說普亭和習近平像「孿生姊妹」,習近平一定會效法普亭,對台灣動武。事實上,要論「狂妄」,川普的瘋狂程度絕對不輸普亭,這兩人更像「普普兄弟」一對寶。
對此,白宮副發言人貝茲(Andrew Bates)可就不客氣了,推文嗆「雙普」是「兩隻噁心又可怕的豬」。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爆不了這種粗口,只能罵川普「可恥」,說「普亭正是川普想成為的領導人」。前幾年被川普政府帶著團團轉的蔡政府,如今不知作何感想?
值得玩味的是,拜登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境,正因他執政後走的仍是「川普路線」,大搞美中、美俄對抗策略,導致全球局勢走回「新冷戰格局」。拜登忙著拉幫結派抗中抗俄,視周邊國家非友即敵,導致區域政治神經緊繃。如今,這個路線竟還遭川普冷嘲熱諷,拜登只能怪自己缺乏主見。
這兩天川普看情勢不對,改口譴責俄軍侵烏。這種隨意曲線作風,拜登恐難望其項背!
聯合報社論/只要夠明智,台灣不會變成香港或烏克蘭
2022-02-28 04:37 聯合報 / 社論
被摧毀的俄軍火箭發射戰車2月25日停在烏克蘭東部大城哈爾科夫。路透
俄羅斯派兵入侵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下令全國總動員,卻只能孤軍奮戰。第一天,他即痛批盟國並砲轟「世界最強國」袖手旁觀,坦承在與西方領導人交談後感到心灰意冷,「我沒有看到任何人與烏克蘭並肩作戰」。烏克蘭稍早得到了西方國家的口頭承諾和軍援,卻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為它與俄軍交戰。烏克蘭只能獨力對抗戰鬥民族俄羅斯。
美國早早就表態無意派兵赴烏參戰,歐洲各國更擔心引發世界大戰,因此不論烏克蘭如何籲求,美歐除了譴責俄國並採取經濟制裁外,無一國願意投入戰場。澤倫斯基禁止全國十八到六十歲的男性離境,甚至在邊關攔下逃難的男性國民,烏克蘭國防部則呼籲全民從軍。澤倫斯基發放武器給想要捍衛國家的人,也有不少人領了槍,但這要如何抵擋俄國坦克的輾壓?這樣的場面應在預期之中,但澤淪斯基直到俄軍進逼基輔才怨天尤人,未免太遲。
美國情報研判,基輔在九十六小時內會被攻陷,俄總統普亭將實現烏克蘭「去納粹化」和「非軍事化」的目標。就在西方國家還在猜測莫斯科的意圖時,普亭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表示願與烏克蘭展開高級別談判。與此同時,澤倫斯基也表明準備討論烏克蘭成為「中立國」,但迄未看到可主持大局的「第三方」,也未看到哪國能提供安全保證。目前雙方還在喬談判地點,但烏克蘭除苦吞城下之盟,恐怕沒有多少選擇。
隨著俄烏戰情急轉直下,外界拿俄國對比中國、拿普亭對比習近平,開啟了一波「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討論。這就像當年香港反送中時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一樣,是同一公式化語句被拿來亂套,搞得許多民眾心煩意亂。事實上,台灣不是香港,也絕非烏克蘭,不應隨便拿來類比。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香港是殖民地回歸的「特別行政區」不同;我們有上軌道的民主制度,擁有自己民選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若自比為香港,是自我貶抑。至於烏克蘭,曾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獨立後雖有心追求民主卻一直走向民族主義的歧路,無法凝聚內部認同。這次,又碰到暴走總統草率修憲挑釁俄國,才引發這場戰爭。台灣應該以烏克蘭為戒,不是把它當成自己投射對象,那是弱智者的思維。
儘管西方政治人物和媒體都有意無意地將烏克蘭情勢與台灣連結,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發表評論;對此,我們確應對俄烏情勢保持密切關注,卻不必落入語詞的窠臼,更不應讓它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事實上,蔡政府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一語極為不悅,痛斥為「境外勢力及在地協力者發動認知作戰」,企圖影響台灣民心士氣。這樣的反應,其實頗值得商榷。蔡政府不想被比喻為無能抵抗的烏克蘭也就罷了,但將此說指為是對手的「認知作戰」,還指摘國內有人與之唱和,完全是情緒化的反應,也忽略了自己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犯了和烏克蘭一樣喜歡挑釁和挑激仇恨的毛病。而今,有烏克蘭之鑑,蔡政府難道不需要潛心檢討自己的兩岸路線嗎?
美國過去曾為「聯中制蘇」而拋棄台灣,先前的阿富汗與現在的烏克蘭,也都是台灣的殷鑑。何況,民進黨在馬政府時代大力渲染「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它失憶了嗎?台灣不是香港,更不是烏克蘭。人民不可暴衝,元首不可以投機好賭。否則,看看香港和烏克蘭,都是社會分裂導致主權遭到凌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