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收放自如(大年十四)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2969/web/ 

◆  補貼 讓農業溫水煮青蛙
◆  提升素質 法官才是法庭的靈魂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收放自如
◆  為何美國需烏克蘭危機
◆  抗拒被薅羊毛 台灣準備好了嗎
◆  追求潮流廢死 忌趕鴨子上架
◆  法務部長握免死牌 依據何在?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收放自如


2022-02-14 03:52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開學後的校園將會充滿生命力,希望大家樂在學習。當然,更可期盼下次假期的到來。圖/張俊哲



其實早在年假結束前的周末,我就想提筆寫這篇文章,一吐收假前的鬱悶。孰料心情低落,讓一吐為快都提不起勁。還好已扎扎實實地上班一周,工作情緒也已恢復,可和今天開學的大專生分享當中的心境轉換,希望對同學們的心情調適有所幫助。

我已記不得讀中小學時開學前的心情為何了。真正的「收假有感」,要從讀大學開始。即使選課還算自由,大部分老師也不點名,但畢竟開學了,總有課要上,有試要考,時間表無法操之在己。因此一旦面臨開學,總有抗拒到校的心態,而且年級愈高,反彈的力道愈強。不過縱使再怎麼不想返校,也比不上服役期間要收假歸營前那樣的掙扎與沉重。因為大家都知道:一旦跨進營門,那一個禮拜都要被管,而且管得頗嚴。我原以為大家不喜歡返校、歸營是因為「」,想多休息;但和朋友、同學一聊,才發現大家更不喜歡「」,怕被管,哪怕只是暫時失去自由。這,似乎才是問題所在。

我另一個討厭收假的原因,在於我要帶著「懊悔」開學或開工。受師長和好友勸勉,在當學生時總期許自己務要把握寒暑假,好好充實一番。的確,假期一開始書都會買,不過總是虎頭蛇尾,讀不到一周,即每況愈下。在開學的前幾天,眼看充實計畫大勢已去,且又玩得不怎麼暢快,心情只有探底的份。當了老師後雖仍有寒暑假,也多次立志繼續充實,但總被開不完的會和臨時任務打亂規劃。唯一不變的是:帶著懊悔開學。

有鑑於多年失敗的經驗,今年寒假我將目標單純化,只精讀好友推薦防疫名著,以及完成預先規劃論文寫作。一如往常,我沒有百分百完成目標,但起碼達到八成的進度,不致以「虎頭蛇尾」的寒假,慶祝「虎年開工」。不過,就算懊悔的成分大為降低,但在開工的前一晚,自己竟又陷入多年躲不掉的「收假症候群循環—反正就是不太想上班!很幸運的是,隔天我參加了生平第一次新春團拜,一下子看到那麼多的長官和同仁,好似覺得自己不是唯一倒楣要上班的。忙完一天走出實驗室時,我訝異前一晚的鬱悶幾乎已一掃而空。回想上一次有極類似的經驗,竟是多年前收假回營後的第一個小時—因著和同僚密集寒暄以及忙著處理任務,到了晚點名時竟然有點忘了前一晚的掙扎。我把這樣的經驗稱之為「克服收假最大靜摩擦力」:硬著頭皮面對工作,開工、開學其實沒前一晚想像得那麼討厭。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說:「反正工作做不完,就把每天都當作在放假(Working hours are never long enough. Each day is a holiday.)。」我坦承達不到如此樂在工作境界;我,也不喜歡。倒是今年寒假多了個「收放自如」的新頓悟坦然接納必經收假痛苦,同時好好規劃下一個假期,放個符合自己風格且充實的假,身心都健康。在此,祝福大家有個美好的新學期!











補貼 讓農業溫水煮青蛙


2022-02-14 04:04  聯合報 /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農委會提出「穩定雞蛋生產獎勵措施」,以現行蛋價每台斤平均批發價34.5元,農委會補貼雞農飼料成本每台斤3元。本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執政以來農業問題層出不窮,包括近日的缺蛋荒、開放萊豬及福島食品進口、多項輸中水果遭暫停輸入、產銷幾乎年年失衡、產業調整及預警機制失靈等等。解決方法就是補貼、補貼、再補貼。

儘管補貼作法遭到外界強力批評,但執政黨還是一再故技重施,關鍵在於農民多數吃「給錢」這一套。加以多數民眾在政府鋪天蓋地的大內宣洗腦下,只要不是直接從口袋掏錢,並不關心政府如何花錢。只是農業長期依賴補貼,就如同溫水煮青蛙般逐漸失去對外界競爭環境改變敏感度應變能力不利台灣農業永續生存發展

當前台灣農業根本問題在於內外失調對內包括:農地流失、農村高齡化、基層勞動力不足、農產品品質不一、國內消費市場小、國外農產品挾著規模經濟、低價格、具特殊性等優勢,大量搶占國內市場;對外則過度集中中國市場,新興國外市場開拓不力,農產品國際市場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儘管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農產品國際市場需求增加,農產貿易有增無減,但因許多國家將農產品外銷國家發展策略(如日本提出「農林水產業出口力強化戰略」,韓國提出「農產品出口支持政策」),並給予多方協助如積極加入區域經貿合作組織爭取農產品外銷關稅優惠檢疫流通、便捷效果顯著。想要順利將台灣農產品行銷到國外,挑戰越來越大,品質、價格、安全、永續和品牌,將是主要的致勝要件,光靠補貼已難以為繼,且有違 WTO 自由貿易原則。

民以食為天,確保糧食安全對於國家領導者,始終是嚴峻挑戰。農業正從傳統依靠經驗和直覺的農業,轉變為以環境永續方式進行農業生產需要跨界融合。國外許多大企業在政府政策獎勵下,積極投入建構新型農業的商業模式,打造綠色糧食價值鏈商機龐大,5G 賦能智慧農業,建立農業對極端氣候復原力。然而台灣在這方面嚴重落後

永續發展的觀點,農漁業迫切需要的是兼顧生態環境食用安全供需穩定產銷體系,並運用數位創新完善食品供應鏈氣候變暖導致自然災害正在全球肆虐農業部門正在經歷由新技術驅動轉型,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已啟動,未來農業發展取決於效率永續可實用性

如何調整國內農業產業結構,強化農業競爭力,力拚產業升級,並順應全球消費趨勢,務實拓展國外市場,增強農業食物系統轉型過程中,應對不確定性衝擊的能力,充分發揮電商在農食系統轉型中的推動作用,才是台灣農業的當務之急。

這些需要強有力的政策規畫及執行力,畢竟「文宣無法治國」,「改名無法改運」。未來人類的食物安全與營養狀況依舊不容樂觀,台灣農業嚴酷考驗還在後頭,長期吃慣補貼迷幻藥的農民何時覺醒,恐怕只有靠「外界壓力」來撥亂反正!










提升素質 法官才是法庭的靈魂


2022-02-14 03:57  聯合報 /   莊勝榮/律師(台北市)
法官才是法庭的靈魂,提升法官素質,並落實資淺法官的合議制,才是司改之道。圖/Ingimage


司法院為在蔡總統任期結束前交出司改的成績單,搞出一些急就章制度,例如憲法法庭搖身一變成為第四審,有無違反憲法第七十八條第八十條增修條文第五條的規定毫不在乎。大法官是憲法守護神,結果變成憲法終結者

又如國民法官明年實施,但這是過渡試驗性質,到底如廣告詞所講「讓人民參與一起改變」,是變好還是變壞?大家就睜大眼睛瞧吧!

再如要求法院院長抽查法官判決書,理由是提升裁判品質,並作為升遷之參考。問題是,訴訟拖延影響當事人程序利益,院長可以督促卻不督促,才是重中之重。法官的主文已經寫好,院長不可能改法官寫的主文,更不可能修改法官普遍存在偏離爭點判決書。院長有些是民事專精,有些是刑事專精,能夠改不是專精的案件嗎?況且有些案件複雜、多元,院長沒有參與審判改得了嗎?或者只是改一改錯別字,刪掉一些牢騷話,對裁判品質有助益嗎?沒有接受嚴格爭點整理訓練多數法官,能夠寫出有說服力判決理由嗎?

司改涉及行政院、立法院之立法、修法品質及速度,也牽涉大學的法學教育及師資問題,與中小學及一般人民的法律常識教育息息相關。人民如養成守法及有權利義務觀念,像猶太人把契約當成聖經遵守,將減少糾紛。台灣的法官如果像英美制度採法曹一元制,由優秀的律師中選任為法官,律師成為法官的養成所,不像目前的台灣,反而是法官成為律師的養成所。法曹一元制下,法官的學養、操守、經驗豐富,還需要院長來看法官的判決書嗎?

法官才是法庭的靈魂,判決書是靈魂的創作,與其由院長像老師改學生作業,不如提升法官素質,並落實資淺法官合議制像德國地方法院原則上採合議制),才是司改之道

八十九年司法預算獨立後,司法院把大筆經費興建豪華的法院大廈,不如花在身為靈魂的法官身上,提高待遇增加人力由優秀律師中遴選為法官,並使其接受職前嚴格的爭點整理學教育),才是司改正途。更重要的,司法院有能力規畫法官律師接受嚴格爭點整理訓練嗎?因為,爭點整理學審判實務運作思想革命,沒有思想革命,司改如何進步?












為何美國需烏克蘭危機


2022-02-14 04:11  聯合報 /   汪哲仁/研究人員(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圖)與俄國總統普亭12日再度就烏克蘭情勢通話。(法新社)



二月十二日是美俄歷史上不尋常的一天。雙邊的總統、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在這一天分別舉行電話會談。從目前的跡象來看,雙方互相指責的情況並沒有改善,美國一口咬定俄羅斯即將進攻烏克蘭,並揚言若俄羅斯真的採取軍事行動,則必將遭到嚴重的後果。俄羅斯則認為美國歇斯底里地散播俄羅斯動武的假消息,是挑釁且製造緊張的行為。

與此同時,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頓內次克兩地傳出爆炸事件,讓人有風雨欲來的感覺。但回想幾天前,在八日法國總統與普亭會面後,雙方氣氛透露出一些緩和的跡象,馬克宏提出俄方期待重回明斯克協議,而普亭則說願意討論馬克宏所提出的方案。

情況在十一日急轉直下,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俄羅斯可能在廿四至四十八小時內,廿日冬奧結束前攻打烏克蘭,而可能的進攻日期是十六日。同樣地,拜登與歐洲盟友通電話時,認為普亭將於十六日發動攻擊,但是歐洲並不太相信,英國態度也頗遲疑,甚至連烏克蘭總統也希望各界提供俄羅斯揮軍的證據。究竟美國為何要一直發布俄羅斯要進攻烏克蘭的消息呢?

首先,外交政策始於國內。拜登政府的民調在去年八月後一直維持在低檔,阿富汗撤軍讓美國受到盟國很大的質疑,威信大損,因此持續發布俄羅斯即將進攻烏克蘭的消息,讓烏東情勢緊張,能讓美國國內注意力有效轉移,有助於民主黨在期中選舉的結果。

其次,重建盟國對美國的信心。如果俄羅斯真的進攻烏克蘭,美國可說,我們早就提出警告,並派兵在北約協助抵擋俄國的侵略;如果俄羅斯沒有進攻,美國則會說,因為美國的警告,遏止了俄羅斯進攻的可能性。不論何種情況,美方都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是經濟利益情勢緊張有助於美國天然氣布局。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美國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預計今天將成為最大天然氣輸出國。由於去年十二月聯通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天然氣管道亞瑪歐洲Yamal-Europe停供天然氣,造成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歐洲害怕若俄羅斯因開戰而遭到西方嚴厲的制裁,再對歐洲停供,再加上庫存水位只有一半,因此歐洲開始大量進口囤積天然氣

美國在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銷售到歐洲的天然氣占其出口量三分之一,而今年一月歐洲市場已經上升六十七%。因此,若能阻擋北溪二號運轉,則未來歐洲將成為美國天然氣出口主要市場,而烏克蘭危機可成為阻擋北溪二號關鍵因素

不論美國提高緊張狀態動機為何,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緊張的情況讓美國盟友在撤僑、呼籲公民離開烏克蘭、縮減大使館規模等方面都與美方站在一起,烏克蘭也拿到了大量的武器成為反俄刺蝟」。不過若普亭按兵不發,但持續壓力,美國在盟國間信心能維持到幾時,令人好奇。











抗拒被薅羊毛 台灣準備好了嗎


2022-02-14 04:14  聯合報 /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
全球區域性經濟體紛紛採取競爭性「本國貨幣升值而非貶值」的新型匯率戰。(歐新社)


今年全球金融經濟格局,即將首見非典型匯率戰全球區域性經濟體紛紛採取競爭性本國貨幣升值而非貶值」的新型匯率戰,將是全世界金融經濟領域一幅前所未見的新境大風景

國際經濟學實證發展歷史所曾見過的傳統匯率戰,總是國家試圖貶值本國貨幣,以使各該國家出口經濟,得以在全球貿易市場競爭中,占得相對的比較成本優勢;絕大多數國家都會極力運用公權力,以期有效達成對外經濟戰略目標。這也是美國前總統發動「川普貿易戰」威脅要針對中國崛起採取極限施壓的緣由;其中極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北京故意讓人民幣貶值」這一傳統匯率戰手段

去年第二季開始,源發於美國的,持續超過十一個月飆升的世界性通膨,卻將徹底顛覆掉既往這種舊典型模式,促使匯率戰反向非典型之路而行。亦即,各國政府為有效遏制超級通膨,改採「本幣走強策略」,用以抑制進口部門大膨脹」之貿易順延轉逆差衝擊惡劣化對外經濟發展態勢;更為重要的是,用以為積極防衛抵制美國慣用美元匯率跌宕起伏」「薅盡天下羊毛」的陰謀行徑

高度出口依賴中進後進國家,一向偏好「本幣貶值戰略,以維持對其他競爭性國家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爭奪中取得相對貿易優勢。

受到民國 97 年(二○○八年)世界金融海嘯衝擊市場扭變面對全球貿易停滯,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試圖以本幣貶值策略激勵出口,讓美國「薅盡天下羊毛」陰謀得逞,解決了美國危機,卻肇致新興市場經濟體繼續沉淪在「中等所得陷阱」泥淖,十年難起。

如今,再度面對美國大動作貨幣印鈔救市、財政撒幣紓困,「美國錢淹腳目衍生世界級通膨大潮,讓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極可能再度重創。第一個覺醒的中國率先採取「本國貨幣升值而非貶值新型匯率戰反傳統手段,「中國策略」很快得到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認同,乃至跟進採取「本國貨幣升值而非貶值策略,加入這場地緣政治連動新型匯率戰。預計將為今年全世界金融經濟領域攻防大戰,帶來全新格局。

過去一年使全球市場繃緊神經的是超級通膨形勢,已經肇致主要國家決策者認真看待「本幣強勢經濟戰略必要性:面對持續性通膨高漲潮撲面而來,唯有貨幣升值才能有效緩解輸入型物價壓力,亦唯有調升政策利率,可以有效對抗超級通膨來襲挑戰。

不過,今年以來各國採取「本幣強勢經濟戰略基本思維卻不盡相同:在這一波超級通膨肇始者美國而言,用 Fed 發動基準利率調高戰略,純粹是為了堅強美元霸權地位,以吸引國際資金挹注,同時藉此順利「薅盡天下羊毛」;在歐盟,即將透過歐洲央行發動十年來首次升息,旨在強固歐元地位,免於徹底落敗於美元霸權遏制,也同時免於被美國順手「薅盡歐洲羊毛」。

而對於所有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別是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域經濟體國家社會,尤其必要順應這一波競爭性本國貨幣升值而非貶值」的新型匯率戰風潮,迅即採取「本幣強勢經濟戰略,以有效對應輸入型通膨進襲,並抗拒被薅羊毛。然則,看當前蔡英文政府,似乎毫無如此認知與嚴肅總體對策,令人特別心憂。










追求潮流廢死 忌趕鴨子上架


2022-02-14 04:04  聯合報 /   朱言貴/退休人士(台北市)
波波漫畫


近年來我國不僅死刑定讞者屈指可數,判死也未執行,正是民眾不信任司法的一大原因。兒子死於西門町雙屍命案受害人家屬抨擊,蔡英文總統高舉人權大旗,卻是守護加害者的人權」,被害家屬飽受案件延滯之苦,在法庭上根本被當「道具」。華山草原女分屍案家屬也批評,被害家屬被司法審判折磨

由於現代刑法的思潮,係由應報刑邁入教育刑,也就是努力設法感化教育受刑人,遠比對之施以嚴厲制裁,來得重要,除非思維仍然停滯在應報刑觀念,否則當今多數的法律人,都是教育刑的支持者從理性主義觀點出發主張逐步廢除死刑。畢竟今日的法律界,廢除死刑屬於「進步主義」的象徵,法律人誰敢公開反對,難免落入保守退化之譏

國內多數的民眾,迄今仍然無法接受廢除死刑,這是停留在感性思維下,必然的結果。主流的民意應該尊重,但是法律的思潮與時俱進漸進式推動社會向前邁進,於是有所謂的「超前立法」,法律不免走在時代前端,但是對於大多數受害人家屬來說,真是情何以堪?

如果法院的判決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精準無訛,那麼司法界支持廢除死刑的呼聲,乃是必然的現象,形成廢除死刑支持死刑拉鋸戰

針對死刑存廢爭議,社會上始終存在兩種迥然不同聲音,學者專家認為無論從人道主義立場,抑或從世界潮流觀點立論廢除死刑是必然的道路;可是多數的受害者家屬廣大社會大眾,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無法接受貿然廢除死刑或是不予執行。

廢除死刑高遠的理想未必符合庶民素樸思想,因為在傳統思維與信念中,就是主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欲廢除死刑的,必須藉由教育途徑嘗試改變大家價值觀絕對無法採取急就章方式徒然招致民眾反感當務之急在於凝聚共識切忌趕鴨子上架,徒然自取其辱

事實上,即使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迄今未廢除死刑;雖然我國並未簽署,但是已經在民國九十八年制定施行法,具備國內法之位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六條規定,人人皆有天賦之生存權,此種權利應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之生命不得無理剝奪。除非犯情節重大之罪,同時手段極端殘忍,不得科處死刑。死刑非依管轄法院終局判決,不得執行。上述規定,足以作為國內的參考,避免支持死刑主張廢死者各走極端,造成永遠無解的難題。












法務部長握免死牌 依據何在?


2022-02-14 03:56  聯合報 /   呂蓬仁/退休公務員(彰縣員林)
對於廢除死刑議題,雖有國外關切的壓力,國內社會則始終沒有共識。圖為廢死聯盟赴法務部門口抗議的資料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曾拜訪法務部長,目前死刑定讞死囚尚有兩位數未執行,呼籲部長技巧不簽准執行,希望廢除死刑從停止執行死刑做起,對此許多國人不以為然!

根據民意調查,反對廢除死刑比率近七成、贊成以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代替死刑者亦過半數。死刑不執行,甚至死刑定讞動輒再審,法律安定性盡失,法尊嚴蕩然無存,爾後死犯臨刑皆比照辦理翻案,豈不沒完沒了!

刑事訴訟法就法務部令准執行期限沒有明定,部長可恣意無限期延宕槍決,無異死刑最高審、免死金牌掌握者,刑法設追訴權行刑權時效旨意安在?

法務部長擅自槍下留人儼然以第四審級自居,有越權瀆職嫌疑嚴重僭越侵犯總統赦免權暨最高法院最高審判權。死刑以無期徒刑終身監禁「三振法」替代,人犯天天都唱「明日又天涯」,窗外無藍天,關久了成「窗底之蛙」,這種要死不死「等死式死刑」難道就合乎人道?況且這類「最壞也是這樣」假釋無望的犯人最難管,日積月累容易造成監獄爆滿,讓納稅人養一輩子尤其不公,養重刑犯栽培讀頂尖大學還貴,將形成國家無謂財政負擔

人權組織只見罪人哭,誰憐受害泣?廢除死刑猶止於準政策階段死刑尚未廢除,法務部仍需努力推動及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