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處破口 一確診全所遭殃
◆ 不要被疫情颱風尾掃到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任性治國 or 治國韌性
◆ 交通不平權 何時能導正
◆ 高市府無法協助募捐?怪怪的
◆ 想藉 Omicron 秀肌肉 指揮中心大意破功
◆ 未來可能缺電也用不起電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任性治國 or 治國韌性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國土治理必須有融合地理/ 區位/ 氣候/ 水文/ 文化⋯⋯⋯ 等之宏觀願景與空間策略,不宜碎化為地方權力分割與資源搶奪!圖/郭瓊瑩提供、以槃創意設計有限公司美術設計
迎接壬寅年,與國土發展相關之熱門新聞即竹竹新都之倡議,接著又由輿論順勢倡議彰化/雲嘉嘉,希望九都誕生成為予以地方之新年禮物?這些攸關國家產業、政經、人民福祉之發展,其實是需經非常複雜審慎評估與共識之決策過程。過去任何地方的提議,均需經經建會(今國發會)透過無數次與各部會決策者焦點討論,模擬各項財政、公共建設、資源供給力、地方承載力後,行政院才會明確定案。而今在超高效率之政黨運作下,卻「任性」修法定奪,著實令人憂心。
新竹市這些年來獲高度財政支援與專業知識群挹注,政績斐然,有目共睹。唯此個案與國家對「新都」之決策應是兩回事,沒有經過深度周延評估之決策過程,正是國土治理隱藏之危機。
以「任性」治國來形容有兩層意義,「漢典」引述對任性的註解是「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慾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須按自己的願望或想法行事。」比對現行政策,往正面解釋是治理者得以完全聽憑本能的意願而達成潛意識之意願;但往另一光譜思考,這種「任性」是否就得以恣意拋開應有之治國倫理與行之有序之治國規畫流程與框架?「任性」治國又凸顯出行政院、國家領導人在作任何重要決策時,其智庫是否周延、專業?
諸多國家層級之國土計畫、行政區劃、交通建設、能源政策…實非少數意志決策可定調。國內相關國土/區域/都市規劃專業界均有感,怎麼國家重要的治國策略幕僚—「國發會」消失了?當自兩都到五都,六都再到九都,想想一個蕞爾之島有本錢如此為權力分割嗎?歐盟、日本在作國土規畫時並非以「土地利用」為「行政區劃」之依據,而是透過國家最高國土經營之幕僚單位,研提願景性、引導性且可隨時間彈性調整之「國土空間經營策略」,是宏觀綱領而非「實質土地利用」計畫,此態勢將把國土計畫發展之精髓窄化、僵化了。
台灣有舉世獨特之文化、景觀與生物多樣性。如果任何縣市合併未審慎考量爾後之可持續發展與衝擊,包括財政、社會與文化資源潛力評估,「美」「力」台灣將只會是個口號。明智的決策者應設法釜底抽薪,根本解決地方財政之公平與效能;除了人口,地方自治之韌性尤需建構在幅員與人力資產對等之基盤上,唯有均富方能臻至小而美的韌性國家。
處處破口 一確診全所遭殃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林惠民/中山大學退休教授(新北市)
台北市接連爆發防疫旅館確診染疫,燒出「防疫旅館不防疫」的疑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防疫旅館群聚事件頻傳,近日又爆桃機清潔工事件,導致檢疫計程車司機數百人受檢。返台過年剛好趕上這一波,且疫情還在發展中;深感一腳踏進毒窟,令人膽戰心驚。政府與媒體責怪個別旅館防疫能力不足,這個我試過也知道;似乎政府集中檢疫就會很嚴謹,事實是否如此?本人四次被隔離,第一次住進集中檢疫所,仍在隔離中,眼見實況,給各位報導評斷!
首先,進來時看到環境清幽,防護裝配齊全,覺得比上次回國所見進步,安心不少。但是進門後才發現這是我見過設備最惡劣的地方:黏膩的塑膠地板、家具是泛白老舊的木製單人床和書桌椅,讓人感覺是否有清潔?乾淨與否?光禿禿的床墊,配一個透明薄如蟬翼的床單、一個枕頭、鐵書桌、脫漆木椅;直接想到數十年前菜市場裡那種掛著「旅社」的招牌,昏沉暗淡、深不可測。
六小片兩立方公分酒精棉片,第一次見到防疫沒提供消毒水或酒精噴灑劑;薄而不吸水的廉價浴巾一條,方巾一塊,訓練你寒冬洗澡;老喇叭門鎖配一條夜用鐵鍊,鐵鍊布滿鐵鏽,不知道可以隱藏多少細菌。在東亞住宿,盥洗用具是標配不用帶,至少包含梳子、刮鬍刀、浴帽、女用棉墊,這裡一應具缺,完全沒有。未帶刮鬍刀在歐美至少也可索取拋棄式的,生平第一次索取還被直接回絕。一兩塊的東西叫我找家人開兩小時車送來陽明山。最扯的是連熱水壺都沒,要自己去走廊飲水機取水;送餐時卻告知需要聽廣播才可取餐,取餐如此嚴謹、取水需要出門,不是自相矛盾?送餐時間前後可相差一個小時,大冬天冷飯冷菜,學學別人作法,吃熱的不好嗎?
此檢疫所取熱水事件在八月份即有報導檢舉,顯然中央完全不理會,因為是他們自己的系統?民間旅館有類似取水被罰鍰十萬,這裡隨時有人取水,房間隔音差,三不五時聽到走廊交談。只要一確診將全所遭殃。向他們反映就告知自己是政府的合格檢疫所,好像掛上政府兩個字就可以胡作非為。不供應熱水器因為會「跳電」,這樣的回答還叫合格?走廊卻放一排大型飲水機,為何不會跳電?
記得上次回國住防疫旅館,從接待、服務員服務送餐、物品、垃圾,都只見到戴口罩,無其他防護,服務員本身就是病毒最佳媒介,不知道憑什麼合格,令人驚訝!防疫計程車也沒電子支付,不知道這有什麼困難?依規定隔離期間自費去核酸檢測時,司機大哥還宣稱「只收現金」。此種防疫規格處處破口,靠運氣防疫還自稱世界第一,遺留笑柄稱為井底之蛙,藉貴報一角披露,希望能藉以防堵漏洞。
不要被疫情颱風尾掃到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蘇益仁/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台南市)
Omicron 變種病毒迅速在全球傳播,多國紛紛出現新一波疫情,美國3日更一舉出現超過100萬例新冠確診。法新社
新冠疫情經過了兩年的肆虐後,目前在全球已進入了第四波 Omicron 變異株的疫情爆發,即使歐美大多數先進國家已經打了第三劑的疫苗,似乎仍無法控制疫情的蔓延。
但經過兩個月的觀察後,科學界已經澄清了 Omicron 變異株的幾個疑點,即疫情傳播率雖然比 Delta 高,引起目前的高傳染疫情,但在重症及致死率卻明顯偏低,且多數新感染者都屬未接受疫苗施打的族群,因此各國仍持續強化疫苗的施打率為主要防疫政策,包括第三劑或第四劑的疫苗加強。
新冠疫情的這一個發展與民國 7 年(一九一八年)的西班牙流感疫情演變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即新型病毒在流行了三年後,病毒毒性減弱,趨向所謂的流感化。但新冠病毒與流感不同的是季節性流行可能不明顯,而傾向全年流行的趨勢,此一傾向仍待觀察,但對未來防疫政策的擬定關係重大,尤其抗病毒藥物的角色可能會更加重。
眾所關心的是,繼 Omicron 後,是否會有另外的變異株會出現,其傳染特性又會如何演變。以 RNA 病毒而言,病毒即使在同一個個體中,其病毒核苷酸的變異是一個常態,只不過是突變部位是否發生在關鍵基因,而影響其感染率、複製率及免疫力,最終在優勝劣敗的淘汰下,只有如 Omicron 以適者生存方式成為主流感染株,與流感病毒的 H1 株一樣,歷經百年雖然仍不斷在變異,但約每三至五年當疫苗對變異株的免疫力降低後,再改變疫苗株即可。新冠病毒的流行演變極可能也會循此模式,而值得科學界密切觀察。
當歐美及全球經過第四波疫情時,如果以每波疫情的自然感染率在百分之十到廿計算,全球人口自然感染率可能都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在公共衛生比較落後的地區,即使疫苗施打率只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其人口的群體免疫力幾乎都會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使疫情在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後逐漸緩解,除非有其他更可怕的變異株出現。
對台灣而言,學者專家都認為今年一月底及二月初是防疫的關鍵,一旦出現 Omicron 的破口,因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及高危險群的疫苗覆蓋率不足,且經過六個月後這些老年人的疫苗保護力已下降,如第三劑不能在短期內拉高,則台灣因防疫太成功,群體免疫力卻偏低,老年人的重症率會成了一個重大疫情,而使台灣掃到新冠疫情的颱風尾,這是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最近防疫旅館出現了群聚的本土疫情,值得指揮中心嚴陣以待,盡速拉高疫苗的施打率,尤其是老年人口的第三劑加強針施打。
交通不平權 何時能導正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林明嫺/中醫師(桃園市)
台灣禮讓文化逐漸形成,但道路設計還未跟上腳步,也讓死傷事故持續居高不下。記者胡經周/攝影
聯合報昨日頭版新聞是「禮讓提升,車禍死亡卻增」,交通議題能出現在頭版真的很振奮人心,但還是有些遺憾之處。
翻開我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駕駛不應只是基於禮貌或善意而禮讓行人,而是不論路口是否劃設行人穿越道,都必須依法停讓行人!
社會瀰漫「交通不平權」的思維,多數人根深蒂固認為車輛是道路上的優勢物種,行人只能自求多福。
行人在台灣的道路上有多卑微呢?沒有一路暢通的實體人行道;騎樓高低不平;退而求其次走在路肩,但路肩早淪為免費停車場。過馬路時,行人穿越道多數沒有退縮,駕駛總是藉口說轉彎視線被A柱擋到。許多車流量大的路口未設置「行人專用時相」,轉彎車輛為停等行人通過而造成後面大塞車,對行人來說則真如入虎口般危險。四線道以上大馬路中間沒有「行人庇護島」,走到半途常進退兩難。
道路上最脆弱的行人,國家卻吝於保護,這算是重視人權的國家嗎?政府不只在道路工程上獨厚四輪,在教育上也多以行人、機車族為對象,告誡弱勢族群要自己多小心多注意,「看到大車退三步」,而非嚴格要求四輪駕駛遵守道路規範,更不用提放縱那些視人命如草芥的職業駕駛。
去年底總統公布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旨在限縮民眾檢舉項目,現在只剩下「於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違規停車」、「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十公尺內或消防車出入口五公尺內」臨停或停車,以及「併排」臨停或停車為民眾可檢舉項目。一般紅、黃線臨停或停車,在橋梁、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停,及在設有彎道、險坡、狹路標誌之路段、槽化線、交通島或道路修理地段停車等,都不再開放民眾上網檢舉。
很多人認為違規停車不會怎樣,但因為違停,駕駛視線受到阻擋;因為違停占據車道,駕駛被迫開到對向車道;因為違停,沒有人行道可走的行人連路肩都沒得走。駕駛為此而必須偏移路徑,造成車流變慢、車禍容易發生。當我們統計車禍原因時,很容易忽略違停對整體交通的危害,即便已造成不少重大車禍,還是無法喚醒民眾的注意。
如果別人可以免費停紅、黃線,花時間、金錢去停在停車格豈不就是政府認證的笨蛋?這不正是鼓勵民眾違規嗎?最後吃虧的會是誰?就是行人、自行車與機車騎士。這完全體現了「交通不平等」。
道路上的冤魂是人禍。台灣需要來場交通大革命,從駕照制度、道路工程、教育到執法,都需全盤檢討改善。這些都需要時間,但至少取締車輛違規是現在立刻就能做的,至少要先讓民眾不再視法規如無物,建立真正的法治社會。既然政府已限縮民眾檢舉,就應該拿出魄力,主動執法。科技執法是一選項,但不可能只靠它。若警力不足,那就重新檢視交通助理人員制度,修法並落實之。日本有民營化的「駐車監視員」,兩兩一組隨時取締道路上的違停,這是我們能學習的。
我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會是駕駛。希望台灣加快「交通轉型」的腳步,邁向真正的「人本交通」!要求政府確實執法是你我現在就能做的。歡迎大家一起支持!
高市府無法協助募捐?怪怪的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尤英夫/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高雄林姓一家四口去年底遭酒駕男子撞上,林妻死亡、林與二個女兒重傷,家破人亡。七旬林母憂經濟難以為繼,重整已歇業美髮店。市府礙於法令無法協助成立專戶,但提供想捐款者聯繫電話,名單上八十九人,能獲多少社會資源不知道。又有學者建議引進銀行信託、民間團體等專業單位協助,捐款足夠就停止云云。
對於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人來說,要出手幫忙,方法很多,所謂礙於法令,好像怪怪的。對於向不特定多數人的勸募,公益勸募條例有些規範限制,那是為了妥善運用社會資源,保障捐款人權益,而不得不的規定。不過,事在人為,沒有做不通的事。
事件發生在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提供協助是應該的,但僅提供願意捐款者的聯繫電話,實在不夠。不如委請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聯勸)出面,由聯勸來接受捐款,一來高雄市政府未主動發起勸募,不會違反公益勸募條例第五條第二項的規定,二來高雄市政府不是聯勸的主管機關,不會有裁判兼選手之嫌。以聯勸具有相當公信力的過往成績,一定會善盡其責。
想藉 Omicron 秀肌肉 指揮中心大意破功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桃園機場疫情擴散,已知有三名清潔人員,一名計程車司機染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二時說明,由左到右為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指揮官陳時中、發言人莊人祥。記者謝承恩/攝影
這次 Omicron 變種病毒入侵台灣,雖然是朝野預料中的事,但是入侵仍然代表了指揮中心的大意,因為不大意不會爆發得這麽早,不大意也不會爆發在自己規畫的動線上。
Omicron 其實是個天使,也是大家期盼良久的二代疫苗替代品。因為疫苗也不過是將病毒減毒,減到會感染但不致病,會引起免疫但不引起過敏。若依這種特質看來,Omicron 被稱為二代疫苗,實至名歸。真的會因為超強傳染力,會讓尚未接種疫苗的國人有機會得到免疫,群體免疫將會更早實現。當群體免疫達到之時,就是疫情終止之日,也是病毒免疫逃脫暫緩之時。所以 Omicron 是個天使一點都不假,而且可能是個最能終結疫情的變種病毒。
這種想法,指揮中心其實心知肚明,但很多事是只能做不能說,這次原因肯定有想與大陸「不與病毒共存」拚場的味道。但是大陸是大國,大國有大國的負擔,大國有大國的使命。台灣要學大國,要與大國拚場,也要先掂掂自己有幾兩重。一味的競比,只會害苦自己。
既然指揮中心心裡面有這樣的想法,作法上就必須像個樣,好好的為台灣把關口守好。結果關口不到一個月就破功,而且是破在指揮中心最得意的防疫旅館及衍生出的複雜防疫動線。防疫旅館是堅拒方艙醫院的創意產物,可是被弄得四不像,只把掛牌的旅館拿來當作隔離病房用,完全沒有軟硬件的相對配套,當然一用就爆。爆了以後還順便暴露出清潔員多麽缺乏訓練,防疫計程車多麽脆弱。
如果指揮中心當初肯在關口就等到唾篩結果出來再放人,怎麽還會有後面這些感染及感染爆發出現?如果指揮中心不堅持以過渡防疫過度傾銷當作自己防疫有作為的媒體證據,怎麼會讓那麼多清潔員都染疫?一念之差就使疫情急轉直下,指揮中心還真是天才。
現在疫情已經演變成社區感染及即將失控的機場感染爆發,接手爛攤子的是地方政府。台灣的地方政府歷經兩年的實戰經驗,已經很有防疫概念。老百姓也對地方政府充滿信心,只要好管閒事的中央政府,不要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指點江山,江山肯定能被地方政府守住。就怕中央政府再以政治主導防疫,顏色分配資源,再好的一副牌都會被指揮中心打爛,更何況現在的牌已經被打爛。
雖然 Omicron 是個天使,但是指揮中心想用它來秀肌肉,也請秀專業一點。連忘掉診斷才是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根本的指揮中心,秀出來的肌肉只是一堆爛肉,徒讓世界笑掉大牙。所以請指揮中心好好回去把自疫情初期就一直荒廢至今的實驗室診斷質量,充分的建立以後再去奢談如何和大陸競爭,否則只會徒留笑話在兩岸罷了。
未來可能缺電也用不起電
2022-01-05 04:04 聯合報 /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學系教授(基隆市)
四項公投蔡政府全贏,針對攸關台灣能源、環境及經濟前途的核四與藻礁議題,政府像是吃了定心丸,繼續朝零核目標邁進。
政府預估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只能達到十五%,而非原本開出的廿%支票。經濟部王部長解釋:經濟成長讓用電量增加,分母變大,分子不變,造成綠電占比不達標。
無論預估值會不會太樂觀,部長這套「算術」說不說得通,台灣該面對的現實是:未來不僅逃不過缺電,而且還很可能會用不起電。而發電成本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無庸置疑。
蔡政府設定在成功廢核之後,七成發電來自燃煤與天然氣發電。而根據 IEA 與 OECD 專家團隊以每噸二氧化碳卅美元的碳費計算,燃煤發電將不再比較便宜。至於天然氣發電,只有在像是美國享有便宜天然氣的情形下,才具競爭力。
根據同一預估,包括核能發電在內的低碳發電技術的成本將持續下降,比傳統化石燃料發電更低得多。而延役的核電廠,尤屬成本最低的低碳發電選項。
政府原來打算用成本持續下降的再生能源來填補核電缺口,如今卻離達標愈來愈遠,關鍵理由之一,在於一直未將能源節約與效率列為首要。
根據 IEA 執行長的說法,由於能源效率最潔淨,且在絕大多數情形下也是最便宜的能源,因此堪稱「首要燃料」。過去廿年,船運界面對國際海運需求加速成長及減排趨勢的挑戰,驅使逐步能源轉型,採用低碳燃料取代化石燃料。其首先實際努力達成的,便是能源效率最大化。
國際海事組織首先訂定,針對新造船舶的能源效率設計指標,以及針對現成船的船舶能效管理計畫,目標訂在讓民國 119、139 年(二○三○年)與(二○五○年)的單位運送功能碳排,分別比民國 97 年(二○○八年),降低四十%與七十%。接著逐步落實運轉能效與碳強度等指標,及相關監測與執行機制。
此減排策略,在於同時找出能效障礙與有利措施,刺激發展能效創新技術,並吸引低碳與零碳燃料的投資。策略中並鼓勵港口與船運業者之間,例如提供岸電、低碳與零碳替代燃料供應,以及對低碳船舶提供誘因等減排措施的自發性合作,並建立一套多方捐助者信託基金,作為落實策略的財源。
由於船運業者初步落實能源效率措施後,得以從成效當中獲利,這些看似強硬的能源效率政策,反而成了航運贏家的重要催化劑。
除了滿足用電需求,台灣接下來還須面對配合達成氣候目標的壓力。要能同時不致妨礙經濟發展,則須在整體經濟當中,將能源效率策略的轉型列為首要。此需要透過創新的政策架構、技術及措施,重新構思驅動經濟的制度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