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劉維公/元宇宙與傳統菜市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維公/元宇宙與傳統菜市場
◆  方祖涵/職業比賽的新對手
◆  葉銀華/個別獨董不應有召集股臨會的權利
◆  趙春山/2022中共對台政策:反獨到促統的戰略轉移
◆  嚴震生/COVID-19疫情下的NBA老將復出






劉維公/元宇宙與傳統菜市場


2022-01-07 02:37  聯合報 /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地方鄰里居民在傳統市場採買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在這裡維繫人際互動關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記者林俊良/攝影


一月一日一早,帶著我媽去住家附近的早市買菜。這是我們家慶祝新的一年來到的方式。賣菜老闆娘親切跟我媽打招呼,我們買了胡蘿蔔、茄子、大陸妹、花椰菜、蓮霧等,付錢時老闆娘多送我們這些老主顧幾個生薑。走到魚攤,我們買到好久沒吃到的黃魚。一般超市根本不賣這類型的魚貨,我媽非常開心。

這早市不大,攤位多半是用菜籃紙箱在路邊臨時搭造起來的。地方鄰里居民在這裏採買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在這裡維繫人際互動關係。早市雖然小,可是少了它,地方生活會失去其應有的活力。

每當新舊年交替之際,不少單位機構都會發表年度趨勢預測。老字號經濟學人「全球大趨勢」的分析著重在巨觀層次,認為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的關鍵發展課題包括太空競賽、通膨憂慮、民主對上專制等。社群媒體 Instagram 則是以 Z 世代生活風格(從音樂、時尚、美容、幸福感到社會正義等)為主題,發表該公司有史以來第一本年度趨勢報告書

我在進行趨勢研究時,消費趨勢調查公司 Trendwatching 是我經常參考的網站。在它針對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所提出的廿二項值得人們注意消費商機中,至少有七項是跟「地方生活」有關。Trendwatching 發現到,要求改善鄰里生活品質、支持地方獨立小店家、以社區為經營重心、促進地方人際互動交流等,是不少人在消費時會慎重考量的因素。

我們可以將這些趨勢稱之為「地方生活復興」現象。新冠病毒疫情以及心理健康不平等問題,是推升此一現象的兩大社會變遷力量。新冠病毒疫情,讓人們經歷到過去從所未有的封城隔離生活,不能離開住家去上班工作或休閒娛樂,更不能出國遊玩或談生意。住家附近的生活,變成是每個人的全世界,是他不得不關心的生活環境。

根據 statista 所公布的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統計數據,全球大約有百分之卅三的成年人感覺到孤單,巴西甚至有一半的國民覺得自己孤單。另一份 statista 資料指出,每十個英國人就有四個人表示,疫情對其心理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能否在自己生活的鄰里環境中,擁有能夠彼此親近的人際互動條件,是現代人越來越在乎的事情。

企業主管與政府高層在關注「數位生活進化」(不論名稱是叫元宇宙Metaverse」或是 Web 3.0)之餘,請務必了解到「地方生活復興」的重要性。恢復地方生活的活力與生機,巴黎市長倡議的「十五分鐘城市」(居民透過步行或腳踏車在住家附近即可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需求)即是最佳範例。

數位生活進化」與「地方生活復興」都是值得推動的時代趨勢。千萬不要學政客滿腦子想著反時代趨勢的直轄市升格或縣市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