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6295/web/◆ 聯合報社論/疫情衝擊下,貧富階級愈發撕裂
◆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黑箱成癮
◆ 經濟日報社論/對百年中共在經濟體制實驗上的評價
經濟日報社論/對百年中共在經濟體制實驗上的評價
2021-07-06 01:4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百年黨慶大會上發表談話。 圖/取自央視畫面
中國共產黨7月1日慶祝百年黨慶,海內外關注焦點,主要集中於中共及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復興上的進展、中國重回世界舞台中心,以及14億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社會,所有這一切,表面看都是中國巨大生產力 、創新力及組織力獲得充分釋放的結果,但深層次地看,都源自中共一路摸索過來、仍在不斷實驗中的政經體制──在中國,一般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這套體制,其源頭當然一定要上溯到1867年馬克斯的《資本論》,這是民國 6 年(1917年)成立的蘇維埃政府及民國 10 年(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共同的意識形態與理論基礎。至於馬克斯理論則是針對18世紀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下嚴重的分配不均與階級剝削的批判,因而高舉以公平及正義為核心理念的社會主義大旗,對資本主義的弊端撥亂反正。但為了追求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正義,卻進入了一個邏輯上的誤區,訴諸於所有資源的公有與共產,並為此建構起一套高度的中央集權與計畫經濟體制;到此為止都是原版的蘇聯體制。
中共民國 38 年(1949年)建立新中國取得執政權之後,一開始照搬蘇聯體制,即百分之百的計畫經濟與公有體制,加上原本也屬中國傳統的中央集權,及當時特殊國際形勢下的閉關鎖國,成為中共在執政後的1.0版本。
1.0 體制由於缺乏效率與積極性,又碰上了反右、大躍進與文革,嚴重破壞了生產力,元氣大傷,民國 67 年(1978年)大陸 GDP 占全球的比重降到了歷史最低的1.75%。形勢逼得再度掌權的鄧小平於民國 68 年(1979年)進行改革開放。把計畫經濟改為市場經濟,把百分之百公有體制改為混合所有制,同時,改閉關鎖國為與全球接軌,這是中共體制的2.0版本。這一改,原本被束縛的生產力和積極性都釋放出來,GDP 快速提高,占全球的比重,30年內從民國 67 年(1978年)的第15位往上升到民國 99 年(2010年)的第二位。但與此同時,貧富差距拉大,環境生態破壞,社會矛盾激化,官員腐敗嚴重。
民國 101 年(2012年)中共18大上台的習近平乃展開全面深化改革,開展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生態文明的五位一體總布局,及動全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變革。很明顯,這個可視為 3.0版本的體制把長期以來高度側重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矯正過來,這個過程,由於面對各種利益團體的抗拒,難度甚大,但在習近平接近兩任任期的努力下,目前看來已有顯著成效。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體制的改革與演進中,勾勒出相關的關鍵要點,這或許是解讀當前中國現象的必要基礎:
一、中共體制局部修正了公有體制為混合所有體制,即保留了土地集體及部分(策略性)國企,其餘開放給民企。這樣的改革一方面釋放了生產力,二方面又保留國家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理想必須掌握的手段(國企與集體土地),也是當今各國稱羡中國能實現小康社會、全面脫貧及展現基建成果的主要法寶。此等去糟糠而保留精華的做法即所謂的「馬克斯主義中國化」。
二、在中共特有的政經體制下,再輔之以具有充沛創新力與活力的民企,就建構成了各種「舉國體制」,無論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超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月球火星等太空計畫,及類如新冠疫情的高效率防控上,展現出發達國家都難以企及的表現。
三、最後,就是關於中國共產黨的黨組織及其運作(亦即所謂的「黨建(黨的建設)」)。當今中國在經濟上的各種出色表現,少不了的是容易被一般忽略的組織力,這當然也算是中國特色,卻與中共的黨組織密不可分。
總之,當「中國崩潰論」已然式微,「必須將中共與中國分開面對」的老論調又甚囂塵上之際,各界是都該換一種心態換一種角度來認真地重新認識中國共產黨了。
聯合報黑白集/唐鳳的無用之用
2021-07-07 02:16 聯合報 / 黑白集
季青漫畫
疫苗都打了多久,陳時中才宣布推出「接種預約平台」。六月初,蔡總統就曾拉著政委唐鳳預告平台上路;天才大臣搞了個把月,卻只是要在金馬澎小試身手。網路鄉民譏稱,這種效率若在民企,早被開除 N 次。
金馬澎的疫苗剩餘三到四成,施打意願有待加強。政府已開放三縣第十類接種對象,這次試辦,即針對這批五、六十歲民眾。因此,唐鳳承擔的測試壓力,被稱為「國小等級」。
上月全台大規模接種,據稱所謂「唐鳳系統」已告完成;但行政院稱因施打對象已造冊,毋須動用。實情則是,各縣市苦吞總統的芭樂票,都自力救濟開發了自己的系統。
現在地方用的系統已很上手,唐鳳姍姍來遲,要給誰用?阿中幫腔說,系統可讓中央預知各地對不同疫苗需求;這點,還得問地方埋不埋單。現實是,九類施打對象逾九九○萬人,輪到第十類人士時,若加上第二劑需求,還有近千萬劑的缺口不知何時補上。唐鳳的神平台,如同畫餅充饑。
唐鳳先前的傑作還有「實聯制」,害全民每天在那裡掃描傳簡訊,政府為此耗掉八億公帑。誰知,地方要求調閱資料時,中央卻以「檔案太大」為由稱恕難使用。預約系統有多大學問,非要政委親自操刀?但對蔡總統來說,造個神幫大內宣吹牛,無用即是大用。
聯合報社論/疫情衝擊下,貧富階級愈發撕裂
2021-07-06 02:3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前副總統陳建仁把「扶植本土疫苗」當成使命。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中國大陸有段順口溜:「沒錢人養豬,有錢人養狗;沒錢人在家吃野菜,有錢人酒店吃野菜;沒錢人在街上騎腳踏車,有錢人在家裡騎腳踏車;沒錢人裝有錢,有錢人裝沒錢。」這些對仗,在台灣還得加兩句:沒錢人在家等本土疫苗,有錢人出國打國際疫苗。
這場新冠疫情,惡化了台灣的階級矛盾,富人和窮人的選擇迥然不同。對照最近發表的綜所稅高低差距,最高的五%族群平均所得五○七萬元,最低五%平均所得僅三・九萬,真是天堂與地獄之別。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廣受全球讚譽,主要是健保制度對基本醫療需求具有「階級中立性」,對關係到基本健康及診療需求,幾乎全都涵蓋。任何投保的國民不分貧富,只要繳交少許掛號費,即不必擔心疾病拖垮全家。誰知,這張全民防護網,卻在新冠疫情侵襲下破功。
新冠肺炎危及國民健康,因此接種疫苗是重要的保護手段。政府雖宣布注射疫苗免費,但因疫苗數量嚴重不足,迄今到貨的疫苗僅六百多萬劑,遠不足以供政府公布的前九類人施打。再加上邊境管制疏漏、篩檢過度草率、藥物儀器不足,讓爭打疫苗成為全民的集體焦慮,從而衍生出「出國施打」的怪象。
台灣六十五歲以下的人口近兩千萬人,其中正當經濟主力的青壯族群將近千萬;他們如果規規矩矩地按順序排隊,大概要等到地老天荒,才有疫苗可打。就算等到了,也可能只剩未做三期試驗而不被國際承認的國產疫苗可打。也因此,出國打疫苗的「疫苗旅遊」,成為富人的當紅選項。對富有階級而言,二、三十萬元的旅費並不貴,只要有錢,就能早一步到美國、關島或大陸等地施打疫苗。如此,打疫苗就出現了「階級破口」:沒錢在家等國產,有錢人出國打合格的國際疫苗。
各國都觀察到,新冠疫情對中下階層的衝擊,遠較對上層富裕階級為大,台灣當然也不例外。三級警戒下,受衝擊最大的就是餐飲、攤商等面對面的服務業。這類從業人員,大多不屬富有的上層階級;他們居住的環境可能比較擁擠、多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常與不特定群眾接觸,染疫風險當然比政府官員、企業經理人或電子新貴為高。現在,他們只能眼巴巴看著有錢人出國做「疫苗旅遊」。尤其,疫情期間百業受創,唯獨股市繼續飆漲,有錢有閒、有內線的權貴持續獲利大發。如此點點滴滴積累的階級相對剝奪感,非常強烈。
如果疫苗是新冠肺炎的救贖,我們的全民健保制度原可彌補這種階級不公。但偏偏蔡總統、前副總統陳建仁把「扶植本土疫苗」當成使命,當成比人民生命還重要的信仰,硬要將一千萬劑美國不苟同的免疫橋接疫苗打在人民身上。就是這樣的「偉大」政策,讓台灣健保的「階級中立性」土崩瓦解。
民眾喜歡施打外國疫苗,而不願打國產疫苗,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因為相信科學。但蔡政府的疫苗審查部門放棄專業,胡亂自創先進國家不認同的「免疫橋接」。抗體只能減少或阻斷病毒感染,但總會有病毒突破防線侵入細胞;這些被侵犯的細胞能否被清除,才是疫苗效度的關鍵。國產的棘蛋白疫苗能否做好上述清除工作,光靠抗體的數據並無法呈現。這些道理並不難理解,但衛福部卻無法釋疑,這才是國產疫苗不被信賴的主因。
辜負了弱勢群體的不是我們的健保制度,而是蔡英文、陳建仁與陳時中自私而愚昧的防疫政策。「苛政猛於病毒」,正是弱勢階級的深沉怨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