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防經濟受傷 趕快備妥唯一解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5220/web/ 

◆  聯合報社論/不願花三百多億買疫苗,卻撒八千億去紓困
◆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阿扁不是最壞
◆  經濟日報社論/防經濟受傷 趕快備妥唯一解方







經濟日報社論/防經濟受傷 趕快備妥唯一解方


2021-06-02 00:2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國內疫情急速升溫,各界開始擔心台灣經濟將受到不利影響。雖然截至4月,台灣經濟已亮出三顆象徵景氣熱絡的紅燈,但疫情加劇及嚴格的防疫措施確實會讓經濟走揚的勢頭受阻。然而,在估算經濟受創的程度之前,政府應先正視無價的人命損失

英國《經濟學人》的研究模型顯示,全球疫情至今造成的超額死亡人數,遠高於官方統計數字達三倍之多,且有千萬病故者本可活命,卻仍遭遇不幸,其關鍵即是缺乏疫苗。當前醫療界對控制疫情的共識,就是廣泛地接種疫苗以達到群體免疫,才能截斷病毒傳播鏈,進而降低它的變異性。同時,不少公衛專家坦言,隨著傳染力致死率增強的新變種病毒株相繼出現,疫苗恐無法令新冠病毒絕跡,它甚至會如流感般反覆出現。因此,讓民眾盡速接種疫苗以降低染疫與重病機率是迫在眉睫的要事,台灣亦應如此。

接著,再看本波疫情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去年3月後,歐美國家第一波疫情爆發,民眾減少外出,讓零售、運輸、觀光需求急速萎縮,各地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更造成人流、物流困難,廠商生產活動受阻,導致全球供應鏈緊密相連的產業陷入斷鏈危機。在這般需求面、供給面的雙重衝擊下,多數經濟活動急凍,再加上對疫情能否受控的不確定性極高、疫苗問世又似遙遙無期,令民眾信心崩潰,自然重挫經濟。相形之下,台灣在歐美國家研議解封之際,卻爆發本土疫情,固然令人痛心,但國際間已有數支保護力達70~95%的疫苗,且全球經濟復甦依舊強勁,台灣理應不該重演去年歐美國家經濟衰退的劇情。

遺憾的是,台灣疫情升溫對今年經濟的衝擊已可預見。從需求面的角度來看,占比最大的民間消費將直接受到影響,且比去年嚴重得多。原因在於去年無社區傳播、政府也沒有施行大規模限制措施,但今年全國進入三級警戒,限縮人流及大部分面對面接觸的商業活動,雙北地區更呈現民眾自發性封城,使民間消費將受壓抑,服務業及從業人員是最大受害者

比起疫情擴大對服務業的重擊,工業受創程度則較輕。只要疫情不擴散至產線員工致群聚感染,在歐美國家經濟持續復甦,海外需求維繫不墜下,工業生產受挫程度料將相對有限。尤其是台灣製造外銷的產業大多不那麼依賴人力,主要是仰賴資本設備,因此,儘管防疫禁令如分流輪替上班)難免為生產流程帶來不便與減低生產效率,但陷入人手短缺困境所產生的影響將不至太大。更何況,如半導體晶圓製造等與遠距、零接觸、宅經濟有關的業別,甚至可望因居家辦公、學習、娛樂需求湧現,再度觸發去年般的防疫商機,成為穩住工業生產表現的力量。

目前看來,這波疫情必將削弱第2季台灣經濟動能,但是否進一步影響第3、4季表現,則可分為樂觀與悲觀兩種情境。前者實現的要件是疫苗迅速到位與大規模施打,有效控制疫情,其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止於第2季或第3季前期。之後一旦解封,民間消費將回溫,加以出口表現仍佳,今年經濟成長率應不會偏離早前預測太多;反之,若疫苗遲遲未到位,從而使疫情持續發燒,對經濟的衝擊恐延續更久,甚至落入拖累全年表現的悲觀情境。要言之,今年台灣經濟表現究竟會落在樂觀與悲觀光譜上的那一點,將取決於何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單一國家群體免疫標準接種疫苗覆蓋率至少 65~70%)。所以,當前政府實應摒除一切困難和雜念,盡全力備齊有效且足量的疫苗,守護人民的生命與社會經濟的安定。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阿扁不是最壞


2021-06-02 01:1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季青漫畫


蔡政府疫苗採購黑幕重重。府院指責中共阻撓,現實卻是對民間團體自救大設路障,並與實驗未完成的國產業者簽下保密訂單。民眾質疑綠官趁疫炒股,不料,拿到大單的高端疫苗被獲利了結,吞下跌停板,驚動蔡總統出面自清。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生技股因疫苗開發成為金礦。然而,採最新技術的莫德納和 BNT 股價也只翻了十來倍,而高端尚未二期解盲,竟猛飆數十倍,好奇特。沒解盲,卻有總統預告上市時間、前副總統的保證安全,股民當然一路追價。

蔡總統說,相關政務人員沒炒股,若有具體指控必依法嚴查;疫苗生產是國家戰略優先項目,絕不會為國產疫苗犧牲品質與安全,會依國際科學標準安全把關。然而,既是國家戰略,怎麼會把全部希望押在成敗未定的實驗品?

再說,若無內線或護航,為何趕在藥審通過前數日簽下千萬訂單?這數字,與今年初股市老師的預告還「不謀而合」。政府聲稱符合國際標準,卻扭曲國際標準、假造他國疫苗實驗數據,這難道不是為業者另闢旁門左道?

執政者眼裡只有國產疫苗,相比之下,躺在醫院外車道上的染疫同胞餐風露宿,只得到官員切割卸責人命不如跌停板。難怪網民想起陳水扁,說他再壞不過是貪汙人民血汗錢雖謀財卻未害命」。














聯合報社論/不願花三百多億買疫苗,卻撒八千億去紓困


2021-06-02 01:1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長游錫堃宣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案三讀通過。圖/翻攝國會頻道


幾乎是以菜市場拍賣喊價的速度,立法院火速三讀通過《肺炎防治及紓困特別條例》,一口氣將原先四千二百億元的特別預算翻倍,加到八千四百億元。在民進黨予取予求的立法院,這是過去五年司空見慣的現象,蔡政府掏國庫的錢絕不手軟,在野黨幾無阻擋能力。但從人民的角度看,即使不在乎政府如何揮霍,仔細想想施政的品質和民眾得到的服務,你不可能不憤怒。

說蔡政府是「撒錢高手」,是一種不及格的形容;彷彿錢是它的,它愛怎麼花就能怎麼花。這是錯誤的觀念。國庫的公帑是全民所有,政府只是被人民選出來代為主持運用;如果政府用得不合理,人民當然可以表示異議,因為胡亂揮霍對國家長期發展不利。蔡政府是一個紓困補貼上癮的政府,它運用各種撒錢手段來安撫和麻醉百姓,用來遮掩政府施政缺失,用的卻是全民的資產。久而久之,這變得有點像毒犯和毒癮者間的惡性循環

檢視台灣目前的景況,一方面是本土確診患者暴增卻收治困難,另一方面篩檢能量疫苗數量嚴重不足,這種困境是如何造成的?從特別預算的編列與執行看,立刻可以得到答案:政府團隊拿著錢到處亂撒,卻沒有用在刀口上。政府先前編列的四千兩百億特別預算,迄今已花掉九成,其中包括一一五億疫苗預算,但為何現在我們到手的疫苗那麼少?原因無他,政府根本沒有積極用心去爭取

且看,編列一一五億元疫苗預算,表示蔡政府打算給每個國民的疫苗預算只有五百元(11,500,000,000/23,000,000 = 500)。這個數目,約只夠打一劑 BNT/輝瑞疫苗,打不到半劑莫德納疫苗。過去十六個月,蔡政府一直好整以暇,既未到國際上去積極洽購疫苗,甚至未曾想到要為人民提高疫苗預算。直到五月本土疫情大爆發,蘇內閣才利用追加紓困條例預算的機會,增列了二二四億元的疫苗預算22,400,000,000/23,000,000 = 974;然而,時機顯已慢了三拍。

由此,不難看出蔡政府施政的捨本逐末與輕賤人命。如果政府珍視人民性命,如果疫苗是蔡總統所說的國家戰略優先物資」,為何只願花區區五百元在每人身上去購買可以保護生命的疫苗?政府難道不知道,只有當多數國民打過有效疫苗並獲得群體免疫,才是這場防疫大戰勝利的關鍵?現在,政府利用紓困對每個有學童的家庭發放一萬元補助,完全是矯情。如果及早做好防疫及接種,這場疫情即可倖免,使人民免於三級警戒的行動束縛,那才是學童和家長更想過的生活。包括計程車司機或接受補助的人,誰不想好好正常地做生意,誰稀罕領取政府為掩飾失職而發的補貼?政府把勤奮的百姓變成強迫救濟者,不自覺羞愧嗎?

事實上,不僅政府採購疫苗的算盤錯得厲害,一年多來我們看到陳時中「惜篩如金節約邏輯,也荒謬到可笑。指揮中心的幾位臭皮匠聽不進外界建言,堅持著自己「少篩少確診」的鋼鐵信念,以致疫情大爆發立刻措手不及,許多人未及驗出確診即病故。然後,他們又發明「校正回歸障眼法,讓外界永遠搞不清確診人數染疫過程。換言之,陳時中或許節省了幾億元的篩檢經費,政府卻要付出數千億的代價來收拾善後;打這種算盤的政府,真是太瞎了!

先前,蔡政府花了八千八百億元前瞻建設,民眾等到的卻是缺水又缺電。現在,蔡政府為了防疫及紓困,一撒又是八千多億元,多數百姓卻連一劑疫苗都盼不到。許多錢,都前進網軍側翼的口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