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2384/web/◆ 聯合報社論/粉紅風暴來襲,不誠實又雙標的政府露餡
◆ 聯合報黑白集/鳳梨蟲告訴拜登的事
◆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鳳梨危機 不能只靠反中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鳳梨危機 不能只靠反中
2021-03-03 01:3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日前宣布由於多次從台灣進口鳳梨中檢出介殼蟲,為防範疫情擴散並確保農業安全,從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記者林則宏/攝影
中國大陸日前宣布由於多次從台灣進口鳳梨中檢出介殼蟲,為防範疫情擴散並確保農業安全,從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表面上看,這是單純的經貿問題,但操作上及我方回應,處處透露兩岸政治過招下的凶險,我方應謹慎應對,以免傷害擴大。
國際對農產品檢疫採取高標準,任何國家若發現害蟲可能會隨農產品侵入,都會採取嚴格阻絕手段,所以大陸認為此措施應屬合理。台灣則認為雖然輸陸鳳梨驗出介殼蟲,但合格率仍高,並且經過燻蒸除蟲處理後仍符合國際規範;大陸直接採取禁止進口最嚴厲手段,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檢驗檢疫措施應符合風險高低的「比例原則」,也非「必要性」;更指出對岸有政治操作斧鑿之跡,呼籲兩岸應回歸正常貿易型態。
事實上早在民國 94 年(2005年)中國大陸就宣布為照顧台灣農民,在符合檢疫及原產地規定下,片面提供鳳梨、木瓜、荔枝、芒果、蓮霧等15項台灣農產品零關稅。當時扁政府曾指出是大陸統戰的伎倆,不過台灣農產品對大陸出口也大幅成長。
在民國 99 年(2010年)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大陸又將更多台灣農產品納入早期收穫清單中,並在民國 102 年(2013年)完成降稅。台灣在 ECFA 下並沒有納入對大陸農產品減讓,而且目前仍禁止多項大陸農產品進口;所以農產品不對等開放,一向是兩岸過去經貿諮商爭議的焦點。
大陸是台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埸,約有 43% 農產品集中出口大陸。大陸農產品共有1,041項,平均關稅約為11.7%,其中105項對台灣優惠零關稅,包括 ECFA 早收產品 61 項,以及其他產品 44 項。以鳳梨為例,大陸目前一般關稅為 12%,在對台零關稅的優惠下,台灣鳳梨出口幾乎全部集中在大陸。民國 108 年(2019年)大陸由台灣進口約 6,600 萬美元,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占率近三成。
其他大陸高關稅,但對台灣零關稅產品,例如茶葉、蓮霧、荔枝、芒果及部分漁產品,台灣在大陸的市占率更高,顯示高品質台灣農產品,在零關稅加持下,有利於在大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兩岸在民國 98 年(2009年) 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合作協議」,所以鳳梨檢疫問題也可透過兩岸諮商平台尋求解決。
平心而論,大陸鳳梨進口禁令逾越 WTO 規範,的確是有可議之處;不過台灣鳳梨出口檢驗制度是否落實,也值得檢視。但是由於兩岸諮商管道中斷,雙方隔空交火各說各話,並無助於解決問題。
蔡政府為因應鳳梨禁止銷陸,將投入10億元協助鳳梨業者分散出口市場、強化多元加工,並鼓勵全民採購;只是鳳梨銷陸禁令究竟只是偶發事件,還是冰山一角,後續是否會有更多農產品出口受阻,有必要進一步評估因應。
蔡政府認為民氣可用,指責大陸政治操作,助長民間反中情結,但對鳳梨長期享受零關稅則避而不談。此與蔡政府過去操作 ECFA 手段類似,認為享受 ECFA 降稅紅利是理所當然,還不時將對大陸出口太多歸責於前朝;然而一旦有 ECFA 可能終止的傳聞,即指責對岸政治力介入。此種「開放是統戰,禁止是欺壓」的論點,兩岸隔閡也將愈來愈深。
外交部門更是將其與性質不相關的大陸對澳大利亞紅酒課徵反傾銷稅連結,呼籲國際合作抗衡大陸,共同捍衛「自由鳳梨」及「自由紅酒」,諷刺的是鳳梨目前卻是台灣全面禁止大陸輸入 555 項「最不自由」的產品之一。這種民粹式的反應,對化解對立,毫無幫助,只會治絲益棼。
聯合報黑白集/鳳梨蟲告訴拜登的事
2021-03-03 03:1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中國大陸日前宣布由於多次從台灣進口鳳梨中檢出介殼蟲,為防範疫情擴散並確保農業安全,從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記者林則宏/攝影
蔡總統的新國安人事展現和解姿態,因應美中新局,中共立馬見招拆招。新主委邱太三就任當天,與國台辦針對「九二共識」各說各話;話不投機,北京索性劍指邱太三的「商機說」,挑台灣鳳梨的介殼蟲作文章,試試蔡總統是否真想恢復兩岸對話。
蔡英文表面定調此事屬「經貿摩擦」,非政治問題,裁示續與陸方溝通;但她聖心曲折,具名譴責陸方「非正常貿易考量」。於是綠營結合側翼展開大內宣,痛批中共對我農民「養套殺」、「國際貿易惡棍」,鼓吹全民含憤吃鳳梨。中共軍機雖沒來,富含商機的金鑽鳳梨仍可發酵同仇敵愾。
蔡總統經略兩岸久玩兩手策略,金口輕描「經貿摩擦」,濃墨揮灑民粹反制。至於拜登政府先前敦促兩岸進行有意義對話,已成馬耳東風。
兩岸簽有「農產品檢疫合作協議」,設有重大事件協處平台,具備通報、核查、磋商等功能。蔡政府捨正途而不為,卻讓農委會公開要求陸方「比照國際規範處理」;事實上,陸方明明循此平台通報,我方為何不由同一平台溝通對話?
蔡英文動員全民「自食其果」,要解決的其實是她個人的難題:九二共識。跨不過這道坎,便上不了談判桌。儘管她作足表面功夫,但鳳梨蟲還是把這「難言之隱」告訴了拜登總統。
聯合報社論/粉紅風暴來襲,不誠實又雙標的政府露餡
2021-03-03 03: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全台大學生發起「粉紅風暴」力挺藻礁公投,師生參與度相當高。圖/東海大學學生謝瑞恩提供
短短幾天,搶救大潭藻礁公投連署扭轉頹勢衝過門檻。這場「粉紅風暴」從大學校園迅速吹向社會各角落,主要是民眾不滿蔡政府既不誠實又雙標,把環保說得天花亂墜卻又踐踏藻礁,還把責任推給前朝。當蔡總統的能源政策撞毀其「藻礁永存」的承諾,其實也戳破了她能源政策之偽善:為了達到「非核」的目標,粗暴破壞台灣環境。
桃園海岸原有廿七公里長的藻礁地形,但因長期遭到漠視及工業區開發的不斷破壞,目前僅剩最南段的四公里仍保有完整生長的礁體,爭議中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和觀塘工業區即設在這裡。民國 102 年(二○一三年)蔡英文在野時前往考察,曾寫下「藻礁永存」的許諾;但過去五年當地環保團體不斷呼籲在此設置藻礁保護區,她卻毫無回應,與政府推動廢核的積極恰好背道而馳。若推動廢核是為了台灣的永續,卻對僅存的藻礁無動於衷,這不是雙標是什麼?
經濟部上周發表多張哏圖,企圖淡化中油「三接」對藻礁的影響,由於內容多所欺瞞偽詐,反而激起更多民眾參與連署。經濟部的哏圖宣稱,接收站開發面積已由國民黨時代的二三二公頃縮小為廿三公頃,彷彿蔡政府多麼重視生態;但哏圖沒說的事實卻是:工業港將向外海延伸五公里遠,包括設置海堤、開挖航道,總面積達九百多公頃,同時將填海造地廿一公頃。如此一來,藻礁地帶被分段挖填,又被工業港三面包夾,生存空間將受到更大的拘限與破壞。一個重視環保的政府,會這樣幹嗎?
蘇內閣幕僚擅長的哏圖,在萊豬事件中已因操作過當而引爆民怨;不料,現在還變本加厲編造事實,把百姓當成愚民。不僅如此,民進黨豢養的邪惡網軍近日四處出征,一則抹黑環保團體為「核四同路人」,二則汙衊在野黨護藻礁是「別有用心」,三則貶抑藻礁只是一堆「廢物石頭區」。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作為,與近年蔡政府以推動能源轉型為藉口卻不惜到處破壞生態環境,手法如出一轍。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原本參與發動護藻礁公投連署的長老教會,眼見「粉紅風暴」聲勢上漲,不知受到什麼壓力,竟以「國民黨政治操作為由」宣布退出連署,主辦牧師林偉聯還為此「自請處分」。試問,對長老教會而言,是保護環境重要?還是政治鬥爭重要?如果不同色彩的政黨站到了自己的隊伍中來,長老教會不應該是高興才對嗎?為什麼它反而輕易放棄自己堅持的理念,往後退縮了?
上述種種現象,都反映了台灣社會政治信仰與價值理念的深層扞格,因而難以蛻變為真正的民主國家。民進黨訴諸政治仇恨,總能一次次煽動族群、政治、國家認同的對立;而它則可以利用社會的矛盾與困惑,一再掩飾自己的謊話與雙標。但這一次,藻礁議題之所以能從校園和公園捲起「粉紅風暴」,意味民進黨「雙標」的得逞曲線已來到了下坡路段,年輕世代將不再是民進黨隨叫隨到的傭兵。
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十月,當時的閣揆賴清德以「深澳換三接」宣布停建深澳電廠,希望挽回崩離的民意;但次月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依然大敗。深澳存在環保爭議,但大潭藻礁是更珍貴的生態資產,能被政治人物這樣拿來隨意交換嗎?深澳電廠停建後,環保署正副署長李應元、詹順貴相繼負政治責任下台;而今環團呼喊護藻礁,外界卻完全看不到環保署長張子敬的身影。被淹沒在政治波瀾中的張子敬,還記得自己的角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