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日韓貿易戰一年後

◆  漫畫/只剩骨頭
◆  畫中有話/開心出門 勿忘防疫
◆  法規能守住公共媒體嗎
◆  光譜下的政治信仰
◆  李登輝世紀 開創與超越/壓寶必贏的李氏權力學
◆  風口上的台灣觀光轉型
◆  經濟復甦有望 台電準備好了嗎
◆  遮風擋雨...父親這座山也會老
◆  聯合筆記/日韓貿易戰一年後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日韓貿易戰一年後


2020-07-31 23:26  聯合報 /   蔡佩芳
日韓間的區域貿易戰開打一年,近來南韓更要求世貿組織廿九日成立專家小組,調查日本出口禁令是否違法,日韓國際訴訟戰再度開打。 (美聯社資料照)


美中貿易大戰升溫,捲入全世界;在東亞,日韓間的區域貿易戰開打一年,也有再次升溫跡象。
日韓因二戰強制徵用工訴訟對立升溫,安倍政府去年七月祭出禁令,限制三種半導體必須材料出口南韓;為因應,南韓政府加大對企業奧援,推動半導體材料國產化。六月十七日,南韓SK集團宣布超高純度氟化氫氣體量產,被視為國產化政策重大成果,此前,南韓氟化氫幾乎百分之百仰賴進口;七月初,南韓總統文在寅視察SK工廠,高調表示將與日本分道揚鑣。
南韓媒體報導,南韓半導體產業多角化取得材料,將衝擊降到最小,反而日本生產企業出口衰退,營利大損;南韓商會與貿協七月下旬發表最新調查,八成四企業表示未因日本禁令蒙受損失,九成企業回答無損競爭力。同時,南韓國內掀起抵制日貨運動經過一年,已融入日常,看不到退燒跡象,日本企業著手退出南韓市場。南韓媒體隱隱浮現戰勝日本的歡愉感。
但現實並不完全樂觀。南韓高純度氟化氫品質不如日貨,墊高汰劣晶圓次級品成本;另一份據來自南韓全國經濟人聯合會調查顯示,日本祭禁銷令後,南韓千大企業中,近半企業從日本進貨未遇困難,六成八企業持續從日本進貨,僅三成曾嘗試改變供貨源。真正改變進口來源的企業不過百分之三點三五。顯示日政府未嚴格執行禁銷令。這也讓南韓貿協對日本政府何時收緊制裁、甚至擴大制裁面,始終戒慎面對。
日韓相互消耗的貿易冷戰,因南韓政府動作出現了變數。在南韓要求下,世貿組織廿九日成立專家小組,開始調查日本出口禁令是否違法,日韓國際訴訟戰再度開打;另一個觀察指標,是徵用工訴訟中遭南韓政府扣押的日企資產,何時遭拍賣,日方勢必祭追加報復措施。
南韓文在寅會出手與民調下滑不無關係,受到北韓重回強硬姿態影響,加上後疫情經濟衰退,重挫文在寅支持率。夾在美中貿易戰之間,更讓南韓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若局面無法突破,文在寅可能再打反日牌,轉移國內不滿。被疫情所困的日相安倍,同樣沒有退讓空間。悲觀論認為,日韓化解僵局,恐怕得等其中一方政權更迭,讓「下一個安倍」或「下一個文在寅」來解決。













遮風擋雨...父親這座山也會老


2020-07-31 23:29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男性照顧者在社會文化中容易被低估與忽視,在傳統觀念之下,或許也造成他們不發出尋求協助的訊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進入八月,父親節將至,慶祝父親節總比母親節的聲量小,或許這和文化中男性/父親總被塑造成堅毅不屈的模樣有關。正如吳念真的台語歌詞:「細漢爸爸親像山/看伊攏著舉頭看/大風大雨攏不驚/永遠高高站直那/大漢爸爸親像山/總是惦惦不出聲/想要親近不敢偎/不知伊的心內塊想啥/如今爸爸親像山/日頭西斜影孤單/想要甲伊來作伴/誰知離阮千里外」。
父親這座山,在子女長大離鄉打拚時,擔負起家中主要照護者角色,但他們沉默留在原地,子女輩來去匆匆,甚至有時候忘了這座山也會老病寂寞。就讓我趁父親節前夕來談談所見的男性照顧者身影吧。
有兩位爺爺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都是照顧失智症太太,多年看診經驗中,我從沒看過子女一同前來。
第一位是八十幾歲的高爺爺,在老伴確診失智症後,他想方設法在定期門診外帶著太太參與許多活動,期望能延緩失智症進展。有次因為趕著帶老伴參加運動,騎摩托車不小心摔倒了,兩人都受輕傷。
回診時,依然只有爺爺帶著奶奶來,不見兒女陪同,爺爺不太談家中晚輩狀況,於是我改問:「還持續運動嗎?」高爺爺點點頭:「當然有,既然每天都要做,還是選離家近一點的地方比較安全,所以換到住家旁邊公園。」
我稱讚他:「爺爺您真是務實。」高爺爺笑說:「我一生都是太太陪著我,現在她病了,我也要照顧她。」
我忍不住問:「孩子們挺忙嗎?」高爺爺沒正面回答,只是牽起太太的手:「醫生你覺得我照顧不好嗎?我懂我太太,她開心,我倆這樣挺好的啊。」
另一位趙爺爺就更高齡了,已九十四歲,照顧失智趙奶奶八年了,八年中我沒聽他有過情緒化發言,他也從沒期待我能拿出一針見效的神藥,總是理性與我討論病況。在我心中,他就是老派優雅男性的化身。
趙爺爺在奶奶剛確診時,曾跟我討論自費用藥,期望能減緩退化,但用幾年後狀況不見改善,於是趙爺爺跟我說:「醫師啊,我看就回到健保用藥吧,自費花錢不是問題,但也沒什麼效果啊。」後來他帶奶奶回診時,不時安慰我說:「這個病就是這樣啊,我能理解,我們就盡力維持、減緩退化就好。」
這麼多年來,每回門診,趙爺爺先協助奶奶坐好,向我說明奶奶在家中的狀況及用藥反應。有幾回我忍不住問:「爺爺您好用心照顧奶奶啊,可是您年紀也大了,照顧上有沒有困難?有沒有需要家人一起協助的事情呢?」
趙爺爺笑笑回答:「我可以自己來的。別擔心喔。」
做為看顧高齡者的醫師,我怎能不擔心,但同時也理解,他們用自己方式來照顧失智老伴,或許也在有意無意間像山一樣為子女輩撐住長期照顧的重擔。
男性照顧者在社會文化中容易被低估與忽視,許多人都忘了男性也可以做得很好;當他們挑起照顧重擔時,難免也受限於傳統觀念,所以不太示弱,忙碌於生計的晚輩,不小心就會以為沒聽到抱怨就代表沒問題。
父親節前夕,期望兒女對父親多一分關心,要記得父親這座山也會老,莫等生命消逝後才驚覺父親遮擋了多少風雨,但我們卻連表達感謝都來不及了。












經濟復甦有望 台電準備好了嗎


2020-07-31 23:30  聯合報 /   羅際輝/退休人士(新北市)
台灣今年酷暑,尖峰用電量打破歷史用電紀錄,外界更擔心,疫情漸緩,工業用電將升高,是否持續穩定供電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圖為基隆市外木山海邊的協和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帶領台股創新高、台灣七月均溫破歷史紀錄,及明年核二廠除役,讓穩定供電議題再度熱了起來。
根據台電資訊,今年最大供電能力為四二一三萬瓩,尖峰用電三八○二萬瓩,供電餘裕為四一一萬瓩,足以應付明年用電成長。
盤點明年供電機組,燃氣發電因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使用率達一○三%,導致供氣不足,發電量增加極有限;八十萬瓩離岸風電有機會加入供電行列,年發電量增加卅億度;太陽能可望增加一二○萬瓩,年發電量增加十六億度;核二廠一號機將除役,將少掉九十八萬五千瓩,六月至年底發電量減少四十六億度。綜上,明年供電能力持平,尚能對付正常情況。
台灣發生過兩次災後用電量暴增七%例子。第一次是一九九九年;第二次是二○○九年。如果明年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將產生兩種危機:
一、與今年相比,用電缺口將高達一六○億度,相當於容量因數七十%火電機組二六○萬瓩的發電量,礙於天然氣供氣不足,只能靠燃煤機組發電來補足缺口。台電系統燃煤機組裝置容量為一四七○萬瓩,今年七月使用量維持在一二七○萬瓩上下,要補足供電缺口難度甚高。就算機組周轉得過來,台電用煤量將增加六四○萬噸,多排放一千多萬噸溫室氣體,地方反空汙團體勢必大力反彈。
二、尖峰用電將飆上四○六八萬瓩。供電餘裕原有四一一萬瓩,因用電量增加二六○萬瓩、核二廠一號機除役減少九十八萬瓩及太陽能提高了七十萬瓩,導致供電餘裕只剩下一二三萬瓩,備轉容量率三%,略高於限電警戒的紅燈,且因為備轉機組中有延役的老舊及高汙染機組共二一○萬瓩,發生限電的可能性更大!
明年疫情可望受控制,全球經濟步上正軌,台商返鄉投資開花結果,加上台積電高階製程技術大幅領先,二○○○年及二○一○年歷史重演的機率甚高,希望政府能夠超前部署,以免讓人民失望!












風口上的台灣觀光轉型


2020-07-31 23:35  聯合報 /   吳怡彥/東南科技大學觀光系副教授
國旅人潮湧向離島,澎湖7月破26萬人登島,縣府擬收50到100旅遊稅,最快後年上路。圖為澎湖花火節散場人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三年SARS、○八年雷曼兄弟破產事件,都曾經重創台灣觀光產業,但前者因世界疫情未如這次新冠肺炎波及廣泛,後者也僅限於經濟停滯之影響,對於觀光產業衝擊,沒有此次疫情影響嚴重。
從近廿年各遊憩景點旅次之統計數據觀察,台灣個別遊憩景點平均旅次,已從二○○一年的卅七萬多,攀升至一九年的九十七萬多。再看看近十年來入境旅次翻倍,台灣觀光已走了近廿年的好光景。
今年因新冠疫情,台灣國際旅次受封國限制,境外旅客下滑原屬必然,但未嚴格管制的各遊憩景點旅次也跌幅嚴重。一月逢春節,疫情也未全面擴散,媒體訊息樂觀以對的情況下,與二○一九年同期相較,一月總體旅次甚至上升四十四%;進入二月,與去年同期較則下跌卅五%;三月則從三千多萬旅次跌至今年的一千四百多萬旅次,下跌五十二%。進入五月後,台灣疫情有放緩趨勢,經濟似乎也有假性復甦跡象,國內相關管制鬆綁與補助陸續出爐,進入七月暑假旺季,引爆所謂「報復性旅遊」。
溪頭的擾攘觀光客人潮,讓地方提議加收相關費用,近日澎湖縣府也擬規劃以「旅遊稅」方式推動總量管制。
所謂觀光稅,在台灣並非首例。二○○二年時行政院宣布,台灣生態旅遊年啟動,○三年時為推動綠島成為生態旅遊示範區,加上地方因應綠島旅客人數過量,導致生態環境遭破壞,而擬定「台東縣綠島鄉觀光資源生態維護臨時課稅自治條例」。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也在一三年時,提出國家公園合理收費的概念。南投縣鹿谷鄉隨之在一九年通過「人文交通觀光環境生態資源維護協力臨時稅」自治條例。其討論多聚焦在以價制量,前陣子國五塞車問題,交通部召集相關學者,也提議連假加增過路費,引來宜蘭居民一片譁然。
收不收費,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量,在於分流。觀光承載量,學術理論談了上百年,有識者每每提到清境農場一帶的超限利用,提及國家公園的承載量管制,提及離島地區的開發約制,都會遇到地方政治問題而胎死腹中。
之前疫情造成觀光業低迷之際,如能正視列管多元景區的日承載量、周承載量、季承載量,很多開發管制也可以思考搭配社區旅遊。近日各部會的抽抽樂補助,顯示網路與智慧型載具普及,國人可預約相關景點的技術門檻已大幅縮小。透過量的約制與在地導覽,讓觀光產業發展兼顧環境與經濟,深化旅遊產品並重新合理分配財富。疫情緩和之際,若願意正視此問題猶未晚也!
重塑台灣觀光樣貌,其實我們正在風口上啊!











李登輝世紀 開創與超越/壓寶必贏的李氏權力學


2020-07-31 23:37  聯合報 /   廖達琪/中山大學政治所特聘教授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多國駐台代表處紛紛表示哀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各方不意外,但對其功過的評述,卻有所出入;且不論誰是誰非,僅聚焦李似總能達到他階段性設定目標的領導思維及方式。
比如,他設定台灣民主及本土進程,先是順利擊退一九九○年林洋港及蔣緯國的挑戰,運用國民黨大老文化,成功取得老國代支持,正式選上總統。
接續推動憲政改革,摔掉老國代及老立委,用郝柏村克李煥,再迫郝辭職;曾用宋楚瑜,再凍省廢他;曾暗中扶植民進黨及陳水扁,又與陳翻臉,另挹注台聯及其他小黨;派密使會大陸高層,但又推出兩國論,讓美中震驚。這些看來前後矛盾的作為,卻也成就他「民主先生」的令名,實非常人能及。不過,總體看來,他壓的邊,基本都贏,他究竟怎麼做到的?
就個人觀察及綜合各方訊息,李前總統的領導有四種重要元素:
一是將權力當狗骨頭,各方都想搶的時候,不妨先丟出去,讓群狗廝殺一陣,再想方法,看時機,將骨頭收回來。最經典的案例,就是李煥、郝柏村接替當行政院長,兩人在接掌前,都擁有強大黨軍實力,頗威脅到李,但也都不能去除對「行政院長」這權位的渴望。李登輝看準這一點,讓李、郝結怨,郝也被民進黨在立法院圍攻下台。
二是無情,李登輝似曾言過:政治領導者豈能有情;大約意指領導者要設定目標,所作所為是朝目標努力,所有人事等安排,也是為達成目標而設置;換句話說,李登輝經手的政黨,結交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他的工具,為他的理念服務。比如他是王作榮介紹加入國民黨,他將國民黨此一工具,用到極致,鋪設出二○○○年政黨可輪替的範式,而王作榮這一老友,也形同陌路;宋楚瑜則是另一案例,李在一九八八年能當上國民黨黨主席,宋應有功,李也扶植宋當上省長,但一九九七年凍省,其實也是打宋,興票案又是另一擊。
三是精於挑選及擅用幕僚,李登輝獨自一人不可能成就大目標(比如台灣民主化),尤其政治圈是野心家聚集之處,用「野心克野心」的基本套路,也要有人能扮黑臉去喊話帶風向,如當年的蘇志誠,甚且被稱「小蘇子」,但有此黑臉還不夠,黑臉也會有「野心」,需要牽制。李之做法是幕僚群清楚區分「人事」及「政策」兩股,彼此不能相互介入;當時蘇只主掌人事,「政策」則由專業、敬業的幕僚負責,且低調沉穩,對外沒有聲音,對李則忠誠直言,且擅於「超前部署」,尤其在兩岸關係上,沙盤推演,常能精準達陣。李的大目標推動常有成,他能挑選較願居幕後的幕僚長及幕僚群來負責政策規劃,應亦是關鍵之一。
四是信仰的力量。李是基督徒,他自承自己會自大,需要上帝來對照自己的不足,才能做到必要時的謙卑及經常的好學;另一方面,他做了很多空前的決定,後果難知,他可能也必須靠與上帝的聯結,來強化選取不同手段以達標的正當性,也堅定他續推的意志力。
不論如何,李登輝已是歷史性人物,後世還會繼續解讀。













光譜下的政治信仰


2020-07-31 23:39  聯合報 /   林興寧/公(彰化市)
前總統李登輝(左)辭世,圖為2000年5月20日第一次政黨輪替,他卸任總統時揮手向全國同胞道再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登輝晚年常說:我是不是我的我。年輕時喜歡讀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辯證法」當然不陌生,而自認信仰虔誠的他,也常引用聖經「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自況一生。只是身為動見觀瞻的政治領袖,李登輝終需「落入凡塵」,面對世人關於「對錯善惡」的檢驗。
在風起雲湧的中國近代史,因積弱和動亂所引發的「國族分合」,始終是核心議題,台灣又是最敏感的一環。從共產黨、無黨、國民黨,到台聯,李登輝橫跨「統獨和左右」的政治光譜,其間曲折之大、角色轉換之多,大概無人出其右,就像藍綠對他都曾有過的愛恨,那麼外界如何能有較客觀或一致的評價?
不少人認為李登輝的去世,表徵「一個時代」的結束,我想是言過其實;因為比起同輩從政者,如統派郝柏村或獨派史明始終如一,「藍綠白通吃」李登輝,更像自隱善獵的變色龍,屬於「政客的時代」。
李登輝和蔣介石、蔣經國皆為基督徒,關於「信仰與政治」問題,至少他們同在全能者的審判台前,所有出於人的辯辭,都會顯得多餘吧!












法規能守住公共媒體嗎


2020-07-31 23:41  聯合報 /   章俊博/博士生(台東市)
文化部委託公視規畫的國際影音平台前導案,因爭議不斷,宣布終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視國際影音平台委託案衍生風波,使同為公共媒體的原文會未來發展,也受到關注。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經營的「原視」,設置十五年,在新聞取捨及節目製作上,有無受外力干擾干預,也是一直受到關注的議題:到底台灣原住民媒體應該呈現什麼樣的族群媒體景觀?
原視的催生,和客家電視台有密切關係;只要客家族群有,原住民也必然會有。二○一七年共同成立廣播電台,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設置。這幾年公視製播優質節目受肯定,也是原住民媒體要學習的;回顧十多年來原住民媒體發展,原視預算從千萬到現在原文會接手經營後,基金會法定預算四億多,加上「Alian廣播」專案建台經費,一年也有六億左右,對族群來說,都是重要發聲平台。
當然節目品質的好壞,關係能否獲得非原住民青睞。回顧這幾年的運作,因是國家挹注經費的媒體,也會遇到來自政黨甚至政治人物的關切,只是如何因應面對及處理而已。
為守護原媒的獨立性,這幾年基金會力推「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法草案」,作為管理規範依據。儘管公視也有公共電視法,但這次的國際影音平台事件,可看出其自主性空間仍有疑慮,即便有了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法,是否保證從此不受外力的干擾或干預,值得觀察。














畫中有話/開心出門 勿忘防疫


2020-07-31 23:42  聯合報 /   記者林伯東
記者林伯東/攝影


政府宣布防疫解封後,國旅大爆發,周末假期國內各景點湧入大批民眾,如淡水老街,民眾似忘了疫情仍蠢蠢欲動,防疫之心不可無。
國旅人口在安心旅遊催動下多兩三倍,離島更是熱點;澎湖七月累計超過廿六萬人登島,澎湖縣政府為此規畫,未來以「旅遊稅」方式推總量管制。
在享受旅遊的同時,自我防疫保護似愈顯鬆懈,或許推廣保持社交距離,不然戴口罩的「防疫」新生活更重要,才能安心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