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短評】阻陸生返台 民進黨對台灣民主沒有信心?
◆ 【重磅快評】講小明被打臉 陳明通這回快意打臉教育部?
◆ 【即時短評】民進黨與惡零距離? 還有多少未爆彈待拆
◆ 【即時短評】別讓反中情緒扼殺兩岸青年互相認識的機會
◆ 【重磅快評】買光瑞德西韋的美衛生部長 訪台幫得上忙?
◆ 【重磅快評】蔡政府養套殺 時力跟著權鬥陪葬?
◆ 【重磅快評】平安經與大陸的馬屁文化
◆ 【重磅快評】豔情遮掩腐臭?感謝丁允恭教給人民的事
【重磅快評】當個助理就被統戰?兩岸條例仍在石器時代
2020-08-08 15:53 聯合報 / 主筆室
曾雅琦等27名台灣人在廈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去年3月遭內政部認定依違反兩岸關係條例,各別裁罰10萬元。眾人不服提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曾女等人勝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曾雅琦等27人因為前年9月至去年3月間,跟對岸「廈門海旅海安服務有限公司」簽了契約,到廈門市海滄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從事社區治理,被內政部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禁止擔任中共黨政軍機關職務為由,每一人都罰了10萬元,曾等不服即告上行政法院,北高行日前判內政部敗訴。
在一片仇中恨匪的浪潮中,法官的這一判決真是勇氣十足,值得為它鼓掌叫好。內政部自認罰得有理,表明一定會上訴,這當然是作為原裁罰機關應有的作為。
法官不畏憂讒逆流而判,這份判決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替人民頂下一片天空,讓人民可免於一部惡法的箝制與壓迫,並且釐清了政治與法律的界線與範疇,讓人可以沒有恐懼地選擇他的工作。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是兩岸特殊關係下的產物,但它的絕大多數條文都制定於蘇聯剛剛瓦解、冷戰澟烈的氣息依然濃厚的國79年(1990年)代初期,它的33條就仍然充滿了後冷戰的風格,條文裡要求人民不得擔任中共黨政軍具政治性的職務,但又作些開放的姿態,規定在經過許可的情況下,是可以去擔任政治性質以外的職務。
問題在於,陸委會依據這個條文,在它被制訂了十餘年後,即陳水扁執政、蔡英文擔任主委時期,制訂並公告了政治性黨政軍職務的「例示」,這個「例示」除了舉了一些犖犖大者的機關外,其他就用一個籠統與概括的原則性條款去框定,但它就成了政府可以無限上綱的尚方寶劍,在它的籠罩下,所謂的不具政治意涵的職務,也就根本不存在了。
這些概括性的原則是什麼呢?一共有三點:一、涉及國家認同或基本忠誠度;二、對台統戰工作;三、有妨害國家安全或利益之虞。這些既抽象又模稜的文字,就是陷小老百姓入罪真正的機關。
今年4月,擔任上海東方衛視駐華府記者的張經義被陸委會向 NCC 舉報,涉嫌違反第33條,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案件。東方衛視不在陸委會的例示名單中,他工作多年也都沒事,但一被川普點了名,陳明通腦子也莫名地發熱時,國安捕快的飛刀馬上向他飛來。
這次法官試圖釐清一件事情:亦即機關職務與工作內容的區分。法官認為曾雅琦這27人是擔任對岸具有政治性的機關的職務沒錯,但他們的工作根本不涉政治性,也不涉及公權力的行使。也就是說,不能說在政治性團體裡工作,就勢必是在做政治工作,機關與職務的性質,並不能與工作劃等號。
法官還進一步申述了一個更為根本的辯證性命題:即統戰與民主的相互競逐。法官認為,中共統戰確實無所不在,但當統戰是一個不能免除的現實時,民主社會不是以退縮、防堵去躲避統戰,而應是以開放與自由去瓦解統戰。
前述陸委會的「例示」,就是以統戰、忠誠、認同、與國家安全等難以定義的詞彙,將陰暗的低壓雲層罩在台灣人民的頭上,但大陸的體制下,每個單位都跟老共有些牽連,這讓台灣民眾若要赴陸工作,也不得不皇皇不可終日,不知道哪一天大禍又將臨頭。別說是社區主任助理了,在居委會底下當個社區保全恐怕都有事。說它是惡法,誰曰不宜?
這個世界馬上就要進入5G、人工智能的時代,當統戰已可以用光速在網路間穿梭時,我們的法律卻還停留在規定人們不能打什麼工的石器時代,蔡政府真不知今夕何夕?
【即時短評】阻陸生返台 民進黨對台灣民主沒有信心?
2020-08-08 13:16 聯合報 / 本報記程平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出席「2020會做事!國務青旗艦營」結業式致詞,勉勵青年朋友不要怕犯錯。 本報資料照
陸委會稱,大陸設置障礙讓求學陸生返台之路受阻,若民進黨願拿掉對陸生的歧視眼鏡,大可展現氣度擁抱陸生,提出更加友善的政策,凸顯兩岸落差,何須拿大陸當藉口?難道民進黨對台灣的民主沒有信心?
馬政府時代為開放陸生來台,被民進黨質疑,是國共聯手替日後承認中國大陸學歷及開放雙方證照鋪路,藍綠因此還在立院修法時爆發全武行,馬政府不得已,端出一個「三限六不」的名為妥協、實則歧視的政策,換取綠營不強力杯葛。
但就算法過了,陸生來了,差別待遇仍無所不在,光一個陸生納健保,就可以吵幾年,愛把人權掛在嘴邊的民進黨,從反對到把所有境外生均拖下水全額自付,要實現民進黨口中的公平;以常理推斷,陸生年輕力壯,到底是健保消耗者,還是財源貢獻者?
民進黨一直擔心,中共的對台統戰攻勢會入島、入戶、入腦、入心。當然,北京當局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對台統戰的機會,不管是過去的「三中一青」,還是後續的「一代一線」,目的就在於兩岸年輕人與基層民眾的交流。
只不過,這樣的統戰觸角,大可不必擔心每年七、八千位的在台陸生,除非是對「天然台」的台灣學子沒信心。別的不用說,在台灣罵總統賤人,嗆殺總統,檢察官都可以認為,這是民主政治下的言論自由,不起訴;對岸卻全面封殺小熊維尼與習近平的連結,這樣看來,應該是北京政府擔心,來台陸生被台灣的民主價值入腦、入心。
台灣高等教育長期重視吸引僑生與外籍生,希望他們在學成返鄉之後,能成為散布台灣經驗的種子,甚至有朝一日躋身為有影響力的友台派,馬來西亞國會甚至已有台灣畢業生組成的次團。
蔡政府選擇把陸生往外推,斷絕「反統戰」的機會,倒讓陸生產生「還是祖國好」的錯覺;請問蔡總統到底要怎麼落實自己在就職演說所說,讓兩岸人民拉近距離,和中國大陸維持健康的交往?請問蔡總統到底是誰對台灣的民主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