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教養的沉默救世主
◆ 歡樂節日背後:盛夏悶熱 爸爸心冷
◆ 為人父者 務必要珍重健康
◆ 清算中資?司馬昭之心罷了
◆ 教育都不能談 兩岸如何穩定
◆ 行政過量 學校成超商
◆ 美國才是「中共同路人」
◆ 畫中有話/口罩先別拿下
◆ 漫畫/看人開門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第二任詛咒」已發功?
2020-08-07 23:21 聯合報 / 林政忠
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涉弊案再度重創民進黨形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外民選元首常被「第二任詛咒」糾纏,不論得票多高、聲望多好的政治強人,缺乏監督、自律的第二任期常成頹敗的濫觴,目前浮出檯面的弊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當出現第一道「破窗」裂痕,當權者如果不能破釜沉舟,可能牽動系統性骨牌效應。
蔡英文總統今年五二○後開啟第二任期,八一七萬票、完全執政等優勢,原本是蔡政府第二任期的最好起點,但蔡總統和蔡主席黨政二合一後,蔡英文對黨內說重話的頻率卻遠勝過去四年,例如「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劇本不會成真」、「上一次執政,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甩去貪腐標籤」、「人民對我們的要求,是改革跟清廉缺一不可」。
在正常民主國家中,貪腐是人民不可忍受的最低底線。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接二連三涉弊、御用評委獨厚特定媒體、一四五○始祖公關公司包下國營事業標案等系統性壟斷,讓蔡英文這句名言「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聽起來格外諷刺。
蘇震清被爆料不是從今天才開始,他卻可以一路從喬選區選立委、當選民進黨中常委、放眼屏東縣長,層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涉弊傳聞絲毫不影響蘇震清的政治行情。事實上,蔡政府的危機不是只有蘇震清一人,去年爆發集體涉貪的私菸案正是當頭棒喝,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蔡英文民國97年(二○○八年)初任黨主席時提案修正廉政條例規範,將原本從嚴的「起訴即停權、一審有罪即除名」,放寬調整成「一審有罪停權、二審有罪除名」,當年理由是檢調「辦綠不辦藍」,避免司法追殺民進黨公職。
問題是,廉政標準一放低就回不去了。如今的民進黨一黨獨大,在野監督嚴重失衡,儘管蔡英文要求廉政委員會制訂更嚴格廉政規章,但若缺乏自律文化和嚴懲機制,再兇狠的文字,都只能夠防君子、不防小人。
「前總統們」的殷鑑不遠,李登輝直到晚年都被反對者抨擊「黑金治國」;馬英九第二任期伊始就爆發「林益世收賄醜聞」,重擊馬政府的清廉形象;陳水扁家族至今都難以擺脫貪汙罵名、弊案纏身。
台灣民選總統至今廿年,前總統們幾乎都逃不過第二任詛咒;如果不想讓詛咒成真,蔡總統必須展現霹靂手段。否則,從掌聲開始,在罵聲結束,像極了愛情,卻是一齣愛情悲劇。
隔代教養的沉默救世主
2020-08-07 23:23 聯合報 / 莊凱全/醫師(嘉義市)
圖為示意。現代雙薪家庭很普遍,不少學齡前的孩子因此交給長輩幫忙照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一般認為隔代教養是負面的,孩子會有比較多的情緒行為問題。以我門診觀察,大部分主要是因為雙薪家庭,所以把孩子交給銀髮長輩帶,一般是住在一起,或下班就帶回自己家,這種養育方式比較像以前大家庭,不是真正的隔代教養模式。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營養運動睡眠的發展需求,教養態度要一致,才不會造成問題。
比較麻煩的隔代教養,是父母不能盡到親職,祖父母或其他親戚也捨不得孩子去寄養家庭,這些才是真正的隔代教養;這些長輩本來是要在孩子長大後,過著自己計畫的生活,偶而含飴弄孫,如今卻要肩負起帶孫子生活。這些祖父母或許以為是短暫幾個月,但後來時間拖長了,會有很多情緒變化,也可能角色混亂,要當祖父母、還是當父母;當然,也有跟孫子快樂的時光和滿足,但有時也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完了,甚至會憂鬱孤獨和自閉。
尤其如果孫子的父母,是因毒品或入監服刑,以致不能養育孩子,此時有的祖父母會懷疑自己的孩子都沒帶好,是否能夠把孫子帶好?
這些長輩首先要重新調整生活,健康是基礎,要結交一些年輕的父母,也不能拋棄老朋友,在跟年輕父母互動時,要找一些跟上時代的共同話題,如電動遊戲和家課。避免用老一輩經驗去壓制年輕父母,不倚老賣老;現代的教養方式已是科學了,用正向的描述,如不要說好動反而應該說有活力。也要連絡同齡朋友,告訴他們仍然需要他們,長輩也有自己的話題。
為減少情緒變化,首先想好如何應對別人問起為什麼要帶孫子,這樣才能減少心裡角色混亂。照顧嬰幼兒需要敏銳的精神,如果出現了非常疲倦、沒有動力或強迫性焦慮,尤其是晚上情緒不安,甚至影響到睡眠或食慾變化,這些都表示已難以負荷,甚至有些會產生調適不良疾患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好由專業人士或醫療人員協助。
政府對這些真正隔代教養家庭,必須要有同樣的經濟補助、稅務減免、親職講座和家訪,不是一味鼓勵進入幼兒園。衛福部推動優兒醫療照顧計畫,如果仍是舊酒新瓶,沒有生涯健康(life course health)的科學實證策略,結果是可以預測的。
台灣不少孩子是祖父母帶大的,有些會認為祖父母猶如爸媽,隔代教養不一定是負面的。父親節到了,不要忘記感謝默默的救世主:祖父母。
歡樂節日背後:盛夏悶熱 爸爸心冷
2020-08-07 23:25 聯合報 / 吳一忠/榮民(嘉縣水上)
父親節到來,街上到處可見商品促銷與全家出遊的人潮。圖為示意。 (香港中通社)
父親節前地方縣市舉辦模範父親表揚大會,但根據民調,多數爸爸都不快樂。在華人傳統中,多數爸爸必須養家活口,負擔家庭責任。高官富裕的爸爸是提款機、名利培植器、名牌享樂機;中下階層的爸爸,家無恆產,同樣「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待遇卻天差地別。
爸爸像座山,無奈經濟衰退、物價飛漲,社會呈現 M 型的趨勢,現實的生存競爭,壓得人喘不過氣。貧富差距拉大,快樂指數降低;工作難找,收入不穩定,都讓爸爸眉頭深鎖。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行業叫苦連天,倒閉的企業、餐廳、商家上百家,遑論被減薪、裁員、放無薪假的民眾,不少人吃老本,憂慮年過半百被裁員,想住個安穩窩都不可得;過去有廣告說「你喜歡嗎?爸爸買給你。」成了夢幻的空想。
教育更是一個頭兩個大,希望下一代光耀門楣,但是價值觀混淆的社會,失去了往昔的敦厚淳樸,眼看上下交相利,仁義蕩然無存,該如何教導子女呢?只希望子女品德端正,有慚愧心知道反省,別做出對不起社會的事,就心滿意足了。
走在街上,到處可見蛋糕、刮鬍刀、菸酒、健康椅的促銷廣告,看似一片歡樂氣氛,背後卻存在著為籌措孩子學費,為找工作奔波的父親,在慶祝爸爸節之餘,有股深深的悲痛!今年的盛夏很悶熱,但爸爸的心特別冷。
為人父者 務必要珍重健康
2020-08-07 23:27 聯合報 / 陳弈忻/文字工作者(高雄市)
身體健康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親愛的家人。圖為台南模範父親頒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的堂姐夫和表妹婿,都在壯年之際往生了;除了留給家人無限悲痛外,另一半還要負起母兼父職的雙重責任,其中辛酸和壓力,絕非外人所能體會。
他們兩個都是認真打拚的好父親,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總把工作擺第一,平時疏於照顧自己的身體,等到發現不對勁時,為時已晚。錢雖然賺得多,但換不回丈夫和父親,對他們的妻兒來說,情何以堪?
現今雖是雙薪家庭不少,但有很多的父親囿於傳統觀念,認為養家餬口責無旁貸,於是就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日也操,暝也操,不知不覺就把自己身體搞壞了,讓家人憂心不已,賺再多的錢又有何用?
對一個家庭來說,有父有母家才算完整;要知道對家人來說,一個健康的父親,是任何金山銀山,都無法替代的。
每個為人父者,在過父親節當下,問問自己想過多少個父親節?如此,焉能不愛惜自己身體?
清算中資?司馬昭之心罷了
2020-08-07 23:32 聯合報 / 樂為良/自由作家
繼TikTok後,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提出將擴大「乾淨網路」計畫的涵蓋範圍。 (美聯社)
美國政府對於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近十六萬之災難,苦無對策之際,卻對中國大陸合法在美經營的企業頻下重手,從華為、抖音、微信、到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欲以一句「乾淨網路」全數清除之。狀似商業糾紛,核心其實是國務卿龐培歐近前在國會所言,要對付「中國共產黨」。
美方清算中資企業的理由,如防止中國竊資等,無一叫人信服;因為美國就是其所指責一切的始作俑者,而且是第一高手,如史諾登攜出的鐵證,以及眾多美國傳記、小說、影劇,都對美官方種種行徑做出深沉控訴。剛播完的「禿鷹Condor」第二季,就是揭露美情治官員違法亂紀的佳作。
美國高舉「乾淨」旗幟,其實是「做賊的喊抓賊」,由最高當局一手主導此役,更是背離了所有國際商業實務的基本準則,偏偏美國企業一直是以「自由經濟市場運作」為名,長驅直入世界各國。
美國享受慣「美國標準就是世界標準」,過去這種世界標準,都由美國來制定的態勢如今或將成「變數」。在數位領域,中國大陸不但崛起,甚至超越,讓美方從遭遇威脅到落後,逼其否定自己曾高唱的至高原則;公平、公正、尊重、對等,全都不再算數。日本、法國、歐盟,亦都吃過同樣的虧。
美國不是唯一輸不起的國家,同樣的戲碼在中國滿清時代便上演過。建於清咸豐三年的內聯陞手工布鞋店,是家中華老字號,其創始人趙廷可說吃盡創業苦頭。
根據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上演的「內聯升傳奇」,趙廷的老東家是當時北京第一大鞋店,看著趙廷生意擴張,生意被搶走而心生怨懟。老東家父子不思品質改進,反施出各種奸計打擊趙廷,幾近擊潰內聯陞這塊招牌。所幸,趙廷憑著技藝、仁心、厚道重新站起,並獲皇帝賜匾保命,最後合併老東家成為中華布鞋第一品牌。這幾年大陸流行穿白底黑布鞋,係受該片反敗為勝故事之激勵。
美國要對付共產主義,並非中共變惡,而是脫胎換骨的變質。想想雙方建交時,中方尚處文化浩劫末期,而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已翻數倍。美國此時不容中共,不是難忍共產主義,而是束手無策中國走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型,往後更有被超越之危,才是白宮選擇此時出重手的原由。
把一個已市場化的商業大國做為冷戰對手,操作者的如意算盤不一定打得響。而在美國總統改選之際,祭出這一招,也是司馬昭之心。
教育都不能談 兩岸如何穩定
2020-08-07 23:38 聯合報 /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北市)
教育部安排陸生返台的決議臨時喊卡,境外生權益小組赴教育部門口抗議。 記者潘乃欣/攝影
陸生政策急轉彎,又被排除在開放外國學生之外,政府看起來就是表態與美國站同一陣線反中,切斷與大陸的關係,但政府其實應該眼光看遠,仔細評估陸生的政策。
一開始,為什麼會開放陸生?當然為填補各大學生源,但最關鍵的應是促進兩岸青年學子的互相瞭解。蔡總統在今年就職演說中提到要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的政策,「在變局之中,我會堅持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我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如果連教育這種最不政治的業務,都不能兩岸好好談,兩岸又如何能和平穩定?
科技大學的聯合登記分發,和一般大學的指定考試接連放榜,在科技大學方面,七十五所校院中有卅一所大學缺額超過五成。一般大學指考錄取率高達九成以上,創三年新高;台灣已是人人可以念大學,但大學還是缺額很多。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大學退場問題,會從教育問題變成社會問題。陸生雖然不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萬靈丹,至少可解燃眉之急,讓政府有時間規畫和因應。
陸生從一開始開放的「三限六不」,到如今的無法來台,不能參加健保,其實待遇並不好,但為何還是有大量陸生願意來台,無非是嚮往台灣的自由民主,研究主題沒有禁忌,大學品質良好。這些在台灣各大學畢業的陸生,未來在大陸若有好的發展,將會是兩岸關係中的好因素,促進大陸對台灣的瞭解,避免兩岸因溝通誤會而擦槍走火,其長遠好處不應短視忽略。
這種交流,對台灣的學生也有好處,現在大陸已是很大的就業市場,台灣一些年輕人也不排斥到大陸工作,如果因為校園陸生能讓他們交到一些大陸朋友,未來若要到大陸就業也有益。
美國以前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號稱「大熔爐」,廣納世界各國優秀人才,蔡總統的就職演說也提到說,「台灣要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必須匯聚各方的人才」,如果大陸人才能為我方所用,豈不是一個強我弱敵的最好策略?即使無法為我所用,培養一個對台灣善良的種子,也具有長遠的效益。
新冠肺炎考驗著我們的陸生政策,如果台灣這時能噓寒問暖,適時伸出援手,會獲得廣大陸生的心。否則政策如果是對陸生視如瘟疫和落井下石,那麼未來即使再度開放,陸生也是寒心回不來了。
行政過量 學校成超商
2020-08-07 23:37 聯合報 / 蕭福松/大學教師(台東市)
新學年度開始,台東縣就傳出國中小學教務主任、總務主任離職潮。兼任行政向來被教師們視為苦差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台東縣傳出國中小教務主任、總務主任請辭潮,原因是一○八課綱推動不易,加上未來兩年要完成校園全面裝冷氣,工作量及責任都加重,不少老師把兼任行政視為畏途,能閃則閃,可辭則辭。
老師拒絕與教學無關的工作,以及「行政過量」問題存在已久,一直未獲解決。主要是近年教育政策不斷變動,老師除經常要參加「增能研習」,改變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能力外,還得配合政府機關辦活動搞宣導。
老師本職是教學,但繁複的行政工作,把學校變成像無所不賣的超商,老師像無所不能的店員。在現實與教育理想相互牴觸下,很多老師便以拒絕擔任行政作為抵制,也造成校長找不到人兼任的窘境。
一位國小校長無奈地說,每逢新學年開始,他就很苦惱,沒有老師願意接行政工作,千拜託萬拜託都沒用,只好用抽籤方式。抽到的算倒楣,沒抽到也別高興太早,下學年就輪到他。這位校長感慨說,校長幹到這種地步,很沒尊嚴。
三年前,聯合報曾專題報導「當校長及行政職不再有尊榮感,且有責無權的制度下,大家只有競相行政大逃亡了。」行政大逃亡、垃圾公文太多等問題,當時引起蔡英文總統關注。在師鐸獎表揚大會宣布,要求持續行政減量。只是對照新年度國中小主任爭相請辭事件,顯然「行政減量」及「精簡考核評鑑」並未落實,甚至有增無減。
老師拒接行政工作,不是老師沒有教育熱忱,也不是欠缺團隊精神,而是太多行政工作都是多餘、虛應故事的。就像一位借調教育處的老師說的,連辦三天的公文,內容盡是愛滋病、節水教育、海洋教育、校園智慧宣導、法治教育、性侵害性騷擾、節制喝酒宣導、國防教育、預防擄童案件、反毒健康小學堂、評估活動風險、書包減重…宣導。他很疑惑,這個政府只會宣導嗎?
不要怪老師不配合、沒責任感,而是不合理的制度,過多無謂的行政工作,澆熄老師對教育的熱忱。
美國才是「中共同路人」
2020-08-07 23:34 聯合報 / 崔德輝/立委助理(高雄市)
美國以國安理由,強迫在北京的「字節跳動」公司出售其所開發的社交群體程式「抖音」的海外版TikTok。 (路透資料照)
川普指控海外版微信(WeChat)和海外版抖音(TikTok)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發出限期交易的行政命令。總統有權通過行政命令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合法性基礎,而資安漏洞導致的國安疑慮也為此行政命令提供正當性依據。值得玩味的是,雖然這個事件進一步使中美衝突升溫,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中美政治行為愈來愈如出一轍,只是膚色不同的雙胞胎。
中國因缺乏言論自由為人詬病,尤其禁止臉書、IG、推特等社群網站,更是「罪證確鑿」,每當大陸網友「翻牆」留言,總會被台灣網友嘲笑:「等你們可以用臉書時再來談」,凸顯資訊在中國並不能自由流通。如今美國封禁微信、海外版抖音,難道不是在重蹈年麥卡錫主義的覆轍?
然而,我們也不能獨立、短視地看待此事件,中國肯定也會試圖反制。中國大陸有愈來愈多高校穩占世界前百的位置,且對大學投資一向不手軟,此次受制於美國,中國勢必會加強對美國之外,包括歐洲、亞洲其他頂尖人才的輸入,屆時台灣學者、學生流失情況可能會更加嚴峻,進一步導致我國高校競爭力弱化。
美中強權的對抗不僅是現在進行式,短期內也看不到休兵跡象。台灣政府仍應謹慎思考,要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若還不願意認清美國正在成為「中共同路人」,最終將會損害台灣的競爭力,得不償失。
畫中有話/口罩先別拿下
2020-08-07 23:39 聯合報 / 記者潘俊宏
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進出市場等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 記者潘俊宏/攝影
新冠疫情解封後,配合政府三倍券等優惠,許多民眾漸漸鬆懈個人的防疫作為。不想近日連續數日新增境外移入確診案例,甚至有無法確定的本土或移入案例,疫情有升溫跡象;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進出市場等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
指揮官陳時中對戴口罩人數可能連三成都不到,要大家「卡」注意,憂心疫情再起。街道上、黃昏市場中,戴口罩民眾大減,一旦破口出現…。或許防疫新生活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該持續,保護自己,也保障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