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拆解勞保核彈 別光說不練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4501/web/

◆  聯合報社論/經過此役,人們看陳菊的眼光不一樣了
◆  聯合報黑白集/陳其邁出怪招
◆  經濟日報社論/拆解勞保核彈 別光說不練







經濟日報社論/拆解勞保核彈 別光說不練


2020-07-01 00: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蔡政府目前面臨社會保險兩大定時炸彈,除了健保明年安全準備幾乎歸零勢必大幅調漲保費之外,勞保近三年又連年超過200多億的赤字,潛藏債務去年底已經累積至10.2兆元,基金投資虧損今年前四月高達448多億,民國104年(2015年)精算推測民國116年(2027年)破產,民國107年(2018年)精算又提前至民國115年(2026年)破產,爆炸危機近在眼前。
勞保危機已經成了超級核子彈,使得上千萬勞工憂心未來可能領不到老年給付;而目前具備一次給付資格的勞工有240萬人,一旦恐慌蔓延而急著領取,恐怕政府搬幾千億都不夠應付。尤其蔡總統第二任就職演說,對勞動政策及勞保年改隻字未提,更讓許多勞工質疑「勞工還是蔡總統心裡最軟的一塊」嗎?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勞保既是政府辦的社會保險,有問題就要面對,政府一定會承擔責任,不可能讓勞保倒;並強調「勞保這一、兩年一定要解決」,預計今年底完成「部版」的勞保年改草案,顯示急於拆彈的決心,也證明了蔡總統於民國105年(2016年)曾說「年金制度的改革…『現在』不做,『馬上』就會後悔!」根本就是光說不練。換言之,蔡政府和年金改革委員會蹉跎了四年,不但要為勞保危機負最大的責任,在大砍公教年金之後,更無閃躲的空間。
至6月底止,勞動部已召開三場勞保工作坊,有的專家學者認為應針對勞保目前繳得少(最高投保薪資只有45,800元,費率遠低於平衡費率),領得多(平均薪資採計期間為退休前五年,給付率高達1.55%),退得早(目前為62歲)等三大問題,直接朝「多繳、少領、晚退」方向改革,並提高高低薪勞工之間的重分配功能;也有人建議直接砍掉重練,在現有結構外另為一定年齡以下勞工規劃改採確定提撥制等等,基本上都屬正確的方向,也比年改會更敢於面對問題,對症下藥,值得肯定。
許部長也透露,將增加政府撥補金額,希望有機會再提高至500億以上,前勞保局長甚至主張每年撥補1,000億元,也有學者主張以稅收支應,甚至以發行債券方式籌措財源。對於具體的內部改革都沒有明確的方案之前,蔡政府就想動納稅人的錢,其實是最不負責任的態度和作法。因為就政府撥補而言,目前絕大多數勞工的勞保保費有一成是由中央政府補助(即至少400億),參加職業工會者的補助高達四成;參加漁會之甲類會員甚至補助八成;加上另外撥補200億,納稅人其實已經補貼勞保每年至少600億元之巨。
何況,勞保基金之法定來源,包括創立時政府一次撥付之金額,當年度保險費及其孳息之收入與保險給付支出之結餘,保險費滯納金以及基金運用之收益等等,再增加政府撥補金額於法無據。而勞保基金在民國106年(2017年)首度出現保費收入低於給付支出的死亡交叉(赤字),請領老年年金人口首破百萬人,比新近繳納保費勞工還多,早已是明確嚴重的警訊,蔡政府卻坐視不理,任財務缺口不斷擴大;加上基金投資績效欠佳,報酬率甚至不如散戶投資人購買 ETF,又怎好意思往納稅人口袋掏錢?
至於有人動起舉債的念頭,錯把債務當作收入,更是可笑,這等於把社會保險的潛藏債務,表面化為實質債務,也就是把社會保險的財務危機,延伸為政府的財政問題,最後又要由全民承擔,更是增加後代子孫的租稅負擔,讓勞保的代際不公更加惡化,其實是非常不道德的,也讓蘇貞昌院長高調宣示的「政府絕對負最終給付責任」,流為空談。
至於以稅收填補勞保的財務缺口,不但破壞勞保的社會保險精神,也是逃避改革壓力,染指納稅人血汗錢的旁門左道。建議年改會,尤其是身兼長照和年改的政務委員林萬億,現在是該挺身而出,直球對決,負起勞保改革「最終責任」的時候了!















聯合報黑白集/陳其邁出怪招


2020-07-01 00:3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陳其邁拜票,爭取選民支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說他的選舉策略主軸是「鄉村包圍城市」。這話讓許多人聽攏嘸:高雄縣市都合併多久了,到底陳其邁所謂的「鄉村」是指什麼?「城市」又是什麼?又要怎麼個「包圍」法?
鄉村包圍城市戰略,最早是毛澤東國共內戰時提出民進黨一向最反共,怎麼會去借老毛的方法來用?何況,「鄉村包圍城市」這招,通常是資源處於劣勢的一方,向資源強勢一方挑戰時所用的策略。毛澤東的小米加步槍打敗國軍幾百萬大軍,便是如此。但民進黨完全執政已五年,在高雄更曾執政廿年,握有壓倒性的資源。現在連代理市長都是菊系人馬,陳其邁擁有從中央到地方的資源挹注優勢,且毫不避諱地享用;他還要假裝「以弱對強」,這在騙誰?
別的不說,罷韓還沒投票,陳其邁就以行政院副院長身分多次「假下鄉、真競選」。五月南部淹大水,陳其邁南下「視察」災情,去了高雄,卻略過災情更嚴重的屏東,就是明證。這兩天,蔡英文總統還在自己的官網上,幫陳其邁拉票,要大家「當其邁的後盾」。如果說這樣挾行政資源叫「鄉村包圍城市」,世上所有的城市,都是鄉村了吧。
可以說,陳其邁喊出這樣的口號,絕非自認資源劣勢,而是要藉此製造自己「貼近民眾」、「接地氣」的形象。只是欲蓋彌彰,反而顯得反諷至極。陳其邁這個怪招玩很大,大到可能連自己人都很難相信。














聯合報社論/經過此役,人們看陳菊的眼光不一樣了


2020-07-01 00:4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發動奇襲占領國會議場夜宿,杯葛臨時會將通過陳菊的監察院長任命案;廿小時後,即遭民進黨以油壓剪剪斷鐵鍊突破防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發動奇襲占領國會議場夜宿,杯葛臨時會將通過陳菊的監察院長任命案;廿小時後,即遭民進黨以油壓剪剪斷鐵鍊突破防線。儘管國民黨的抗爭挫敗被譏為意志不夠堅決,戰鬥不夠勇猛;但是,能擺脫溫良恭儉讓的形象,已是一次自我超越。僅憑進場的廿多名立委,即能凸顯監院提名的嚴重偏差,雖不能讓人刮目相看,至少也是眼睛一亮了。
國民黨要做的,就是不斷增加這種讓人「眼睛一亮」的作為。如此,一則讓民眾看到國民黨自身的改變,二則讓人們看到在野的藍軍努力為人民把關,力抗民進黨政府的濫權、攬權和擅權。只要持之以恆地站穩關注人民權益的立場,扮好在野監督的角色,當下的各種冷嘲熱諷都會過去,一度摔倒的國民黨又會被看見,擅權徇私的民進黨也終會被看破手腳。
藍軍這次占領國會的行動受挫,原因有三:第一,以退回陳菊的監察院長提名作為主訴求,固有其政治正當性,但此一訴求和庶民的距離畢竟較遠。第二,由於行動為了保密,事前知情人士甚少,來不及發動支持者參與,因此場外聲援群眾人數不多,甚至連藍軍立委都沒到齊。第三,要論立院肢體作戰的實務經驗,民進黨遠比國民黨嫺熟剽悍。至於民眾黨和時代力量,雖皆認為陳菊不適合出任查弊職責,但國民黨未能和他們結盟抗爭,或甚至從未想過結盟的可能性
但無論如何,經過此役,國民黨成功凸顯了總統提名不當及陳菊道德正當性不足的問題,並不算白費一場。由於監委的同意權只需二分之一立委同意即可過關,以民進黨目前六十二席的優勢,陳菊被安排出任院長難以抵擋。但是,若加上民眾黨和時代力量的反對票或廢票,陳菊等人可能僅以低票跨過門檻,這形同在野立委給蔡英文和陳菊的一次警告。至少,陳菊當上院長後必須更小心翼翼行事,不能徇私偏頗,以免留下畢生汙名。
從這個角度看,國民黨要如何扮演在野監督角色,也許就可以有更開闊的天地可言。這次蔡總統的監委提名,先玩兩手策略,意圖左右討好,卻未進行任何黨內外的徵詢或協商,以為提名一個黃健庭,即足以掩護陳菊的官箴汙點助她過關。引發爭議後,蔡英文忙著安撫黨內派系的反彈情緒,任由同志蹧蹋並逼退黃健庭。這種事前不溝通,事發不善後的行事風格,連國家名器都無法維護,又如何領導國家、彌合社會裂痕?
換言之,這次國民黨的占領議場行動雖是針對陳菊而來,但它真正要對抗的,是主政者玩弄權術又將國家名器徇私授受的濫權行為。這樣的主軸,才能扣緊社會關注,爭取到民眾的支持。這類事關民眾權益的議題俯拾即是,國民黨只要心懷關注,無論議題大小,均是可以發揮的題材。許多議題,不一定非要訴諸激烈的抗爭手段,重要的是善體民意用心發掘,即使只是平實的臉書鋪陳或直播呈現,都能喚起民意的共鳴。小如三倍券引發攤商對延緩兌現的不滿,中如台電重啟中火二號機造成中台灣的空汙,大如民進黨大肆撒錢補貼造成財政的沉痾,國民黨都必須找到自己的監督切入點,證明執政黨的霸道、濫權與不負責。只要夠認真,夠貼近民心,還怕喚不回民眾的支持嗎?
打群架不如人,國民黨其實大可不必自怨自艾。要在台灣價值混亂的政壇中存活,借用林佳龍那句話,藍軍要當個「聰明的政治人」:不必死守著溫良恭儉讓的道德身腰,不要踩著前人的經驗公式一再重蹈覆轍;要誠懇而積極地跟民眾站在一起,要忠實而強硬地堅持民主信念。這些,才是從政者最明智的生存法則。
陳菊的任命案,本來就會強行通過。但經過這一役,人民看她的眼光,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