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4549/web/
◆ 經濟日報社論/第二波疫情出現 別掉以輕心
◆ 聯合報社論/當勇武派壓倒合理非,便決定了香港困境
◆ 聯合報黑白集/躲在拳頭堆裡的人權鬥士
經濟日報社論/第二波疫情出現 別掉以輕心
2020-07-02 00: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原本預期今年秋天才會出現的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近日已在美洲、中國大陸和南韓等地出現,這樣的變化打亂各國預計在本月初陸續解封的計畫。國內雖然只有零星個案,但只要國外仍有顯著疫情,國境大規模解封的時機點可能延後至第4季,原先政府評估下半年經濟表現可望逐季好轉,現在不論外銷與內需市場都出現新的變數,政府與產業界必須做好最壞打算。
新冠肺炎疫情已展現出不同於 17 年前 SARS 疫情的走勢,當年 SARS 在民國 93 年(2004年)夏天後迅速消失,全球不再出現社區感染案例。新冠肺炎則不同,公衛界數月前就已經警告這波疫情不會如 SARS 一般的快速消失,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如今,第二波疫情不但已經出現,而且出現的時間點比之前預測的更早,反撲的力道也比早先預期的更強。
中國大陸雖然在 5 月就已控制疫情,兩會也重新召開,但就在兩會閉幕後不久,北京出現了第二波疫情。有了武漢的前車之鑑,此次大陸快速出手阻隔了北京疫情,但付出的代價包括局部封閉社區、航班大規模取消,好不容易出現生機的消費活動,再度因為疫情再起而急速冷凍。
美國的情況比大陸更糟,原本看似已獲得控制的疫情,近期在 37 個州都出現新增病例不減反增,已有 16 個州宣布暫停或重新檢討解封計畫;加州、德州等五個州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數暴增,疫情嚴峻程度甚至不下於第一波疫情,紐約甚至規定來自疫情嚴重的州旅客,必須強制隔離兩周。
美國與中國大陸等地的第二波疫情都對經濟復甦產生了新的陰霾,像是蘋果公司再度關閉多處零售點,航空公司復航的計畫也因此延後。歐盟雖然宣布本月重新開放邊界,但對於疫情嚴重的區域仍繼續保持封閉。從各方情況來看,今年第 3 季前全球各國的邊界仍將維持關閉或高度管制,如果秋天再有新一波疫情襲來,全球經濟將再受重創。
在這些負面消息中,台灣的表現卻顯得突出。中央銀行在今年6月18日理監事聯席會議會後記者會的簡報中,透露出我政府的樂觀預期。央行在報告中指出,因應疫情採行的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已有一定成效,預估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回穩。政府對下半年經濟的樂觀預期反映在央行6月宣布不降息,因為各界普遍預期經濟在第2季落底。在這項評估公布之後,全球才出現第二波疫情,下半年台灣經濟能否如之前預估這麼樂觀,仍有諸多變數。
目前政府評估下半年經濟是內熱外冷,三倍券與國旅補助可望帶動民間消費動能回升,但台灣經濟表現不能只靠內需,在目前防疫優先的考量下,我國大規模開放邊界的可能性不高,當國外觀光商旅客無法來台,光靠三倍券與國旅補助,仍不足以撐起內需市場,更難抵銷外銷市場衰退的影響。
當前台灣與全球多國都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台灣利率水準處於近年低檔,在資金氾濫的情況下,台股與房市都出現與經濟現況背離的走勢,可能讓政府與民間誤認台灣目前的經濟情況不錯,但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不論從無薪假統計、多家大型企業裁員與減薪,都可看得出當前經濟環境仍難樂觀以對。
面對第二波疫情的提早來臨,企業須做好抗疫時間拉長的心理準備,政府的紓困措施更應彈性調整,對各個產業要有更精細的扶助措施,且不能因為疫情趨緩,就降低了紓困的強度與速度。不少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原本以為只要撐到夏天就可以看到景氣的曙光,但目前看來這場抗疫之戰才剛要進入下半場。「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是我們應對第二波疫情應有的心態。
聯合報黑白集/躲在拳頭堆裡的人權鬥士
2020-07-01 23:4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占領議場杯葛監院人事案,遭到民進黨人海戰術清場。在「多打一」的霸凌現場,綠委不僅秀出勒頸等流氓身手,還競相在臉書發圖自誇戰功,酸言凌遲被打的人。綠委用拳頭擦亮陳菊的人權鬥士光環,「情義」堪比西西里。
陳菊接掌監院,爭議之大市井皆知。蔡總統誘使黃健庭擋子彈不成,只能重炒美麗島舊事,拿「人權」當陳菊官箴的去汙劑。同案施明德很捧場,肯定菊姐「有一定的自我要求」,堪當大任。許信良更不惜影射蔡英文如蔣介石,借國民黨大老于右任哄抬陳菊,稱只有功在黨國者,才能有效監督一黨專政的執政黨。
但人權大旗也難洗白陳菊。施許二人只能在美麗島相簿裡找到黨外小妹的人權事跡,綠營更絕口不提花媽曾任勞委會主委對勞權有何貢獻。看來民進黨挺心虛的,知道陳菊任內爆發高雄泰勞暴動事件,留下讓國際降評台灣人權的汙點。
陳菊自傳爆料,泰勞事件時,曾向閣揆謝長廷表示可請辭保護內閣。亦即,為了掩護扁政權,她不惜犧牲真相,讓「有力人士」逍遙法外。陳菊何曾憐惜過被奴役的泰勞?原來,施明德說的「自我要求」,竟是「若為政治故,人權盡可拋」。
在蔡政府嚴控媒體之下,民調仍一面倒地認為陳菊不適任,就算包裝成「人權菊」,也不埋單。還好監委不用民選,綠委投票部隊掄起拳頭便可護駕上路,否則輔選國家隊又要出動了。
聯合報社論/當勇武派壓倒合理非,便決定了香港困境
2020-07-01 23:4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香港這兩年的急轉直下令人唏噓。圖為6月15日的抗爭中,有香港民眾高舉「香港獨立」的旗幟。(美聯社)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版國安法」,當夜隨即生效實施,香港特區地位被提前限縮,港人的民主則遭嚴重剝奪。世界各國對於香港的前途同表關切,美國卻宣布撤銷香港的特殊地位,暫停對香港的優惠待遇,並停止出口防衛設備和高科技產品至港,以示制裁。事實上,美國的制裁只會使香港經濟愈發雪上加霜。
香港這兩年的急轉直下令人唏噓。去年的「反送中」運動,在「和平、理性、非暴力」(合理非)的訴求下,創造了不錯的聲勢和能量,也獲得舉世矚目。然而,港府和北京卻拒絕回應這些和平理性的聲音,一意孤行。這種態勢,即助長了「勇武派」的崛起,「合理非」遭到拋棄,抗爭走向「攬炒」(同歸於盡)的暴力性無限抗爭,最後演成年輕世代的憤怒打砸和破壞,街頭只剩下不安和仇恨在燃燒。
當「勇武派」取代「合理非」成為反送中主流時,即決定了香港今天被關進「國安法」鐵籠的命運。在「勇武派」領軍的威風下,香港民主派人士被棄如敝屣,主張理性和平的人被指為叛徒,反對暴力攻擊的民眾被控是懦弱世代,曾成就香港繁榮及創造就業機會的店家遭到無情打砸。這些,在在給了中共加速制訂國安法懲戒的藉口。
惋惜或哀傷並不是回顧歷史的最佳態度。但是,如果港人、港府乃至北京回看去年反送中運動時,會不會想到雙方如果能在某個時點上各讓一步,香港也許不會淪落到今天國安法罩頂的僵局?包括反送中運動提出的「五大訴求」,若其中一兩點不堅持「缺一不可」,轉而當成交涉妥協的籌碼;那樣,是不是顯得比較政治圓熟?而不必走到今天連攤牌或談判都沒有機會的地步?
從外人的角度看,去年香港在反送中期間的脫序和破壞抗爭,在任何國家都是難以容忍的違法行為;外界當時猜測,中共一定會出手鎮壓。出乎意料的是,中共僅保持政治施壓,卻未越界出動軍警干預,對香港的特區地位維持了形式上的尊重。但當這些表面上的平靜過後,最後終於凝固為中共港版國安法的強大意志,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名撒下天網,防止夾雜「港獨」的勢力繼續在香港發酵擴散。
檢視港版國安法的內容,有關「顛覆國家政權罪」的範圍比預期更廣泛:包括針對港獨的「分裂國家罪」,針對意圖推翻、干擾或攻擊中國或香港特區政府及公共設施的「恐怖活動罪」,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的「危害國家安全罪」。簡言之,針對去年反送中事件中種種脫序行為,中共皆編入這部國安法,織成一張細密的天網。在該法宣布實施後,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等人已宣布解散「香港眾志」等組織,其他一些青年組織也宣布暫停活動。可見,此法威力超乎想像,民運人士必須改採邊緣策略,否則就只能離開香港,轉往海外活動。
香港歷經去年的反送中事件,今年又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如今再遭中共港版國安法框限,除了民主自由大受拘限,經濟也深受打擊。根據港府統計,去年香港經濟成長率為負一・二%,今年首季 GDP 更負成長達八・九%,創下史上最大跌幅。如今美國為制裁中共,又取消對香港各種優惠,勢必使香港的國際自由港及金融中心地位更受打擊。川普政府口口聲聲關注香港利益,明裡暗裡支援反送中;而今港人惡法臨頭,美國還來落井下石,箝制香港經濟。這種心口不一的作法,到底把香港人民的權益放在何處?
當「勇武派」壓倒「合理非」,當香港黑衣年輕人配戴著各種新式裝備上街抗爭,即可知境外勢力已介入香港民主運動。那麼,今天香港遭北京國安法壓境,也是意料中事。唯一的獲益者,正是台灣選舉大勝的蔡英文,她的口惠收益已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