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9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體制與人性\星期透視/從八一七公報到八一七萬選票

◆  大屋頂下/蔡學蔣經國 習效鄧小平 這次520別再搞砸了
◆  星期透視/從八一七公報到八一七萬選票
◆  名家縱論/體制與人性
◆  畫中有話/春節剛過…「春天」要來了嗎
◆  漫畫/緩不濟急
◆  「辛德勒名單」與防疫人權
◆  口罩實名制不能解決問題
◆  韓流能否超越2.5公分障礙
◆  買到手才安心
◆  最冷清的元宵節
◆  加強公衛知識 傳承防疫經驗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體制與人性


2020-02-08 23:46 聯合報 /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第一班武漢包機日前返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這個世紀,有關政經體制選擇已顯現一些規律,也就是專制政府也許在統治上仍有一定優勢,但在國家治理上卻恆處於較大劣勢。而且統治的某些良好績效,雖可彌補正當性不足,弔詭的是,當這績效到達一定高度—比如人均所得達到一定數字—後,反會因治理能力不足而更難避免民主化挑戰。這當然只是政治學者統計分析結果。不過,最近我們這裡某些媒體對中國大陸體制的持續批判,跟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走高,卻讓人有「怎麼還在打選戰」的違和感

體制選擇問題已有足夠多研究可供參考,而瘟疫管理在回答這問題上恰恰不是好的例證。姑且不論有些說法未必事實,比如只有專制體制決策部門,才會為了政治目的而隱匿疫情,也只有專制體制執行部門,才會把風向觀察放在及時處置之前,即使這些都是事實,僅從我們這裡口罩管理的種種混亂已可說明,真正問題還是在於人類整體對於先後登場的世紀病毒是如此無知,或用比爾蓋茲五年前一針見血說法:欠缺準備。因此誰先碰到誰倒大楣,不同體制會造成一定程度差異,但不會有根本不同,實在沒必要一再炒作。

現在當然還不知道,疫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誰又敢說,從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到卅幾個大城半封城,武漢八天建起火神山醫院,將來不會被記錄為社會主義體制對人類的特殊貢獻

無知造成的治理困境,是跨體制的,很難終止恐慌、爭奪、歧視、流言,會讓所有體制常規運作陷入高度不確定。吹哨人被當成謠言散播者,偏方卻可能一夜搶購一空。都說愛滋病毒不會通過飛沫、觸摸傳染,但是你願意讓收容愛滋病患機構搬進你的社區嗎?民國104年(○五年)被大幅報導的「關愛之家」案,在很難分出高下的法理爭議背後其實就是赤裸裸的恐懼和歧視

民國92年(二○○三年)因SARS封閉和平醫院,沒有返院醫師後來受到嚴厲處分,八年後大法官才對當時授權主管機關做「必要處置」法律規定,做了合憲宣告,即使已可完全冷靜權衡被強制隔離者的基本權,和隔離制度所要保護的公共利益,大法官對這樣的決策,至少要滿足什麼要求,才不違反憲法的正當程序原則,仍莫衷一是

我們當時實際上必須在法官和醫療專業二者誰來主導,做出決定,多數大法官認為可以把法官放在第二線,比較符合法理和事理,但仍有幾位大法官堅持只能由法官說了算。法官當然沒辦法判斷何時才是必須隔離的時點,但他們還是相信,法官比較能判斷醫療專業的組成和判斷,是否已經達到合理水準。可是當醫院感染之勢已急如星火時,提送法官、進行報告再等候做成決定,真的是憲法期待的正當程序?

在看不到止境的疫情發展中,無知為所有惡劣人性發洩,提供了一定正當性。但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從人溺己溺的感同身受,「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到許多足以和其他物種區隔的人性展現,恐怕才是人類能走到今天真正的原因。

網路上讀到許多醫生在SARS期間犧牲,讀到加拿大學校發給所有家長郵件:「…我們防的是病毒,而不是中國人,越是危難之時,越需要冷靜、人道和團結」,但都沒有比讀到十七世紀黑死病消滅半數歐洲人口之際英國中部的一位威廉牧師說服三百多位村民,不要跟著黑潮向北逃離,而是築牆自封,把黑死病阻截於此,「把善良傳遞下去」,更感到震撼。

我們都信仰自由民主的價值,和建立在這些價值上的體制,我們也都看到中國大陸過去四十年通過市場經濟各方面進步,但社會主義政治體制已經無法有效治理這個新社會,同樣非常清楚,只是我不認為在新冠肺炎延燒之際,熱議這個複雜問題有任何意義。

事實上,如此掩飾不住幸災樂禍會出現在同樣中國人社會,暴露的恐怕更多是我們這個民主體制仍然欠缺靈魂。少了人性的體制,自由民主或社會主義,都不會長遠











星期透視/從八一七公報到八一七萬選票


2020-02-08 23:56 聯合報 /   周陽山/金門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蔡英文總統大選後接受BBC專訪,呼籲中國大陸面對事實,尊重台灣。 圖/取自BBC網站


大陸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擴散之中,兩岸關係也面臨新的考驗。尤其是有關WHO的台灣會籍問題,更引起美國、日本、歐盟等國的廣泛關切。究竟此次疫情能否扭轉國際空間日漸緊縮的困境,著實引人注目。

民國71年(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美中雙方簽署「八一七公報」,其全稱是「美中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今年一月十一日台灣大選後,得到八一七萬選票支持的蔡英文,能否獲得美國奧援,改變八一七公報核心內容,殊值關注!

美國過去四十年來在外交上奉行「一個中國」主張,正是基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這三項聯合公報分別是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它們不但是雙方開啟對話、推動關係正常化的基石,也是歷任美國總統不斷重申的外交語彙。

八一七公報第五條載明,「美國政府非常重視它與中國的關係,並重申,它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國政府理解並欣賞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國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和民國70年(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國提出的九點方針中所表明的中國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台灣問題上出現的新形勢也為解決中美兩國在美國售台武器問題上的分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由於大陸質疑,美國未切實履行「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承諾,因此八一七公報第六條,「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準,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但是,當前中美關係與國際情勢顯已改變,不但對台軍售範圍和層級不斷擴大,在一些台灣人心中,還堅定認為美國一定會站在台灣這邊,以武力支持台灣,全力對抗大陸。因此,完全不必擔心台海對峙,即便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是勇者無懼!這正是蔡在大選後接受BBC訪問時,堅持對中共強勢應對、不惜決戰的心理基礎。

但是如果進一步問:美國會不會真的放棄「一個中國」政策?會不會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並與台灣建交?會不會與中國大陸斷交?會不會為了台灣不惜與大陸一戰?恐怕就莫衷一是了。

相信「台灣必勝」的,對上述問題答案都是高度肯定。幫美國軍火商向台灣兜售生意掮客,也一定打包票,要大家安枕無憂!但是,對國際政治有所認識的人,絕不敢輕易承諾。對中東情勢有所掌握的人,在庫德族戰士被川普政府出賣後,更是憂心忡忡!

但是,蔡政府對於上述憂慮卻毫不在乎這就是選舉政治帶來的喜躍與榮耀,也可說是對大國政治高度期許天真期待

這是「八一七萬選民」面對「八一七公報」時的堅定信心,結果為何?就看美國政府如何回應了











大屋頂下/蔡學蔣經國 習效鄧小平 這次520別再搞砸了


2020-02-08 23:54  聯合報 /   黃年
蔡總統連任功課中,打開兩岸僵局是重中之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癘肆虐,可能加劇兩岸切割,也可能促進兩岸修補。

就兩岸互動,民國105年(二○一六年)五二○演說搞砸了。這次最好不要再蹈覆轍。

民國105年(一六年),蔡英文當選總統,五二○就職演說論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等語。

第一時間,大陸幾位有指標意義涉台人士,相繼予蔡總統講詞相當正面評價。例如說,「為兩岸破冰創造一個條件」等。但是,在沉寂約五小時後,國台辦透過新華社首次發言,卻指蔡兩岸談話是「沒有完成的答卷」。此後,兩岸關係不斷惡化以迄今日

據知,當年兩岸當局曾私下派人討論過五二○兩岸論述如何呈現。但是,大陸第一時間作正向回應後,卻在五小時後翻臉,脫離當初原本議定認知。在此關鍵時刻,出現這種反覆,誠是匪夷所思,當然是操作者的罪過與恥辱。

今年五二○演說,又是啟動兩岸「重開機」的按鈕,別再搞砸。雙方若想跳脫四年來糾纏,首應提升及放大胸襟及視野。蔡應效法蔣經國習近平當學習鄧小平。因為蔣鄧能夠跳出過去,引領未來,並為人民創造救贖。

蔣經國「解嚴/開放探親」,兩岸關係民主政治聯結

此後,綠藍紅兩岸互動即被規範此框架中:一、兩岸雖仍對抗,但交流也成不可逆趨勢。二、兩岸競合自此受到台灣民主制約,演化至「不統/不獨/不武」現狀。

蔡英文走到今日,也未能溢出蔣經國的框架。她不敢法理台獨,並反對一國兩制統一模式,及對兩岸「和平/對等/民主/對話」、「拉近距離/互惠互利」有期待,其實也是「不統/不獨/不武」,均見她跨不出蔣經國框架,因為民意如此。

大屋頂下》曾指出,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是「殼獨與華獨的混合體」。未來四年,蔡將面對「殼獨」與「華獨」間拉鋸。也就是「維持殼獨論述/但不敢台獨/使社會繼續沉浸在『反滲透』的亡國感中/與大陸在對抗中維持殼獨想像」及「靠向中華民國的憲法/但不願『被統一』/主張與大陸和平競合」間作抉擇。亦即蔡為尋求歷史定位,將在要繼承李登輝和陳水扁,或承續蔣經國間抉擇

民國97年(○八年)在廢墟中救回民進黨的蔡英文,及在民國109年(二○年)以八一七萬票狂勝的蔡英文,應具有作出正確抉擇能量。她可作李登輝,也可作蔣經國。但是,目前所見的蔡,卻是「台灣國無膽」(不能繼承李扁),又「中華民國無能」(不能承續蔣經國)。她將兩岸帶向全面敵對,又在內部治理步上「反民主/反自由/反人權/反法治」境地,這些皆是經國路線的反動

蔣經國「解嚴實施民主/開放兩岸交流」,正是「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由二千三百萬人決定」,更是給台灣救贖但蔡未來留下的政治遺產,如果仍是「台獨無膽/中華民國無能/兩岸敵對/民主毀敗」,她必然將給台灣留下災禍,絕非救贖

蔡英文的「毀壞台灣民主/兩岸回到對抗」若是經國「民主/交流」的反動,則現在習近平可謂是鄧小平路線的反動。

從頂層思維說,例如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類動作(鄧路線反動),其實不知不覺也嚴重影響兩岸憧憬。十九大後,北京對內對外左傾冒進主義種種演出,在大陸看來也許是「厲害了我的國」,但去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今年台灣大選卻反映截然相反評價。

先看香港。鄧小平當年提「一國兩制」,對處理香港回歸是救贖。倘非如此,不能想像香港如何平順回歸。至於今日在香港挫敗,則是因北京沒有做好做滿一國兩制、更是中國大陸政治改革未能與時俱進所致,不能說是當初鄧小平始料不周。今日北京當局實在愧對鄧小平

再看兩岸。選後,國台辦稱,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是盤活棋,如今變成「九二共識就是共謀統一,一國兩制」,形同北京親手毀掉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原是鄧小平兩岸政策,建立在「和平統一」及「我不吃掉你,你不吃掉我」思維上。

鄧提一國兩制,在當年是開明進步思維,但經歷約四十年世局及兩岸變化,一國兩制已無可能成為「心靈契合的統一」、「和平統一」方案,反而成了「我要吃掉你」同義詞。所以,如鄧小平在世,他應當不會再固執一國兩制,因為「和平統一我不吃掉你才是初始思維

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是鄧理論全貌。如果一國兩制做不到和平統一,那麼不可變的是和平統一,必須變的是一國兩制。這才是鄧理論發揚,否則就是鄧理論的死滅

此次大選顯示,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戲。《大屋頂下》曾指出,台灣政治不啻已進入「台獨不消滅(吃掉)中華民國vs.統一要消滅(吃掉)中華民國」奇譎弔詭中。若換作鄧,我認為他會看得出一國兩制不可能和平統一。

鄧小平的「我不吃掉你/你不吃掉我」,若是與時俱進,應當轉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吃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不吃掉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就是從「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改朝向「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發展,亦即應創造「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並應認知,「統一」的經營,較空喊統一更重要。要維持統一前關係,就必須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至於談和平統一,就不能迴避民主統一」;而若要民主統一,就絕無可能是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而應以「互統一」、「共同締造論」、「大屋頂中國」為想像。即使談一國兩制,也應轉向「大屋頂中國兩制」。

無蔣經國,台灣無今日無鄧小平,大陸無今日。因為他們都能解脫過去,引領未來,並為人民創造救贖。我始終認為,兩岸解決方案,應當「為人類文明建立典範/為兩岸人民創造救贖」,只要蔡及習都不作繭自縛,各自站上蔣經國與鄧小平的高度,則典範可待,救贖可期。

民國105年(一六年)五二○演說的曲折反覆,造成兩岸四年衝突。期待兩岸當局若能及時安排信使協商,不要把今年的五二○演說又搞砸了。












畫中有話/春節剛過…「春天」要來了嗎


2020-02-08 23:57 聯合報 /   曾吉松
圖/曾吉松


中國傳統過年,是從臘月初八開始,直到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不想新型肺炎疫情,卻從過年前傳開,人心浮動,一直延續到現在未停歇,影響所及遍布各行各業。

疫情除重創觀光產業外,期待春節大賺一筆的商家,可能也大失所望了。百貨賣場人潮變少,雖然仍有人戴口罩照逛不誤,但畢竟杯水車薪;五星飯店自助餐春酒退訂不止,人潮不再

為了挽救經濟,蔡總統日昨宣示,救急要快速,紓困要及時,振興要到位。只是疫情尚未止息,台灣經濟春天何時才會到來。












「辛德勒名單」與防疫人權


2020-02-09 00:03 聯合報 /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武漢台商包機爭議多,醫護人員連署捍衛台灣醫療資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進黨不分區第4名候選人),日前,曾參選立委的醫師吳欣岱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守防疫底線連署,訴求嚴篩上機名單,只有具本國身分台灣公民能上機、不能無限制的包機回台,須審慎評估台灣本地醫療能量,完成一批再開放下一批。其主張駭人聽聞,恐非「人權國家」應為。

大法官羅昌發與許志雄在釋字第七○一、七六七號意見書健康權解釋:乃國際公約所承認,在健康照護體制下,不受歧視與恣意的的差別待遇;且人民健康不受國家侵害、國家有積極照護義務、涉及生命危害,同時亦應受「生存權」之保障。況且,憲法第十五、廿二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應予保障、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前開條文以「人民」表述,外國人亦應受憲法「健康權」與「生存權」保障。

須知「本國身分」公民才能上機,等同是對具居留權陸配進行健康權差別與恣意歧視;且,若拒絕陸配返台,有違國家積極照護義務?再者,台灣當局與人民,聞武漢新冠肺炎色變,滯留武漢台人與陸配,何嘗不是如此?若不返台醫療,生存權恐亦受侵害。何況,前述連署行動更是有違國際公約與基本人權該有的作為

其次,若返台包機讓國內醫療超載,又該如何?刑法廿四條有相關明文規定。醫師法第廿一條亦規定,醫師對於危急病人,應即依其專業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護理人員法第廿六條有類似條文且醫療法第六十條更要求:醫師對於危急之病人,應即依其專業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有前述業務特殊義務法令規定,自不宜主張緊急避難

當有病人就診時,甚至路倒無靠者,醫療院所尚不得拒收,亦應先行急救,方可轉診。試問:若有新冠肺炎病人,能違法拒收?設備不足,能拒於門外?出於曾「立誓救人」醫師之口,更讓人膽戰心驚!

最末,以辛德勒的名單為結:德商奧斯卡辛德勒,在二戰納粹迫害猶太人之際,拯救一千一百位以上猶太人與婦孺,當德軍戰敗,辛德勒逃亡,猶太人送上一封連署信,陳述其義舉,希望保他一命,眾人用金牙燒融,製成戒指,上頭刻著猶太名言:「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多麼令人動容?片尾,由演員與遺族,到辛君墳前致意。想想:辛君以一人之力,抗殺人如麻的納粹黨徒,處境艱難,會比防疫簡單?

試問:為何我們沒有「辛德勒的名單」,只有「吳欣岱的連署」?













口罩實名制不能解決問題


2020-02-09 00:06 聯合報 /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批發連鎖店「光南」免費發放50萬片口罩,鄰近台北車站門市前排隊人潮長達數百公尺。 記者林澔一/攝影


自政府宣布買口罩改實名制,由健保藥局每人每周限額配售後,連續幾天一早,即見住家附近藥局有人排隊等著買口罩。店家都還沒開門營業,門口早有人排隊,這是過去從沒見過的景象。耗上一兩個小時,就只為花十塊錢買兩個口罩,排隊的人也一定懷疑自己笨了?還是瘋了?

新冠病毒疫情嚴重,引起大家心理恐慌,搶購大作戰是可預期的。台灣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馬上就會掀起一窩蜂搶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掃貨搶到再說。

每家藥局每天口罩供貨量有限,這家買不到,別家大概也同樣是買不到。既然都買不到,自然就會少了去排隊的興致。更何況說,即使這回幸運買得兩只口罩,下周還是得照樣來排,不知伊于胡底。

新冠病毒疫情何時可獲有效控制,逐漸降低感染與死亡人數?目前為止還沒人說得準,疫情仍繼續擴大中。口罩防疫上不可或缺,沒了排隊買口罩現象,不是就解決了口罩缺貨的問題,也不是說防疫可以不需要口罩。每個人都戴上口罩,至少可以增加彼此間心理上的安全感。

問題癥結,還是疫情沒能獲得有效控制;萬一疫情再擴大,到了人人更加自危時,屆時恐怕不是甚麼實名制每周限量配售口罩,就可解決問題。到時人心將更加不安,政府宜未雨綢繆,儘快做好下一步應對設想。













韓流能否超越2.5公分障礙


2020-02-09 00:12 聯合報 /   張高壽/文字工作者 (新北市)
寄生上流繼勇奪金棕櫚獎後,又拿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最近還入圍奧斯卡6項獎項,是南韓影史頭一遭。 (美聯社)


字幕不是障礙。只要克服那一寸高的障礙—字幕,就能看到很多讓人驚嘆的電影我認為我們只用一種語言這語言就是電影』。」這是南韓導演奉俊昊金球獎頒獎典禮上的一席話,他執導的寄生上流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台灣時間明早登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寄生上流」一片將接受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項等六個終極驗證,更得克服美國觀眾不愛看有字幕電影的習慣。

能從數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入圍最佳影片的電影,絕非易與之輩。兩部最常被提到的大熱門「一九一七」和「從前有個好萊塢」,前者以一次大戰為背景,戰爭題材向來是美國影藝學院的最愛,「前進高棉」、「搶救雷恩大兵」均為顯例,「一九一七」還有連續鏡頭的炫技。後者回顧好萊塢黃金年代,又有兩大男神擔綱,簡直就是為得獎打造。

不過,兩強主題都屬緬懷過去,也就是大談半世紀甚至一世紀前的當年勇,不像寄生上流聚焦於當下最急迫的貧富不均議題,反而能夠引起更大共鳴。這部電影沒有國際知名的卡司,也不賣弄拍攝技巧,而是回歸敘事傳統,規規矩矩地說好一則扣人心弦的故事。關於這點,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

南韓電影為打進國際市場,好萊塢化的努力始終沒停過,包括找連恩尼遜飾演麥克阿瑟,重現韓戰仁川登陸的歷史,可是口碑和票房回響,都不盡理想。完全本土陣容,演繹本土主題的「寄生上流」異軍突起,去年在坎城拿下首獎後一路過關斬將,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年度最佳電影,證明「學舌」絕非國際化的出路

南韓軟實力在國際間有目共睹。「騎馬舞」後,「防彈少年團」征服全球樂壇,跨越語言藩籬。果嶺上也是「韓流」天下,職業女子高球世界前十名半數來自韓國。「寄生上流」能否超越二點五公分的障礙,躋身好萊塢的最上流,且拭目以待。














買到手才安心


2020-02-09 00:11 聯合報 /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臉書表示,請大家記取上次衛生紙之亂的經驗,不要搶買、囤積衛生紙。 圖/摘自蘇貞昌臉書


網路流傳「不織布工廠都在生產口罩,導致衛生紙大缺貨」等言論,行政院蘇貞昌第一時間在臉書澄清「咱只有一粒卡臣」,只是沒注意衛生紙不是只有屁屁要用,就連流鼻水、吃完飯也需要。

有了上次政府掛保證口罩不會不夠用破功,昨天筆者到大賣場採訪,發覺民眾並沒有因為蘇揆的「一粒卡臣」闢謠,而減少搶購衛生紙;反倒是人人看到貨架上衛生紙被掃貨後,多少都要多帶幾袋衛生紙圖安心。甚至有人表示,對蔡政府防疫沒信心

病毒不會因顏色不同輕放任何人,防疫不分藍綠,全民必須一起動起來。重點是,蔡政府一邊信心喊話,卻一邊威信破功,要讓人民怎麼相信,「政府掛的保證是對的」呢?












最冷清的元宵節


2020-02-09 00:09 聯合報 /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因為肺炎疫情,今年的元宵節顯得特別冷清。 記者陳正興/攝影


七日晚收到國家級疫情警報,感覺疫情離我們更近了。防範疫情,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勤洗手,但現今一罩難求,實名制上路,下班要去買早售罄。女兒每天搭捷運上下班,尖峰時段人擠人,不戴口罩讓人不安,家中口罩就留給她用。

周末不用上班,為了節省口罩待在家裡;頂多到附近公園走動,那裡空曠不必戴口罩,人潮聚集的地方是不敢去的。昨適逢元宵節,前一晚社區元宵晚會,有猜燈謎活動,提供里民炒米粉、湯圓等美食,但少有人去「逗熱鬧」,今年應該是最冷清的元宵節了

台北燈節,我們只敢從網路看導覽影片和網友上傳的圖片;不禁想起過去家鄉泉州的鬧元宵,令人難忘。傳統習俗認為,過了元宵節,才算過完年。但因武漢疫情攪局,大家只在網路上祝福元宵節快樂平安,平安是共同的心願。元宵節當天,我們沒出門去逗熱鬧,女兒提議來搓湯圓吧,洗淨手,把糯米粉和水攪拌均勻,搓揉成一顆顆,圓圓飽滿的紅白湯圓,吃出團團圓圓的滋味和親情,度過別樣元宵。












加強公衛知識 傳承防疫經驗


2020-02-09 00:07 聯合報 /   廖凱弘/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新北市)
實名制販售口罩上路,圖為販售口罩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自六日起實施實名制限購口罩政策,單價則從原本春節期間在超商每人三片的八元,降為六元,再降至五元。應關注的是,國內政黨對於這次防疫口罩政策,或有不同解讀。

比方說,在售價八元時,遭批「發國難財」;在售價六元時候,遭指「買不到口罩,甚至兒童口罩 」;在售價為五元時,因國內疫情並未擴大至社區感染,有公衛專家提 「健康的人不必隨時戴口罩」建議,亦遭質疑。

政黨或民眾對口罩之亂,甚至防疫政策,或有不同看法。然而防疫期間,民眾面對重大疾病風險威脅,筆者認為,這些爭議是正常的,也是民主國家面對疾病感染風險的常態;重點是,容或有不同意見,惟對關心整體疫情擴散、民眾受威脅程度,及防疫進度與做法,是否真能照顧最多人,有感染時是否能受到最大照顧等問題,目標應是一致才對。

因此,我們必須持續進行重大疾病風險的對話與溝通,將一些認知或做法差異,做最大程度共識更重要的是,從每次疫情與防範經驗,隨時做動態檢討,以一次次防疫經驗,建立國家級重大疾病風險防範資料庫,幫助大眾亦應建立更加扎實的防疫公衛知識。如此,國家級健康防衛體系方得厚實,防疫經驗與知識才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