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四大處方 實現居住正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游錫堃應有的憲政自覺與民主承諾
◆  聯合報黑白集/「有戴才保庇」的迷思
◆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四大處方 實現居住正義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四大處方 實現居住正義


2020-02-01 23:5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長久以來,台灣地區呈現低所得和高房價的問題,一直是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最關心的課題,如何處理並協助國人擁有一個良好的居住品質和環境,應該是政府努力的目標。然而,營建署主管官員說,由於少子化嚴重,未來人口減少,再加上政府將推出20萬戶的社會住宅,因此未來房價會自然下降,從而得以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我們對於政府官員這種過於簡單的推論實在難以認同,因為20萬戶社會住宅不到台灣900多萬戶住宅的3%,如何能有效影響房價?而且許多國家早就出現少子化,但他們的房價仍然很高。
20多年來,台灣所得成長率下滑很快,但是房價卻依然不斷上漲,主要有幾個因素:第一,雖然所得成長率下降,但是高所得者的所得成長比較快,尤其是資本利得增加高於薪資的增加,造成高所得者購屋能力增強,加上住宅需求的所得彈性高,因此高所得者會持續購屋,導致住宅需求不減反增,因此不斷推升房價。
第二,由於主要的產業和建設都集中在都市,包括交通、教育和其他公共財,因此人口不斷向都會區集中,未來此一趨勢應該也不會停止,所以當少子化問題出現時,最先受創的是偏鄉地區,而不是都會地區。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偏鄉地區的房地產價格很便宜,但是都會地區的房價卻一直高居不下。
第三則是不動產的租稅制度,因為台灣住宅的持有稅太低,投資囤房的成本很低,導致住宅投資行為盛行。比方說,台北市一棟2,000萬的房子,每年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可能只有2萬多一點,實際的有效稅率只有千分之一,實在偏低。另一方面,公告地價和公告現值也偏低,這些都是造成不動產持有稅過低的主要原因。
住宅是一種商品,房價漲跌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是因為投資或投機造成過高的房價,長期下會影響人們購屋的能力與居住品質,因此如何建全住宅市場,實現居住正義,就是政府應該努力的目標。
首先,政府應該建立一個透明而健全的住宅市場,實價登錄是第一步,讓住宅市場交易透明化,建商和投資者可以獲得合理的利潤,但是不能以囤房或是不合理的方式取得暴利。另一方面,房價透明可以協助買賣雙方取得一致房價認知,有助於不動產交易。
其次,為減少不動產囤房,政府應該推動適當的囤房稅,以減少空屋的資源浪費和投資者的囤房行為。近年來,國內財富分配惡化情況遠比所得分配要嚴重許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很多有錢人持有許多不動產,而這也是推動房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課徵囤房稅將可有效抑制不動產投資和投機行為,長期下對於抑制房價會有正面的效果
第三,針對年輕人的住屋需求,應該有兩種方式來解決,一個是提供更多合理價格的自有住宅,另一個是提供更多的出租住宅。在自有住宅方面,都會裡蛋黃區的房價要調降幾乎不可能,政府應該改善都會外圍的大眾交通系統,例如捷運,讓年輕人或所得較低家庭可以購買郊區的房子,但仍然可以很方便到都市來工作。另外,在租屋市場方面,政府應該透過減輕房東租稅的方式,鼓勵房東把空屋拿出來出租,以增加租屋的供給;同時,提供更完善的租屋契約,讓租屋雙方都有更好的保障。
最後,20萬戶的社會住宅只能提供給年輕人或中低收入戶所使用,無法解決大多數年輕人和中低家庭的居住問題政府唯有從健全不動產市場和相關租稅政策著手,才有可能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同時才有可能讓所有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居住環境和品質,達到居住正義的目標。












聯合報黑白集/「有戴才保庇」的迷思


2020-02-02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眾排隊搶買口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防止武漢肺炎擴散,政府陸續祭出多項防疫措施,但有些顯然已淪於「鍵盤防疫」,脫離現實,折騰民眾,充斥官僚心態。其中,又以口罩之亂為最
蘇貞昌院長農曆年前就稱備齊四千五百萬個口罩開始釋出,實況卻是排隊搶購成為新春奇特風景;禁止出口、限購三個及訂價八元等政策,又引發「飢餓行銷」效應,以及帶頭哄抬、政府發財的批評;宣布全面徵用醫用口罩後,更讓民眾擔心買不到和每天都得耗時排隊買。
還有單位猶似惟恐天下不夠亂,台鐵表示若疫情升溫將拒載未戴口罩乘客,勞動部也訂指引要雇主擔負提供口罩責任,否則最高罰卅萬元,真教四處買不到口罩的民眾及雇主情何以堪?
口罩之亂很大原因出在連串政策失當或資訊誤導。蔡總統和蘇貞昌一開始教大家「勤洗手、戴口罩」,等到民間形成「有戴才保庇、不戴被嫌棄」迷思和一罩難求問題後,疫情指揮中心趕緊呼籲健康民眾不需一律戴口罩,專家也建議一般學生無須戴口罩,但如今已幾乎人口一罩,甚至有罩才放行,不搶才怪
解決口罩之亂,政府必須從人民角度出發,除提供正確防疫資訊,更應將非常時期提供口罩視為政府義務。勞動部都要求雇主提供口罩了,既然蘇揆表示政府財務狀況良好,何不考量免費提供給必須進入醫院等重點防疫場所的民眾?每天僅幾百萬元,卻可一舉解決防疫、買不到、囤積、哄抬等問題。














聯合報社論/游錫堃應有的憲政自覺與民主承諾


2020-02-02 00:1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任立法院長游錫堃。記者季相儒/攝影

第十屆立法院開議,民進黨團以過半優勢,讓游錫堃順利接掌國會龍頭。民進黨持續完全執政,當然可以有效維持行政、立法兩院運作順暢,但也可能重蹈上屆立院覆轍,讓新國會繼續淪為「立法局」的龍套角色,不但辜負國人期待,也破壞我國民主憲政,新任的游錫堃院長對此不能等閒視之
游錫堃雖是菜鳥立委,但他曾任省議員和行政院長,當年在省議會和當今閣揆蘇貞昌同被喻為「黨外鐵三角」,應能體會議會監督行政的天職,在黨內資歷與實力也與蘇揆不相上下。蔡英文總統欽點游錫堃掌國會或有派系制衡的權力考量,但游錫堃則應有憲政制衡的角色自覺
民進黨團雖居國會多數,但向來不敢自作主張,唯總統與政院旨意是從上屆院長蘇嘉全對行政院照單全收,置立法院尊嚴於不顧。過去國民黨多數時,王金平任立法院長,雖然主持議事立場常受黨內質疑,但他善用議長職權,維持立法院尊重少數、多元包容的緩衝角色,這樣的議事風格在蘇嘉全持槌時代已經消失,這是游錫堃應引以為戒的。
在蘇嘉全時代,民進黨過去痛恨的多數暴力不斷上演,到最終章《反滲透法》根本略去應有程序,扭曲國會尊嚴,立下連行政部門都不知如何執行的草率惡法,對人權自由的可能侵害難以估計。這種讓國會淪為一言堂、讓黨團自主作廢的政黨運作,都違反民主常軌
更糟的是,國會自我矮化,立法自我閹割,造就總統權力獨大與行政權力獨霸,違背民主原則與分權精神,嚴重破壞憲政體制基礎,更讓我國籠罩在威權專政陰影下。國會議長必須為維護憲政健全與國家發展勇於把關,這點蘇嘉全完全失職,游錫堃有機會避免重蹈覆轍,就看他在不在乎自己的憲政角色與歷史定位。至於游錫堃過去催生「正常國家決議文」、推動正名制憲等違憲、撕裂作為,與立法院長的憲政角色扞格,自不待言。
民進黨橫行議場,國民黨須負一定責任。國民黨上屆立院表現乏善可陳,儘管事事杯葛,天天記者會,卻無法掌握蔡政府失政有效揭弊;國民黨不用功不認真,戰力還遠不如時代力量。如今國民黨改革,不能忽略立院黨團的健全與再造;唯有強大的立院黨團,才能重塑國民黨與民意同在的形象
新興的台灣民眾黨有台北市長柯文哲頂著,雖然只有五席,難扮演關鍵少數力量,卻可能衝撞國會,把超越藍綠的新政治,拿立法院當實驗場。時代力量在上一屆就能有點火的作為,台灣民眾黨有為柯文哲闖天下的使命,國民黨則宣示未來將以立院黨團為決策核心和戰鬥引領,這些在野力量能給新國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都是游錫堃必須理解、關注和包容的。
游錫堃在大選時,不斷強調要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守護台灣民主,首先就要維護立法院的憲法角色與職能,拒絕憲政失衡與威權復辟要讓不同政黨能有效地為民喉舌,監督政府施政,守護人權自由,為人民謀福祉。游錫堃不必自居為王金平之後的「新喬王」,也不必像蘇嘉全那般「故作中立」狀,但絕對應當超越「民進黨院長」身分,善盡國會議長角色,健全立法環境,引導議事運作,讓立法院扮演推動國家進步升級的角色,而不是淪為破壞民主自由與人權發展的絆腳石。
游錫堃是行憲以來首位曾任閣揆的立法院長,使他更有超越兩院高度,為健全憲政運作與政黨政治奠基的機會。而新國會成立當下,台灣正面臨武漢肺災疫情衝擊,游錫堃曾經在SARS期間以閣揆之職推動特別預算與特別條例,協助國家度過災厄;或許這回游院長能夠轉換角色,凝聚朝野力量,主動立法,督促行政部門落實防疫,同時避免歧視與傷害人權,和民間共度疫情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