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蔡總統六大內政改革 刻不容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050/web/

◆  聯合報社論/新的四年,民進黨勿忘民主和正義價值(《2020大選》系列之 五 ,系列完)
◆  聯合報黑白集/青壯派以吳敦義為鑑
◆  經濟日報社論╱蔡總統六大內政改革 刻不容緩







經濟日報社論╱蔡總統六大內政改革 刻不容緩


2020-01-15 23:4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英文以壓倒性多數選票連任總統,主要來自於外在、政治因素而非內政尤其是財經政績獲得選民的肯定。尤其執政近四年,不少政見跳票,所得分配惡化,房價持續上漲,實質薪資也倒退16年,空汙問題仍未改善,企業的五缺問題也有待解決,選前猛開政策支票花費超過5,000多億,未來的財政、能源、環保、社會保險,乃至於居住正義及低薪等問題,都是嚴厲挑戰。
就財政而言,雖然財政部表示過去三年的「總預算」出現剩餘,甚至增加還債數額,但未來「特別預算」舉債超過1兆(含8,9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尚未執行部分,及2,500億元戰機採購),加上選前政策支票,債務勢必增加,中央政府的負債比率將面臨40.6%上限的保衛戰。而稅收超徵數也愈來愈少,還有120億的印花稅可能廢止、權證避險降稅、產創條例延長十年和增加租稅減免範圍等,也造成可觀稅損
在租稅政策方面,相對於馬總統任內至少還推出了奢侈稅、富人稅、房地合一稅、囤房稅等加稅措施,有助於財政又有利於改善所得分配,蔡政府只有提高遺產及贈與稅指定用途於長照2.0,其餘的租稅政策都是讓所得差距擴大,例如取消富人稅調降大股東股利所得稅負,相對增加小股東稅負,長照扣除額只有區區每月1萬元,以菸稅支應長照,也引發基層民眾的抱怨。
能源政策則讓民眾充滿疑慮。前年底通過的以核養綠公投,本可讓蔡政府在綠電到位之前,有喘息的時間延長非核的時限,兼有「夠穩廉潔」的優點(即不缺電、供電穩定、電費便宜和空氣乾淨),但蔡政府仍執意要沒收民意,以致於民國114年(2025年)之前必須燃煤發電火力全開,以肺發電將是國人未來五年的夢魘。而且空汙的來源還有交通工具等移動汙染源和工業的固定汙染源,都是中央的交通部、經濟部和環保署的重責大任,至今仍毫無政策成效可言
在社會保險方面,蔡總統在選戰期間還表示年金有破產危機,必須改革。事實上,蔡政府在年改上是吃軟怕硬,占中央支出只有7%、最晚破產的公教退休金砍得最兇最快;反而占中央支出超過24%的勞保、農保和國保不敢改革,導致勞保潛藏負債增至9.11兆元,勞保基金將在民國115年(2026年)破產,選前還對老農津貼加碼,將來勢必影響改革進度。而健保的保費改依家戶總所得的政見迄未實現,財務又連三年赤字,必須依靠安全準備先行填補漏洞,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只夠1.79個月的支出,迫近調漲費率的門檻,明年非大幅調漲健保費率不可,勢必增加青壯年勞工的負擔。此外,長照目前覆蓋率低,跟不上人口老化的長照需求,依靠不穩定的遺贈稅和菸稅「以短支長」,長照基金將在民國115年(2026年)破產,又會波及財政,實在令人擔憂。
在居住正義方面,相對於馬政府還推出奢侈稅、房地合一稅、囤房稅,以及實價登錄,蔡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並未落實,實價登錄不進反退,房價指數飆至歷史新高,房租連續九年上漲,房價所得比仍然居高不下,空屋有增無減,如何改革也是一大挑戰。
至於低薪問題,民國107年(2018年)勞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僅49萬元,代表有一半的勞工每月總薪資低於4.1萬元;中位數平均數比值連六年下降,代表高、低薪差距持續擴大。去年的實質經常性薪資仍低於民國92年(2003年),等於倒退16年,四年前承諾訂定「最低工資法」也尚無下落。
總之,在背負高支持度的壓力下,蔡總統若不能大力改革,無法兌現政見支票,內政績效不彰,將辜負817萬選民(尤其青年、勞工)的期望。民意如流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第二任真的要少噴口水,多流汗水才行了!












聯合報黑白集/青壯派以吳敦義為鑑


2020-01-16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內青壯派代表人物,剛連任立委成功的林為洲(左起)、蔣萬安及江啟臣日前請辭中常委,宣示國民黨必須建立新的決策模式。 圖/聯合報系資照照片

在青壯世代中常委相繼請辭抗議的怒火下,國民黨中常會昨天通過主席吳敦義的請辭案,為姍姍來遲的黨內改革打開閘門。
不可否認,國民黨這次敗選,是由於因應遲緩、戰略錯誤、人選欠佳、誤判形勢等諸多原因所造成。但這麼多因素加總,全都可以歸結到黨機器失靈尤其黨主席私心太重而無法公正領導、無法整編隊伍,造成內亂不斷,拖垮政黨選情
吳敦義在敗選當日表達了不乾脆的請辭,據稱是為等主席任內債務清理完畢,再行告別。這種說詞,和他提名不分區立委的徇私錯亂如出一轍,毫無說服力。正因為如此,才會有羅智強等議員率先發難,再有江啟臣、蔣萬安等立委的辭中常委跟進,以致連挺吳派中常委都表態絕對不會慰留他
以國民黨性格之保守,這次能有青壯派民代跳出來呼籲改革,應是各界樂見之事。一則青壯派在這次選戰中積極參與,他們並非口號黨;二則他們身在基層經營,對國民黨的老大文化深有感觸;三則是他們對於藍軍與年輕族群脫節的癥結比較清楚,更能對症下藥。
但別忘了,青年改革者淪為守舊老人,吳敦義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廿歲就讀台大時,即以興革言論獲得蔣經國召見;廿五歲便獲國民黨提名,順利當選台北市議員。四十多年後,他當上主席,卻忘了如何把帶到榮光之路
人們樂於看到國民黨興革,也期待青壯改革者以吳敦義為鑑。













聯合報社論/新的四年,民進黨勿忘民主和正義價值


2020-01-16 00:4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右)與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左)昨天出席民進黨中常會,蔡總統認為因為團結才打贏選戰。 記者潘俊宏/攝影

民進黨在總統和立委選戰雙雙大勝後,未來四年,它的各項執政措施,無論是內政、兩岸、經濟、能源或外交,都攸關台灣甚鉅。但其中最令人憂慮的,莫過於台灣「民主鞏固」的問題。民主議題之所以讓人憂心,主要是民進黨過去四年在推動其所謂「改革」時,經常不惜違背民主和正義價值
檢視蔡總統過去四年的施政,其「改革」主軸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強調的是「轉型正義」,第二階段強調的是「國家安全」。在推動轉型正義階段,蔡政府制定或修訂了不當黨產條例、軍公教年金改革、促轉條例、財團法人法等重大法案,並修改《選罷法》、《公投法》,下修了罷免和公投的門檻。這些法制上的變革,常被民進黨當成改革的「成果」炫耀。
問題在,推動這些所謂「成果」的過程中,不少手段其實是和民主法治或正義公平背道而馳的。例如,轉型正義工程暗藏政敵追殺,軍公教年金改革是撕毀政府承諾,且刻意略過更迫切的勞保年金問題;又如,《財團法人法對人民財產權構成侵害至於公投法的修正及再修,都是為了民進黨政治利益,甚至不惜把公投關回鐵籠這些作法,皆與正義相去甚遠
在第二階段以「國家安全」為主軸的修法中,民進黨的作法更從對「法治與公平」的輕薄,升級到了對人權價值的侵奪。從「國安五法」到「中共代理人法」和「反滲透法」,威權手段連續出鞘,雖爭議連連,但民進黨仍強渡關山。去年底強行通過《反滲透法》,達到高峰。
除了這類威權法制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法令的執行上,蔡政府也為了維護政權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例如,曲解《大學法》刻意卡管,促轉會淪為「東廠」,「英系」監委的「打藍不打綠」,乃至民眾因批評政策動輒遭政府以《社會秩序維護法》「查水表」等。其他,如《黨產條例》執法的雙重標準,更是民進黨無法辯解之處。
在用人方面,蔡總統也奉行「只求政治效果,不問公平正義」的原則。對於獨立機關用人,蔡政府亦毫不避嫌,不斷任命政治立場鮮明的「打手型」人物來執行任務。監察院的陳師孟們中選會的陳英鈐、李進勇、陳朝建促轉會的張天欽黨產會的顧立雄、林峯正,都是其中佼佼者
整體而言,民進黨四年來推動的改革是「雙重標準」的改革,只改站在自己對立面的人這也是主權為名、犧牲人權的改革,把國家安全的大旗放在民主、法治、人權的價值之上。未來四年,民進黨如果仍以這樣的態度施政,台灣民主走回威權的老路,將指日可待。
民國105年(二○一六年)民進黨完全執政時,輿論即曾擔心,以民進黨的政治風格,這將導致行政權獨大,蔡總統不接受制衡和監督。四年下來,證明這個擔憂已然成真。這次民進黨再度取得完全執政,其作法是否會變本加厲,當然值得憂心。
平心而論,蔡總統既然已無連任壓力,她應該把更多心力放在台灣民主法治的鞏固,而非政治權力的競逐上;如此,民國113年(二○二四)交卸時,她才不會留下「威權總統的惡名。因此,民進黨對於已完成的不公不義立法及修法,必須採取必要的修補之計,至少在執法上必須回到符合民主與人權的軌道,勿再濫權。諸如媒體版的反滲透法是否真要制訂,也須三思
此外,考試、監察、司法院大法官和多個獨立機關的人事都將在未來四年大幅換血,成為民進黨完全掌控的架構。蔡總統若要建立自己的歷史定位,真正廓然大公、超越政治考量的任命是絕對必要的畢竟,權力是一時的,民進黨不會永遠執政,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的建立,才是國家發展的長久基石
(《2020大選》系列之 五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