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非核附體與政治掩護,中火空汙水汙沒在怕
◆ 聯合報黑白集/捧著太陽花做兩面人
◆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關係升溫 商議FTA良機來臨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關係升溫 商議FTA良機來臨
2019-11-02 02:5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台美關係親密程度有走向歷史新高的趨勢,非但軍售案順利過關,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到處站台,美國國務院還聯名商務部致函美國500大企業,期盼強化與我國經貿關係;美國副總統潘斯上周的演講,更再度點出台灣是世界主要貿易經濟體的事實。這樣的趨勢當然創造出很多新機會,但也有挑戰需要克服。
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擴大,全球經貿結構也出現顯著變化。以台灣為例,今年以來主要變化可以歸納為「對陸降溫、與美熱絡」。今年至9月為止,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增長率接近負7%,對美出口增長率卻為正17%。事實上,若對美出口增加速度不變,美國很快就會取代東協十國,成為我國僅次於中國大陸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同一時段中,台商對中國大陸的新投資金額銳減57%(對全球投資增長減少42%),美國對台灣投資則暴增70%。長期以來,我國持續面對「對外投資多、來台投資少」這種投資赤字的問題,今年卻罕見出現了「來台投資大於對外投資」的反轉現象。
歸納以上的數據,反映出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雖然有產業應變措施帶來的短期調整,但也開始出現一些可能屬於長期結構性變化的跡象。以兩岸經貿關係為例,對中國出口大幅衰退可能是短期現象,隨著美中貿易戰退場或有緩解機會;但在貿易戰之前就已經出現的投資退潮,恐怕是「一去不復返」的結構改變了。赴大陸投資減少,意味著貿易持續減少的趨勢可能也難以避免。另一方面,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台美(以及台日、台韓與東協)經貿關係進入新高點。
台美政治關係的增溫,對於以上市場調整形成的結構變遷而言,應該是一股助力,但也有挑戰,首先即是台美合作是否會以「跟中國說再見」為前提。台美合作並非從零開始,過去25年來建構的「美中台」錯綜複雜三角關係要如何解構、重組、再生,對台商而言,就是第一個重大挑戰。
例如許多台商當初赴大陸投資,不純然是自主決定,而是配合下單美商的調度安排。20餘年來已建立複雜盤結的供應鏈網絡,也可能就近打入了中國供應鏈;若跟美國合作的前提是要跟中國斷鏈,恐怕會讓許多業者陷入天人交戰。換言之,如何既維持與大陸的關聯又能維持與美國合作,將是最關鍵的挑戰。
這個挑戰,對於如AI、IoT甚至新能源等前瞻科技領域的衝擊更高於傳統產業。對於新興科技發展,美國無疑是關鍵技術及創新來源。但在另一方面,北京近年來不但大力透過各種公私力量扶植,更廣泛地落實「以市場換技術、換投資」的政策,要看上中國龐大商機的業者,必須去中國落地、投資並帶來技術。
對台灣而言,跟美國的技術合作必須維持深化,然而中國巨大的利益又如何能放棄?問題來了,美國過去就已經擔心台灣會成為防堵中國取得美國技術的破口,於是跟500大企業合作當然是好事。但如何維持台美間的信任,又可保住大陸市場,任務愈發艱鉅,某些業別或許終究無法迴避選邊的問題。
隨著關係升溫,洽簽台美自貿協定(FTA)又浮出檯面。過去十餘年台美FTA始終停留在研析階段,去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APEC峰會再提也無下文。隨著美國參議院9月通過「台北法案」支持台美FTA,加上其他升溫跡象,似乎又重現機會。然而從美日貿易第一階段協定內容來看,川普政府的談判立場(至少在第一階段)很明顯的是「拿很多、給很少」,我們除興奮之餘,如何回應、化解這種立場衝擊,是新的任務與挑戰。
聯合報黑白集/捧著太陽花做兩面人
2019-11-02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太陽花學運台北地院日前認定北市警局執法有違比例原則,判賠逾百萬,引發爭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太陽花占領行政院遭驅離還能獲國賠領錢,警界譁然激憤,直言未來面臨陳抗將難以作為。內政部長徐國勇表態挺北市警局上訴。支持警察,市警局本來就該上訴。但蔡政府左手對太陽花撤告,右手支持市警局就國賠案上訴,不僅是面對陳抗兩套標準,更是十足的兩面人。
蔡政府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對太陽花撤告,先籠絡後酬庸;但同時冷看警察成為殺人被告跑法院,卻令警界心寒。等年改陳抗四起,逼得蔡英文坐困圍城,才強調嚴正執法。如今太陽花國賠案再度踐踏警察尊嚴與士氣,徐國勇的神邏輯卻說這是馬政府造成的,他以為警察看不出同樣執法作為,面對年改陳抗就是嚴正執法,面對太陽花就是國家暴力嗎?
徐國勇還稱,執法要符合比例原則,去年立院發生多起抗議事件,也不曾出動鎮暴警察;意在凸顯馬政府驅離太陽花過當。徐國勇沒說的是,那些陳抗最多衝撞大門,可不曾占領立院,更不曾衝砸政院;徐國勇也沒說,那些保護蔡英文的冷冽刀鋒拒馬,如果有人陳抗濺血,有沒有國賠可領錢?
太陽花國賠案,法官強調是以降低證明度的方式,重新分配舉證責任;講白話就是,即使太陽花提不出影像證明,只憑其傷勢和一面之辭,就認定警察在群眾反抗和混戰中的驅離過當。如此「不證自明」的判決,徐國勇應該教教警察以後要怎麼嚴正執法?
蔡政府可以捧著太陽花做兩面人,不能強迫警察也做兩面人。
聯合報社論/非核附體與政治掩護,中火空汙水汙沒在怕
2019-11-02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市強力稽查中火並開罰,不過中央修正操作許可證相關法規,讓地方政府憂心像「被拔走老虎牙齒」。 圖/中市府提供
以「不怕罰、罰不怕」聞名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上月底接到台中市府六千萬元天價罰單,限期改善。這次被罰不是大家熟知的空汙,而是放流水超標,顯示中火無視地方環保單位罰單,只要不勒令停工,中火自有迴旋抵賴空間。中部民眾的宿命並不只是「用肺發電」,還要付出更多健康與環境的代價。
中火這隻巨型煤電怪獸早就因空汙名聲在外,「大到不能倒」的地位絕非虛名。五千八百多百萬瓦的發電裝置,一跺腳全台震動,連台中市長盧秀燕都擔心被政治操作成供電不足的反商元凶,對裁罰或勒令停機,出手多所顧忌;而台電靠著經濟部的保護傘與執政黨的呵護,怎會怕這區區罰款?
「往西看不到大肚山」對中部民眾毫不意外,但中火卻不難規避。吹東風的季節必須戒備,翻過中央山脈的東風在西部鄉鎮沉降,因而中部鄉鎮不但台中、彰化,甚至內陸到埔里全都倒大楣,不只看不到大肚山,根本是「視茫茫」。但這有一定時間,早上太陽升起後大家對橘色空汙有感,環保稽查人員還沒上班;接近中午是高峰,但同一時間用電需求也升高,就胡亂應付;下午之後海陸風交替,陸地空汙漸次飄向海面,空汙證據湮滅於無形。
但中火這次是放流水超標,空汙因風向、海陸風交替,汙染物隨時間「隨風而逝」,但排放水的汙染物就不像台電認知的入水即安,中市府若未能掌握水流方向,這樣的環保稽核恐嫌脆弱。
盧秀燕判斷,中火因擔心被查到空汙超標,就添加化學物質降低空汙,但汙染物溶於廢水後,中火卻未有完善的汙水處理設施,導致廢水排放不合格。換言之,中火長期承擔蔡政府非核政策原罪,火力大開,但空汙惹民怨,只好空汙換水汙,然後拿著空汙降低的數字糊弄民眾,然而汙染不滅,民眾或許稍減「用肺發電」的壓力,但繼續付出其他的健康代價。
中火反擊說,台中市政府「是為罰而罰,恐怕不是以改善水汙為目的」,可以看出,中火這次挨罰,不但是因為得寸進尺,更是因為有恃無恐。過去空汙挨罰人盡皆知,這回竟然發現廢水排放也毫不設防,被抓到還理不直而氣壯,簡直不把民眾的健康與相關的環保防線看在眼裡。但地方單位開罰,有多少實際的遏止或制裁能力,沒人敢說。
升格前台北縣的例子,說明台電何以有恃無恐。台北縣政府對轄區幾所核電廠各種名目的裁罰,每日一罰,一共罰了約二十三億元,但經過訴願等行政程序後,二十三億罰款全撤銷。這次中火水汙被罰,同樣表明不排除提起行政救濟;環團批評台中市府沒有勒令中火停機,重罰只是把錢從政府左邊口袋換到右邊口袋,其實最後這筆錢恐怕連左右口袋都懶得換。
經濟部說詞幾乎只有「供電安全」一項重點,但請查對台灣的電能供應鏈是這麼不安全嗎?過去這段時間台電的發電量、供電量,官網都明確披露,中火角色在哪裡、中央調度角色又在哪裡?這原本都是用電調度中樞的任務;但放任空汙、水汙的惡化,卻充分顯示經濟部、環保署等的監督空洞化。
面對中央這樣環保設計的層層呵護,即便地方環保人員認真守候,也很難發揮及時的遏止作用。在這套汙染稽查機制下,檢舉、採樣、送驗、判定、裁罰,之後循行政程序訴願再訴願,最終可能是裁罰免議,國營事業哪裡在乎地方環保單位的稽查?左右口袋互換,中央又哪裡會在乎國營事業排汙?
中火的罰單也許仍有些嚇阻效用,但有供電安全的恐嚇、有行政程序的保障,還有蔡政府的非核任務附體,更有大選當前的政治操作掩護,台電與中火當然處變不驚。要處理這局面,沒有理由不授權地方,該罰就罰,該停工就停工,不然汙染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