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RCEP將達陣 台灣企業何去何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5477/web/

◆  聯合報社論/高鐵南延,蘇貞昌輾碎專業制度與文官價值
◆  聯合報黑白集/子彈與東風四十一
◆  經濟日報社論/RCEP將達陣 台灣企業何去何從







經濟日報社論/RCEP將達陣 台灣企業何去何從


2019-10-05 01: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東協十國和其他六國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於本月12日在泰國召開部長級會議,會中可能會宣布即將完成協商及公布主要內容,並在明年完成簽署。合理預期,RCEP將會在未來一、二年生效。
RCEP會員國占台灣對外貿易將近六成,可說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如果未來這些會員國之間可以享有貿易免稅優惠,台灣產品卻要繳稅,必然會大為削弱台灣產品在這16個國家的競爭力屆時台灣的產品不但會被排擠在外,國內外資本也可能會轉向這些國家投資,加速台灣的邊緣化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政府應該要妥善因應
RCEP最早是在民國100年(2011年)時由東協十國提出來,希望將已相互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六個國家(中日韓紐澳印)組合起來,成立一個大型的全面綜合經濟合作協定。由於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兩國,再加上東協十國的人口,總人口占全球人口將近一半,將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經濟合作協定。另外,RCEP會員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與貿易總量,約占全球的三成,市場潛力不能小覷。
過去九年多,RCEP已經進行過超過20多次的協商,大部分內容都已談完,之前主要問題卡在印度對於中國大陸的擔心因為大陸是印度的最主要進口國與最大的赤字來源,印度若再對大陸降稅,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大陸產品進入印度。最近印度終於鬆口,願意分年調降八成大陸產品的進口關稅;在印度同意之後,RCEP應該很快就可以完成協商。
與去年底生效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相比,RCEP的開放程度相對要低很多,不但關稅調降的項目較少,很多產品的關稅也未完全調降到零。而且,CPTPP的相關內容有30章,RCEP的相關規範少了很多。
雖然RCEP的開放程度較低,但對台灣而言,RCEP占台灣貿易總量59%,CPTPP只占24%在投資方面,RCEP占台灣對外投資的65%,CPTPP只占14%因此, RCEP對台灣的重要性遠遠超過CPTPP
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對外貿易不但可以擴大出口,帶動國內生產,且因生產規模擴大,也可以大幅降低台灣的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更重要的是,為了要與其他國家產品競爭,台灣的企業勢必要更有生產力,所以開放市場、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就非常重要。
在馬英九總統時代,因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RCEP都還在協商之中,無法立即申請加入,要等到原始發起國家之間完成協商及正式生效後,其他國家才能在第二回合申請加入。韓國、泰國和台灣都已表明加入CPTPP的意願,如今RCEP即將完成協商及生效,相信會有更多國家申請加入,香港也已經表明加入意願
台灣地理環境處在CPTPP和RCEP兩大陣營的中間,且與這兩大陣營的貿易與投資都非常密切,當然應該要積極申請加入,接著再強化與這些地區的經濟整合。可惜的是,過去三年多來,民進黨政府並未積極地爭取加入這些重要的多邊經濟合作協定,例如CPTPP都已生效將近一年,卻未看到政府有任何作為。
RCEP即將達陣,我國想要加入必須先克服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台灣可能先得爭取和東協十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分頭成為經濟夥伴之後,這些國家才會有意願再洽談台灣加入RCEP事宜。另外一個更困難的問題是,中國大陸是RCEP的成員,依慣例新會員的加入必須獲得所有會員國的同意。換言之,如果想要大陸同意台灣加入RCEP,可能會面臨大陸要求先協商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後續的協議。
當前兩岸關係降到冰點,台灣想要加入RCEP可能是難上加難。問題是,眼看著CPTPP已正式生效,RCEP也即將生效,政府卻一籌莫展,只能放任台灣企業自已去面對這麼困難的國際經濟情勢。我們為台灣的未來感到十分憂心。







聯合報黑白集/子彈與東風四十一


2019-10-05 00:2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共十一國慶舉行慶祝建政七十年大閱兵;圖為東風41戰略核導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共和國的七十歲生日,習近平藉閱兵展示了東風四十一洲際飛彈號稱全球快遞」的這款神器,半小時即可飛抵地球另一面的美國但全球目光的另一個重點,是香港的一顆子彈
英國泰晤士報刻意作了這個對照。香港警察千鈞一髮之間扣下扳機,示威者應聲倒地,作為前殖民母國的這份報紙認為,這顆小小子彈的鋒芒,蓋過了「東風」快遞。
改革開放四十年,沒有人曾想過中國大陸可以企及今天的成就,美國對它的崛起寢食難安,終於決定發動貿易戰進行圍剿,東風四十一亮相,就是對華府的心理威懾,要美國認清,攔阻中國為時已晚
但習近平恐已發現,「東風」固然威風凜凜,一顆子彈也讓香港坐困愁城。香港不太可能回到過去,只講究收入與GDP,就叫人民沉默。香港的示威者猶如燒不盡的野火,到了共和國的壽辰這天,依舊看不見運動的終點
川普搬出貿易赤字刁難時,北京充滿睿智地研判,大國爭鋒是歷史的必然,貿易戰將是曠日廢時的持久戰;但香港市民走上街頭時,北京卻不切實際地希望,用優勢警力迅速平息眼中的這場「動亂」。
東風導彈固然是美中爭霸的加演秀,子彈恐難解決香港的問題。街上狂飆的勇武派恐怕並不真懂民主,卻始終讓香港陷於困境。
東風四十一提振了大陸人民的士氣,但也讓美國和西方世界更有抗中的危機感一顆子彈不能解決香港的基本問題,反而陷入治絲益棼的僵局。
「共和國」的七十歲生日過後,還有很多未能解決的難題。









聯合報社論/高鐵南延,蘇貞昌輾碎專業制度與文官價值


2019-10-05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高鐵南延敲定左營案,將由左營站延伸至屏東六塊厝,引發各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蔡政府選前大撒幣、大送利多下,高鐵南延案也被當成政績放送。行政院長蘇貞昌先是大張旗鼓跑到屏東開記者會,當場宣布高鐵南延,連路線都一併明示了。半個多月後,交通部開審查會背書,未表決即拍板通過蘇揆屬意的左營案。然後,蔡英文總統回屏東拜廟跑選舉,也拿高鐵來宣揚政績了。
高鐵南延案通過速度迅如高鐵,立馬再添一樁蔡英文的政績工程,卻徹底輾碎了交通專業評估制度與文官專業價值。
高鐵在民國96年(二○○七年)扁政府後期通車,面對隔年的總統大選,扁政府就有南延之議。同年九月,當時交通部次長何煖軒把腦筋動到政院已核定、正要動工的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打算鋪設第三軌,讓高鐵與台鐵共軌進高雄車站並延伸屏東,當時遭鐵道專家群起砲轟,認為不具效益,且造成安全與營運風險,擺明了就是選舉考量。
十二年後,同樣戲碼從扁政府換到了蔡政府,只是扁政府再怎麼強勢,最後還是在專業與民意下低頭,不敢強渡關山。馬政府上台後,當時的交長毛治國基於高鐵財務狀況,以及共軌涉及技術整合與效益等因素,認為現階段高鐵不應南延
蔡政府上台後,南延之議再起,交通部鐵道局先提出從高鐵左營站延伸至屏東六塊厝的左營線,以及從燕巢機廠岔出的路線,當時左營線就遭學者質疑運量評估偏高、自償率偏低,卅年都無法獲利,根本不具經濟效益。後來雖補件再審,還是被打回票。
去年九合一選前,鐵道局又提出高雄案及小港潮州案,與左營案、燕巢案直接拉到屏東不同的是,此二線都是「進高雄、延屏東」,前者會進入高雄車站,後者則經小港機場,但經費都因此暴增一倍以上當時鐵道局力主,不要只考慮財務,應從國土及區域發展思考,但仍遭學者高度質疑。從扁政府到蔡政府,高鐵南延都是從供給導向,說服外界開發就會創造需求,卻忽略以需求為導向,但目的都只為將其背後的政治目的與選票利益合理化。
沒想到隔了一年,總統大選當前,高鐵南延案突又端上檯面,這回不僅由蘇貞昌直接拍板,連路線都欽定了,且還是早已被交通部審查會否定再否定的路線。如此毫不遮掩強迫專業打臉自己為政治背書的作風,更甚於「酷吏」的暴衝。
軌道建設涉及廣泛、影響深遠,不僅造價昂貴,後續維運經費更是驚人,交通部早已建立一套嚴格且有量化數據可茲評量的審查制度。這也是為何軌道建設期程漫長,就為避免製造蚊子軌道,變成國家財政窟窿。
然而,這套行之有年、不分藍綠執政皆遵循的交通專業評估制度,卻被蘇式施政風格完全破壞。過去在交通專業審查會中為國家財政把關、區域平衡發展而斤斤計較的財務效益、自償率、土地開發利益等等,如今都可因為一人一黨的政治或選舉考量,被視如無物。
這條路線把高鐵從左營站拉到屏東六塊厝,花五百多億,充其量是從高雄蛋白區接到屏東蛋殼區,為的只是跨過高屏溪象徵意義的假南延」,難怪不只高雄市政府不滿,多數屏東人也不埋單。例如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民眾提議停止高鐵延到屏東,很快超過五千人附議成案,附議最多的就是高雄和屏東人!
蘇揆踐踏的不只是交通專業評估制度,最痛苦的應該是理應不受政黨輪替影響的專業文官。在執政者的政治與選票利益下,這些鐵道局官員必須一再做出違反專業評估的路線方案。更難堪的是,蘇貞昌大筆一揮畫定了當初早被否決的路線。若一切長官說了算,只為政治服務,維繫國家體制運作的文官價值又何在?
蘇貞昌輾壓的交通專業評估制度與文官價值,才是高鐵南延荒謬劇中一道看不見、卻深可見骨且難以痊癒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