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停火曙光乍現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從美中貿易戰談未來全球經濟風貌
◆  聯合報黑白集/蘇揆與魔鬼的距離
◆  經濟日報社論/促回流台商升級 協助產業再興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停火曙光乍現


2019-10-26 00: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及中國大陸10月11日在華盛頓的談判後,美中貿易戰達成初步合意。然而,市場依舊擔心是否會重演過去一年多以來的歷程,即美中雙方看似氣氛和諧,將要邁向停戰,結果卻仍破局,走向新一輪的互加懲罰性關稅。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表示,11月16、17日在智利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他期待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貿易協議。一個月後是否可以達成停火協議,值得我們注意。
市場擔心美中協議再次破局的最主要原因是,此次談判後美方極力宣傳談判結果,但是中方保持沉默,讓所謂的初步合意有可能只是美方的一廂情願。今年6月這樣的情況就發生過,當時美中雙方歷經5月間的協商最終草案意見決裂,眼見貿易戰就要繼續惡化,還好6月底在日本大阪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中,川習會有了協議,美國暫時停止加增新的懲罰性關稅,同時雙方重啟貿易談判。
當時川普表示,在重啟談判初期,中國就會立刻購買大量的美國農產品。川普的說法,中方並沒有公開附和,結果就是雖然7月底美中雙方在上海再進行了一次部長級協商,但到8月初,川普就以中方並未履行購買農產品承諾為理由,自9月起開始實施新一輪報復關稅,中國則在數日後宣布暫時停止購買美國農產品。
回顧6月底川習會協議,會發現與此次10月部長級協商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談判的結果都是,美國暫停增加新的懲罰性關稅,換取中國購買大量的美國農產品。再者,合意之後,都是由美方向媒體洩漏談判結果,中方對談判內容則閉口不提,保留日後中方不認帳的空間。這次談判結束後的一些消息,似乎暗示中方對美方所說的內容不滿,雙方初步合意是否能夠在一個月後成為白紙黑字的協定,仍充滿變數。
我們認為,從談判實務面與美中情勢來判斷,此次美中貿易談判最後達成文字協議的機會高。就實務面來說,6月的川習會之前,美中雙方才剛歷經5月的大決裂,雙方的實務層級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摸索新的談判方案;川習會後川普喊出的協商內容,中國的實務官僚們並沒有買帳。很明顯的證據就是,7月底在上海舉行的部長級協商,行程上規劃了兩天,但雙方實質的談判時間只有五個小時,顯示中方並不急於達成川普方案。
至於此次10月的協商,劉鶴率領的代表團,在華盛頓足足談判了一天半,顯示雙方實務層級的交涉投入度遠超過7月底會談。再者,在這次部長級協商之前,10月7日由中國財政部副部長率領約30名中國官員,在華盛頓與進行了兩天的副部長級談判。就貿易談判而言,協商的頻率愈積極,愈是接近談判結果成局的象徵,10月份的美中協商出現了過去半年來雙方最積極的溝通頻率。
另就美中兩國的國內情勢來說,雙方也有極大壓力,不得不將無法解決的歧異擺在一邊,先求重啟農產品貿易。美國民國106年(2017年)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有240億美元,但民國107年(2018年)貿易戰爆發後,只剩下93億美元。現在又是美國農產品收穫季節的尾聲,農民們看著滿倉的大豆、玉米,卻擔心不知道賣到哪裡。美國政府對於重啟中國農產品進口市場的壓力極大。
就中國而言,因為非洲豬瘟及高飼料價格的影響,豬肉價格這幾個月來出現瘋狂性飆漲,8月的漲幅跳升為46.7%,9月更達69.3%。儘管中國已經在9月釋放出戰備儲存豬肉應急,但效果有限。再過四個月就是農曆春節,中國政府正承受平抑豬肉與其他食品價格的龐大壓力,如果美國農產品能大量進口,對中國來說是糧食供給的及時雨。
就雙方國內局勢而言,美中雙方目前皆有強烈動機先擱置爭議,優先重啟農產品貿易,因此11月川習會簽署協定的機率頗高。不過,美中雙方的其他矛盾,例如香港民主抗爭等,依舊是美中貿易戰停火與否的高風險因素。











聯合報黑白集/用嘴蓋比較快


2019-10-26 00: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交通部長林佳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佳龍自誇是民調祖師爺」,但他更大的長才,其實在交通。出任交通部長不過九個月,他上月剛宣布高鐵南延屏東,本月又宣布高鐵東延宜蘭。如此風風火火,把過去十幾任交通部長只敢想、不敢做的事,全都在大選前敲鑼打鼓趕出來。
在蔡政府做事,不大膽是不行的,尤其選舉正迫在眉睫。林佳龍則以行動力證明自己的果決高鐵南延屏東十七公里要五五四億元經費,高鐵延伸宜蘭五十公里路要九五五億元,他眉頭皺都不皺一下直接拍板。這樣的氣魄,就算蘇貞昌再老神威武,能不被比下去嗎?
老百姓都明白,高鐵南延/東伸這種事,用嘴巴蓋當然比較快。首先,南延和東伸兩段加起來,總經費要一千五百多億元,中央和地方都還不知道財源在哪裡呢!其次,南北工程估計都要十年才能完工,且宜蘭線會經過雪山山脈和翡翠水庫集水區,對環境和水源構成嚴重破壞,這通得過環評嗎?
高鐵南延線已被稱為「盲腸線」,對比之下,難度更高的宜蘭線,不怕變成「盲腸炎」?
紙上談兵容易,用嘴巴蓋高鐵當然快得多。但大家別忘了,光是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一個波浪型屋頂,蔡政府拖了三年都蓋不出來。最近,交通部才決定變更設計,簡化成為平頂。以這樣的執行能力,卻一個月內接連決定要把高鐵向南北延伸,蓋得出來才怪!
文革年代,中共創造了許多農工生產神話。只要是選舉年,台灣也辦得到。










聯合報社論/ECFA照妖鏡,蔡英文販賣恐懼騙很大


2019-10-26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腳步接近,國安部門頻頻指控中共介入台灣選舉。國安會上月更罕見地提出一份中國升高對台威脅與介選之綜合研析專案報告,指中共可能威脅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國安會的報告,原本是作為蔡政府產製「芒果乾」的成分居多,但ECFA會不會真的終止,已經引起各界關切。若深入一點觀察,「ECFA終止說」其實正是一面照妖鏡,照見蔡英文販賣恐懼騙很大,也照見蔡政府無力處理台灣經濟困頓與經貿邊緣化的窘境。
人們不妨回顧一下,民國99年(二○一○年)馬英九與蔡英文那場對ECFA的大辯論,那也是一位現任中華民國總統首次願意與在野黨主席就重大政策公開辯論。馬英九批評蔡英文訴諸恐懼,並以國民黨的開放和國際化,對比民進黨的鎖國和邊緣化,強調簽署ECFA能使台灣跟上全球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潮流。蔡英文則以民進黨是「走向世界,並跟著世界走向中國」,而國民黨是「走向中國,再跟中國一起走向世界」,極力反對ECFA。儘管辯論後民調顯示,觀戰民眾多認為馬英九的主張完勝蔡英文;但蔡英文仍稱,民進黨若重新執政,將公投廢止ECFA。
但到了民國105年(二○一六)大選,蔡英文卻不再表示恐懼,改口說要概括承受ECFA。果然,蔡政府上台後「惦惦吃三碗公半」,默默享受ECFA早收清單紅利至今。例如,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免稅利益累計六八.九四億美元,遠大於中國大陸對台灣出口的免稅利益六.○七億美元。這不僅證明ECFA對兩岸有益,更證明對台灣更是「利大於弊」。
當初,蔡英文主席痛批ECFA是「包著糖衣的毒藥」;而如今驚聞ECFA可能終止,蔡政府官員趕快跳出來說盡好話。經濟部長沈榮津說,ECFA對兩岸而言是共創雙贏陸委會陳明通更坦承,ECFA整體而言對我方有益,希望持續下去。這顯示,為了保住ECFA,蔡政府官員不惜打臉蔡英文主席;同時也拆穿蔡英文過去反對ECFA,不但販賣恐懼,而且騙很大!
事實上,ECFA終止問題,最早是施明德提出來的。施明德於民國99年(二○一○年)八月在報上刊登廣告,指ECFA第十六條終止條款是毀台條款」;如果政黨輪替不接受一中原則,極可能成為中國威脅的籌碼,他呼籲必須刪除。然而,當時藍綠都不同意。馬政府認為,ECFA簽訂與運作是基於雙方的善意與誠意,而終止條款的設計是國際上自由貿易協定的慣例,也是兩岸經貿關係最終的安全閥,目的是對台灣多一層「保護機制」。至於民進黨,儘管施明德認為「終止條款」的政治效應明顯威脅台獨,民進黨卻誓言「絕對捍衛終止條款的存在」。原因是,一旦刪除終止條款,那就是讓ECFA永遠存續了。
國安會重提ECFA的終止威脅,只是拾施明德牙慧。當年,不少人認為施明德危言聳聽;現在兩岸情勢丕變,ECFA「被終止」的憂慮卻逐漸浮現。而今,最尷尬的,莫過於當初聲言「絕對捍衛終止條款」的民進黨。當年捍衛終止條款,如今卻要面對終止條款的威脅;當年揚言重新執政後要廢掉ECFA,如今卻偷偷概括承受。儘管中國大陸已讀不回,ECFA半死不活,蔡政府一邊享受早收紅利,一邊對終止條款忐忑不安。原來,國安會炒作芒果乾,是供蔡政府自己食用的
ECFA是馬政府兩岸政策的重要成就,雖然遭到太陽花運動的重創,蔡政府卻意外還了ECFA歷史公道。沈榮津仍不忘打預防針,說ECFA終止只影響五%的外貿,金額不多他忘了,五%出口對勞工、農民的生計衝擊有多大,也完全輕忽了ECFA投保協議對台商權益與人身安全保障的重要性,這不包括台灣經貿邊緣化的危機。蔡英文對ECFA的表裡不一,說明她的決策風格之不可信;而她行凶涉險的兩岸政策,才是可能造成ECFA終止危機的最大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