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健全內需 因應全球變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411/web/

◆  聯合報社論/是誰惡意操作換韓,國民黨應追究到底
◆  聯合報黑白集/韓國瑜打法不對
◆  經濟日報社論/健全內需 因應全球變局






經濟日報社論/健全內需 因應全球變局


2019-09-05 00: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隨著美中貿易戰的長期化,全球貿易秩序已然脫軌,經濟衰退趨勢也隨之隱隱成形。國際貨幣基金(IMF)早前已將今年全球貿易成長率的預估大幅下修到低於全球經濟成長率,不但重現民國104年(2015年)的貿易黑暗期,也是國101年(2012年)來的新低。更嚴重的是美中貿易戰的結構性問題難解,全球貿易惡化也很可能演變成長期化。台灣經濟儘管受惠於台商回台投資及轉單效應,表現還算平穩,但近來出口衰退頻現,長期高度依賴出口來驅動經濟的模式,實在應該比各國具有更高的警戒心。面對可能的亂世變局,我們必須找出可以長遠發展的經濟布局。
台灣經濟主要的特色在於產業多繫於細密分工的全球供應鏈,經濟動能非常依賴代工製造與出口。面對美國打擊中國供應鏈,台灣長期就得設法擺脫依附於中國供應鏈可能的危機。選擇加入美國建構中的供應鏈是個契機,也是政府在台商回台潮中積極布局的方向。儘管以台灣產業的既有結構與能耐,加入美國供應鏈不算困難,但從更宏觀、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慣性的結構與能耐還是有其缺點與危險,可以發展但不能過度依恃。簡單來說,代工、出口一來很難避免國際景氣的衝擊,二來很難不重視低成本,但所造成的低薪現象常使經濟成長果實難以平均分享,也易衍生出中產階級困境和少子化等國安問題
擺脫慣性的確是困難的事,畢竟台灣依賴出口作為經濟成長動能由來已久,也在全球名列前茅。但面對貿易失序及隱然到來的全球經濟衰退,若要趨吉避凶,開展內需布局以減緩對供應鏈的過度依賴與衝擊便極為必要。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的內需布局不能像消費券般,只是為了因應短期景氣衝擊,也不能長期依賴政府支出來支撐。我們要的是一個健全的內需,具有良好自我回饋機制的良性循環,並足以作為長期驅動經濟成長的動能來源。
事實上,政府並非沒有看到內需的重要性。從所得稅有感調降,到行政院正推動擴大內需方案,包含秋冬國旅補助、振興商圈、購買節能家電補助、計程車汰換補助等,再加上先前推動的都更、長照、投資青年就業、托育新制與單身青年及婚育家庭租金補貼、老農津貼加碼等政策,都可以看到政府對振興內需的積極這些內需政策各有目的,包含社會安全網的強化、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內需產業發展等,基本上都具備良好內需應有的元素。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必須提出如下的建議。
正如前述,我們需要的是長期足以作為經濟成長動能的內需環境。對此,政府應將有限資源及政策誘因適度由外需轉向內需,避免過度重視出口而扭曲了資源配置。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唯有真正轉變思維,調整政策方向,才能創造健全內需,達到政府希望的內需與外需平衡目標,不致淪於口號。
其次,目前的內需政策多依賴政府支出來刺激,一旦政策不再,很難形成具有自我回饋性質的良性循環。以國旅補助為例,雖然短期可讓業界與消費者得利,但我們期待的是可以擺脫以量取勝、惡性競爭、低價質劣的旅遊業,進階成高品質、高附加價值、可提供高薪的產業,再透過所得的提高帶動更多內需產業的發展。但現在的國旅補助只是因應陸客減少降低業界衝擊的作法,雖然無可厚非,卻難助旅遊業升級轉型,甚至形成對政府政策的依賴,拖緩了轉型進程,無法創造具自我回饋性質的良性循環
內需的發展代表生活水準的提升,可真實享有經濟成長果實。我們樂見政府對內需的重視,更希望這些政策不只是選前利多放送,也不只是為了因應短期出口衝擊所採取的緩衝作為。我們期盼扭轉過去為了營造出口業績而扭曲的資源配置,真正體認到有廣泛的內需才算是健康的經濟結構。








聯合報黑白集/韓國瑜打法不對


2019-09-04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在個人直播中表示,大家都在黑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最近遭假消息及假民調圍攻,忙得焦頭爛額。要爭大位,就得禁得起四面八方的檢驗,這點他無法逃避。問題在他的打法不對,凡事都要親自披掛上陣,最後只會弄得師老兵疲,弄得觀眾也索然無味。
首先,不要天天在那裡喊冤,傾訴別人怎麼「黑」你。被黑是因為你是值得黑的對手,但回應「黑」不能只是消極喊冤,還有更幽默、犀利的反擊手法,讓對方自知沒趣。否則,每天正經八百地在那裡撿拾假消息,只會使自己變成箭靶,引來更多矢石。
其次,身為主將,不必凡事御駕親征。韓國瑜要做的是運籌帷幄,部署大局,重點出擊,這才是總統候選人穩紮穩打的戰略。至於被動的澄清回應,交給側翼或幕僚去做即可。韓國瑜左有國政顧問團,右有市府及競選團隊,更有各色民間智囊,戰力齊全。打宵小和打地鼠的事交給他們去做,不僅更有效,自己也顯得從容。前提是他要會用人。
第三,成立青年小組,專攻年輕族群選票。韓國瑜在選市長時,僅靠幾個小女生擔任助理小編,即成功塑造他的特殊形象。而今,他的打法變得正規,反而失去了原先的輕鬆趣味;也因此,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愈來愈弱。若要訴求未來願景,這絕對是不能放棄的一塊,韓國瑜必須打出青年奇兵;若能奏效,也能成功中和他既有的形象。
身為藍營主將,韓國瑜要發揮智勇,承擔責任。目前的散亂打法必須改變。







聯合報社論/是誰惡意操作換韓,國民黨應追究到底


2019-09-04 23:4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左)擁抱韓國瑜(右二),破除「換瑜」傳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台銘參選總統箭在弦上,此際忽傳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八月初派「密使」到大陸,和國台辦談「換韓」的消息。儘管當事人張顯耀和國民黨都已出面嚴正否認,國民黨也揚言提告,但在敏感時刻釋放此訊息的背後動機,才是令人玩味之處。
之所以出現「換韓」之說,主要是民國105年(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曾有「換柱」的傑作,不少人擔心舊事重演。近因則是,國民黨初選結束後,郭台銘陣營不斷傳出要等國民黨「換韓」,以便重新提他參選。在郭台銘與柯文哲王金平結盟日趨明朗後,韓郭間的民調互有消長,讓此一說法出現了炒作的空間。
其間最明顯的,是郭陣營不久前發表的「調和式民調」,宣稱無論在韓國瑜蔡英文一對一,或韓、蔡加上郭台銘的「三腳督」鼎立下,蔡英文都居於優勢。因此,唯有藍營重新整合支持郭台銘,改由郭、蔡二人對決,藍營才有勝選希望。該民調雖未明言要國民黨「換韓」,但訴諸勝選考量,要求國民黨改支持郭台銘對決蔡英文的用心,已溢於言表。
然而,民調解讀是一回事,運用真假新聞操作國民黨啟動換韓又是另一回事。後者牽涉的,究竟是事實或假訊息,其間沒有模糊地帶。若所謂「國民黨派密使向國台辦報告」是事實,則不僅意味國民黨可能棄守韓國瑜,且竟然要事先向國台辦報告,黨中央毫無自主性。如果真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行為,國民黨的信譽必將毀於一旦。
事實上,撇開當事人的否認不談,僅從傳聞的合理性研判,即可知此一訊息難以成立。首先,傳聞「派密使」的時間點是八月上旬,當時柯文哲之台灣民眾黨剛成立,郭柯王結盟皆僅止於紙上談兵。當時的民調,韓國瑜在一對一的情況下仍略勝蔡英文;三強鼎立情況下,則是韓、蔡不相上下,而郭台銘距領先群有一段距離。試想,以此情勢,當時國民黨有何動機啟動「換韓」?
其次,目前兩岸關係敏感,吳敦義一向的政治歷練並未特別向大陸傾斜,甚至刻意保持距離,連國共論壇都一延再延。因此,要說國民黨為內部機密的家務事去向對岸報告,根本匪夷所思。第三,是上次「換柱」代價十分慘痛,國民黨若再重蹈覆轍,就太愚昧。
最後,支持韓國瑜的「韓粉」忠誠度極高,又具戰鬥力,一旦「換韓」,這批選民勢將遷怒國民黨和郭台銘,即使重提郭台銘為候選人,這些選票也絕不可能轉移到郭台銘身上,甚至可能危及藍營立委選情。這點,無論國民黨或郭台銘陣營,應該都了然於胸。也因此,所謂「派密使向國台辦報告換韓」之傳聞,就更顯得無稽。
儘管真實度極低,但這樣的訊息,仍不免對韓國瑜選情造成負面影響,讓選民懷疑是否國民黨都不認真支持韓國瑜,從而鬆動對他的支持。而希望藉此操作得利的,恐怕就是綠營或包括郭台銘在內的第三勢力。亦即,這次操作,真實目的不在「換韓」,而在「削弱韓國瑜」。
此事發生後第一時間,郭台銘陣營雖然宣稱「不會期待國民黨換韓」,要參選也會以「獨立候選人」名義參選,表明不介入「換韓」議題。但與郭台銘結盟的王金平,卻親自表示「聽聞過此事」。這就不免令人質疑,郭、王在此事件上,究竟扮演什麼角色?
倘若郭柯王同盟下此重手,則三人結盟雖口口聲聲說是要「終結藍綠惡鬥」,但事實上,卻是用比藍綠惡鬥更糟糕的手段操弄「換韓」來墊高自己,甚至毀滅國民黨也在所不惜。這樣的「終結藍綠惡鬥」,相信不會有任何人認同。如是綠營的政治操作,那也是黑韓」、「毀韓無所不用其極,預見此次總統選戰的手段極為惡劣因此,國民黨應該就此事追究到底,而不只是韓吳擁抱,以示團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