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蘇蘅/芝麻開門 紐時如何做數位創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蘅/芝麻開門 紐時如何做數位創新
◆  劉憶如/榮景近尾聲 山雨欲來
◆  陳亮恭/醫事人員大遷徙:冰河時代的來臨
◆  方祖涵/慣犯也能當網紅的時代
◆  黃介正/美國對台戰略的新思維
◆  嚴震生/台灣民眾黨的立委選舉挑戰

◆  盛治仁/世界越快,心,則慢
◆  王正方/楊安澤名列第八
◆  施振榮/教改 學校、家庭、社會不可偏廢
◆  林中斌/經濟復甦將了 川普連任難料
◆  薛承泰/父親節的震撼
◆  洪蘭/雙語可活化大腦、延緩失智
◆  馬凱/生養國之重寶者 重罰!

◆  王健壯/百分百言論自由是個笑話
◆  周行一/中美互換?
◆  楊志良/破窗政治
◆  王文華/人類踏出一大步,我們原地踏步?
◆  葉銀華/純網銀是鯰魚?
◆  劉維公/誰是生態危機的最佳方案?
◆  趙春山/兩岸走向「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不歸路?

◆  盛治仁/讓「脊兒」不再孤單
◆  方祖涵/屬於大家的球場台灣日
◆  謝哲青/生而為人的條件
◆  劉憶如/台灣純網銀起步 期待普惠金融








蘇蘅/芝麻開門 紐時如何做數位創新


2019-08-23 23:46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五月發布財報的紐約時報,表示數位訂戶成長22.3萬人,公司市值已增至56億美元,比三年前成長175%。 圖/擷自紐約時報網站
紐約時報旗下記者花費18個月追蹤川普過往財務狀況,指出川普家族涉嫌通過逃稅獲得鉅額財富,拿下2019普立茲獎「解釋性報導獎」。 圖/擷自紐約時報網站

紐約時報最近再度宣布數位模式獲利:本月數位訂戶突破四百七十萬,數位訂戶和廣告再度攀升一成六。其實去年紐時數位營收已達七億九百萬美元,執行長馬克湯普森訂的目標是:明年營收八億美元,民國114年(二○二五年)數位訂戶達一千萬。
民國100年(二○一一年)起,紐時大膽推出付費牆,眾人不看好,但紐時不斷改良經營模式,隨著數位訂戶上升,免費看紐時逐漸緊縮,從最早免費看廿篇新聞,到現在每月只能看十篇。
新媒體業很多人認為智慧付費牆是背後成功關鍵,殊不知在全球由谷歌和臉書掌握八成九數位廣告市場下,紐時得用訂戶第一模式才能突圍
民國103年(一四年)起,紐時訂閱收入首度超過廣告收入。民國106年(一七年),紐時數位業務營收接近五億美元,然而連續九個月虧損。領導高層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紐約時報到底獻給讀者什麼,才能向「流量」說不,落實「心中有讀者」的核心價值?紐約時報支出中,五分之一花在新聞內容製作,而美國日報平均編採支出只占十二.五%。比較之下,可看出紐時在品質與報導深度的用心經營。
不像台灣媒體一窩蜂追求沒營養的即時新聞、無效益的垃圾流量」。同質性太高,沒有差異化,在紅海裡殺成一團,當然,也無法帶來利潤紐時完全是另一套戰略
紐時調查報導團隊實力雄厚,大型調查被外界形容像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不受執政者喜愛,卻是真正有影響力的成功心法總編輯巴奎Dean Baquet說,調查報導和其他有價值的內容,讓紐時展現強實力,贏得讀者支持,能和其他媒體重視流量成長和數位廣告營收,展現極大品牌差異
新科技對老報紙的衝擊,影響深遠但人才是媒體的核心,紐時怎麼做呢
首先是成立數位轉型團隊」,不斷改造新聞編輯室,專注培訓記者數位知識和思考,尤其是對數據的敏銳感
數字確實愈來愈重要,無論教育、股市、健康、司法,發表數據的機會比以前更多,而且政府、政客和公司,愈來愈只強調對自己有利的數據這種數據訓練必須落實到各種路線,記者能深入數字背後,看出端倪,提出解決方案
紐時今年以川普財務獲得普立茲新聞獎。三位記者調查川普民國84到94年(一九九五年到二○○五年)的稅務、財務、金錢往來,閱讀和手稿紀錄逾十萬頁,進行無數訪問。記者Craig說,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找資料,長達一年鍥而不捨追查,才做出這篇報導。
讓讀者參與,從讀者角度採訪報導新聞,更是不可逆趨勢
紐時對數位讀者做足研究透過線上及現場和讀者討論,知道讀者的新偏好。去年開闢Parenting新聞,內容有親子、育兒、教育,甚至連空巢父母,無所不包。讀者也可寫信詢問家庭天倫各種問題,拆解親子間的籓籬。
讀者對某些政治人物特別著迷,紐時政治記者開線上廣播節目,一周五天,每天半小時,讓讀者得知政治知識養分。選舉期間,紐時推出「人物內幕」,深度分析競選策略,也透過數據解剖,報導讀者喜歡的候選人動態。
流量當然重要,但是像台灣類似「女版黃安嗆館長:打不死我你就是孫子」,這樣的即時新聞,衝出來的垃圾流量,又有什麼意義?
紐時說,追求流量絕對不是永續經營的策略,讀者愈來愈重視內容品質,讀者有了真正信任,才願意付費這或許給我們另一個角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