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川習摸清對方底牌之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3275/web/

◆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的第三勢力須突破嘴砲印象
◆  聯合報黑白集/「菊英體制」
◆  經濟日報社論/川習摸清對方底牌之後…





經濟日報社論/川習摸清對方底牌之後…


2019-08-06 23:3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來自中國大陸的訊息,根據高層消息人士透露:民國108年(2019年)6月日本大阪G20峰會期間,美中在元首峰會上,互相摸清了對方的底牌和意圖
峰會上,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開門見山直接問川普,美國打貿易戰的意圖到底是什麼?美國是不是鐵了心遏制中國的發展?是不是一門心思把中國當敵人來對待?如果真的如同外界所傳的話,那麼美中貿易談判也就沒什麼好談的。
川普的回答,倒也非常簡單明瞭。他說,他跟他的一些部屬不同。他本人對中國沒有敵意,對中國共產黨也沒有偏見。他希望有良好的美中關係,並且願與中國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美中關係」。但是川普又補充了一句,至於他的同事,他的同胞,有沒有遏制打壓中國的企圖,他不敢保證。但是他能保證的就是,他在擔任總統期間,絕不允許他的政府與中國徹底翻臉
最後,川普坦率地說,他只關心競選承諾能否兌現,美中貿易逆差的縮減,對他來說很重要
習近平也是單刀直入,快人快語。他說,中國無意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更無意破壞現有的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國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受益者。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就是為了賺錢。最後他說,中國國內的問題很多,他也面臨著巨大的國內壓力。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很重要,它關係到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問題。在這問題上,中國政府沒有退路。
如消息屬實,這一場美中領導人G20峰會的對話,對於觀察分析美中關係今後的走向至關重要。
首先,作一簡要回顧。川普上任兩年多以來,美國的對華戰略與政策看來是雙軌並行的,一方面,在一批對華鷹派的主導下,視中國為潛在對手甚至敵人的戰略思維,輪廓清晰浮現,比如將中國定位為「修正主義強權」,並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最大的挑戰及威脅,是來自中國而不再是恐怖組織與主義。另一方面,則是川普強調美國優先,針對中方享有巨大的貿易順差下手,組合拳包括了貿易戰(高關稅)、科技戰(打中興及華為),還有南海牌及台灣牌等。可以看到,川普的對華強硬政策跟鷹派主張的對華強硬戰略,是高度一致的。
貿易戰、科技戰開打之後,雖對中方造成了相當打擊,但無論貿易、投資,甚至華為,似乎都還挺得住;反而由於中方的反制,讓美國相關企業、消費者、農民均叫苦不迭,這讓最在乎選情、關注能否連任的川普承受了愈來愈大的壓力,於是就有川普在G20峰會與習近平的會晤,及雙方在峰會中相互摸底的精彩對話。可以看到,川普並不否認有鷹派對華敵意思維的存在,但他與他們劃清界限,並作出承諾任內不會與中國徹底翻臉
未來怎麼看?可分短、中、長期三角度觀察研判。短期雖然川普威脅要再對新的中國進口商品課稅,雙方也發動匯率戰,但因中方已看清雙方形勢,有了底氣,不致在美國要脅下退讓。
中期,中方想必對美中已雙雙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矛盾本質有了更透徹的認識,做好最終難免一場鬥爭的準備。至於美方,面對著中國持續強勢崛起,澈底遏制中國對美國霸權地位的威脅,必將成為更大的社會共識,鷹派能量也將持續蓄積。不過,在過程中,鑑於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鮮明,務實的戰略派(如川普之流)也不排除把台灣作為籌碼與中國進行「大交易」的可能。當然,這樣的可能,前提必然是在美國對於台灣「價值」的評估,感覺到成本愈來愈大的情況之下。
長期,根據哈佛大學Allison教授的研究,老大老二之間倖免於衝突的可能性雖然存在(25%的機率),但終於走向衝突的機率(75%)還是更大些。不過,那也許是比較長久以後的事了。








聯合報黑白集/「菊英體制」


2019-08-07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左)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安特勤私菸案正追到高層,突然被柯文哲組黨的新聞打亂了焦點內政部洩密馳援成功,但柯P的起身砲也不饒人,一句總統身邊每個人都貪汙」,瞄準私菸案,瞬間轟倒半邊防火牆
私菸案再度讓民眾目睹蔡政府的徇私護短,尤值得注意的是,此案揭露執政團隊的「菊英體制」。為維護陳菊蔡英文竟以元首之尊為總統府侍衛室違法亂紀擋子彈,主動道歉她更以元首交付任務」,要求國安局代管侍衛室美其名釐清權責,卻不循修法正途,只求因人設事
陳菊忝為總統府首長,卻對空前醜聞輕率以對,對制度積弊亦不屑說明,卻讓總統如小妹般幫她排憂解勞。無怪乎,外界質疑花媽是蔡英文的「政治保母」,小英在黨政中樞需要她把臂扶手鏟異除患,調和行政立法兩院,並號令黨及派系聽其指揮
菊英體制之異常,旋遭陳水扁點破蹊蹺。他直言,總統拚外交,有副秘書長隨行就好;若陳菊為選舉赴美作些發落,自費出訪即可,「一定要跟總統出訪嗎?」扁還稱,府內購菸大戶還有特權,「平常就為非亂做,這款人的太太長期有這壞習慣」。對照柯P「總統身邊人都貪汙」之語,令人質疑:菊英坐鎮的總統府究竟還有多少貓膩?
柯P在總統府的防火牆塗鴉貪汙」,還要小英反省慶富案辦到哪裡去,但府方只見發言人出來應答。只要無損大「菊」,即使總統府汙名漫漫,於菊英體制有何哉?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的第三勢力須突破嘴砲印象


2019-08-06 23: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中)籌組台灣民眾黨,昨天舉辦創黨大會。 記者林澔一/攝影

蔣渭水後人的抗議下,柯文哲借名之「台灣民眾黨」昨天正式成立,他隨即出任黨主席。論熱鬧,昨天的成立大會並無驚人之處,與會來賓或創黨成員均未見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而多為柯市府官員。這樣的場面,雖符合柯文哲不講排場的風格與「民眾黨」的訴求,卻也凸顯這個打著「第三勢力」旗號的新政黨張力不足。
不可否認,柯文哲以其奇異、直言、跳tone的論述方式,在台灣殺氣騰騰的藍綠對峙中顯得獨樹一幟,也因而吸引不少年輕族群支持。此外,柯文哲以其孤傲性格獨來獨往,也能維持不錯的清廉和樸素形象。相對於汙漬斑斑的國、民兩黨,他不時左右開弓嗆藍打綠,也常讓人感到大快人心。柯文哲從「白色力量」崛起,走到今天組黨吹起參加大選的號角,確有其特殊之處。
但換一個角度看,從「政治素人」出發的柯文哲,經過五年的政治洗染,也已失去他最初標榜的「墨綠」或「白色」的特徵。這點,柯文哲要如何重新調理自己的色調,調整其第三勢力的柯式招牌,便得費一番工夫。
去年柯綠分手後,民進黨便不斷因他主張的兩岸一家親將他抹紅,柯文哲便被逐出了綠色的大本營。從綠營的「反中」戰線看,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便和藍營或韓國瑜其實沒有兩樣。最近,蔣渭水的後人譏他往自己臉上貼金」,質疑他不會以台灣利益優先」,都是從民進黨的信仰邏輯來否定柯文哲的本土資格。或許正因為綠營這樣的價值迷障,反而證明柯文哲組黨籌建「第三勢力」,對台灣民主政治的再進化而言有其現階段的必要。
柯文哲昨天說,民眾黨的成立,其實是要進行一場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這番話,似乎沒有引起外界太多注意,但其實相當耐人咀嚼。原因是,他看出台灣民主停滯的癥結,在於我們的「政治文化」貧瘠、偏差或扭曲;要矯正這點,他認為需要用「社會運動」的方式來改變。這樣的思維,符合民眾黨定位為「柔性政黨」的特質,也能凸顯它與國、民兩黨剛性結構的差異,也是社會大眾對所謂「第三勢力」的期待。
然而,柯文哲從一個喜歡打嘴砲的「個人評論家」,到具有「迷走」風格的首都市長,他要如何轉身變成一個認真的政治文化改革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柯文哲的問題是,因為太聰明,所以對棘手的事情往往輕巧閃避,不願意直面;也因為舌頭太靈巧,所以常常把實境的困難化為虛境的言詞機鋒,讓外界虛實難辨。這從他台北市長五年的施政成績看,即格外清楚:不少夸夸其談的打弊最後無疾而終,許多令人目眩的創新草草收場,有些重要的建設則看不到成果。柯文哲如何將他的一時興起,落實為可以持久的社會變化,關鍵就在他必須從「言」到「行」之間,以腳踏實地的方式開闢出執行管道。這點,只怕不是他擅長的事。
嚴格而論,柯文哲此刻組黨開拓第三勢力,魅力恐已不若他五年前初入政壇之風騷。原因是,在柯綠分手前,他的政治立場相當曖昧,對於民進黨並無太多批判監督,也缺乏扮演藍綠槓桿的意識。再則,「韓流」去年底的崛起,其實帶有超藍趕綠的跨黨派效應,因而能掀翻綠地高雄。因此,柯文哲此刻組黨乃至參選總統,瓜分的票源將是綠大於藍,這也是民進黨急於圍剿他的原因。
在台灣最近一陣「組黨風」中,多數新黨均不脫「小小綠」色彩;而「民眾黨」至少可望擺脫「附庸」角色,進而取得「第三大黨」資格。柯文哲最在乎的,除了自己參選的勝算,應該是民眾黨第三勢力的空間會有多大無論如何,柯文哲必須戒斷其嘴砲風格,他才能推動台灣政治文化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