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風雨下的應對之道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熱室效應」拉起「溫室效應」的緊急警報
◆  聯合報黑白集/天然辣與文青辣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風雨下的應對之道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風雨下的應對之道


2019-08-10 23: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無預警宣布對中國大陸3,000億美元商品課徵關稅後,已有紐西蘭、印度、泰國與秘魯等國家宣布降息,華爾街對美國聯準會Fed在下月降息的預期也快速升高。我央行日前公布的第2季理監事聯席會議紀錄顯示,全體理事均贊成維持利率不變,但考量國際經貿的不確定性,建議先保留貨幣政策的空間,等未來有需要時再調整利率。
這一波全球降息的風潮,主要關鍵是貿易戰的升溫。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僵持未解,讓多個國家預期明年經濟可能走低,因而提前降息因應。南韓今年稍早降息,也是因為與日本的貿易戰糾紛,降息是為了抵銷貿易戰對產業的負面影響目前全球經濟並無立即性的風險,各國降息多屬預防性,希望提前應對明年可能出現的經濟下行風險,我央行目前採取暫不升息的觀望態度,實屬合理。
在這一波降息風潮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動向。美國是目前全球經濟表現的領頭羊,在中國大陸近年經濟發展進入高原期後,美國經濟的表現對全球經濟的起落至關重要。由於美國明年要舉行總統大選,川普要競選連任,加上川普長期以來對Fed施壓,都讓市場預期下月Fed會再度降息。現在市場最關注的是美國經濟是否真的已有下滑警訊,而必須靠降息來提振信心。
台灣在這一波貿易戰中,目前看來所受的影響低於南韓等競爭對手,台灣甚至可能因貿易戰嘗到了一些甜頭。即便外銷訂單和出口表現不佳,但受惠於大陸台商回流潮,今年台商回台投資的金額已突破5,000億元,隨著美中貿易戰打得激烈,這股回流潮也會更強,各家智庫看好今年台灣下半年的經濟表現會比上半年來得更好。
政府自詡第2季的經濟表現居四小龍之冠,但政府似乎忽視了下半年到明年的黑天鵝已滿天飛。由於美中貿易戰的戰線擴大、英國脫歐與伊朗局勢緊張,各國對下半年至明年經濟表現都很憂心。我國6月出口由黑翻紅,但僅是曇花一現,7月又再度翻黑,外銷訂單的表現也難樂觀,如果美國明年的經濟表現不如預期,台灣的外銷表現恐怕會受到進一步打擊。
另一方面,今年我國經濟成長主要依賴內需帶動,呈現外冷內溫的態勢,但隨著明年總統大選日近,近期大陸緊縮兩岸觀光與民間交流,下半年開始陸客來台的人數將驟降,台灣內需還能不能繼續維持上半年的熱度,是政府的另一挑戰。
美中貿易戰在短期仍難獲得全面解決,中國大陸今年10月要迎接建政70周年,對北京而言是一個政治意義極大的日子,在此刻接受美國開出貿易戰和解條件的機會極低。美國明年也要進入大選年,對陸貿易採取鷹派措施的聲音仍大,美中很可能就此進入耐力賽。在歐洲跟亞洲,也可見經貿風險上升的隱憂,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仍在,日韓的科技戰,也因為兩國的互不相讓,目前還未落幕。
全球對下半年與明年經濟表現的預期轉趨悲觀,已採取降息等方式提前應對,台灣目前物價平穩,加上美國尚未降息,我國目前還沒有到動用貨幣政策的時機點。但就如同央行理事所言,貨幣政策並非挽救經濟的萬靈丹,有其侷限性,我政府拚經濟要能見效,貨幣政策必須與財政政策及結構性調整搭配運用,才會見效
目前來看這一股降息風潮才剛開始,接下來會有更多國家降息,台灣明年也可能在這股風潮中跟進。政府當前的重要工作是擬定應對全球貿易戰的對策,並把握住近期這股台商回流投資熱潮,加速推動台灣產業升級,蓄積未來對抗全球經貿風暴的本錢。







聯合報黑白集/天然辣與文青辣


2019-08-10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準備到台南選立委,挑戰民進黨鐵票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還有幾個人記得她的辣?蔡英文可能一直記得,畢竟兩人曾經一度對壘,洪秀柱被封「小辣椒」,嗆辣行止風靡四方,蔡英文恐怕念念不忘,今年竟也自命「辣台妹」,沾點辛辣風光。
蔡英文自封了台妹,「辣」不過是個形容詞,裝一裝模樣,別人誤以為辣就行了;洪秀柱卻是整顆的辣椒,辣可是天生的,比天然獨還天然。可不是嗎?現在她到最綠、最艱困的台南選立委,對上的是持盈保泰、日正當中的王定宇這已不只是辣,已經又麻又衝,到了壯烈的地步
這是蔡英文學不來的,蔡式辣法是唸稿辣、文青辣,不唸那些添加了民主、主權等調料的稿就開始支吾,沒了辣味她唯一算辣的,是壓制政敵、箝制言論,可真的心狠手辣、面不改色但那是捏著權力對付別人,氣味無疑是腐朽的洪秀柱卻是自我犧牲,是一種醇厚的烈性,透出的反倒是馨香
蔡英文藉複雜的運算調製政治辣味,但沒人信以為真;洪秀柱卻用真辣,設下了一道難以突破的刻度,不只是蔡英文的照妖鏡,更成了黨內的試金石,郭台銘柯文哲撩得心癢不已,王金平藉口初選不公侈言選到底,洪秀柱示範了什麼叫做境界
到最艱厄困頓的選區去接受試煉,而不是在毫無懸念的賽道上爭先恐後,是最讓選民動容的品質,去年捲起千層浪的韓流不就這個況味?小辣椒曾讓人一瞥什麼叫「竟無一個是男兒」,不想如今竟又讓人見識男兒的心眼與窩囊。









聯合報社論/「熱室效應」拉起「溫室效應」的緊急警報


2019-08-10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利奇馬颱風擦身而過後,北部地區又開始飆高溫。記者林伯東/攝影

利奇馬颱風擦身而過後,除中南部仍有降雨外,北部地區又開始飆高溫。比起利奇馬路徑偏離而「多放」的颱風假,「熱室效應拉起的警報,更值得關注
世界氣象組織上周表示,今年七月的高溫,無論在地方、國家或全球層面,都打破了歷史紀錄;如果繼續升溫,將帶來極端氣候和糧食短缺等風險事實上,當人類終於正視溫室效應是生存威脅時,碳排放的危機已從「溫室效應」惡化為熱室效應」。歐美多個權威氣候研究機構聯合發表的最新報告揭示地球的熱室效應除頻繁的自然災害,更將讓地球變得不適人居
六、七月兩波源自撒哈拉沙漠的熱浪越過地中海狂襲歐洲,西班牙馬德里高溫進逼攝氏四十五度,巴黎飆出攝氏四十二度,柏林也突破四十度;熱浪區正往高緯地區擴散,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創下較歷史均溫高出二十度的空前高溫。歐洲上一波熱浪發生在民國92年(二○○三年),僅法國即有一萬五千人熱死,電力、高鐵系統不耐高溫停擺西伯利亞、加拿大近北極地區也創高溫紀錄
高溫已夠讓人驚詫,氣象衛星偵測到北極圈內僅西伯利亞即有超過一百處野火熊熊燃燒,產生的煙塵、霧霾讓高緯地區全遭波及。北極圈野火的可怕,因為極地是泥炭地質,貯存在地下的甲烷大量排出,造成地球增溫失控的威脅遠超過溫室氣體排放
北極圈內,地球最大島格陵蘭今年融冰提前一個多月,融冰量超過過去同期均值至少三倍,「海平面上升不是形容,已可精確測量南極的冰層崩解加速,《自然》科學期刊剛發表的研究推估,南極冰層融解每年至少讓地球增加二千億噸海水,引發地球水氣循環劇烈變化
印度洋水氣增加是今年明顯的變化印度洋水氣以西南季風形態影響中南半島,之後進入大陸形成華南、華中、台灣一路到日本的梅雨鋒面。這道鋒面沿線災情慘重,豪雨洪水成災,農損更難估計。豪雨停後隨之而來的高溫,人民苦不堪言;日本今年梅雨拉長到七月下旬,東京低溫創下最冷的夏天,梅雨季結束後,大阪、京都氣溫隨即飆高到近四十度,直接衝擊民眾健康。
極端氣候當然沒有放過台灣,甚至台灣反映極端氣候一向比全球來得快。其實不看全球與長期變化,在地的一些數據就很嚇人;比對氣象局連續三年的八月氣溫數據,台北測站升高二點五度來到三十一點一度,台中升高一點四度來到二十九點四度;短短三年就有如此大的增溫,如果國人沒有積極的氣候調適作為,很難想像二十年後台灣熱得還適人居嗎?
氣候異常直接衝擊農業生產今年前四個月高溫少雨,幾個農業縣雨量甚至不到一百毫米,影響農作物開花授粉;例如溫帶水果高接梨要在常溫多雨環境才能有較高開花率,今春正好相反,不開花蜜蜂難以授粉,也採不到花蜜,整個產業都受到衝擊。此外,枇杷、青梅、桃子、玉荷包荔枝…全都受到衝擊。接著六、七月雷雨胞突襲一樣帶來災情,洋香瓜、西瓜紛傳吸水太多爆果
極端氣候農產品受損嚴重,政府可有對策似乎除了災害救助,拿不出別的辦法。災害救助反正編預算納稅人付錢,但農政單位對減災無感、束手無策,實在說不過去。有效的因應極端氣候必須要有科學支撐,但似乎台灣缺的就是這一塊
因應極端氣候國際上定調的兩套對策:「減緩」與「調適」。前者要減少碳排放,後者指不同面向的減災與避災措施農業的調適當然不全是農政單位業務,氣象局、科技部、學術單位都編了預算,遺憾的是要錢時有長篇大論,真正發生極端氣候災害時,反而少講話,謹記言多必失。因而,極端氣候災害加劇,除了撒錢,始終沒有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