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當川普把貿易戰變成零和遊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1948/web/

◆  聯合報社論/酷吏構陷管中閔,政權保衛戰如何獵巫?
◆  聯合報黑白集/太陽花收割機
◆  經濟日報社論/當川普把貿易戰變成零和遊戲…








經濟日報社論/當川普把貿易戰變成零和遊戲…


2019-07-04 23:3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先後修正全球經濟展望,且態度愈見保守,其原因錯綜複雜,包括3月以來急速升溫的美中貿易戰、中國持續進行結構調整,導致經濟成長減速、英國脫歐問題發展的不確定性等,都是可能因素。只是,美中貿易戰就算不是罪魁禍首,卻必然是造成全球經濟下行的主因之一。
首先,據IMF估計,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繼續擴大美中間的貿易爭端,讓緊張情勢升溫,單就今年所增加的關稅,將使民國109年(2020年)全球GDP減少0.3%,若加計今年實施的關稅提升,GDP減少幅度將達0.5%。
其次,現行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將中國與德國、澳大利亞、台灣、東南亞等其他國家緊密串連在一起,形成共生共榮的體系。因此,當美國挑起與中國間的貿易戰,負面效應絕對不僅止於中國,還會經由貿易網絡傳遞供應鏈成本提高的衝擊,使參與全球供應鏈的眾多國家,經濟成長將因出口需求減弱而受挫。
第三,近期全球貿易成長放緩至金融海嘯以來的最慢速度,主要是歐洲和日本對中國出口明顯劇降理由不難理解,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超過30%的中國,本身已就有經濟結構調整所伴隨的成長減緩,再加上貿易戰的掣肘,遂面臨雪上加霜的處境,並直接拉低全球成長速度。
更重要的是,由於貿易緊張情勢,政策不確定性加劇,自然會讓全球投資放緩與企業信心減弱,進而增高經濟下行風險。例如德國4月份工業生產為-1.9%,遠低於-0.5%的市場預期,且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Volkswagen)亦表示,該公司今年1~5月全球銷售成績惡化5%,主因即是中國地區的銷量下降7%至120萬輛所致。同時,德國產業界也充斥著美國是否對汽車進口徵收高額關稅的焦慮情緒,嚴重打擊企業信心與生產投資決策。此一情勢,正是美中貿易戰明顯拖累全球經濟成長的例證。
麻煩的是,即使美、中兩國藉日前的20國集團高峰會(G20)舉辦川習會,並達成休戰協議,令煙硝味有所緩和,卻未減少其為全球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一來是川普堅信美中貿易戰正在推升美國經濟,而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美國的貿易政策毫無關連。6月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受訪時更表示,早在5月初美中貿易談判產生裂痕前,亞洲與歐洲經濟就已有成長減慢的問題,顯見其與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無關。由此可知,當美國「上至總統,下至高層官員」,都不認為美中貿易戰是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退主因的情況下,除非中方願意釋出可觀利益,否則美方不會輕易停下貿易戰的腳步。
二來是在川普眼中,美中貿易戰是一場零和遊戲(zero-sum game),秉持「只要有勝者,就一定有敗者」的二分法觀點,不認為兩國存在雙贏局面。倘若美中貿易逆差始終無法經由此次貿易戰有效消除,對川普而言,美國就是這場遊戲的輸家。可以想見的是,觀念偏頗且好勝心強的川普,絕對不可能讓這個結果出現,勢必會動用一切可用資源,企圖打贏這場貿易戰。
三來是對全球供應鏈來說,無論是川普利用科技優勢扼住中國網通大廠華為的咽喉,還是不斷放話要對中國構建關稅與非關稅貿易壁壘,都重創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供應鏈穩定,使許多企業基於自保而將若干產線轉出中國。當全球供應鏈的轉移態勢已然成形,自不會因一、二次的美中休戰協議而停下腳步
要言之,即使目前美中貿易戰導致全球經濟成長失溫的可能性有限,惟在未來發展方向不確定性仍高的背景下,經濟成長仰賴出口的台灣,絕不能因美中貿易戰的休戰而安心,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民眾都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太陽花收割機


2019-07-05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幾年前的「太陽花」運動造就了蔡英文,港版「太陽花」也為蔡英文催出選舉聲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庸置疑,幾年前的「太陽花」運動造就了蔡英文,學生們熱血沸騰,國民黨執政正當性被一夕摧毀,蔡英文一路暢行直奔大位,太陽花的革命果實,可說由蔡英文一人收割。
如今香港也發生了港版「太陽花」,抗爭者占領了立法會,雖然三個小時後就被驅離,還是寫下歷史。議場裡來不及插上太陽花,戴著口罩的抗爭者在牆上噴漆,寫下「太陽花HK」。
「歷史不是簡單地重複,但總是驚人的相似」,時隔五年,港、台的太陽花卻簡單地重複了;弔詭得很,收割這場復刻版太陽花果實的,竟然還是蔡英文
港版太陽花訴求「反送中」真猶一場及時雨,為自膺抗中大任的蔡英文催出聲勢,在民調緊急關頭替她一腳踢開勁敵賴清德這場數十萬臉孔模糊、沒有領袖的運動,儼然遙奉蔡英文為精神上的宗師
但蔡英文如此不費吹灰,彷彿太陽花收割機,靠的卻純粹是歌頌民主的文青語言。北檢偵辦太陽花被告,蔡英文臉書貼出這行字「如果民主是一種罪,我們通通都有罪」;港警鎮暴使用橡膠子彈,蔡英文開記者會譴責,香港網友感動留言,「蔡總統比我們的特首更愛香港」。敲敲鍵盤、動動唇舌,民主就成了她的註冊商標
多數人昏昏然,以為真是如此,但她與民主的距離其實甚遠,與惡的距離恐怕更近;技術性作廢公投、修國安法箝制言論、公審台大校長,毫無忌憚。若定要扯上民主,「民主獨裁」恐怕略可名之!








聯合報社論/酷吏構陷管中閔,政權保衛戰如何獵巫?


2019-07-05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公懲會首度主動公開審理台大校長管中閔(右)彈劾案,引起社會矚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懲會以「社會矚目」為由,二日首度主動公開審理台大校長管中閔彈劾案,讓蔡政府半年來看似偃旗息鼓的拔管大業,繼續受到更多的社會矚目,也讓人充分見識到民進黨政府為打擊異己如何羅織、監察院東廠為剷除忠良如何構陷。管中閔沉痛期盼他是「遭受到政治迫害的最後一個人」,更令人思之不寒而慄。
去年初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管中閔後,民進黨政府一整年舉全黨之力,傾整個政府之能,卡管拔管,卻毀劍斷戟,連折三名教育部長,更在九合一選舉中遭到人民痛責,最後在看不下去的前教長葉俊榮「求仁得仁」下,管中閔終於能夠就任台大校長。只是,管中閔才上任,監察院就另啟戰線,在蔡系監委主導下通過彈劾,移送司法院公懲會審理。
一年多來,外界持續看到蔡政府為卡管拔管,採取各種侵奪大學自主、踐踏台大尊嚴的枉法手段,但總以為人民透過選票教訓,可以叫醒裝睡的民進黨政府,卻都沒想到民進黨追殺政治異己的意志如此驚人,連全台最高學府的校長都無以倖免。民進黨根本把大學校園當政治廝殺的戰場,即使拔管一役,折戟沉沙,也不能撼動蔡政府肅敵的絲毫決心。
如今公懲會「公審」大戲上場,焦點擺在管中閔被控在擔任公職期間,為周刊撰寫社論,獲取「兼職」報酬,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禁止兼職規定。雖然還只是一場準備程序庭,人們卻悚然發覺,監察院自甘淪為東廠爪牙的蔡系監委,為了政治追殺管中閔,竟然可以如此恣意濫權、臆測妄斷,甚至曲解法令、羅織構陷
監委究竟以什麼名目,可以任意調取管中閔廿年所得稅資料?不僅追索期間遠遠超出管中閔擔任公職時期,也遠逾一般稅務追徵時效,更幾乎是以重罪追訴期的前提在蒐羅罪證。這不僅嚴重侵犯個人隱私,也根本不屬監察權範圍。監委還逐筆檢視,要求所有單位必須詳細交代過去和管中閔來往的細節,即使製造不出罪證,也能產生綠色恐怖效應。但如果蔡系監委可以恣意濫權到如此地步,那麼一旦面臨選舉的政權保衛戰時,蔡政府那些東廠、西廠還會祭出什麼血滴子?
好笑的是,監委上天入地窮搜宇內,查不出什麼不法線索,只找到一個稿費收入,就如獲至寶,於是刻意漠視媒體組織實務,把烏龍拼湊的資料當罪證,通過彈劾。事實上,國內媒體多如過江之鯽,更不乏綠得出汁的媒體,真要弄清楚媒體組織編制與作業實務,何難之有?監委既不願了解,亦懶得查證,甚至臆測妄斷,見影就開槍,把別人所寫的文章也都胡亂栽到管中閔頭上。這不是羅織,什麼是羅織?這不是構陷,什麼是構陷?
在實務上,所有媒體對於所邀定期或不定期外稿作者,從來不會認為是「兼職」;在法令上,也未曾將媒體的邀稿,視為編制內職務或編制外臨時工作。因此從司法院釋字六號、十一號、七十一號解釋,到公務員服務法有關兼職之限制,甚至銓敘部的相關函釋,均不能用來定罪管中閔監委卻罔顧事實,刻意曲解法令,羅織迫害,以遂行政治追殺。但這種以「違法兼職撰稿」為由的構陷彈劾,對公務員或大學教授而言,也嚴重侵奪了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基本人權。
從總統府到五院,除考試權外,蔡政府已經先後出動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和監察權來追殺管中閔。管中閔引語出「史記酷吏列傳」的「深文周納」,即不根據事實巧妙引用苛刻法條入人於罪,來形容自己遭到的政治迫害,可說恰如其分;但用「酷吏」來比喻蔡系監委,其實已嫌輕描淡寫;至若進而用「深文周納」來形容蔡政府以「轉型正義」和「國家安全為名,進行系統性、獵巫式的綠色恐怖立法與行動,則可謂中肯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