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蘭/親子共讀 可以改變孩子行為
◆ 陳亮恭/三明治世代老後的新貧危機
◆ 盛治仁/面對死別的勇氣與抉擇
◆ 黃介正/那年「六四」在華府
◆ 方祖涵/工會年費還是酒錢重要?
◆ 王健壯/台灣民主不是抗中燃料
◆ 劉維公/沒有贊助者,沒有達文西
洪蘭/親子共讀 可以改變孩子行為
2019-06-07 00:24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美國研究發現,親子共讀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在所務會議上,一位同事拿著最新一期美國小兒科期刊興奮跟大家說:虐童案有解了。
原來Rutgers大學醫學院教授調查美國廿個大城市,不同種族和社經地位的二,一六五對父母,看他們每日讀書給○歲和三歲孩子次數和時間;二年後,再去回訪這些父母,看他們需要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頻率。結果發現,這些有念書給孩子聽的父母,比較不需要動用打和罵,孩子就會聽話,也就是說,靠著念書就能做到《顏氏家訓》的「使為則為,使止則止」,也能「識人顏色,知人喜怒」,讓研究者驚喜,因為這是第一次發現親子共讀可以改變孩子行為。
的確,孩子可以從故事中別人的行為學習自己的反應,例如「狼來了」故事就教孩子不可以說謊,不然羊會被狼吃掉;「小紅帽」故事讓孩子知道父母交代的事要馬上做,不可邊走邊玩,也不能把自己的事隨便告訴陌生人。
我小時候,台灣沒有童書,更無繪本,大人講故事多是隨口編或戲劇故事,因此都是忠孝節義等做人大道理,使得中國文盲雖多,傳統的價值觀卻可以世世代代留傳下來。
我父親是從古書裡找靈感。比如說,他講《禮記》檀弓篇「齊大飢」的故事: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飢者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父親說黔敖其實是好人,只是沒有修養,不會說話,他說愈是有志氣的人愈不能忍受別人不禮貌的施捨。但是黔敖的好處是做錯了,立刻道歉,可惜那個人已經生氣不肯吃了。他教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想到有一天我們也可能餓飯。
後來我也把這故事講給兒子聽,結果我們去歐洲時,我發現他看到街頭藝人在表演,就走過去,把銅板輕輕放入盒子裡,因為他了解他們是用技藝在賺錢,跟我教書用知識在賺錢一樣。
所以念故事給孩子聽,不但豐富他的詞彙,激發他的想像力,還教導他做人做事道理,只是我們沒有想到去做實驗來證明它有用。
這時,一個教授冷不防問,「你們如何使一個不讀書的父母願意念書給孩子聽?」大家突然語塞,是的,問題的癥結就在現代的父母是滑世代不是讀世代,故事再好,父母不說也是枉然。
一位年輕的台北醫學大學老師說,他們在偏鄉有個計畫,當父母抱著嬰兒來打預防針時,由衛生所免費提供布做的書,叫父母帶回去讀給孩子聽,因為是醫生交代,很多父母就會照做。他說父母一開始不習慣,但是後來看到孩子喜歡聽,行為有改變,就會回衛生所換更多的書。孩子從書本中學會問候語、道謝語各種禮貌,走出去跟沒有參加這個計畫的孩子一眼就看出不一樣。
或許與其立法嚴懲虐童父母,不如從根本做起,推動親子共讀,當父母有教養了,孩子乖了,也就不需要用暴力來修理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