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美國商會對台灣供電的警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沒有天上掉下來的政權輪替
◆  聯合報黑白集/「真抱歉」的年改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美國商會對台灣供電的警告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美國商會對台灣供電的警告


2019-06-08 00:4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商會日前發表年度政策白皮書,其中針對台灣的供電前景提出警告,認為政府整體供電策略充滿風險,廢核和再生能源政策又過於急躁,使得台灣的發電備轉容量率不斷下降,已低於國際公認的15%門檻,導致在台美商憂心忡忡、外來投資裹足不前。因為工業用戶必須制定未來數十年的生產營運產能投資規劃」,「因此,他們不只看重眼前也會放眼於未來更長期的能源價格穩定電力供應情況。」尤其,台灣致力發展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運算等新興科技,個個都是高耗電產業,絕不會落腳在一個沒有穩定供電的國度
美國商會每年都發表政策白皮書,過去並不特別著重能源問題。民國105年(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高唱廢核和再生能源,才引起美商的重視,並在之後的白皮書中建立能源專章,針對台灣當前和未來的供電加以評估並提出建言
在廢核和再生能源的大旗下,全台民國104-107年(2015-2018年)供電比重,核電由16%降至11.4%,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各由35%上升至38.6%和39.2%,再生能源由4.1%拉高到4.9%。依據政府的規劃,民國114年(2025年)全面廢除核電後,天然氣發電將填補現有11.4%核發電的大部分,達台灣供電來源的50%,實現政府一再標榜的乾淨能源理想。
然而,這正是美商和產業界最大的質疑全球倚靠天然氣發電的國家,如卡達、巴林、汶萊,本身都生產天然氣。台灣天然氣全靠進口,竟然把天然氣發電拉高到50%,而全台的天然氣儲槽容量僅14天、安全儲量七天。即使按照當前規劃順利建好所有儲存槽,到民國112年(2023年)也僅能達到儲槽容量24天、安全儲量14天的規模。一旦來台的天然氣載運船因各種原因延宕,台灣將立即面臨限電危機。
其次,政府規劃民國105-114年(2016-2025年)核電歸零,等同每年減少1.5~2%的核能發電,速度超乎全球。以德國為例,核能發電比從民國93年(2004年)的27.2%降至民國106年(2017年)的13.2%,每年平均減幅為1%,已為全球之冠,但同一時期電價則上漲超過78%依據台電最新統計,核電每度1.11元、天然氣每度2.73元,若以後者全面取代前者,電價勢必大幅上揚這就是美商的另一個提醒台灣不僅要保證供電無虞,而且要提供合理電價,才能吸引外資來台投資
最後,美商和各界也質疑政府大力推動的再生能源政策。因為不論是風力還是太陽能,都因為倚賴自然環境發電,本身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只能是備載電力,無法取代核電、燃煤或天然氣的基載電力。尤其,以台灣西部的風場而言,冬天風力強,但用電需求較少,夏天用電量大,但風力較弱,到底能否適時滿足台灣用電,仍讓人懷疑。更重要的是,積極發展離岸風力的德國和北歐國家,都與鄰國建有電網:在風力強的時候,輸出電力,降低成本;在風力弱的時候,輸入電力,保障供電。台灣四面環海,沒有鄰國電網,卻打算投資2兆建立亞洲最大的離岸風場,實在是一場世紀豪賭
保證供電無虞、電價合理,是任何一個政府對人民的基本責任,也是爭取外來投資的必要保證。政府即使堅持廢核,也應參考德國經驗,以每年1%的比率調降,同時誠實告知民眾:若以天然氣取代,電價勢必調漲,限電風險也會提高;若以煤發電取代,空汙勢必惡化。
至於離岸風力發電,經濟部早於民國104年(2015年)即著手在竹南外海建立20部機組的試驗性風場,投資約200億,合計年發電128百萬瓦,將於民國108年(2019年)底正式運轉。政府應當耐心地觀察這20部離岸風力發電機組運轉的情形至少三年以上,詳細記錄各項數據及對環境、海洋、航運、漁民生計等影響,然後再決定是否大規模建造離岸風力發電場。
這才是一個誠實負責且能說服外資來台投資產業的電力政策。








聯合報黑白集/「真抱歉」的年改


2019-06-07 23: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高談警察福利,還有社宅保留戶,大肆向警察示好。結果只換得基層員警冷回:砍完年金再談照顧,有什麼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金改革是蔡英文自詡的政績無疑,明列在她執政三年的十大關鍵詞中。但年改也是她的一大「惡政」,不僅軍公教看起來如此,幾位總統參選人談到年改要補正也是如此。
賴清德說,年改不可能回到從前,但有些衝擊應該檢討「微調」。在初選民調前夕說出此話,當然是想要爭取藍營群眾的支持;但這不表示賴清德是舌粲蓮花信口開河,他顯然認知年改有些地方砍過頭,必須還人家公道。
微調到底是多「微」,賴清德可能還沒想好;如果他初選過關,外界不妨繼續向他追問。相形之下,韓國瑜在凱道高呼「政府過去承諾的要照承諾做,要恢復」,立刻被民進黨曲解說他主張「恢復十八趴」;這點,恐怕是連軍公教也不敢想的事。實情是,韓國瑜認為年改程序有問題,政府違背了信賴保護原則,這個正義要討回
郭台銘也刊登廣告批年改,指責蔡政府對軍公教不義,並聲稱支持修改不公不義的年改條款。對於韓國瑜的主張,郭台銘卻根據錯誤傳聞批他開「空頭支票」,認為要「把餅做大」才有用。可見,年改處方言人人殊,大家一致的看法是沒改好
這就是台灣「真抱歉」的年改。年金不改革,是世代和階級不正義但以改革之名亂殺一通,又製造一波新的不正義蔡英文昨天在警大高談警察福利,還有社宅保留戶,大肆向警察示好結果只換得基層員警冷回:砍完年金再談照顧,有什麼用









聯合報社論/沒有天上掉下來的政權輪替


2019-06-07 23:4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中央提名五人小組七日拜會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右二),王會後即表明不參加黨內總統初選,引起震撼。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總統初選近日雜音四起。朱立倫質疑黨中央缺乏總統選舉總戰略,王金平宣布不參加「奇奇怪怪」的初選,郭台銘則砲轟中央要為黨內不團結負責。至此,國民黨該學到的一課是想要搭順風車奪回政權,只是癡心妄想。民進黨初選雖然顛簸扭曲,畢竟力圖透過整合重新跨步;而國民黨內爭的火苗剛剛燃起,藍軍想延續九合一的勝選氣勢,恐怕還有長路要走。
既不參加初選,卻又稱不停止北中南的大造勢,王金平的退選聲明讓人費解。這項聲明從三山造勢講起,目的就是要提醒黨內同志:韓國瑜翻轉高雄,他是有功的。去年若沒有王金平出錢出力,透過農會、宮廟系統的拉抬,兩袖清風的韓國瑜哪有可能締造韓流?高雄從綠地變回藍天,讓王金平想要更上層樓;無奈他或許過往「藍皮綠骨」的標籤難以洗刷,或許其他的政治品牌已經老舊,民調始終不見起色,只能選擇黯然退出。這其實和「奇奇怪怪」的初選無關,而是個人條件與社會氣氛無法對應
一生皆披藍袍從政的王金平,當然清楚國民黨若要再起,得一步一腳博感情顧選票。若得不到選民的一票,再美麗的口號都是枉然。這次初選,他對黨中央為郭、韓開小門迭有怨言,並說出「選舉公報上會有我的名字」,讓外界猜測他最後可能退黨自行參選。事實上,在「馬王政爭」時馬英九開除其黨籍,王金平仍透過訴訟護住自己的黨籍,絕不輕言離開;以其老謀深算,他當然不會因這場初選挫折輕言脫黨相反的,他在退選聲明不斷強調自己愛黨情深,要勤走基層,「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國民黨贏回政權而努力
目前民進黨的蔡賴之爭已進入最後的決戰——如果不是火車對撞的話,下周民調揭曉,情勢即可明朗。相形之下,國民黨初選剛剛進入險灘,王金平退出賽局只是序曲。接下來,韓國瑜與郭台銘兩營展開的激烈廝殺及攻防,則是更難料的景象。
國民黨初選較大的變數有三:第一,韓國瑜陣營將連連發動大型造勢活動,催動韓流人海,以「實體人數」來對抗緊追其後的首富「台風」;如此較勁,可能對初選構成非預期的壓力。第二,韓郭兩人的競爭,已逐漸被有心人士渲染成「基層庶民」與「政治菁英」的對立,黨中央若不設法排解及澄清,最後極可能演成藍營的一次「階級斷裂」,切不可掉以輕心。第三,目前若干媒體和名嘴已出現嚴重的選邊和偏倚,不少藍營民代、智庫學者也公開表態;若再繼續叫陣或釋放不實空氣,可能造成藍營支持者的分裂。如此一來,國民黨目前一盤好棋即可能打到輸掉。
國民黨中央的問題,就是手上空有一堆好牌,卻始終抓著不放、不打、不用,只會當甩手掌櫃。這種消極態度,既不能提供黨內好手強有力的後勤支援,又不能協助他們維持彼此的良性競爭,甚至對外不足以號召不滿民進黨的民眾歸隊支持。如果一直抱著這種無為的姿態旁觀情勢,國民黨明年要贏回執政權,恐怕只是一場夢想。黨中央若一味坐視黨內互打,對黨內菁英拉幫結派、胡亂放話的行為不作任何約束,甚至眼見情勢惡化而無法有效協調整合,國民黨又如何證明自己有能力翻轉台灣的未來?
王金平的退選聲明,其實也在提醒國民黨中央:不能妄想只靠「一人救一黨」,「九局打完才會有真正的贏家」,只贏初選不能算贏。這麼簡單的道理,庶民皆知,黨中央卻要靠王金平來提醒,著實諷刺。藍營裡許多政務官享受過執政的美味,卻軟弱而丟失政權;而今外界看不到他們反省或力挽頹勢的努力,卻趁著基層民眾討厭民進黨,這批人便又怡然自得地開始指點江山。他們真以為中華民國國旗再度飄揚,是民眾向他們歸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