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不列顛到小英格蘭的反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0533/web/

◆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訪日的三個錯誤迷思
◆  聯合報黑白集/賴神應與國民黨同感
◆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不列顛到小英格蘭的反思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不列顛到小英格蘭的反思


2019-05-28 00: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英國首相梅伊哽咽宣布辭職,證明保守黨脫歐政策徹底失敗。她上任時曾表示,將打造一個不侷限於歐洲的全球不列顛,現在成了天大的笑話。
民國105年(2016年)公投脫歐前,英國其實享盡了歐盟會員的巨大利益。由於歐盟自由流通機制和英國本身的特殊條件,倫敦聚集了上千家銀行、保險等機構的全球或歐洲總部,英國更吸收了全歐盟約30%的外資,彌補長年的貿易赤字。尤其,英國常以掣肘歐洲進一步統合為要脅,迫使其它會員國妥協,同意英國在歐盟內部享有特殊地位,並獲得特別的財政回饋。因此,英國可以拒絕歐元、不加入申根公約、否決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的法律優先地位、拒簽歐盟財政公約。
英國脫歐後,現有優勢頓時消失。本田已經宣布民國110年(2021年)關閉在英車廠;日產則決定不再於英國生產新車款;原位於倫敦的歐洲銀行管理局EBA)已遷往巴黎,負責核准新藥上市的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則移至阿姆斯特丹,群聚於這些歐盟機構旁的金融業和大藥廠實驗室開始鬆動。野村證券已在法蘭克福建立新歐盟總部,滙豐銀行決定擴大在巴黎的編制。英國年生產總值從脫歐前的2.9兆美元下滑至民國107年(2018年)的2.6兆美元,損失可觀。
脫歐後,英國不再能參與歐盟決策,卻又因市場和地緣關係,必須遵行歐盟的規定,等同挪威和瑞士的地位英國同時脫離了歐盟與日本、加拿大等50個國家建立的自由貿易區,若要重建,必須逐一談判,不但曠日廢時,且不可能獲得更好的條件;沒有歐盟支撐的英國,也不再能與美國、中國大陸平起平坐尤其,脫歐無端激起了蘇格蘭的獨立情緒和北愛爾蘭兩大民族的尖銳對立,挑起自身的分裂危機
究其禍源,首推不切實際的獨立幻想。在全球化浪潮下,周邊國家對區域內最大經濟體的依賴,原本就是極自然的發展,各國則自憑本事趨吉避凶。但是,在英國獨立黨和保守黨內疑歐派的唱和下,融入歐盟成了對英國自主的剝奪,遂高唱「還我主權」、「把英國贏回來」等動人的口號,煽動仇外情緒,引領民眾追求虛幻的獨立大夢。
英國領袖,尤其是保守黨菁英,更長期以歐盟規範為藉口,推卸任何不討好民眾的政策責任。失業率上升,就責怪歐盟人員流通政策之下來英工作的歐洲公民;逮到非法移民,就成為歐盟庇護政策侵蝕英國社會的鐵證。不斷指責歐盟,營造了強大的疑歐言論和仇歐情緒,也減損了英國人自我反省、改革再出發的能力
疑歐、反歐、仇歐、脫歐,遂成為英國政黨菁英操縱鬥爭的槓桿。前首相卡麥隆原本的算計是,在民國104年(2015年)大選前,以承諾選後舉行脫歐公投來換取黨內疑歐派的支持,並據此挾持歐盟給予英國更多的豁免。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和保守黨疑歐派領袖強生則將計就計,藉此營造反歐情緒,壯大自己的政治基礎。反對黨工黨則將公投操作成反對卡麥隆的路線。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政黨領袖,將脫歐可能的代價和傷害說清楚。如今,英國因為脫歐而焦頭爛額時,當年推動公投的卡麥隆、高唱獨立的法拉奇、強烈仇歐的強生一個個神隱避世。一度雄踞歐洲和全球舞台的大不列顛,正迅速退縮成侷促北大西洋一隅的小英格蘭
台灣製造業和金融業對英國脫歐曝險的數額和比率並不高,足資因應。但是,英國脫歐所呈現的亂象卻值得我們深思:面對全球化和區域化的浪潮,國家領袖應謹慎因應、取利避害。一味地操作民族情緒,引領人民追求虛幻的獨立,刻意營造仇視鄰邦的言論,用以贏得黨內鬥爭和權力爭奪,國家不但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主,反而會喪失原有的優勢、挑起內部的衝突,實在值得所有台灣競逐大位的政黨和人物反思警惕。







聯合報黑白集/賴神應與國民黨同感


2019-05-28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在民間仍有不少死忠支持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破天荒的中執會直播,大家看到賴清德的代言人林俊憲遭到圍剿」。連宣稱更改制度須經所有候選人同意的黨中央,也被砲火波及。外界赫然發現,原來民進黨對付自己人也毫不手軟,跟對付敵人一樣粗暴。
這場會開了幾個小時,內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只有算計,沒有正義」,「只有選邊,不論制度」。民進黨中執委口口聲聲「勝選考量」,簡言之,為了勝選可以不顧程序正義。何況,蔡英文陣營若有勝選把握,又何必對初選規則一變再變?
賴清德身為民進黨長期培養的菁英,看到這些「同志」拿刀相捅,想必百味雜陳。從國大代表、立委到台南市長,他是綠營引以為傲的政治明星。擔任行政院長時,他是上自蔡總統、下至黨內公職民代眼中的「最佳接班人」。而今,只因他要選總統,一夕之間就成了黨內千夫所指、欲除之而後快的「團結破壞者」?
賴清德的遭遇,他自己應該不陌生。蔡英文執政後,各種用來對付國民黨和非我族類的手段,都一樣是高舉「團結」和「正義」的大旗,用的卻是各種違反程序正義、民主法治的手段,哪有在手下留情的?回顧過往,賴神應該很有感
然而,民進黨用這些手段打擊政敵時,賴清德也是共犯結構的核心成員,不曾反對,甚至推波助瀾如今吃了同樣的虧,除了摸摸鼻子認栽,大概難有反制之道。賴神的遭遇,難道不是其他民進黨人的鏡子嗎?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訪日的三個錯誤迷思


2019-05-28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訪日,希望核食問題「科學問題,科學解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緊跟著賴清德之後,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加入了日本參訪行列。儘管對是否投入民國109年(二○二○)總統大選仍遲不表態,但柯文哲此行不僅與日本國會議員討論核食輸台議題,也親赴福島災區大啖和果子,更和日本學者大談當前的兩岸關係。不難看出,柯文哲相當努力在填寫蔡英文對日未完成的試卷。
不同於賴清德的拘謹無趣柯文哲對於日方詢問是否角逐總統大位,不但引用織田信長等到天亮、下雨再出兵的名言也說他時時奉行德川家康等待杜鵑啼的忍耐之術。自稱是「講日語長大」的柯文哲,更穿上日本武士盔甲象徵即將出兵,讓日方覺得他極接地氣。
亦不同於賴清德訪日行程的制式平淡,柯文哲在日本政府刻意安排下,行程幾皆為不公開的閉門會議,更增添神祕感柯文哲也造訪安倍身邊的策士,拜會須有特殊人脈才能見到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連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都親自到機場送行。這種「總統級」的禮遇,可見日本對柯文哲的高度重視。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面對日方的高規格接待,柯文哲免不了要對日本福島核食議題有所「表示」。相對於賴清德承諾當選後要「解禁」核食,柯文哲則進一步提出行動方案,說台灣不要搞特殊,要用科學方式解決,接軌國際標準。他還親赴福島品嘗當地和果子,以行動證明福島食品的安全性;如此賣力「輸誠」,當然讓日本足感心。但柯文哲左批核電、右啖核食,也暴露他的討好與矛盾
台灣政治人物擅長把「外交轉內銷」,將出訪當成國內大選的會外賽。但從柯文哲此行充斥著選舉表演的背後,也可看出他對日本的三大錯誤迷思。
首先,是誤以為可以同時親美日,來凸顯對日本的重視。民進黨一向親日,蔡英文上台後外交上卻是「重美輕日」,以為只要台美關係好,台日關係自然好。亦即,台北到東京的捷徑,要經過華盛頓蔡政府的態度,讓日本感到相當受傷。柯文哲此行提出「親美日友中」,將日本放在與美國對等的天平上,顯示他與民進黨不同;這點,讓日本喜不自勝。但柯文哲卻忽略了,美日兩國其實並不同調:美中兩國正在貿易大戰,安倍卻積極想要改善中日關係的氛圍,美日在對中關係上是各吹各的調。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如何同時討好美日兩國呢?
其次,是誤認為只要解決福島核食輸台,就能解決台日之間的障礙。蔡英文上台後,因國內強大的民意反對核食進口,遲遲未能解禁福島核食輸台,成為現今台日關係的絆腳石。柯文哲此行,為了要凸顯其對日政策與蔡政府有別,不但主張以國際標準處理核食進口議題,更以實際行動力挺福島的災後重建問題是,台日關係除了核食議題外,還有沖之鳥漁業爭議。日本在沖之鳥議題上寸步不讓,台灣在福島核食議題上單方面退讓,不僅不會讓日本感到滿意,只會讓台日關係更加地不對等。
最後,誤以為只要一味地討好日本,台灣就能夠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日方一直把解禁核食與台灣加入CPTPP的議題掛鉤,認為解禁是個前提。柯文哲這次說,民國107年(二○一八年)台灣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正式加入CPTPP;只要日本全力支持,台灣就會很容易進去。殊不知,CPTPP是由十一個會員國採取共識決」;就算日本願邀台灣加入,但只要有一個會員國表示反對,台灣便無法加入。日本的支持,與台灣加入CPTPP,無法畫上等號。
更別忘了,日本是實力主義的奉行者。日方這次「輕賴重柯」,主要是柯文哲近期民調有上揚趨勢,並不是柯文哲的答卷寫得好。一味地討好日本,縱可提升訪日的規格,博取日本的好感,但絕不是勝選的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