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治國關鍵在人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9290/web/

◆  聯合報社論/韓國瑜郭台銘表現大氣,黨中央也請看齊
◆  聯合報黑白集/打不開門的鑰匙
◆  經濟日報社論/治國關鍵在人才





經濟日報社論/治國關鍵在人才


2019-04-24 01: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哈佛大學進行閉門座談,脫口20字韓式口號:「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中國,努力靠自己」。不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相當不以為然,改寫這20字真言為「國防靠和平,市場靠競爭,技術靠研發,命運靠自己」。一般認為,韓國瑜的版本說得雖也實在,但易引起爭論,郭台銘的版本,四句話,基本都點到了要害。韓與郭,關注的都是台灣的處境與未來,我們認為,不管國防、科技、市場要怎麼靠,台灣的未來,最終的關鍵還是在靠人才
不妨就先以台灣本身作為例證。自民國38年(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迄今70年,一般認為前40年台灣在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的表現,是持續向好上升的。
後30年則反之,大致以民國77年(1988年)蔣經國去世為轉折點。人們可以從各個角度來解讀這兩個發展階段的差異,但應該看到,所有具有說服力的解讀背後,溯及根本,或許都關聯到人才因素。
在民國38年到77年(1949年到1988年)那個表現相當出色的40年,一開始,台灣的處境,外有嚴峻的安全威脅,內則篳路藍縷,從廢墟中重建,未久,即贏得亞洲經濟奇蹟之美譽,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此等成就很難以美國提供的軍經援助來充分解釋,因同樣接受類似援助的國家為數不少,表現遜於台灣者比比皆是。說到底,台灣奇蹟的源頭不外兩個,一是人民的素質,二是人才尤其是官員的素質。但70年來,人民素質應無太大變化,是以前40年表現優於後30年,最主要的關鍵應該就是人才,尤其是官員的素質了
民國38年(1949年)前後,大批大陸精英人才隨國民黨政府遷至台灣,各行各界都有,從學術界、企業界、文化界,到各級政府官員,官員中,文臣武將技術官僚俱為一時之選。當時,全中國的一大批人才全都聚集到了這個面積只有全中國260分之一的小島上,共同為建設台灣打拚。不難想像,僅就經濟人才來看,從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到俞國華、王作榮、趙耀東等,哪一位不是治國之大才,如何能不創造個奇蹟出來
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球範圍中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了。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憑藉其卓越的條件與環境,吸引了來自於全球的各界人才。全世界得諾貝爾獎最多者為美國,但美國之獲獎者出生地很大部分不是美國,誇張點說,全球人才盡為美國所用,美國還能不強盛嗎
新加坡國小,卻深諳治國強國之道在人才開國領導人李光耀明言,國家興亡盛衰來自於國家治理階層人才之水平。好的政治與治國人才難求,平均1萬人才有一人。他認為作為國家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想方設法像淘金一樣把政治人才這種稀有礦藏發掘出來,然後培訓、鍛煉,再讓他們參與競選,接受民意考驗,通過者再逐級擢升。新加坡模式治國人才之養成顯然別樹一幟,頗有值得借鏡之處。
回到台灣,近二、三十年來,台灣發展動力之持續減緩,且內耗不已,亂象頻生,從人才這個角度觀察,或可找到答案。
就以上分析可知,一國之人才不外三種來源,一靠機遇;二靠培養;三靠自境外引入。美國二戰後吸納全球人才,及台灣在民國38年(1949年)之後湧入大批大陸人才,皆可謂機遇,機遇非常有,可遇不可求,近二、三十年台灣不再有此機遇,而原有精英人才逐漸凋零。
次論培養,藍綠陣營並非沒有,但論認真及專業程度,較之新加坡相距甚遠。培養不足之外,台灣還有因政治的內鬥與內耗,導致原本即不足之人才加速折損。再看境外引入這除了要有政策,最關鍵的是還要有在政、經、社各方面的強大吸引力,台灣顯然缺乏
相反的,由於發展勢頭長期弱化,原屬台灣之人才,外流現象日趨嚴重,使台灣人才問題的嚴峻形勢變本加厲。怎麼辦?請問各政黨及有意參選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可有良策?





聯合報黑白集/打不開門的鑰匙


2019-04-23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曾兩度請辭,原因都是「為敗選負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台銘在研討會上提問,「台灣參加區域經濟合作的鑰匙,究竟在華府還是北京?」綠委蕭美琴一再避答,惹毛郭董。蔡英文後來接戰回嗆,「鑰匙在我們自己手上」。事實上,蔡英文手上這把鑰匙開不了門,這糊弄不了人民
蔡英文不敢說鑰匙在華府,因為她拿不到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門票,連台美自貿協定也上不了談判桌。台灣站在抗中最前線」,卻換不到一紙協定,蔡英文還得替美國顧面子。她批評馬政府,「把鑰匙交給北京……,結果就是低薪、低競爭力」;順便打臉郭台銘。
為證明有這把鑰匙,蔡英文話說得好大:「我把台灣帶回世界,把台灣當中心向世界布局」,「我們跟歐盟、印尼等許多夥伴完成投資保障雙邊協定」。但根據經濟部官網,台灣印尼投保協定是民國79年(一九九○年)簽署;至於台歐投保協定,歐盟在馬政府後期將台灣列入投資協定對象後,迄無實質進展。蔡總統假消息發得好順口,不知是天真或故意,其實她只作到對菲、印度更新投保協定
蔡英文批評馬政府「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但馬政府不僅與星、紐簽署經合協定,與日本、大陸完成投保協議,台灣對歐盟多國日本、泰國的租稅協定也在同時期達成
台商從大陸走進世界,早在蔡英文上台前。她搞砸兩岸關係,打不開區域經合組織大門,面對質疑就變造假鑰匙吹牛皮、扣對手紅帽子。這種執政,連low字都高攀不起。







聯合報社論/韓國瑜郭台銘表現大氣,黨中央也請看齊


2019-04-23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韓國瑜(左圖)發表五點聲明、郭台銘(右圖)大氣回應,呼籲黨中央制訂方便韓參選的規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天對參與總統初選發表五點聲明:對海內外支持者表示感謝,對政治權貴密室協商表達不滿,對國民黨現行初選制度坦言無法奉陪;直言只有台灣好高雄才能更好,又聲明願不計榮辱守護中華民國。韓國瑜投出了一顆變化球表面上是不參選聲明,實質上則表達了承擔意願人在海外的郭台銘隨即大氣回應,呼籲黨中央打造方便韓國瑜參選的規則。接下來,就看主席吳敦義用什麼智慧接招了。
韓國瑜這篇三百字不到的聲明,有感謝,有憤怒,有體悟,有包容,也有警告。他拒絕參加現行制度下的初選,卻未否定所有參選可能這點,他以對中華民國不計得失的責任感作出宣示當他提到台灣好、高雄才會更好」,只有台灣改變,高雄才能真正改變時不僅在爭取高雄市民的諒解,也在指責民進黨執政的扭曲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的聲明由原本規劃的四點增為五點,他臨時添加的一點是嚴詞批評「政治權貴熱中密室協商」,呼應了李佳芬前一日提到的「背後被放槍」。不難想像,這和韓氏夫婦正在美國參訪時,郭台銘突然宣布參選有關。當時國民黨中央全力為郭台銘開綠燈,以一紙「榮譽狀」,突破了失聯黨員需要四個月才能取得初選資格的黨規;而郭台銘宣稱自己願參加初選、不接受徵召,導致黨內初選規則再度變動這些,被韓粉認為是刻意卡韓」,頗不諒解
姑不論國民黨是無心或刻意,讓郭台銘的參選被解讀成黨中央「挺郭卡韓」,確實是很愚昧的事。初選遊戲已進行了幾個月,吳敦義不僅無法有效居間穿梭協調,甚至無法和候選人敲定會面,顯得漫無章法而有失領導職責。由於韓、郭兩人的民調居於領先,最怕的是雙方因競爭或猜忌而互相廝殺,黨中央必須全力溝通。但黨中央卻什麼都沒做,放任權貴密室協商的揣測四起,也難怪韓粉如此憤怒。試想,萬一國民黨初選也演成民進黨蔡賴相爭的內鬥戲碼,藍營好好的一局棋,不怕玩到慘輸嗎?
值得慶幸的是,韓、郭兩人都表現非常大氣,不拘泥於既有框架。郭台銘甚至呼籲黨中央制訂方便韓國瑜參選的規則,以追求中華民國的勝利為前提,風度非凡對韓國瑜而言,參選總統原不在他的人生劇本中,當好高雄市長才是他的本願對郭台銘而言,一個大企業家會起心動念參選總統其實也是如此,只因為不忍見自己的國家從繁榮走向衰頹。韓國瑜和郭台銘都不是傳統型政治菁英,兩人都是政治熱情大於政治歷練;他們的治國能力可能受到質疑,但他們從政的熱情卻受到市井小民的信賴,他們的行動力也深受期待。關鍵在,國民黨如何讓兩人找到相互增益的合作方式,而不是彼此猜忌廝殺。
從積極面看,郭台銘加入初選戰局,對韓國瑜的進退其實有幾點助益。第一,可以紓解韓國瑜提早被推促著參選的壓力,讓他爭取到更多時間施政與布局;第二,郭台銘在初選成為箭靶,也可分散韓國瑜遭民進黨攻擊的火力;第三,對於一直擋在韓國瑜參選之路上的王金平,隨著郭台銘加入,應更容易解除人情壓力;第四,韓國瑜也可以藉此再思考如何導引「韓流」,一則防止他們過度激情燃燒,再則也要設法區隔混跡其間起鬨的假韓粉」。
韓國瑜選在「吳韓會」前公開表態,就是要先站穩自己的立場留供全民檢驗,不讓吳敦義有虛以委蛇或偷樑換柱的餘地。他昨天投出了一個大曲球,沒有愧對高雄市民,沒有對不起韓粉,也表白了自己承擔的決心,並留下一些餘地供國民黨迂迴。至於國民黨要把這扇門開在什麼地方,如果藍軍想要贏回執政權的意志夠強烈,自然不難找到那個神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