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呼喚國民黨二○二○大陸政策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217/web/

◆  義中「帶路」的面子、裡子、金子
◆  聯合筆記/呼喚國民黨二○二○大陸政策
◆  搶大選話語權 蔡賴競合抗韓?
◆  農產外銷港澳 應效法日本經驗
◆  小學送私中 大學送出國… 教育階級化比學生出走更嚴重
◆  彰檢有權處理國籍歧視案嗎?
◆  中美世紀爭雄關鍵戰役
◆  韓市長喚起的「愛國心」
◆  漫畫/影子選手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呼喚國民黨二○二○大陸政策


2019-03-24 23:54 聯合報  郭崇倫
蔡英文總統透過迴廊談話回應和平協議,稱「不接受消滅國家主權的政治協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剩下不到十個月,正是有志之士糾集智囊,撰寫政策白皮書之際,說到底,只有兩個議題重要:能源政策爭議對國民黨有利,兩岸議題則對民進黨有利,本來國民黨應該是最能穩定兩岸局勢的黨,但是現在有三個改變:
首先,國際局勢在變,美歐日對中國的戒心日增;尤其美國的中國政策從「交往」改為「戰略競爭」,這早從歐巴馬時期就已經開始,川普只是加速這個改變而已,之前希望把中國轉變為西方式民主,不希望台灣蠢動刺激大陸,現在的戰略競爭,則期待台灣可以扮演更有用的角色,對抗中國
其次,習五點提出「兩制台灣方案」後,對台壓力日增,王在希強調只認同一中,不謀求統一,就不是真正的「九二共識」;王英津則提出「去主權化」改造問題,要去除支撐「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一系列政治符號及制度;而王衛星所說未來可保有的十項權力,都是台灣現在已經有的。雖然三人鬆緊不一,都不脫一國兩制,否定了一中各表的精神
最後,則是漸趨向台灣主體意識的民意位移;過去大陸在選前的動作,很容易被民進黨逆向操作,效果適得其反,現在美國想介入台灣選舉,支持屬意的候選人,也沒這麼容易
蔡英文的操作很細緻,除猛攻國民黨既有的兩岸論述外,還察覺到國際對中國崛起的疑懼,在接受CNN訪問時說,面對北京與日俱增的勢力,台灣防守著自由民主世界的第一線,她的競選基調是面對中國的霸權威脅,國際必須與台灣安全合作來支持台灣,進而支持台灣的蔡英文政府
面臨黨內獨派初選的挑戰,蔡英文好整以暇,她的兩岸政策,並不是要走陳水扁民國93年(二○○四年)連任時越來越獨的老路線,蔡英文想做的,是在不挑釁對岸的前提下,把國民黨打成張伯倫的投降主義,自己是堅定不妥協的丘吉爾,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
國民黨候選人應提出什麼大陸政策主張?三個變遷情勢下,過去主張似乎不靈了:「不統不獨不武」是馬英九第一次競選時的主張,但習五點之後,大陸不可能接受「不統」的提法;「九二共識雖然還是大陸的兩岸關係定海神針但大多數台灣選民弄不懂是什麼意思給蔡英文可乘之機,把它簡化扭曲為一國兩制」。
兩岸和平協議似乎是國民黨新的論述,不只是張亞中洪秀柱提,現在黨主席吳敦義也在倡議,朱立倫與王金平都還未表態;和平協議曾經在馬英九連任時考慮過,遇到民意反彈,馬上收回,現在再度提出,面對北京的統戰談判策略,國民黨其實是沒有信心的,更不用說,和平協議很難向美方解釋這是不是投降協議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尚待產生,現在亟需一個清楚易懂的大陸政策,韓國瑜也許是個潛在的候選人,但口號式的宣傳是不夠用的。








義中「帶路」的面子、裡子、金子


2019-03-25 00:06 聯合報  張孟仁/輔大義大利語系主任兼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義大利期間,中義雙方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羅馬與義大利總理孔特會談。 (新華網)

廿三日義大利簽署了一帶一路的備忘錄,成了G7第一個與中方簽署的國家。義大利對於中資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望一帶一路倡議帶來基礎建設的投資、減少貿易赤字、大量進口義大利的產品、保護義大利廠商在中國的商業利益等。同時也期待習近平造訪西西里能帶來觀光收益,吸引中國遊客來訪。
為淡化外界的疑慮,義大利強調簽署協議可以平衡義大利與中國大陸近一八○億美元的逆差,此外,就算港口擁抱中資也會對收購一事小心謹慎。仔細觀察最終版的備忘錄僅有廿九項協議,較之前預估會簽五十項協議減了不少內容,且拿掉的正是敏感部分的通訊(5G)與技術方面。
另外,里也斯特熱內亞港口並未同先前討論般放上「戰略夥伴」的字眼(當然兩個港口都會開放),可說是符合先前歐中雙方所談妥的民國109、119年(二○二○、二○三○)議程合作項目(支持中國歐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支持全面落實中歐合作民國109年(二○二○)戰略規畫),以及歐盟去年九月提出的「歐亞聯通」戰略架構(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泛歐交通運輸網的對接,深化在港口、物流和海運領域的合作),並未脫離歐盟的原則。整體觀之,美、歐的警告與內部另一執政的聯盟黨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撓奏效。
整個事件體現了中方獲得面子,歐、美獲得裡子,義大利則拿到些許的金子。義大利雖強要資金卻須在安全範疇(聯盟黨、歐盟內部和諧與美國盟友)內取得妥協。
不過,其後續影響值得觀察。一、義大利成為G7第一個突破口有其強烈的政治象徵性,其他很多想攀中國關係的歐盟會員國是否效尤?德、法兩國與中方貿易額遠比義大利來得大,是否會吃味?並持續以破壞和諧為由,冷落義大利?
二、儘管義大利聯盟黨聲稱握有「黃金權力」可對備忘錄裡的涉及國安項目進行干預。只是面對國內經濟不佳,許多義大利港口早已期待與中國大陸合作,一場國安與經濟溫飽的戲即將上演,聯盟黨五星運動的衝突很快會白熱化。
三、對於美國老大哥的警告僅姑且聽之,親中的五星運動親川普的聯盟黨,又是提前布局另一場外交熱戰的「代理人」戰爭。
四、不管是聯盟黨或五星運動皆反歐,倘若中資妥善經營義大利港口營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義大利人民是否會更加遠歐,質疑歐盟的能力?







農產外銷港澳 應效法日本經驗


2019-03-25 00:04 聯合報  楊明憲/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台中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出訪港、澳,大力促銷高雄農產品。 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長韓國瑜拚經濟,尤其是農產品外銷訂單在新馬港澳一波接一波。其中大多為木瓜、鳳梨、蜜棗、芭樂等生鮮水果及花卉,農民生產後直接外銷,不被運銷商或加工商壟斷利潤,也是讓農民最有感、最接地氣的做法,難怪振奮民心
但韓市長表示,香港有四分之一的農產品都是從日本進口,而台灣竟只占了三點六%,不禁令人好奇:台灣農產品外銷真的遠遠不如日本嗎?
事實上,香港是日本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地,占日本出口市場的廿三點三%去年出口十九億美元而香港為台灣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地,占台灣出口市場的七點五%,去年出口四點一億美元我國在香港的農產品外銷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
日本與我國一樣是小農經濟,而且生產成本比我國更高,但為何日本農產品在香港外銷金額是我國的五倍?為何不是像我國一樣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的出口市場?值得探討。
十年前日本還曾是我國最大農產品外銷市場,香港居次,我國外銷至香港的金額為三點九億美元,與目前相去不遠,但當年日本外銷至香港金額為十億美元,十年來倍增,而我國仍在原地踏步,且與日本的差距擴大,怎會如此?
原因是,日本安倍政府在民國102年(二○一三年)提出進攻型的農業政策,要徹底扭轉防衛型的農業保護思維,目標是到民國109年(二○二○年),農產品出口要從民國101年(二○一二年)的四千五百億日圓,倍增至一兆日圓,正面迎戰自由貿易,並視為日本農產品銷到海外市場的機會。因此大力加強基礎建設的農業預算,為擴大農業出口強化基礎
反觀台灣農產品在農場端並不比日本差,但經過採收後處理的冷藏、保鮮、包裝及運輸等至消費端,卻不如日本。生鮮農產品出口的規範,要依循的是Global GAP全球性的良好農業生產規範),以及保鮮與冷鏈物流等基礎建設日本Farmind株式會社社長堀內達生曾說,「一個農產品的成功,前端種植影響了產品的六到七成,最後的三成要靠採收處理跟後端運輸的配合。」並舉例台灣香蕉可能要從頭開始想怎麼改革,不然沒有全球競爭力。
台灣農產品外銷仍有許多有待突破的瓶頸,例如農產品國際市場資訊與統計資料有待充實、農產品外銷供應鏈體系和支援系統尚待完善、缺乏長期經營國際通路、農產品國際拓銷集中於特定產品與市場、外銷農產品參與國際展會欠缺整合機制和經濟效益評估、持續性台灣外銷農產品之品牌化活動有待強化、農產外銷大多著力於原始形態初級品,以及輕忽投入因素、加工品、技術、智財權等套裝輸出。
期待我國農產品外銷模式及建設,能以日本經驗為師,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拚外銷,改善瓶頸並加強保鮮與冷鏈物流等基礎建設,則我國農產品外銷將大有可為!







小學送私中 大學送出國… 教育階級化比學生出走更嚴重


2019-03-25 00:13 聯合報  鐘重發/教(彰縣北斗)
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後,首度主持校務會議。針對國內高中生紛出國念大學,他在會中表示,「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台大將提供傅鐘獎學金留住本地優秀學生。 記者鄭清元/攝影

台大留不住優秀孩子,當然是台灣人才的損失,然此和家長拚命把小學畢業生往私中送一般,但優秀小學生往私中送對教育的殺傷力,絕對比台大留不住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要來得大,只是很多人都不去想罷了!
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沒選台大而直接出國,或者只是一些都會出國的孩子,沒到台大過水而先行出走而已。但若連自詡在辦教育的國小校長、家長會長,都不相信國中而爭相把孩子往私中送時,台灣的國中教育和升學體制真該好好檢討,為何愈是強調多元入學和高中學區制,私立中學反愈受青睞。有錢的人就有愈多的選擇權,而窮人家的孩子,教育的路卻愈走路愈窄失去公平機會的教育,絕不是國家正常的育才之道
完勝三位教長的管校長說的話,應該可獲得教長和社會的重視,如今藉台大管校長的一席話,也希望力推十二年國教的回鍋部長好好檢視,要把台灣教育帶向何處,是在提升孩子的能力和國力或是在階級複製,成為製造階級的工具







彰檢有權處理國籍歧視案嗎?


2019-03-25 00:10 聯合報  尤英夫/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司改會質疑彰化女檢莊珂惠的爭議事件,為何未移送檢察官評鑑,卻逕由彰化地檢署處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報導,一名阮姓越南配偶一○五年十月遭偵訊時,自認遭受彰化地檢署莊檢察官國籍歧視問案而提出陳情。不過,分案由一名主任檢察官調查後簽結。
筆者曾經擔任過內政部台灣地區之人民受歧視申訴審議小組委員,也實際參與有關新住民有無受歧視的申訴案件,因此對於彰化地檢署這樣的處理,抱持懷疑的態度
我國「入出國及移民」第二條規定「本法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第六十二條規定「(第一項)任何人不得以國籍、種族、膚色、階級、出生地等因素,對居住於台灣地區之人民為歧視之行為。(第二項)因前項歧視致權利受不法侵害者,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得依其受侵害情況,向主管機關申訴。(第三項)前項申訴之要件、程序及審議小組之組成等事項,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八十一條又規定「主管機關受理第六十二條之申訴,認定具有違反該條規定情事時,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應立即通知違規行為人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而內政部也根據上述第六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在九十七年六月四日發布全文十三條的居住台灣地區之人民受歧視申訴辦法」。
姑且不論有無涉及其他法令,或申訴有無時效的問題,從上述條文規定來看,顯然主管阮姓越配具體申訴歧視行為案件的機關應該是內政部,而不是彰化地檢署







中美世紀爭雄關鍵戰役


2019-03-25 00:08 聯合報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出訪義大利,義大利以參加「一帶一路」建設作為迎接習的大禮。圖為習近平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右)會見中義企業家的雙方代表。 (中新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義大利,義大利以參加「一帶一路」建設作為迎接習的大禮,引起美方不滿,批評義大利不該為中國站台。
習近平民國102年(二○一三年)甫上台,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從遠東到歐洲的基建投資高達九千億美元;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又在APEC會議中提出作為配套的亞投行倡議,無論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均歡迎各國加入。美國除自己不參加以為抵制外,還千方百計封殺所有有意的國家加入,但顯然均未成功
在亞投行方面,英國率先抗命加入,法、德、義隨即跟進,去年底成員國已達九十三個;在一帶一路方面,美國除自己不參與,還汙名化一帶一路是債務外交但此前僅歐洲就有十三個國加入,現在歐盟創始國及G7成員國的義大利也加入,含金量與意義更自不同。美國在一帶一路及亞投行與中國的博弈中,明顯落了下風。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與此同時的南海吹填造島及華為事件上。
同樣的是在習近平上台之後,從民國103年(二○一四年)開始,中國大陸不聲不嚮地在有爭議的九段線內的南沙群島,以吹填方式把七個礁造成了七個島。美國自衛星偵測到情況後即一再對中國提出抗議與警告,中國完全置之不理。目前七個島總面積已超過六平方公里台灣控制之太平島為零點五平方公里),其中三島各有一條三千公尺跑道可起降各型飛機,島上布建軍民設施,有如存在於南中國海的三艘不沉的航母。美國徒呼負負,除了偶而派些軍艦航行刷一下存在感之外,束手無策。對中國而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虛線」變成了「實線」
華為是最新的事例。美國知道5G之爭,影響深遠,決定對華為痛下重手,從警告華為到唆使加拿大扣押孟晚舟,再到脅迫從「五眼聯盟」到幾乎所有國家,不得使用、採購、接納華為的產品與服務,作風之惡劣,手段之狠辣,已到了完全不顧作為一個堂堂大國顏面的地步。但形勢發展卻大出美國意料,又是從英國開始,抗命美國接納華為的國家越來越多
這一帶一路(含亞投行)、南海造島,及華為博弈,不約而同折射了中美全球大博弈下中美氣勢的長與消,也是中美新世紀爭雄的關鍵三役
中美大棋局目前下到了中盤,未分勝負之前,棋還要下下去關鍵三役之後,盤面上還有三個大場,必是雙方必爭之地:一、人民幣國際化;二、朝鮮半島形勢;三、台海形勢。
古今中外列國爭雄,全局勝負往往取決於幾個關鍵戰役,新世紀的中美爭雄,亦作如是觀。







韓市長喚起的「愛國心」


2019-03-25 00:01 聯合報  高凌華/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出訪,引發賣台爭議。 記者劉學聖/攝影

突然間,感覺大家都好愛中華民國,平常吵吵鬧鬧不在乎的內鬥,現在深怕一不留神就被出賣。
一個南台灣縣市長的輪替,一個市長出國賣水果可以換來一些短暫的團結,似乎也是選舉結果出乎意料的一種收獲。
一個市長好像搖醒了昏沉沉的台灣,一個市長讓一些本來不一定愛台灣的人都想以讓台灣更好為己任,一個市長讓許多人爭先恐後的都想讓大家知道自己愛台灣,一個市長帶起來出乎意料的風向,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大家都眼睛睜得大大,看著一個市長還會帶來台灣什麼樣的變化







搶大選話語權 蔡賴競合抗韓?


2019-03-25 00:01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登記參加民進黨2020總統初選,與蔡英文從戰友變成競爭對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宣布投入民進黨內總統初選,並宣稱期待國民黨徵召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一場君子之爭。一時激起千層浪,不僅拉高民進黨總統選情能見度,也邊緣化白色力量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國民黨各太陽等潛在競爭者。
賴清德參選不會導致新潮流內部及整個政黨陷入分裂危機。起初新潮流主要精英確實不傾向支持賴參與總統選舉,然賴卻宣稱要「勇敢承擔」台灣願景建構。新系思考:蔡執政成效不彰,賴參選折損其政治聲望;蔡與新潮流尚維持政治聯盟,賴參選勢必造成支持對象抉擇困境。且派系中要角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皆曾表態支持蔡英文,與新系關係交好的蘇貞昌仍任行政院長。從蔡英文與新潮流、蘇貞昌的政治聯盟關係來看,賴參選不是要造成新潮流裂解及黨分裂,反而是強化新系、蘇貞昌與蔡英文政治聯盟關係
賴宣布參選後,陳菊、蘇貞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及卅餘名立委已表示支持蔡英文競選連任,並呼籲團結。而年初獨派四大老發表公開信呼籲蔡英文放棄連任總統,包括彭明敏等則表示支持賴清德,看似獨派產生分裂,但這中間仍存在協調空間
與其視賴清德參選總統恐造成執政團隊分裂及獨派內鬨,倒不如視之為總統選舉的造勢與動員,及對傳統支持者與獨派的整合過程,藉此改變整個黨一再被邊緣化氣勢。九合一大選慘敗,蔡英文一再慰留賴清德,然賴仍宣稱負起政治責任下台,表示離開給予總統大破大立的契機及多次表達支持蔡繼續連任故賴清德與獨派結盟參與黨內總統初選,看似具有「以戰逼和」的意涵,其實是正在整合獨派資源、化解獨派分歧,至少為可能的「蔡賴配」穩固基本盤
對比賴清德與韓國瑜的兩岸論述,賴曾倡議「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親中愛台論」、「務實台獨」,批評「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反對「一國兩制」;韓則是倡議「貨出人進」及建立南南合作關係、主張「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你儂我儂」。「清流」與「韓流」的對峙,將會是一場「封閉對抗」與「開放自信」兩岸路線之爭尤其賴清德正試圖整合獨派政治資源以強化其支持力度,這不僅能襯托其政治實力運用於黨內初選較勁,也可以延伸至總統大選合作籌碼
蔡賴間存在既競爭又合作、共榮共存關係,民進黨在不能輸前提下勢必透過內部協調機制結合賴清德之奧援,及宣揚「清流有效抗擊韓流」效應,達成選票極大化目標。此刻黨內恐怕也只有賴清德勉強足以對抗「韓流來襲」。故這不會是民進黨力量分散與分裂,而是透過參選製造聲勢,搶奪總統選舉話語權從而邊緣化柯文哲及國民黨各太陽政治光環。從一月、三月立委補選結果來看,顯然柯文哲、朱立倫並無法將政治光環轉移給候選人,其政治影響外溢效果有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