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維護財政紀律 要有三個堅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639/web/

◆  聯合報社論/辣台妹外交:在孤傲與誇耀之間
◆  聯合報黑白集/你在雙重標準嗎?
◆  經濟日報社論/維護財政紀律 要有三個堅持







經濟日報社論/維護財政紀律 要有三個堅持


2019-03-08 02:1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日前邀集財經兩部首長協商決定,將產創條例中所有租稅優惠項目,全數延長十年。這個上演了數十年的減稅戲碼,更換個新劇名,再度粉墨登場一切還是照本宣科的老套經濟部事前提出各種減稅需求,漫天要價;財政部則戮力提出對減稅必要性與合理性的質疑,坐地還錢。最後,在發展經濟與照顧產業的大帽子下,財政部的退讓注定是政策妥協,從而稅基侵蝕又將成被犧牲的代價。
經濟部一向很會利用主客觀因素的轉變,抓住機會開口跟財政部要減稅優惠。產創條例明年屆期,經濟部即趁機要求現有四大租稅優惠項目,全數展延至民國118年(2029年),更主張提高研發投抵率5%。尤有甚者,還加碼新增人才培育投資扣抵。其次,為了配合蔡總統「五大創新產業」計畫以及發展5G行動通訊技術,經濟部立刻提出給予智慧機械三年及5G技術四年的投資抵減方案。此外,為因應中美貿易情勢變遷,引導台商資金回流,經濟部也順勢呼籲財政部訂定專法,給予回台資金投入5+2創新產業、前瞻計畫、長照等項目,首年8%,第二年10%的優惠稅率。
據報導,財政部已經同意開放智慧機械與5G行動通訊的投抵優惠且也主動制定「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藉以鼓勵台資回流。這樣的態度,讓身為財政紀律守門員的財政部,在這波減稅浪潮中,喪失了談判的優勢與籌碼。過早洩漏自己的底線,乃是談判協商最致命的忌諱。難怪財政部最後只能在產創條例的修法中,勉強換得經濟部對「研發投抵率維持不變」以及「不新增人才培育抵減」的妥協。然而,背負著工商業界龐大利益的壓力,經濟部說的話是否算數,恐怕還是一個問號
果然,工商團體在得知這個產創條例協商版本後,隨即表示要聯名向行政院請命,勿將人才培育投資抵減從條例中剔除。而財政部為了紓緩工商界對研發投抵率未能提高的不滿,亦另提出企業未分配盈餘做實質投資不加徵5%的營所稅,以取代研發投抵加碼。但工商代表似乎並不買帳,甚而更進一步要求擴大租稅抵減項目與範圍,包括恢復促產條例時代的五年免稅獎勵如果這種聲音與訴求不被適當的辯正與阻止,則國家財政紀律與稅制公平將再陷入歷史的夢魘
財政部面對此一情勢,至少應堅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有明確的立場。政府財政尚未臻健全,年年赤字,債台高築,租稅占GDP比重長期偏低(去年13.4%)。面對未來不斷增長的各種龐大支出需求,財政部應明確宣布在租稅占GDP比率未調高至15%(財政部蘇建榮宣示的目標)以上前,絕不任意擴大減稅優惠措施。
二,要有嚴格的要求。現行法令對於稅式支出(即減稅)已有嚴格的評估要求,包括內容規範與作業流程,財政部不但應本於專業嚴謹審查評估報告,更應將之公諸於世,接受輿論監督。重點應放在減稅的有效性,幾十年經驗告訴我們一句真言─虛不受補。若經濟基礎環境與產業體質不佳,再多的減稅也無法發揮效果,政府不應短視近利,過度迷信減稅工具。
三,要有創新的做法。政府即使要減稅,也應多接地氣,聚焦於當下最迫切的問題。有關引導台商資金回流,合法的資金,根本毋需政府操心。財政部應思考的是,給予非法滯外資金「一次性」的租稅大赦,除補稅加息之外,免除其一切行政與刑事處罰。此外,為鼓勵企業給員工加薪,財政部所提未分配盈餘減稅方案,應加列未分配盈餘用於加薪的條件,才免加徵5%的營所稅
總之,財政係庶政之母,財政紀律的維護乃財政部最神聖的職責選舉年到了,肉桶政治的醜陋惡習又逐漸顯現。面對這個挑戰,財政部應該做得更多,也做得更好。








聯合報黑白集/你在雙重標準嗎?


2019-03-07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訪以色列,坐在機場地上為手機充電,引發熱議。 圖/取自柯文哲臉書

柯文哲出訪以色列,坐在機場地上為手機充電。有人批評他不顧觀瞻,但也有「柯粉」大讚他好真誠、好可愛。
柯P是粗魯無文或真性情,大概難有定論。若換作是其他縣市長這樣做,一定會挨批「沒體統」、「好丟臉」;若是阿兵哥,則會被罵「軍紀蕩然」。若是大陸觀光客如此,一定有人鄙夷說:「中國人就是素質低,有幾個臭錢出國又如何?」
一般人判斷行為好壞,支持或譴責,端取決於是否「自己人」。像鄭文燦訪白宮還打了卡,某桃園市議員就誇他「默默創造了歷史」;同一議員卻也憑空指控韓國瑜在北農天天喝酒,一年三百天都在醉。
民主的基礎,建立在公民的理性。如果「公民」都寧可當「網民」,政治就只剩下口水紛擾,大家永遠以雙重標準在黨同伐異,不願就事論事。那麼,民主就徒具形骸了。
蔡英文轟吳敦義主張兩岸簽和平協議,蘇貞昌更加碼稱這是向希特勒低頭。他們卻忘記,陳水扁任內曾呼籲兩岸簽署「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協議」,蔡英文當時還是陸委會主委這就是雙重標準
再如,林義雄以絕食逼馬英九封存核四,如今朱立倫表態支持核四,林義雄便痛斥朱「沒資格選總統」。但當年扁政府續建核四、蔡政府重啟核二時,林先生在哪裡包括許多知識分子,一旦換黨執政,即不惜背棄昨日的自己,這又怎麼說
社會上的意見領袖們,每天都在作壞示範,台灣不進步要怪誰








聯合報社論/辣台妹外交:在孤傲與誇耀之間


2019-03-07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去年底敗選後,蔡總統改以「辣台妹」風格辣嗆中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日前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拋出希望與日本進行「安保對話」的主張,提高兩國在安全事務上的合作未料,日本外務省官員旋即作出否定的表示,稱日方「沒有這樣的考慮」。日方的答覆,不啻當眾潑了蔡總統一盆冷水,讓她十分難堪。更嚴重的是,此事暴露了蔡英文處理外交事務過度自恃而唐突,殊不知許多事「只能做,不能說」,「辣台妹」這次便因躁進而僨事。
日本政府這次迅速否定蔡英文的「安保對話」提議,原因很簡單:日本正在設法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安倍首相更積極邀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包括六月的大阪G20峰會及秋季的國賓訪問。在這樣的敏感時刻,蔡英文突然提出「台日安保對話」的主張,無異是在妨礙日中關係的改善,未免太不識相。從日本的立場,權衡利害輕重,當然必須公開表示拒絕
正本清源,在台日缺乏正式外交關係的情況下,「安保對話」這樣的提議,原應透過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管道先行投石問路、探問虛實,並低調進行。然而,蔡英文卻覺得她可以透過媒體專訪大聲嚷嚷,以為如此就可以成事;這是太過天真?還是太過愚昧?難道蔡英文真以為光憑一張「反中牌」,即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再說,蔡總統剛剛補實了其國安會人事,增添了知日人士;為何依舊在專訪中自暴其短而遭打臉,是否國安幕僚未曾給她適當的建議?
民進黨去年底敗選後,蔡總統改以「辣台妹」風格辣嗆中共,竟似乎有助其傾頽的聲勢回春因此,蔡英文便放棄了她原本尚稱穩健的兩岸路線,一路狂飆對內,蔡政府對在野黨、地方政府及民間採取緊縮政策,加強各種登陸管制;對北京,則一律橫臉以待,不假辭色,並不斷製造戰事風起雲湧的假想氛圍,希喚起國內的同仇敵愾,以爭取明年大選的勝利。但同一策略運用在對日的外交操作上,隨即因不敵國際現實利害原則,而宣告觸礁。由此可見,「反中牌」並非蔡英文的必勝方程式,她必須在治國及外交上更加用心才行
蔡英文的從政之旅並非完全順遂,但一路走來孤傲的性格不改,也不易聽取同溫層以外的意見,遑論外界刺耳之言。因此,執政兩年多就帶領民進黨遭遇重挫,她也無意潛心反思,言行卻愈發高亢,甚至在決策和用人上都刻意釋放挑釁民意的訊號。正因為不知「低調」及「節制」,她違逆民意繼續編織「非核家園」的謊言,她阻卻陸客來台卻用「補貼」來掩飾旅遊業的蕭條,她任命一批被民意淘汰的人來治理國家,她不顧日本的感受挑選一個很糟的時機去提「台日安保」。即使在民進黨選舉大敗時,她也覺得錯在選民,因為人民跟不上她的「進步價值
過去七十年,台灣歷經不同的發展階段,大家無不謹慎且嚴肅地看待國家的生存問題,絕對不敢鬆懈。但在蔡政府手裡,這樣的謹慎態度卻被丟在腦後主權是可以隨手捏成泥團的攻擊武器,外交是安置親信、貫徹個人旨意的便捷管道,經濟和民生的發展方向則端視主政者的意識形態而定蔡總統日前宣布要競選連任,是在總統專機上接受CNN專訪所說這次她提出「台日安保對話」,則是接受日媒訪問所提蔡英文很懂得宣示總統權位,但在孤高與炫耀之間,她把自己的意志放得很大,卻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渴望壓得很低
蔡英文也許還企圖掌握和擴大權力,但台灣民眾其實已不再存有權力崇拜症;這從上次地方選舉變天之迅速,已一目了然無論如何,台灣的生存與發展必須步步為營,不能任由政治人物隨便喊價或押賭「辣台妹撿到槍」的叫囂,絕非外交的良好模式,日方的冷眼已表達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