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美中談判…正中北京痛點

名家觀點/美中談判…正中北京痛點


2019-02-10 23:18 經濟日報  李春

過去的春節一周,中美貿易戰仍是中國民間的重點話題;未來一周,又是中美貿易談判至關重要的一周。中美貿易戰要戰的早就不止是貿易,中美貿易談判的關鍵詞也已成了關門和開門。
中國農曆春節初五這天,按中國傳統這天是迎五路財神之日,北京官方通訊社發了一則小消息,這消息不超過140字,如果扣除一連串頭銜就更短了。稍後中國商務部官網掛上完全內容,未加任何標註或延伸。很顯然這一消息的發布,是中美商定的,美方同期公布的內容要更細,包括美方談判團隊的組成細節。
由於這個時候正是中國春節長假期的尾聲,各路媒體還在休息中,除了名聲和內容都很別緻的環球時報,沒有媒體的評說,事情只在社交媒體的朋友圈中熱鬧。但人們由中方短消息中,至少注意到了三點,一是中方描述今次談判是「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這話外意思很豐富;二是中方只說美方工作團隊11日提前到北京,沒說他們提前兩天要來幹嘛;三是完全不提下一步。
這三個小小的關注點,攤開來說有不少內容。首先是中方因何要說在華盛頓會談基礎上深入討論呢,這裡應有兩層意思,一是特別劃出談判範圍,今次談判沒有攤入新內容,全部是老話題;二是這些老話題早前不是傳媒誤導了市場,說起重要成果,就是美方有新的開價,導致需要再深點討論。
美方工作團隊提前11日到京,就更有意思了,因為中方沒說前兩天到京幹嘛,但美方說了是副部級協商。這裡的話外音就有趣了,即中方不大願意提副部級磋商這個坎,只承認高級別磋商。如果按過去中方對外談判的經驗,能作出一個推測,那就是副部級磋商是要討論某個決定的口徑,甚至是某份文本的草案。中方過去類似重要談判,在作出重要決定前,都要作最後的討價還價,這種討價還價涉及關鍵性條件或重要的文本用詞,這一討價還價先在副部級層面吵,再由最高級別官員出面一錘定音。
最後一個焦點話題,完全不提下一步進程或者說未來,這一方面是因上次華盛頓談判之後,有放話說將有習川會、會面就是簽協議,結果很快被美方翻盤,弄得現在不敢對結果多嘴了。但這反而看出這次談判是一個重要節點,談得成,就有協議,談不成則只能3月1日貿易戰重戰火。
但本周兩天的副部級討價還價、兩天的高級別磋商,爭來吵去的是什麼?當然不會是商品進出口額度的多少和相關關稅的高低,而定是另有其他。按北京財經界人士的判斷,談到目前,降低關稅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對中國來說也成大勢所趨,部份商品關稅、國民待遇、智財權保護等問題,已經「既是美方的要求,也是中方的利益」,沒什麼可討價還的了。真正要討價還價的,大約只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個是所謂美方要求的「結構性改革」、另一個是匯率,這兩個問題一個事關中國經濟中的政治,一個事關中國政治中的經濟,是中美爭戰的焦點,也正是北京的痛點。

李春

李春現在是聯合報系的香港特派員,有20多年的媒體工作經驗,長期觀察中國大陸的政經情勢,見解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