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蘇內閣上陣 三大挑戰待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蘇揆應以為國打拚自許,勿以輔選抬轎為足
◆  聯合報黑白集/最便宜的真相
◆  經濟日報社論/蘇內閣上陣 三大挑戰待解







經濟日報社論/蘇內閣上陣 三大挑戰待解


2019-01-12 02:0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日率內閣請辭,今天蘇貞昌上任二度組閣。我們感謝賴院長過去一年四個月臨危受命的付出,也祝福蘇內閣,希望這個內閣不僅僅是個為小英總統連任而組成的「選舉內閣」或「戰鬥內閣」,而是一個可以像高雄一樣,翻轉台灣、開創新局的「創新內閣」、「經濟內閣」,為台灣經濟找到源源不絕的生機。
蔡英文總統就任之後,其倚賴甚深的財經專家林全受命組閣。在施政一年四個月後,因支持度下滑、且獨派頻以「老藍男」批評之下,於民國106年(2017年)9月功成身退。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在綠營各方擁戴之下,打破在台南「做好做滿四年」的競選承諾,北上完成綠營「完全執政」任務。因挾著台南市長任內被稱為「賴神」的美譽,各方皆寄予厚望。
無奈,擔任救援投手的賴揆,幾乎是單槍匹馬上京,內閣各重要職位皆已被占滿占好,接續者又經常是高雄市長陳菊人馬,所以正確地說「賴內閣」並非由「賴神」所組,但施政成敗卻必須由其一肩扛,確實是十分怪異的憲政案例。況且,賴揆接任之後,經濟成長雖有所攀升,但一件件艱難的「改革」計畫都必須由其承擔,無論正面或負面的帳都算在他頭上,導致其聲望和支持度隨著小英總統的「改革」每下愈況,陪著小英總統下滑;「賴神」難敵現實被打回了「人間」。終於,在民進黨地方選舉挫敗之下,依照憲政慣例總辭,任期和林全一樣也僅有一年四個月,可說是「非戰之罪」。
既然蘇內閣已經確定,就面臨如何組成新閣的問題。而如何組成新閣,其實要看面對的國內外情勢需要何種人才,再參酌綠營本身的人才現況,適人適所地安排搭配;若有不足之處,再由無黨籍甚至由藍營借將,皆可考慮,目的是在組成最堅強的團隊,以建立人民的信賴,充分支持未來的決策。
在這種邏輯下,蘇內閣面臨的困難或挑戰有三:首先,是面臨了正在下滑的全球經濟,不僅各方都不看好今年的全球景氣,且全球經濟將隨時進入「蕭條」的看法正在迅速增加。而在台灣內部,雖然前兩年景氣因出口轉旺表現不錯,但去年秋冬兩季已經下滑,今年更幾乎無人看好。甚且,國內連續兩年表現不錯的原因在於電子相關產業暢旺,其他產業其實多處於停滯或倒退狀態,特別是服務業,國內消費縮手、低薪難解這些困境也是「韓流」現象席捲全台的主因,蘇內閣若無法認清這些事實,繼續用錯的方法做事的話,很可能催化「韓流」席捲全台,「戰鬥內閣」很可能成為綠營的「關門內閣」,不可不慎
其次,一個新閣要讓民眾有信賴感,包括媒體的友善程度,經常要看內閣重要成員是否讓人耳目一新,各個都有足夠的專業和誠信紀錄;如果用來用去都是一些「專業選舉」的團隊,面臨的將會是社會的「肉搜」,找出這些成員過去的黑歷史,然後就唱衰這個內閣,過去的現實歷歷在目這對於喜歡任命選將擔任治國重任的綠營內閣而言,一直是個嚴厲的挑戰。蘇內閣應避免被外界看成一個政治人物的「失業收容所」,否則前途可能相當坎坷。
最後,陳水扁前總統上任後的民國90年(2001年),曾經任用當時新黨的郝龍斌擔任環保署長,馬政府則在民國97年(2008年)任用了台聯的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雖然原因不一,但蘇內閣若在人才不足之時仿效,不僅可以顯示內閣心胸寬闊、用人唯才,對舒緩政黨對立也會產生莫大效果,有助於綠營當前弱勢下的施政。
觀諸綠營近來行事風格,上述三點對蘇內閣都構成相當嚴厲的挑戰。但我們仍然深盼,有組閣經驗的蘇院長,有魄力地揮灑開來,為台灣創造生機、開創新局。








聯合報黑白集/最便宜的真相


2019-01-12 00: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促轉會爆發「東廠」事件,行政院最近公布調查報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去年八月發生的「東廠事件」,行政院調查了數月,最近報告出爐結論很簡單,指張天欽「思慮欠周、言語輕率」,應負最大責任。這樣不痛不癢的報告,是要說給誰聽?
調查報告的內容,無一不是外界已知的事實,行政院卻花整整三個月進行所謂的「調查」。據稱,為了顧及公正性及專業性,行政院還煞有介事聘請幾名大學教授擔任專案小組的外部委員,結果什麼也沒查到,竟也能寫出一份報告來搪塞民意。稱其為真相調查,實在太廉價
「正義」的代價何其昂貴,「促轉會」又是多麼冠冕堂皇的殿堂但聖殿墮落為東廠,人們得到的卻只是最便宜的真相,這豈相稱?負責促轉的高官自許要扮演「東廠」,老百姓第一個想知道的是:這位張天欽先生是誰找來的?又是誰推薦、經誰面談的?誰批了他的任命案?但調查報告沒一字一句交代,就打混過去了
更離譜的是,行政院專案小組根本未曾訪談張天欽本人,「東廠事件」當天的參與者,僅一名研究員接受訪談其餘,包括揭發此事的「吹哨者」吳佩蓉,或其他天真的附和者,全填寫書面意見了事這麼輕率而言不及義的報告,行政院似乎也自知難看,只好選在賴揆總辭的前夕丟出來,跟著他一起結案
便宜的真相,目的就是不要真相所以,張天欽到底是蔡英文或賴清德的人馬,至此也就真相渺茫。接下來,就看蘇貞昌要不要另建東廠了。








聯合報社論/蘇揆應以為國打拚自許,勿以輔選抬轎為足


2019-01-12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 記者蘇健忠/攝影

因應去年的選舉潰敗,蔡總統端出的新內閣人事,是號召一支由地方敗選者組成的聯盟到中央執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弔詭的布局手法在地方無法獲得多數民意支持的人,卻更上層樓,在中央取得更大權柄。這若是蔡英文回應民意的方式之一,她釋放的是不屑的訊號;這若是她人才庫枯竭的表徵,其乾旱恐已達到緊急狀態
蘇貞昌曾於民國95年(二○○六年)出任扁政府的行政院長,陳水扁並指派蔡英文出任其副院長。當時兩人相處並不融洽,這是政壇公開的秘密陳水扁最近甚至爆料,蘇貞昌曾兩度入府要求他換掉蔡英文。如今時移勢易,蔡英文以總統之姿邀請蘇貞昌組閣,兩人主客角色已然互易:垂垂老矣的蘇貞昌得到了新的權力舞台,岌岌可危的蔡英文則得到全力為其連任抬轎的人。此刻兩人的利害可以拍合,恩怨則暫放一旁,「蔡蘇」合成命運共同體,共同維繫民進黨的執政命脈
蘇貞昌去年願意代表民進黨出戰新北市長,即顯示他未能忘情於政治爭逐,對蘇系的前景仍有掛慮主要原因是,蘇系的接棒者——包括女兒蘇巧慧及其他青壯嫡系皆仍未能獨當一面,有待他繼續領軍。儘管蘇貞昌對決侯友宜一役輸得難看,但意外的是,區區敗軍之將卻能意外贏得行政院長的大位,只能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為此,蘇貞昌恐怕得感謝侯友宜的能征善戰,才能讓自己在敗退後順利高升,榮登閣揆大位。
從個人層次看,敗選的蘇貞昌出任閣揆,是命運之神的祝福。從政黨層次看,他和蔡英文的再度攜手,是派系利害與恩怨的結清。但從國家的層次看,地方政治的落敗者反而獲得政治拔升,則難稱是合理的安排。由於未符合民意的期待,不僅減損政治的正當性,日後更可能引發各種歧見與糾紛。比方說,如果蘇貞昌未來在行政決策上卡住新北市的某些建設項目,侯友宜必須以地方首長之姿表示臣服,或者他可以挾自己的民意基礎和行政院相抗?再如,民意已在選戰和公投中表達了對台中火力電廠、深澳電廠的抗拒,蘇貞昌要不要順應民意調整政策腳步?或者他要捍衛蔡英文的能源政策到底?
除了蘇貞昌,高雄敗選的陳其邁將出任副閣揆,台中敗選的林佳龍將出任交通部長,雲林敗選的李進勇也傳出接獲徵詢外界戲稱蘇內閣為「敗選聯盟」,這充分反應了人們心中的困惑:民進黨難道沒有更好的人選了嗎?非常不幸的是,實際情況可能就是如此。蔡總統當然知道自己的處境艱險,她必須利用僅剩的一年多力拚連任,也因此,她必須擺出最佳陣容挽回民心在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下,蘇內閣就是她最後的希望所繫。除此之外,「敗選聯盟」還可能肩負另一項任務,那就是針對國民黨可能發動的「地方包圍中央」攻勢,蔡政府可以先下手為強由「中央反制地方」,這是誰也料想不到的狠招。
無論如何,回歸這次民進黨選舉大敗的原因,約可歸納為四點:一是中央施政不得民心,又嚴重缺乏溝通意願,二是內閣不少政務官人品及器識欠佳,不斷踰越民主法治分寸;三是府院中「一言堂」的情況嚴重,無法聽取不同意見;四是施政獨斷而不接地氣,脫離民意而不自知。這些問題,到選後仍一再上演,絲毫未見改善;尤其府院之間如何磨合,恐怕是蘇貞昌的最大挑戰。
蔡英文昨天誇讚蘇貞昌具有「經驗」、「魄力」、「執行力」三大特質,證諸蘇貞昌過去的行政表現,倒是所言不虛。我們也期待,他能展現這三大特質,劍及履及,戮力為台灣人民打拚,而勿以扮演蔡英文的競選部隊為已足。唯有讓人民看到政府是為了國家努力,而不只是在為黨聚斂,民進黨才可能重新喚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