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施振榮/微笑曲線「由右引左」突破盲點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施振榮/微笑曲線「由右引左」突破盲點
◆  葉銀華/純網銀與金融生活

◆  馬凱/一個台灣人民致兩岸領袖書
◆  陳亮恭/住宿型長照機構的原罪?
◆  薛承泰/18萬嬰兒的危機
◆  楊志良/奪回政權,然後呢?(兩岸篇)
◆  方祖涵/被秤斤賣的隱私權
◆  趙春山/國民黨何必為九二共識畫蛇添足
◆  蘇蘅/老狗瘋學新把戲 網紅劇熱映

◆  黃介正/朝野都要正視對美工作
◆  王正方/台灣會自動解體嗎?
◆  洪蘭/失禮不能當作率真
◆  盛治仁/發揮正能量 讓選舉變良性競爭
◆  葉銀華/分析上市櫃公司 不可忽視的重點
◆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  嚴震生/See you later translator

◆  王健壯/辣台妹在路上撿到一把槍
◆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  沈呂巡/美國慢半拍,口譯哥作啥?
◆  馬凱/何不試一下完美的消費券?
◆  趙春山/當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
◆  薛承泰/管爺策馬入椰林或叢林?

◆  謝哲青/失去的信任,要怎麼找回來?
◆  梁啟源/離岸風電躉購價格可以這麼訂
◆  方祖涵/球場開創的城市新局
◆  黃介正/人民善意為兩岸關係之本
◆  范疇/美中文明對撞下的台灣角色
◆  劉維公/年度設計公司得獎者:谷歌







施振榮/微笑曲線「由右引左」突破盲點


2019-01-28 23:44 聯合報  施振榮(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首都文化部雙軸線示意圖。文化部1月9日發布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第二期109到116年的整體發展計畫,建構「當代藝術」、「音像媒體」和「社會創新」三大中心,以一機構三中心打造台灣重要的文化創新基地。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本月九日發布提出空總和華山發展計畫,將在空總建構「當代藝術」、「音像媒體」和「社會創新」三大中心,打造台灣重要的文化創新基地,同時在華山打造文化內容產業聚落,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這將是拼上首都文化雙軸線的關鍵拼圖。

對於文化部推出的政策藍圖,我個人也深表認同,不過很關鍵的是,此願景如何才能實現其價值。尤其過去政府施政,經常是「由左想右」(指由微笑曲線來看,過去習慣研發左端的創新技術後,就認為是市場會需要的新需求),缺乏「由右引左」(指了解右端的市場,由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引導開發市場真正需要的新技術)的思維。
如果以舊思維來施政,將缺乏能夠生生不息的產業發展生態。因此我個人認為,要更重視右端的市場需求,過去政府與藝術家都只重視左端的投入,雖然這的確是必要的投資,但如果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如此無法有效在社會中創造價值。
文化部的政策藍圖如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首先應該檢視價值鏈的環節中有哪些讓價值無法體現的瓶頸?如果是社會文化的問題,則需要從長計議
我的經驗是,要突破社會文化的瓶頸,首先要翻轉價值觀,然後要建立新的機制,如此行為才會跟著翻轉如果是能力方面的瓶頸,就需要時間來建構及累積新核心能力,同時政府也要提供舞台來培養新能力
這些都需要領導人的遠見及企圖心,同時還要有熱誠及耐心,無法立竿見影政府施政的盲點是往往會只由擅長處切入,但要真正創造價值,需要讓整個生態價值鏈發揮運作的成效,價值鏈端到端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價值都會無法體現。
建議政府推動政策時,除了由自己擅長處切入外,對自己不擅長部分則要借重合作夥伴一起共創價值。同時要讓價值鏈所有的利害相關者形成共同的目標,彼此分工,建立一個可以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的王道機制,才有誘因促成合作。
尤其政府施政往往反商,其實「商」是做價值交換,才能由市場拿到更多資源,建構生生不息的機制,政府施政應突破此盲點,才能促成各方攜手合作共創價值
尤其面對新經濟時代來臨,未來將是體驗經濟與共享經濟的時代因此,從「新微笑曲線」來看,要透過多維價值鏈的整合才能共創價值,才能帶給客戶最佳體驗。進一步來說,要共創價值也有二個軸向,一是從研發、製造、行銷的端到端要有效整合;另一個軸線則是不同領域的跨域整合(如科技與文化)。
我也建議,未來應打造空總創新基地成為「文化科技園區」,結合台灣的藝文與科技兩大創新元素,為台灣創造新價值。而且園區不僅投入研發,還要能落實端到端的所有環節,考量未來市場的需求,強化與市場連結,如此方能建構一個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創新的新生態。
面對未來的挑戰,領導人要站得更高,如此才能看到全貌,不會只看到左端或右端,而能兼顧不同價值鏈的端到端,建立起讓生態能有效發展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