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2019:高度風險的一年\星期透視/英國脫歐困境與民主體制危機

◆  名家縱論/2019:高度風險的一年
◆  大屋頂下/別讓九二共識走不下去
◆  星期透視/英國脫歐困境與民主體制危機
◆  長官們,別為直播而直播
◆  搶當網紅 先避免變政客
◆  節能補助有感:互踢皮球不便民
◆  從電影「我想有個家」 反思台虐童案
◆  虐童案的私刑正義 不是正義
◆  畫中有話/最軟的那塊?
◆  漫畫/山手線急轉彎
◆  真話?謊言?向誰效忠?
◆  你們這些大人好惡心
◆  美挺口譯哥前 先看看自己吧
◆  虐童案當下 113卻打不通...
◆  僅僅補破網 救不了孩子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2019:高度風險的一年


2019-01-19 23:50 聯合報  蘇起(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
美方正密切關注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意圖,憂心北京軍事現代化、持續增進軍力,可能提升大陸武力犯台的風險。 (路透)

台灣的大選年從來就不安寧,內部經常「割喉割到斷」,外部還曾有兩次重大戰爭風險。
第一次是許多人記憶猶新的一九九五、九六年飛彈危機。被李前總統訪美激怒的北京當局,先在九五年七月向台灣外海試射飛彈,接著舉行多次實彈演習,最後在九六年三月選前在對岸集結十五萬大軍並再度試射飛彈。美國則派出兩艘航母戰鬥群前來保台。
第二次則是二○○八年「馬蕭配」對「謝蘇配」的選戰。時任國防部長的蔡明憲在回憶錄中說,當時美台情報都顯示大陸已經進入備戰狀態;如果民進黨勝選,「他們就可能要動手」。根據華盛頓時報事後報導,美國當時派出三艘航母巡弋台灣海域以確保無事。
與上次危機不同的是,執政的民進黨不僅把這些軍事動態完全秘而不宣,甚至還散佈「假新聞」說,中共即將主辦北京奧運,又珍惜「戰略機遇期」,所以絕對不會犯台。一無所悉的馬蕭陣營因此正常進行選舉活動,全民也繼續享受小確幸。還好無辜的選民最後用選票救了自己,台灣終免一劫。
今年與二○○四及○八相同的是,由於執政績效不佳,民進黨的連任前景必將艱困,必須靠政績以外的訴求才能勝選。因此「台灣民族主義」(即理性反中、感性否認自己為中國人)極可能是唯一的靈丹妙藥。在當前美中競爭的大格局下,打「美國牌」更是勢所必然。最近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口譯哥」派到華府,以確保秘密溝通無礙,更透露「棋手」的意圖與堅定意志。
但今年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角色都已變遷。美國長期是台灣安全的「保護者」,與兩岸關係的「管理者」。近年隨著美中在東亞軍力對比的不利變化,美國的「保護」與「管理」發生了三個質變。第一,在兩岸之間美國越來越向台灣傾斜。這主要基於美國對中國大陸快速崛起的高度焦慮,深怕不久的將來其全球領導地位會被取代。而台灣的「親美反中」,有別於其他東亞國家的兩邊不得罪,自然得到許多美國政策菁英的同情。
第二,在國民兩黨之間,過去一向堅守中立的美國也出現微妙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民進黨這幾年在美國進行了大量宣傳,而國民黨卻放棄對美工作,任由民進黨壟斷對美關係。希望打「台灣牌」的美國友人當然更會覺得民進黨當政比較順手。
第三卻也抵消前兩項效應的是,美國的成本觀已大大不同。過去兩次危機中,美國的軍力優勢使它「保護」與「管理」都游刃有餘。但現在美國一則備多力分,長年征戰導致兵困馬疲,二則商人出身的川普總統最喜計較成本,只吵架而不打架,甚至還要擺脫未竟全功的現有戰爭。我們很難想像他會願意開闢新戰場,尤其要對抗一個台海軍力已與美國並駕齊驅、還享有主場優勢的核子大國。
既然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相信連反中鷹派都不會樂見兩強兵戎相見。但在武力手段之外,如用「美國國內法」或「民主」等漂亮名目打出幾張讓北京跳腳的「台灣牌」,不必付出什麼實質代價卻能滿足反中情緒,何樂而不為?在台灣大選年,這些牌雖只像放煙火,改變不了美台基本關係,卻足以影響大選結果。
這時當然是考驗北京(尤其是習近平)的重大時刻。中國大陸既崛起,難道習近平的反應會比當年國力不如人時的江澤民與胡錦濤更軟弱?台灣問題燒起來後,難道大陸民間不會發燒?以中華復興為己任的習願意忍受民進黨衝擊甚至伴隨他進入下一任?他會不會藉美國自顧不暇的哪個空檔與美國攤牌,一勞永逸地解決台灣問題?或不攤牌卻用「交易」方式達到類似目的?
台灣當然再度被推進和戰關頭。台灣民眾要允許自己被一人一黨之私帶入非死即傷,或被交易的險境?台灣真的要重回冷戰時期,一面倒向美國,並對大陸繼續「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還是應該尋找更務實的處世之道?
最重要的,既然不再像二○○八那樣被執政黨完全蒙在鼓裡,台灣人民要如何自救?這些都是今年不能迴避的難題。






星期透視/英國脫歐困境與民主體制危機


2019-01-19 23:54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
英國首相梅伊拒絕工黨黨魁柯賓提出放棄無協議脫歐的要求,協商陷入僵局。 (美聯社)

英國首相梅伊提出的脫歐協議方案,在國會中慘遭否決,面臨無協議「硬脫歐」的困境。過程中有一一八名保守黨議員在投票中與反對黨一起,否決了梅伊的議案,無異否決了她長時期的努力。但緊接著,工黨領導人柯賓提出的倒閣(不信任案)卻失利。保守黨政府險渡難關,梅伊繼續留任首相。
現在梅伊面對的局面是:雖然位子暫時保住了,但黨內卻已公開分裂,而脫歐共識方案卻出不來。英國人民面對脫歐公投結果,是集體承擔惡果,賠錢了事,就此告別歐盟,變成歐洲的第二等公民?還是另起爐灶,再一次舉辦公投,否定前議,讓一切回到從前,結束一場為期兩年多的脫歐悲喜劇?
但如果再一次公投結果,還是決定離開歐盟,下一步又該如何呢?
二○一六年六月廿五日,英國舉辦脫歐公投,結果脫歐派以些微差距獲勝,英國決定與歐盟正式分手!當時保守黨政府首相卡梅隆,碰到了棘手的中東、北非難民問題。他原先想藉公投化解個人壓力,決定將其從國會議程中抽出來,轉交由全民決定。但沒想到,公投卻掀起了滔天巨浪,他也馬上負起責任,辭職下台。
多數的英國民眾選擇了脫歐,但也打開了潘朵拉盒子,導引出無盡的麻煩事!其中包括:英國境內的歐盟成員國公民,以及在歐盟成員國境內的英國公民,脫歐之後他們的法定權益將如何安排?他們不再享有歐盟居民的各項優惠,被迫成為次等公民。
另外,英國與歐盟間必須設立新的邊境檢查站,查驗護照證件,增加關稅給付,而雙方交通運輸也不再便利;至於倫敦的金融重鎮地位,恐怕亦將不保。這不但將嚴重影響英國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旅遊的時程也會受到影響。
至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是否也將設置新的關卡?這不啻是讓沉寂已久的北愛族群傾軋問題,重新加上一把烈火!至於反對脫歐的蘇格蘭民族黨和北愛辛芬黨,則誓言將推動「脫英」公投,尋求獨立!這是否將導致英國進一步的分裂?仍在未知之天。
總之,脫英公投這一道直接民主考題,不但沒讓英國的明天變得更好;反而讓內部各黨派、族群、地區、世代間的糾葛和歧見,變得愈來愈分歧,愈來愈激化,愈來愈不容易化解。
民主制度本來就不是「最佳的選擇」,但應該可以是「比較不壞的選擇」。可是,英國脫歐過程,卻讓我們了解到,現在連次佳選擇,恐怕也找不到了。到目前為止,任何妥協方案都不被英國各黨派接受,在各黨派內部也都產生歧見,迄今共識難尋。
其中真正的原因是,英國過去在歐盟裡得到了太多特權,享受太多好處。一旦決定退出後,只有結清舊帳,割席分家,乖乖走人。但一向精明黠慧的英國人,怎能接受這樣的苦果,怎能不拿點好處丶才心甘情願離開?
至於所謂的「無協議脫歐」,也就是未能在《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框架下,就脫歐條款達成協議。這也就意味著無法在兩年期限內,於今年三月廿九日的截止期限前,完成脫歐任務,而且完善其中的細節。根據BBC的分析,如果未達成具體的脫歐協議,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將出現瞬間斷裂的陣痛。除非廿七個歐盟成員國全體同意讓英國延期,否則這次脫歐公投的收尾工作,就會很辛苦了。







大屋頂下/別讓九二共識走不下去


2019-01-19 23:57 聯合報  黃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美聯社資料照片)

本文要談:九二共識是否已死;若死,還有無可能起死回生。
篇幅所限,只能淺論。
元月二日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在兩岸發生重大效應:
一、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反對一國兩制,且許多人開始更質疑九二共識,此點毫無懸念。頓時,兩岸出現了十分困惑又低迷的氛圍。
二、蔡英文將一國兩制鏈接九二共識。這使她在九合一的慘敗後,一夕間又活了過來。蔡及綠營反對九二共識的立場因此更形尖銳,顯然將以對抗九二共識為二○二○大選的主體訴求,亦即勢必升高兩岸衝突。
三、藍營「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論述受到致命性的重創。若失去「一中各表」,藍營將不知該如何面對北京,也不知該如何面對台獨,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甚至部分人對應否繼續維持九二共識及一中各表發生了動搖。
四、以上這些強烈的負向效應,再加上所觸發的國際擾動,應當皆不是北京原本所追求,但不知北京有否承認操作失敗的誠實與勇氣。
此種情勢如果繼續惡化並變質下去,台灣人民對兩岸前景的正向預期勢將愈發耗弱;民進黨則不論是否贏得總統大選,皆將繼續陷於「反對九二共識」的泥淖中,難以自拔;藍營的反台獨平台因失去「一中各表」,恐面臨崩解;而北京對台灣人民,及對綠營與對藍營,皆失去了正向連結的政治論述,亦即失去了「心靈契合」的紐帶,那個局面將是兩岸關係的大解構及大倒退。
在台灣方面,九二共識的主體表述是:「在海峽兩岸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一段四十五字的論述,有極周延及多元的包容性與覆蓋性。包括三個元素:一、共謀統一。二、一中原則。三、一中各表。
這三元素,各自具備其歷史階段性及社會條件性。若階段正確、條件充足,可有正向效應;但若階段錯誤、條件短絀,就是橫柴入灶。
自二○○八至二○一六年,九二共識的解讀以馬政府的「一中各表」為主體(胡錦濤在二○○八年三月布胡熱線也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楬櫫「不統/不獨/不武」。九二共識被界定在這樣的階段性及條件性上,北京固然不甚滿足,但也相當包容地配合了八年,並稱馬政府時期是兩岸關係的最佳時期,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
但是,自蔡政府上任,否定九二共識,北京轉而將「一中各表」列為新聞禁用語,開始稱「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並在此次習近平談話中,首次說出「共謀統一的九二共識」。且因論及統一的頂層設計,端出了一國兩制,而民進黨遂把九二共識套上了一國兩制。至此,「九二共識三元素」的階段性及條件性出現錯亂,引爆了政治海嘯。
以上論述,未能周延照顧許多細節。但九二共識至此已遭致命性的重創,卻是既成事實。接著略論有無可能起死回生。
先看北京。十二月廿六日、元月二日及元月十六日的三次論述,在語境上出現歧異。
十二月廿六日,國台辦稱: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不但符合事實,也符合各自規定(指各自憲法),同時得以擱置暫時難以解決的分歧(這是承認了兩岸分治及存有「暫時難解」的分歧)。並隱稱,指「九二共識是消滅中華民國」為「歪曲誣衊」了九二共識。此一陳述較接近「一中各表」,且較傾向「過程論」。
七天後,元月二日的談話,未著墨「各自規定」及「暫難解決的分歧」,也就是在「九二共識三元素」中,跳過了「一中各表」,欲片面定義「一中原則」,並直接訴求「共謀統一」,而統一的方案是「一國兩制」。這是「目的論」,越次躐等了階段性;也是單邊主義,忽略了條件性。
十四天後,又見轉折。元月十六日國台辦稱,民進黨當局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故意混為一談」,是「刻意誤導台灣民眾」。並完整引述本文前述四十五字的台方對九二共識的主體論述,這形同是在九二年會談後,北京首次公開承認及接受了九二共識包涵了「一中各表」的元素。然則,「一中各表」又回來了嗎?
若說「九二共識是消滅中華民國」為「歪曲誣衊」,若指「九二共識即一國兩制」是「混為一談/誤導民眾」,並能接受「兩岸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當然是九二共識起死回生的契機。
再看民進黨。連北京都說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兩回事,蔡英文若執意要以扭曲九二共識來為一國兩制背書,這不啻是自投羅網。蔡若為了短線操作,堵死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唯一活路,亦無疑是作繭自縛。再者,蔡若因激烈「反九二共識」而連任,勢將繼續「反九二共識」,這更是自掘墳墓。倘有這樣的遠慮,蔡就不能不為九二共識留一線生機了。
再談國民黨。習近平的談話,對國民黨的衝擊更勝於對民進黨。因為,民進黨藉此反而開出了一條路,但國民黨卻立陷進退維谷之地。
對國民黨而言,不能再顧慮北京讓不讓你說「一中各表」,而應知若不能守住「一中各表」的底線,就無活命。畢竟,在馬政府八年,「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曾是兩岸「定海神針」的重要組件;北京若不願台灣的反獨平台就此解構,就應重新思考「九二共識三元素」的階段性及條件性,亦即改以十二月廿六日及一月十六日國台辦的發言邏輯,來扭轉九二共識被「歪曲誣衊」的嚴峻情勢。倘係如此,九二共識亦不無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最後談柯文哲。柯文哲的支持者傾綠,但他的政治出路傾藍。他若競選總統,最重大的價值在也許能夠重塑兩岸論述。如今,蔡英文被台獨綁架,很難碰觸「一中」;而國民黨必須死守「九二共識」四字,不易另創論述。在這樣的階段性及條件性下,柯文哲也許可朝「中國大屋頂/兩岸一家親」之類的架構發展,那就是「不稱九二共識的九二共識」了。這或許也是九二共識起死回生的契機。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七十年中所創造的最靈動的運作概念。它在一九九二年會談現場幾乎「功虧一簣」(當年陸委會發言人馬英九語),但在兩岸後續的實踐中起死回生,並成為定海神針。今天,九二共識也命不該絕。
紙短心長。九二共識若死,兩岸皆受重傷。若能校正「九二共識三元素」的歷史階段性及尊重其社會條件性,應有使之起死回生的可能。
別讓九二共識走不下去!







畫中有話/最軟的那塊?


2019-01-19 23:58 聯合報  杜建重
圖/杜建重

公園裡,一對年輕夫妻,爸爸推著嬰兒車,媽媽陪著女兒盪鞦韆,一幅令人稱羨的幸福景象。對照近日接二連三的兒虐與家暴事件,小小台灣宛若兩個世界。
少子化社會裡,「每個孩子都是寶」,只是當親職敵不過滑手機,或父母困於不穩定婚姻、或陷於經濟困境、或染上藥酒癮,社會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如何滿足人民基本需求,禮運大同篇裡說得淺白易懂;日前執政者有意將稅收盈餘紅利,分享經濟弱勢引發熱議;只是沒有投票權的「兒童」權益,可曾是你/妳心中最軟的那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