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3256/web/
◆ 聯合報社論/甩不掉這三條尾巴,民進黨難成正常政黨
◆ 聯合報黑白集/誰不是「體制受害人」
◆ 經濟日報社論/搶CPTPP門票 跟時間賽跑
經濟日報社論/搶CPTPP門票 跟時間賽跑
2018-11-02 02: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從民國101年(2012年)開始推動的TPP,幾經波折及更名,終將於今年底生效。雖然美國退出,但並未降低這個協定對全球經貿自由化的重要性。隨後台灣爭取加入的時間表也開始倒數。
美國退出後,其餘11國在日本的領導下,將TPP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於去年底正式簽署,同時降低生效門檻,只要六國批准後即可在60日後生效。過去一年墨西哥率先完成批准,接著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及加拿大陸續完成,最後一國澳洲在日前獲批准,並在同一天迅速完成通知程序,讓CPTPP將可在12月30日正式生效。接下來二個月內,剩餘的五國,包括越南、智利、秘魯、汶萊及馬來西亞,也預計會陸續通過批准。
在全球籠罩保護主義及貿易戰的霧霾之際,這個結果具有幾點重要意義。第一是CPTPP 11國以行動而非口水展現繼續推進經貿自由化的決心。在CPTPP下,各國幾乎都承諾完全移除關稅,也接受了許多跨時代的貿易規則。如此重大的承諾對各國內部當然都有衝擊及反對聲浪,但各國能在一年內化解內部爭議、爭取認同後獲得國會同意,反映出各國極大的政治決心。特別是如澳洲8月總理及貿易部長才換人,而加拿大10月與美國的談判結果也受到質疑,各界都擔心會阻礙其批准,事後看來是多慮。這樣的決心對於美中貿易戰的意涵,是否成為未來WTO改革的動能,都值得重視。
第二是建立了新世代的經貿自由化標竿。CPTPP被稱為「高標準、下世代」協定,因為除了關稅、投資等高度開放外,還有非常多如政府控制事業、數位貿易、法規調和、管制影響評估等直接觸及各國體制改革的規則。這些規則在WTO都還在研討階段,其餘協定也很罕見。尤其是固然美國退出,CPTPP之11國仍占全球貿易值的四分之一,況且其成員國還會繼續增加,因此堪稱是歐盟以外世界最大的自貿協定之一。簡單來說,CPTPP是一個值、量已經很驚人的協定,而且還會繼續擴大。
第三是創造了新的領先群。CPTPP中包含如日、加、澳、紐等老牌自由化國家,更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及馬來西亞等明日之星。外界對越南能滿足CPTPP標準已感驚訝,今年更進一步完成與歐盟的自貿協定。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惡化,越南原本就是中國大陸台商和外資遷移的主要選擇;據說自年初起越南訂單就以15%以上的速度成長。隨著CPTPP以及歐越FTA生效,加上東協成員身分,越南的吸引力必然更加升級。
最後,這對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不可低估。美國近期來要各國「選邊」的態度已從隱晦改為明講。CPTPP生效後可能成為美中戰場的延伸。美國是否會改口要重返?北京如何回應?都可能出現戲劇性變化。
對於台灣,CPTPP重要性已經無須重複。尤其是美中貿易戰讓全球經貿失序,科技競爭及各國吸引投資誘因可能導致產業外移的新發展,爭取加入新的區域經貿集團帶來的保障及機會,更為重要。問題在於如何取得入場券?目前已明確取得支持的潛在成員有泰國及哥倫比亞;前者有日本背書,後者獲得墨西哥及智利等背書。我國宣布最早,但迄今是否有機會?誰願背書?阻礙為何?似乎都還模糊不清,或是無法處理。CPTPP成員國先前已有共識,待協定生效後就會啟動新成員加入的探討程序。換算時間,看來大概是明年上半年。對政府而言,爭取加入已經說了五年,話也已說滿說死;若能順利取得門票當然有加分之效,但若被拒於門外,不但影響經濟,更可能成為政治災難,不可不慎!
聯合報黑白集/除掌權者外 誰不是「體制受害人」
2018-11-01 23:3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被勞運份子打傷,工運界感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被勞運份子李明彥打傷。工運界格外感慨,因賴香伶維護勞權不遺餘力,李明彥卻把她視為官僚體系的代表。暴力行為無可寬容,卻也有人嘆李明彥自己是「受體制暴力傷害」者。
李明彥曾任外包工,體會制度的壓榨,並到處揭弊陳情。他的所為確實喪失理智,但他指陳某些外包公司年年工安違規造成傷亡,仍年年有本事承包政府標案。這種狀況,卻連賴香伶都無能為力,則層層的「體制受害人」何其多!
往深一層想:看台鐵工時表,再看罹難者家屬向下跪司機表達諒解,大家不都同是「體制受害人」?又如「北漂」一詞成選舉熱門話題,可見受害者不是失業青年個案,而是「體制」現象。再來,如年金改革使軍公教成為「被感謝的犧牲者」,但全台旅遊業也在嘆連國民旅遊都冷清;如今交通部大手筆推旅遊補助,埋單的還是全民。
政府得意誇口的政績,例如插手工會個案,卻在制度改革上節節敗退,或選擇性挑選「被改革者」。一例一休是明顯的例子,勞工外包制亦成為這次勞動局長濺血的幕後主因。台鐵如今受千夫所指,同樣連連出包的中油仍受人事酬庸疑慮籠罩;獵雷艦的慶富案父子主嫌一潛逃一交保,國防部喊「國艦國造」繼續口號震天……。
以上例子,哪件只是一二惡徒所為?哪個不是制度殺人、政客為禍?可憐今日台灣,除掌權者外,誰不是「體制受害人」!
聯合報社論/甩不掉這三條尾巴,民進黨難成正常政黨
2018-11-01 23: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蔡英文信任度已跌到二成六的新低。 記者林澔一/攝影
距離選舉僅剩廿多天,民進黨在多個縣市陷入苦戰,主因之一,顯與受中央執政欠佳拖累有關。根據綠媒美麗島電子報的最新民調,蔡英文的信任度已跌到二成六的新低,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度」也僅剩二成七,落後國民黨好感度四成一甚遠。這樣的變化,對照兩年半前挾著「完全執政」的威風光榮上台的蔡政府,恐怕有如從雲端跌入深谷。
從「黨外」一路走來,到取得「完全執政」,民進黨可謂完成了它重要的政治發展里程。然而,為何短短兩年半的完全執政,民進黨握有滿手權力卻無法造福百姓,反而迅速遭到了民意背棄?主要癥結,是民進黨過於自大自滿,在盡情享受權力之餘,卻忘記了自己的轉型,忘記了自己的民主承諾。諷刺的是,民進黨不斷吹噓要推動「轉型正義」,更揚言要以「討黨產」幫助國民黨推動轉型,它卻忘了自己如何抱殘守缺,死守意識形態的神主牌,甚至還企圖用它僵固的思維鎖住台灣民眾的前景。
簡言之,民進黨之所以無法成為一個以民眾福祉為先的正常政黨,主要是它拖著三條不符現代民主政黨要件的尾巴,亟待切除。這三條尾巴,一條是「基本教義派」的尾巴,一條是「仇恨牌」,另一條則是「陳水扁」。這三條尾巴若無法根除,民進黨將時時自困於「尾巴搖狗」的倒錯情境,無法蛻變成一個現代民主政黨。
先談「基本教義派」這條尾巴。追求台灣獨立固是民進黨的核心理念,但任何理性的決策者,無論從國家安全、經濟利益或社會和諧的角度看,都應該理解我國現階段沒有立刻實現「台灣獨立」的可能。但在民進黨的基本支持群裡,卻有一小部分要求迅速實現台獨,推動「獨立公投」的喜樂島聯盟即是其中一例。面對喜樂島聯盟的進逼,民進黨既不敢與之切割,又無法接受其主張,只好首鼠兩端,虛與委蛇,一方面想討好主流民意,一方面又捨不得基本教義派的鐵票。如此,注定兩面不討好。
「急獨」以外,民進黨另一條必須切除的尾巴,就是「仇恨」。民進黨的支持群眾乃至黨內政治菁英中,不少人因為仇恨中國、仇恨國民黨而選擇加入民進黨。這種仇恨心理,有其特定的歷史脈絡可循。但隨著社會和民主的變遷,不斷覆誦這些仇恨,甚至將之摻進各項政策中渲染擴大,乃至攪拌到教育中餵給下一代;久而久之,即變成了社會的病態和毒素,製造更多社會對立及不寬容。
平心而論,平反白色恐怖或討黨產等主張,都有一定的正面價值。但當摻入了太多仇恨因素之後,平反白色恐怖就成了「報復」和「鬥爭」,「討黨產」則成了「清算國民黨」,並株連其他「有國民黨背景」的社會團體。再如兩岸政策及年金改革,也很難說沒有仇恨的因子。年改迄今仍是選擇性改革,開刀對象限於長期被認為是「藍營鐵票」的軍公教。兩岸政策方面,調整國民黨的「友中」方向或可理解,但當政策已嚴重損及本地各種觀光相關業者的生計,仍堅不調整,不啻形同驅民於淵。毫無仁心的統治者,才會如此濫用仇恨來傷害百姓。
民進黨最奇怪的第三條尾巴是「陳水扁」。無論民進黨政治菁英對陳水扁懷有多少特殊的感情,從國家法治及社會正義的角度看,民進黨上下對扁家貪腐劣行的呵護和容忍,徹底暴露了民進黨「家天下」的私心。如此護短徇私,人民還會相信什麼改革和正義?
無論「急獨」、「仇恨」或「挺扁」,都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遑論有什麼市場價值。但民進黨夾著這三條尾巴,以為可以割取邊緣利益,其實反而喪失自己的價值和正當性,也喪失人民的信任。一個不想轉型的政黨,遭到民意拋棄,也只是剛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