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名家觀點/虛擬貨幣的明天過後

名家觀點/虛擬貨幣的明天過後


2018-11-30 01:48 經濟日報  胡一天(作者是源鉑資本創辦人暨執行長)

在全球避險情緒增溫,美元匯價持續走強,各國針對數位資產交易加強監管的大氣候下,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縮水到1,300億美元,被視為定海神針的比特幣也跌破4,000美元。值此低迷熊市,因為民國106年(2017年)ICO狂潮而恐後爭先的投資人,紛紛離場觀望,絕望者甚至避之唯恐不及。金融市場是人性貪婪與恐懼的總和,物極必反,實為常態。若因為價格波動而小覷區塊鏈技術與分布式創新的潛力與韌性,未免失之武斷。
與大宗商品物資的景氣循環相仿,虛擬貨幣產業正在經歷投機潮後的汰弱留強與整改兼併許多跨國金融機構及互聯網巨頭於熊市加強研發投資與戰略收購,正是在為隨時可能重臨的牛市預先準備
舉凡紐約證交所母公司洲際交易所宣布Bakkt虛擬資產交易所、LINE發行加密貨幣、高盛投資的Circle發行數位美元、Coinbase最新一輪融資估值漲到80億美元、評價兩極化的數位資產交易所幣安取得淡馬錫下轄創投基金的投資,紅杉資本與李開復投資的礦機晶片生產商比特大陸爭取在香港掛牌上市、耶魯大學支持的區塊鏈對沖基金投資專注零知識證明的以色列新創Starkware等消息,顯示機構法人對區塊鏈的興趣有增無減
爭奪未來金融基礎建設控制權的持久運動戰,已經進展到更激烈的新階段
華爾街跨國金融機構對比特幣的疑慮與排斥,其來有自。全球金融海嘯已逾十年,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場,加上歐系與亞系金融機構在全球市占率的下滑,華爾街投資銀行的競爭態勢,非常有利,自然不會坐視具顛覆能力的對手崛起主權國家政府及主流金融機構對虛擬貨幣與區塊鏈一打一拉,利用比特幣期貨市場影響預期心理,讓區塊鏈金融業對有無限法幣支持的主流金融業形成事實上的依賴,從而進行細膩的宏觀與微觀調控,是高明的羈縻手段。
比特幣與其衍生的分布式通證平台,已成為互聯網新世代的商業競爭工具與意識型態武器。這些泛稱為「智能合約」、「分布式應用」、「多中心化自治體」的新組織,因為其開源演化速度與抵抗查禁的能力,是存在於跨國界、超主權的互聯網上的數位新物種。分布式有機體基於密碼學與博弈論的多中心化網絡誘因機制,讓用戶本身成為基礎建設密不可分的關鍵組成,透過針對人性設計的激勵機制來誘導、協調大規模的參與協作,在互聯網上的自由市場實現價值交換。這正是區塊鏈創新的價值所在,而且未必充分反映在虛擬貨幣的價格之中。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在民國104年(2015年)的一篇由美國國防部資助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必須重視「非國家行為體」利用虛擬貨幣技術實現政治經濟目標以及對國家安全所構成的挑戰。美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也曾指出,比特幣彷彿美國獨立初期完全不可靠的「大陸幣」,既無實物擔保,亦乏政府護盤。但沒有1776年的大陸幣,就沒有民國107年(2018年)的美元。
相較於18世紀的大英帝國,北美13州的實力微不足道,卻後勁十足。幣圈一天,人間一年。這場區塊鏈邊陲精英、互聯網巨頭與華爾街金融機構在美元霸權餘威之下的大競逐,也許不會是一場百年馬拉松。


胡一天

台灣大學電機法律雙主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工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