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韓國瑜的九二共識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4096/web/

◆  草根南霸天 衝擊國民黨
◆  名家縱論/加速的鐘擺
◆  一人教訓兩黨、穩兩岸、救兩代
◆  聯合筆記/韓國瑜的九二共識
◆  人氣可以吃嗎?韓流如何變選票
◆  人民厭倦藍綠政治分贓
◆  百歲榮民的小小願望…我哭了
◆  憤怒公投 打臉無能立委與政府
◆  正視百姓要的能源政策
◆  漫畫/2020,此路不通?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韓國瑜的九二共識


2018-11-26 00:04 聯合報  陳言喬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贏得高雄市長選舉,支持者興奮地搖旗吶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搞政治,就搞不好經濟」,可為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寫下註解韓國瑜帶動的韓流橫掃全台,與其說是他個人魅力,毋寧說是他戳中了民進黨要害並喚醒了廣大選民:「要經濟不要政治」。
韓國瑜從賣菜中知道務實的重要,他看到高雄的問題,也點出了台灣的困境,那就是高雄(台灣)不要再搞政治,應該全心衝經濟他批判高雄又老又窮,高雄何嘗不是整個台灣的縮影,台灣相較鄰國或是對岸的大陸,經濟停滯、人民荷包縮水,不也一樣又老又窮?
台灣的問題就是多年藍綠無止境的政治鬥爭,以及這兩年民進黨掌權後荒腔走板的施政與全面的政治清算,失去攜手共推經濟的動能
韓總不想談政治,但在對手猛攻下,十一月十九日辯論會上,說出在南部一直被視為毒藥的「九二共識」,綠營見狀大喜全力抹紅他,藍營也捏把冷汗,但選舉結果證明韓總的「九二共識」不是毒藥,他更不是「中共同路人」。
「人進得來、貨出得去」,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與大陸交流,而交流基礎就是「九二共識」。韓國瑜的「九二共識」不是「搞政治」,也非犧牲主權,而是這樣才能放下兩岸政治對抗。他誠實說出來,因為這是現實,就像我奧會名稱「中華台北」,雖不滿意但至少還能通行全世界。何況他強調的「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的中華民國
多年來「九二共識」被民進黨妖魔化,多數國民黨人也怯懦不敢提,但從這次選舉中可看出,多個縣市綠轉藍,除了選民討厭民進黨,他們要的是經濟,不要民進黨糊弄人民的「維持現狀」。
韓國瑜另一個現象是凝聚更多勇於表達愛國的群眾,他讓中華民國國旗重現高雄以及全台大街小巷。韓總告訴選民要有愛與包容、更要愛國家,過去長久在南台灣被視如敝屣的國旗,居然有如早年的雙十國慶或台灣光復節般的旗海飛揚,選民自掏腰包買小國旗和國旗貼紙,不再畏懼旁人異樣的眼光,不再擔心遭到暴力攻擊
對中共而言,中共歡迎台灣的選舉結果,願與更多贊同「九二共識」的地方新首長重新展開交流,並進而改變多數綠營民眾對大陸的刻板印象。
中共更應看重「韓國瑜現象」,一個能號召愈來愈多人認同中華民國的政治新星已誕生,這是一股新生也是重聚的力量。中華民國的政治能量或許難以撼動中共政權,但中共也應深知,中華民國才是防堵台獨的良方,若繼續採取消滅中華民國的行徑,只會讓兩岸愈走愈遠。






名家縱論/加速的鐘擺


2018-11-25 23:58 聯合報  吳玉山(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各競選總部的氣氛低迷,支持者邊喊加油邊哭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天所舉行的地方選舉,藍長綠消、位置互調,如果放到選舉史的角度中來觀察,會看出很有意思的現象:這次選舉一方面符合鐘擺的方向,一方面又加速了鐘擺的周期。
讓我們先看一下過去的模式。台灣的選舉史展現了很清楚的鐘擺效應,藍綠相對,你起我伏,形成了有規律的周期。如果我們把中央選舉和地方選舉的鐘擺周期疊加在一起來看,又可以看到地方選舉是中央選舉的前兆,地方鐘擺會早於中央鐘擺出現,並預示了中央鐘擺的方向。
具體地來說,從中華民國總統民選開始,凡是某黨在中央獲得執政權,就會在接下來的地方選舉中減少席次,無一例外,和美國的期中選舉非常類似,可視為「執政劣勢」。這顯然是中央執政成績無法滿足選民要求,從而影響地方選情的結果。
由於過去歷任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連任成功,但連任後的支持率都比第一任要低,所以在他們第二任的總統任期中舉行的地方選舉,執政黨都會大敗,形成地方政治勢力的劇烈翻轉。這種現象發生在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李登輝第二任期,藍下綠上)、民國94年(二○○五年)(陳水扁第二任期,藍上綠下),和民國103年(二○一四年)(馬英九第二任期,藍下綠上)。這三次在總統第二任期出現的地方政治勢力變動,幅度都會大於第一次任期的地方選舉。而三次地方大翻轉後,在地方選舉中獲勝的陣營,就會在接下來的中央選舉中獲勝,這也沒有例外
這樣說起來,剛舉行的地方選舉出現了和過去類似、以及和過去不一樣的地方。和以往選舉鐘擺類似之處,是顯然中央的施政影響了地方的選情,因而使得中央執政黨縣市首長的席次和得票率減少,這是符合歷史規律的。但是此次選舉出現的例外之處,是地方政治往不利於執政黨方向變動的幅度已經不是通常我們在總統第一任期所期待的那種狀況,而是出現了過去在第二任期才會出現的大翻轉。
事實上,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翻轉(蔡英文第一任期)和民國103年(二○一四年)翻轉(馬英九第二任期)的結果就席次上來說幾乎完全相同。在廿二席都縣市首長當中,四年前全國幾皆綠,藍僅守六席;四年後全國幾遍藍,綠也僅保六席。這就表示在民國105到107年(二○一六到二○一八年)之間,出現了一些因素,加快了政治鐘擺的速度。第一任期總統在地方選舉中應該會些許受挫,但蔡總統卻遇到了過去第二任總統才會碰到的地方政治強震。這原因是什麼,影響又是什麼?
從民國105年(二○一六年)開始,民進黨第一次完全掌握行政和立法的權力,因此急切地想要達成過去所無法達到的各種政策目標,通常這是第二任總統的施政理念,與第二任總統想要尋求歷史定位,又因為無法尋求連任,因此相對不受選舉羈絆有關,但這也造成了歷次第二任總統的聲望大跌。蔡總統以第一任總統行第二任總統之事,造成大幅民意反彈是可預期的
另一方面,主要的反對黨國民黨雖然在政府施加黨產條例和轉型正義的雙重壓力之下流失了大量的資源,但是也被逼著必須開拓另類資源,包括非典型的政治人物與網路的經營,這就是「韓流」出現的基礎,而「韓流」又讓民怨獲得了發聲的管道,相互激盪之下抬高了各地藍營的選情。
政府的倉促施政帶來負面的政治後果,加上反對黨成功地開拓了另類資源,使得地方政治的鐘擺幅度加大,達到了以往總統第二任期才會出現的大翻轉程度,因此地方鐘擺的速度整整加快了一倍。從第一次地方選舉大翻轉(民國86年(一九九七))到第二次大翻轉(民國94年(二○○五))中間隔了八年,到第三次大翻轉(民國103年(二○一四))又隔了九年(因為地方首長任期調整所以比上次周期多了一年),照說這種大規模的政治強震要到民國111年(二○二二年)才會出現,但是現在早四年就發生了。
過去地方的大翻轉都會帶來中央的大翻轉,可是過去每一任的總統也都連任,因此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的地方強震對於民國109年(二○二○年)的中央級大選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需要觀察,但是絕對是對於執政黨持續掌控行政與立法機構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是網路世紀的來臨以及所帶來「思變」情緒的高漲,有沒有可能結構性地縮短了過去的鐘擺周期,使得四年一次的政治大變動(不論在中央或是地方)以後會頻繁出現。如果是這樣,則此次的地方選舉將會是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