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Fed鮑威爾風險管理策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0931/web/

.聯合報社論/功德vs.公共:托育政策何以引發民怨
.聯合報黑白集/如果以張景森為縮影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Fed鮑威爾風險管理策略






經濟日報社論/透視Fed鮑威爾風險管理策略


2018-08-31 01:4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甫落幕的全球央行年會,在歐洲央行與日本銀行總裁缺席的情況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成為唯一的明星,並以「變動經濟中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in a Changing Economy)為題發表演說這場演講重要的意義是,鮑威爾藉此揭示其身為全球央行龍頭的貨幣政策哲學,更點出現階段影響政策動向的重要指標就是「通膨預期
首先,鮑威爾刻意地將貨幣政策哲學與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的作風類比,並直言當前如同15年前「大穩定時期」(Great Moderation),葛林斯班引領與制定貨幣政策時,皆面臨「不確定性」的侵擾,使「管理不確定性」成為政策制定者最重要的工作,反映出鮑威爾的貨幣政策思維與葛林斯班相同,都將以「風險管理」為主
那麼,貨幣政策制定者眼中的「不確定性」是什麼?鮑威爾以「經濟走到哪,利率就升到哪」為精髓的泰勒法則做出解釋,亦即按理來說,當實際失業率低於自然失業率,且實際通膨率高於或等於通膨目標時,聯邦資金利率便應該高過「中性」利率水準
然而,目前美國失業率已低於聯準會所估計的「自然」失業率,通膨率也已接近政策目標,聯準會卻沒有加快升息速度的原因,主要是若要採取法則式的政策操作,聯準會就必須要能「正確的」估計自然失業率與潛在經濟成長率。但隨著美國經濟持續發生結構性改變,如實質薪資上漲緩慢、人口老化、生產力長年偏低等,使聯準會對這兩個變數的估計愈來愈沒把握。
鮑威爾更以1980年代初發生停滯性通膨的經驗為例說明,若聯準會過度執著於「估計」總是失準的經濟數據長期(longer term)收斂值,將容易釀災。因為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以模型回推得知,1960~2000年間美國自然失業率的估計,總是低於實際失業率。
近期的許多研究也同意,當時的聯準會過度樂觀看待自然失業率,讓貨幣政策長期保持寬鬆。即使1965年後通膨持續呈現不穩定狀態,通膨隱憂已開始浮現,貨幣寬鬆的基調依舊未變,最終釀出1980年代停滯性通膨的巨大災難。
所以,基於聯準會對自然失業率與潛在經濟成長率的判斷,存在估計上的不確定性,鮑威爾認為不應該過度重視一、兩個數據例如失業率水準,而是要重視更廣泛的指標,以判斷就業的健康程度同時,在認知到不確定性會影響貨幣政策時,決策者應保守地(conservatively)行動。就像不確定藥物的效力時,需以較小劑量開始服用的「小步慢走」策略。
但即使公開推崇葛林斯班的「風險管理」策略,鮑威爾卻也強調在某些特殊時候,謹慎的「小步慢走」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例如當利率已調至下限,聯準會必須在採取非傳統性貨幣政策,抑或僅把利率保持在低檔更長一段時間,作出艱難決定,且各界又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信心危機之際,「盡一切努力」(do whatever it takes)地推動強力政策,可能會比起小步慢走好很多。相對來說,當通膨預期高於政策目標,升息卻始終太溫吞時,通膨就會失控由此可知,未來當聯準會判斷政策效果充滿不確定性時,貨幣政策操作以保守為主,但當通膨預期大幅上升或金融危機有失控的風險時,將切換到「盡一切努力」的模式
過去三任聯準會主席都有很鮮明的貨幣政策哲學,如葛林斯班之於「風險管理」、柏南克之於「量化寬鬆」、葉倫之於「前瞻指引」,鮑威爾則藉由今年全球央行年會為其貨幣政策哲學做出定位──改良版的風險管理策略此策略成功與否尚未可知,但至少市場可獲知鮑威爾時代下的聯準會,升息速度是否加速並非繫乎葉倫時代的工資、失業率等指標,而是更在乎「通膨預期」,也讓各界對鮑威爾不再僅有一個模糊的主席印象







聯合報黑白集/如果以張景森為縮影


2018-08-31 01: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積極為我國對泰開放免簽護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泰國簽證事件,看似回到原點,很快就落幕了。但吹縐一池春水之後,大事論政策方向,小事看官員人品,猶如在照妖鏡下現了形
有幾則民眾的反應很經典。一是有人投書,說「張景森算術不好」,指的是百億觀光收入說法。「算術不好」是諷刺之詞,張景森的問題是態度不好,拿百億糊弄人,擺明了高高在上信口開河。
還有網友發表「急尋邱議瑩」的意見,也是黑色幽默的隱喻。「邱議瑩」也只是個代名詞,象徵民進黨在野時的潑辣力量。像張景森當官的這種態度,如果換邱議瑩站在質詢台上,能饒得了他?可嘆一來「邱議瑩們」對行政權已變成幫腔角色,二來目前的反對黨完全發揮不出像樣的制衡力量。
正如「邱議瑩」只是一種象徵說法,「張景森」也不過是個縮影,映照出民進黨政府的政策品質和官員水準
張景森對內面向民眾趾高氣昂,對外面對新南向國家則毫無維護國格尊嚴之意看泰國辦事處駐台代表日前舉行記者會的囂張姿態,外交部本應召見訓斥才對。以雙方觀光人數的巨大落差,是誰在給誰錢賺?
卻只見當官的唯唯諾諾,既不檢討政策得失,平日不離口的「台灣尊嚴」忽然消失無蹤。反而是靠輿論的強烈反應,才讓泰簽事件轉了向。也可見,「尊嚴」二字據理力爭,是行得通的。
「張景森」只是個縮影。民眾若有鄰居、同事風格若此,感受如何?評價如何?虧他還是個官哪!







聯合報社論/功德vs.公共:托育政策何以引發民怨


2018-08-31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托育補助新制八月上路,但民眾未必用得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在八月倉促推動上路的「準公共化」托育政策,弄得民眾無所適從,也引發私立幼兒園業者反彈。私幼業者更向公平會檢舉,認為該政策造成「聯合壟斷」,導致對民辦幼兒教育機構的「不公平競爭」,要討個公道這場托育之亂起於溝通不足,成於官員一廂情願;政府想要以國家之力照顧幼兒,卻因民眾不領情而碰了一鼻子灰
表面上看,政府欲以國家力量引導幼兒托育,出於一片善意。實質上,行政院想藉此展現執政黨的「魄力」,卻不認真分析台灣托育市場的現狀,也未體貼思考家長和業者的需求。也因此,決策一出,立刻引起種種質疑;不僅私幼業者抗拒不前,願意和政府簽約的保母也不到兩成。
「準公共化」托育政策的錯誤第一步,始於閣揆賴清德「台南經驗」的不當擴張。賴清德當初在台南推動私幼公共化,全市三百多家私立幼兒園,最後僅九家參與,且多在偏鄉。如此失敗的經驗原本不足為訓,但賴清德卻自以為是,決定推而廣之成為全國性政策;更不傾聽幼教業者的疑慮及反對,未做好配套即急著上路。這種做法,和當初蔡總統強推「一例一休」引起反彈而被迫再度修法,如出一轍
政府把幼兒托育視為國家重要政策,值得肯定。但是,這和政府強力運用國家資源介入民間托育市場,是截然不同的事,賴清德卻將兩者混為一談。賴揆的「準公共化」托育政策,犯了三個嚴重的思維錯誤一是權力的傲慢:以為政府編列預算砸錢補貼,即可將所有托幼業者吸進政府納管的體系,結果卻大謬不然;二是手段與目的不對應:推動新制應旨在提升托育品質,從而提升年輕世代生育的渴望;但政府強推的政策卻可能導致托育品質下降,讓家長有更多不平;三是高估政府的能力:台灣幼教已是一個成熟、多元的分化市場,但賴內閣的想法卻要將「百家爭鳴」化為「大一統」的準公共化,這完全是不自量力。
簡言之,已是廿一世紀,卻要用「人民公社」的思維來建構一種「假公有」的托育,並強跨在眾多私幼機構上,成功的機率不大。政府該做的,是增加公托的數量,以解決基層或弱勢民眾的需要為旨,而非將民間保母、私幼全都納入轄下。試問,政府哪有三頭六臂管得了那麼多人與事?賴清德企圖打造「準公共」托育政策,無非是他心中懷著某種宏願,要做就要做大事;遺憾的是,他的方案卻無法對準社會的期待和需要。
回顧一下幾個例子,人們即可看出賴清德滿腦子充斥的「功德」思維。推動長照2.0時,賴揆對於照服員月薪偏低,要求他們當成「做功德」。日前在行政院親子日致詞時,他形容公務員是「上帝的選民」,應該追求幸福而不是「物質」。目前私幼教保員平均薪資為二萬四千元,新政策要求他們須調整為二萬九,三年後更調至三萬二,卻要求業者的收費必須下降。政府自以為在「做功德」,但所有現實責任卻要由照服員、公務員或私幼業者承擔;這種「責任在你,功勞在我」的邏輯,誰能心服?
一項好的政策,光憑立意良善是不夠的,重點在要找到有效手段。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值得一提:十八世紀英國為了開發澳大利亞,必須將囚犯運往當地充當勞工,但囚犯常因船上衛生惡劣及受虐而大量死於航行途中;英國政府指派官員和醫師隨船監督,也因官商勾結而效果不佳。最後英國政府採取了一招對策,把「啟程時」支付給承運船商的費用改為「到岸後」支付,囚工的境遇立刻大獲改善,死亡率也從卅%降到一%。
不能讓人心服的政策,不可能發揮良好成效。賴清德除了想著自己的「功德」,也要有聰明的制度設計,徒有「公共」之名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