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土國危機 助中國登新興國共主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0294/web/

.聯合報社論/這樣的課綱能消滅敵人,或迷惑自己?
.聯合報黑白集/海基會「兼業」輔選
.經濟日報社論/土國危機 助中國登新興國共主






經濟日報社論/土國危機 助中國登新興國共主


2018-08-15 01:1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川普總統祭出鋼鐵和鋁品高關稅下,土耳其貨幣里拉大貶,莫名波及新興國家金融市場,包括南非幣、印尼盾、韓元和新台幣都跟著貶值,連台股也顯著下跌。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甚至預言,可能發生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危機,因為這和當年泰國的情況非常類似。各方高度矚目此事發展,但我們估計,不管國際金融機構是否提供協助,中國出面的機會極高而若果真如此,中國極可能在美中貿易戰的泥淖中,躍升為新興市場國家共主,強化北京在國際事務的領導力和發言權
土耳其位於歐亞交會處,戰略地位顯著;人口達8,000萬,市場規模不容小覷,當然是各方垂涎的市場和區域灘頭堡;早期美國即將其納入北約組織(NATO),土國因吉爾里克空軍基地由北約軍機駐防。但二年前發生在土國的流產政變,讓土國和北約盟國關係惡化,和美國關係也因美國要求對伊朗禁運原油、土國引進俄製防空飛彈等問題,看法歧異而逐漸惡化。近日土耳其以參與政變嫌疑而拘禁美國傳教士,並拒絕川普說項一事,只是雙方關係更加惡化的原因之一
和此相互對照發展的,卻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土耳其是重要的一個沿線國;中國參與了土耳其的鐵路、橋梁、輸油管等多項基礎建設工程,企圖讓土國成為「北京-倫敦」鐵路(或稱中歐班列)的中途樞紐。上月在約翰尼斯堡舉辦的金磚國家(BRICS)高峰會中,除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個成員國領袖之外,土國總統厄多安也是少數獲邀與會的非成員領袖,顯示金磚國家對土國之重視
在極為重視土國之下,北京將今年設為中國的「土耳其旅遊年」,希望大幅提升中國人到土國旅遊,從去年的25萬人次提升到40萬人次以上;此舉,加上土國朝野對旅遊業的重視,讓土耳其在經濟不景氣中,旅遊業卻獨樹一幟、大幅成長。而在中文導遊奇缺之下,月薪高達15萬元台幣上下,成為該國收入最高的行業考量土國人均生產僅有台灣約莫三分之一,這大約等同於台灣月薪40多萬元,這讓學習中文已成為土國的最新「顯學」
由於外界一般並不看好金磚國家,所以對這個國際組織的報導相當有限。事實上,金磚國家組織已在上海成立一個額度為1,000億美元的「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目標是提供成員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資金,以補充世界銀行(IBRD)、國際貨幣基金(IMF)和其他區域開發銀行的不足。在土耳其金融風暴下,大量資金外逃,許多基礎建設所需資金可能會陸續向「新開發銀行」申貸,而中國必然會動用其力量來影響其借貸決策,提供土國所需資金。此外,由中國掌控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也都可能對土國伸出援手,讓力圖發展、亟需資金投注在多項基建的土國,能藉著「患難知真情」而強化和中國的政治、經濟甚至未來的軍事關係。此外,如同中國在歐債危機期間和希臘簽署多項契約、提供希臘數十億歐元的投資援助一樣,中國極可能再次出手、獨力提供土國鉅額援助性投資,藉此取得土國信賴,也獲得經濟上的利益
土國總統強人厄多安表示,美國單邊行動將「迫使土國尋找新盟友」,新盟友的最佳候選人在軍事上應是俄羅斯,在外交上可能就是包括中、俄的金磚國家,在經濟上應該就是中國。對美中貿易戰中暫居劣勢的中國而言,以負擔得起的投資或貸款援助取得一個戰略地位重要的堅強友邦,可說是一場穩定領導人權威的及時雨,以及穩賺不賠的生意。因此,中國理當伸出援手,並藉此奠定開發中國家共主的地位。







聯合報黑白集/海基會「兼業」輔選


2018-08-15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選情低迷,蔡英文總統派愛將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姚人多加入輔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姚文智頻頻跳tone,選情低迷。民進黨憂心台北市長選情,蔡英文先派愛將姚人多向姚文智提示了六點改進建議,繼則更要求姚人多進駐姚文智競選團隊,直接管理不僅如此,綠營資深幕僚林德訓郭文彬也都將加入輔選
如此重兵部署,證明姚文智選情萬分緊急。據稱,姚人多還告訴姚文智,雖不能幫他打贏選戰,至少可以讓他免於「被嘲笑到死」。以姚人多這麼多年輔佐蔡英文的資歷,幫姚文智調整選戰風格,當然不成問題。問題是,姚人多目前是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且上任才一個多月,隨便「兼業」為執政黨候選人輔選,難道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當初陳菊剛接總統府秘書長,即聲稱要出任蘇貞昌競選總部主委,各界皆以為不可原因是,兩個角色間涉及「黨政不分」,這是民進黨曾全力反對的事海基會雖是半官方組織,但當初姚人多接任其職,綠營稱他是要來幫海基會「接地氣」,並推進兩岸交流。誰料,才過了一個半月,姚人多就表現「志不在此」的姿態,直接嚷嚷要幫姚文智輔選。
姚人多原是清大教授,蔡英文就任後,他先後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及總統府副秘書長,一直是總統身邊重要的文膽與謀士。在年初總統府大擺蛇籠拒馬事件後,不少清大學生質問姚教授有沒有能力「請蔡英文拆拒馬」,一度讓他心灰意冷,因此才轉往海基會。但是,從海基會再跨足輔選,真的適當嗎?







聯合報社論/這樣的課綱能消滅敵人,或迷惑自己?


2018-08-14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教育部歷史課綱審議的「去中國化」爭議,課審大會通過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歷史課綱審議的「去中國化」爭議,毫無意外,綠營的計畫又一次得逞。課審大會結果,通過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也就是說,民進黨過去只是在台灣內部奮力抹除各種有關中國的記憶和符號,如今則進一步把中國徹底隔絕在台灣歷史之外,變成「東亞鄰國」之一
這次高中歷史新課綱的修訂,採取了許多奇突及「創新」的作法。包括:揚棄過去以編年史、國別史的方式編教材,改採「主題式」;同時,在「分域」的架構下,由近及遠、略古詳今。因此,不再採取台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區分,而改採台灣史、東亞史和世界史的架構。課綱研修小組想藉此類說辭來規避「去中國化」的批評,但不論如何解釋,其作法就是顛倒輕重、魚目混珠,藉此對下一代進行思想及認同改造
從形式上看,新課綱改以分域架構書寫台灣、中國與東亞、台灣與世界的歷史,取代了傳統台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區分。但實質上,台灣部分則試圖脫離中國史,至少淡化台灣史的中國淵源對中國部分,則藉著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的形式拆解了中國史簡言之,未來學生面對中國史,得從「東亞看中國」但面對世界史,卻要從「台灣看天下」,這豈不可笑?
事實上,不只高中歷史,國中歷史也有這種思維。國中階段的中國史,雖然獨立成冊且按時序編年,但商周至隋唐已強調不同民族與文化的互動,宋元則著重國際互動和商貿文化交流,明清更是在東亞世界的變動格局中探討商貿文化及東西接觸的挑戰。至於台灣史,明鄭的蹤跡則隱隱約約,迄今仍深刻影響著台灣社會與文化的鄭成功,彷彿只是東亞海域的一支勢力,或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相遇的一段插曲。換言之,歷史主軸的偏移超乎事實,中國主體的模糊遠難想像
到了高中,中國史又抛棄編年,不辨朝代,橫切縱解化為東亞史。不僅沒有夏商周,從漢晉宋元以迄明清,更幾全變成東亞移民。難道只因為台灣是移民社會,所以也要把浩瀚的二十四史化成幾頁人群遷徙、人民流離的移動紀錄?難道只因違憲踰法進行得風火慘烈的「轉型正義」已列課綱,所以先秦和明鄭都必須被「轉型」掉?更重要的,難道這就是新課綱強調的「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
課審委員宣稱,歷史新課綱改採主題式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素養,並避免與國中重複但國中歷史已嫌粗略,高中歷史還要從東亞看中國,對於歷史知識有限的中學生,如何培養出思辨能力?難怪家長已經開始擔心,教科書編不好,老師不會教,學測怎麼考?難道要讓孩子再去補歷史?
已可預見,另一波教改的「歷史之亂」勢將上演。且不難想像,中學生在如此粗略而跳躍的歷史教育下,將出現更多「張飛打岳飛」的錯亂場景。對下一代而言,恐將滿堂盡是歷史穿越劇,孔子和孫中山變成外國人,看到「豬哥亮」輔佐劉備也不必太驚奇,因為「諸葛亮」也能主持歌廳秀。
培養學生多元視野與跨領域思辨能力,當然是正確的方向;問題在,學校的教材和教學遠遠跟不上執政者的心念流轉。在高中生基礎知識尚不扎實時,就教他們碩博士生的研究方法,其實只是揠苗助長,去脈絡化的學習也只能塞給他們碎片化的知識。
蔡政府恣意剪裁中國歷史,以為稀釋與解構中國史,就可以讓台灣史卓然獨立;事實上,不僅無傷於中國歷史,反而使台灣歷史脈絡模糊,只是愈發困惑了下一代人。民進黨恨不得把中國變不見,其實蒙蔽的是台灣人的視野,消失的是台灣的機會與空間。這份歪曲的課綱,消滅不了敵人,卻讓後人更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