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名家觀點/翻轉思維 以內需帶動外銷

名家觀點/翻轉思維 以內需帶動外銷


2018-07-27 03:50 經濟日報  施振榮(作者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過去政府的產業發展政策,偏向外銷導向,以發展製造業為主,在產業垂直分工的發展趨勢下,廠商只要專注在自己的分工領域做到世界級即可,這也造就了許多台灣的隱形冠軍。
這些在製造領域的隱形冠軍,只要面對少數的企業客戶,做好技術研發及品質、成本控管,就可以在外銷市場上無往不利,並不需要直接面對市場終端的消費者,因此也較不了解市場的真正需求所在。
面對未來,台灣經濟轉型發展有很大的機會,就在服務業的國際化。相對於台灣過去產業發展以製造業的外銷為主力,我認為,服務業未來的發展將有「千倍的機會」,當然相對也有「百倍的挑戰」等待我們去克服。
所謂「千倍機會」,指的是:2(GDP)×5(附加價值空間)×100(市場空間)=1,000。在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GDP規模往往是製造業的兩倍以上,加上服務業未來可以改善的空間及其效益估計可創造五倍以上的附加價值,且如能複製到海外市場,發展空間將是在台灣的百倍以上,因此未來有千倍機會。
當然,挑戰亦不小,所謂「百倍挑戰」是指:5(創新價值)×20(國際經營)=100。主要在於服務業要創新價值服務的難度五倍外,且國際經營的挑戰難度又高了20倍,因此將有百倍以上的挑戰。
近年由德國啟動的「Industry 4.0」,帶動了全球的產業變革,台灣將「Industry 4.0」稱為「工業4.0」,但其實Industry的英文是「產業」之意,我們應該要以「產業4.0」的思維來思考,將金融、交通、教育及醫療等服務業的國際化思維,都納入這一波的變革中。
為因應這一波產業4.0帶來的變革,我提出新微笑曲線—多維微笑曲線,未來將是體驗經濟與共享經濟的時代,因此,要以多維的角度思維如何創造新價值,以Total solution抓住消費者的體驗,這不是單一的價值鏈,而需要串起不同領域多維的價值鏈,才能以用戶導向創造被服務者的最佳體驗。
當台灣的產業發展型態,由外銷導向的製造業走向用戶導向的服務業,未來產業也將由「少樣多量」走向「多樣少量」的型態,很多創新也要由市場來驅動。過去製造業以國外為主要市場,但市場的需求主要由企業客戶來指定(B to B),但未來發展服務業是用戶導向,我們將直接面對市場用戶的需求(B to C)。
因此,面對未來台灣產業發展也要有新的策略思維,我們應從過去「由左想右」(技術導向)、轉為「以右引左」(市場需求導向),並以內需來帶動外銷,政府應善用有限的國防、教育、交通、衛服等內需市場,打造成為廠商的練兵場,來扶植現有產業升級轉型,提供合理條件促進良性的產業發展環境,並進一步塑造虛擬國家隊來進軍國際市場。
台灣有ICT產業的Know-how,未來服務業如能進一步結合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雲端技術,並與各國在地合作夥伴攜手,相信台灣的服務業國際化將十分具有潛力,可以領先世界,成為台灣下一波產業國際化的主力之一。


施振榮

目前是他所創立的ABW家族-宏碁、明基、緯創公司的董事,也是智榮基金會暨智融集團董事長。他以成為社會企業家為職志,並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