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台版「網路謠言」罪?

.給畢業生:你現在的努力 要感動未來的你
.不思善政 反以惡法塞民之口?
.聯合筆記/台版「網路謠言」罪?
.新南向不能忽視的上合組織
.宰相不理車禍 何勞總統賣荔枝
.高溫預警、颱風會議… 氣象單位展現創新 官員請速速跟上!
.「獨立」刺眼 兩岸一家親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台版「網路謠言」罪?


2018-06-10 23:50 聯合報  陳言喬
十多名民進黨立委連署提案打算修法,把傳播假新聞者納入刑法處罰。圖為農委會官方臉書網站澄清香蕉假新聞。 圖/取自農委會臉書官網


十多名民進黨立委連署提案修法,把傳播假新聞者納入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他們不是揣摩上意,就是羨慕中共統治下的言論環境。
上周蔡英文總統表達要協助吳音寧「政治攻防」,並要求府院全黨向假新聞宣戰後不久,民進黨立委就提案將「網路謠言」入罪。消息傳出,府院黨裡只有行政院發言人表達「尊重」立委提案權,不免讓人懷疑,是否高層授意先放消息、觀風向再說?
一向把言論自由掛在嘴邊的民進黨,經常拿民主自由、言論自由嘲諷對岸,前幾天蔡總統還期盼大陸人看她的臉書不要再「翻牆」,如今對黨內有人準備跟進中共刑法第九修正案「網路謠言」罪,當局未加以制止或反對,豈不奇怪?
中共的「網路謠言罪」,是指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或者明知是虛假資訊,故意在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擾亂社會秩序,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嚴重者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民進黨立委諸公可以參考。
大陸此法實施二年多來,已有不少人因傳播警察打人、食品安全、意外災害、群眾事件等入罪,但各地嚴寬不一,執行屢爆爭議。去年八月河北邯鄲市涉縣一網民投訴當地醫院食堂價貴難吃,結果被警方依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刑拘。今年一月一名醫生以專業數據在網上撰文指控鴻茅藥酒可能對老年人傷害,結果被內蒙古警察跨省到廣東逮捕。
在人手一機、網路發達的當今,假新聞、網路謠言早已全面充斥,先進國家的美國、日本不會少,川普競選總統時滿天飛。面對新奇古怪、有趣離譜的「新聞或事件」,多數人只會看一看,笑一笑,未必當真。但如果要全面處理假新聞、假消息,除了言論審查,還有誰來定義「假新聞」,以及更可怕的政治力介入的問題
中共限制言論自由,上網發布對時局不滿、批評政府、攻擊黨政領導的,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對付黨員幹部,有「不得妄議中央」,即對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集中統一的黨員,輕者警告、重者開除黨籍(政治生命結束、甚至入罪)。不知這些舉措對愈來愈享受權力集中的部分民進黨人士,是否也有吸引力?
近年兩岸關係不好,陸委會與國台辦經常對嗆。陸委會說,中國大陸應尊重自由民主、保障人權、力行法治等普世價值。國台辦則說,空喊「愛台灣」或標榜所謂的「普世價值」於事無補;還說,一個制度、一個政黨有沒有吸引力,要看能否帶給人民希望和願景。
民進黨否定大陸的制度,但黨內一些人士的作法和思維,似乎對大陸的制度也存在好奇與憧憬。






不思善政 反以惡法塞民之口?


2018-06-10 23:53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波波漫畫


立法委員提案修法,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五款:「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應增列:「未經查證於網路散播、傳遞假新聞、假消息」,以維護公安,筆者以為原先的條文就已有不妥,此更屬戕害新聞自由與言論倒退。
二○○八年大陸發生「毒奶粉事件」,引爆點為軍醫張偉先生:當年他診療幼童,居然發現腎結石,且各地醫生專業論壇,亦有多起病例,但無人敢公諸於世;在張偉準備揭露時,妻子擔心他會惹大麻煩,但他不顧妻子反對,蒐集手邊證據向上彙報,媒體披露,列名於新聞報導中,是何等大愛?何等勇氣?
若前開社會秩序維護法通過修正,類似毒奶粉事件重現台灣,即便網路要轉載,媒體欲披露,皆受這惡法封殺於無形之中,不僅言論與新聞自由受戕害,更甚者隱患未發,欲蓋彌彰,錯失挽救的機會,誰能擔待?又豈是聲稱「民主自由」政府所應有作為?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第四三二號解釋,認為法律必須符合法律明確性,至少要受規範者得以預見其法律意義,且法院可以審查,否則該條文即屬違憲。前開社維法第六十三條何謂「謠言」、「影響公眾安寧」,已屬曖昧,試想再槓上開花,加上「假新聞」、「假消息」、「未經查證」,要如何解釋?強加多少人民的負擔?本屬違憲的法律,豈能再擴大其適用範圍,殘民以逞?
漢朝呂后上台不久,廢除了「妖言令」,臣民不再以其所言不受皇上青睞,遂遭橫禍,遂受重刑,堪稱呂后一大善政。且依《新唐書.五行志》:貞觀十七年,有人散布謠言,說朝廷要祭祀天狗,差怪物於夜間取人心肝,百姓震恐,唐太宗惡之,除宣慰黎民外,更廣開坊門,資訊公開,謠言一月而止。
試想呂后對戚夫人母子如何殘暴?但對箝制言論的惡法,尚知應加以廢除。今民主時代,政府不思嘉言善政,反以惡法塞民之口,豈非大開倒車?謠言豈是峻法能禁?唐太宗開大門,走大路,謠言自消,只要政府施政公開透明,處理得宜,謠言又豈有市場





給畢業生:你現在的努力 要感動未來的你


2018-06-10 23:58 聯合報  趙坤茂/台大資工系教授(台北市)
台灣大學昨天舉行畢業典禮,畢業生一同在校園內自拍留念。記者余承翰/攝影


驪歌聲起,六月盛開的阿勃勒預示著師生互道珍重的時刻已來臨。
猶記四年前新生家長日時,第一張投影片是當年度的畢業典禮照片,標題為「從結尾開始」,期盼每位新鮮人都能從自己對畢業時的期許回推該如何開始。一轉眼,當年的新生已完成了階段性的學習,一一上台由師長親手撥穗,接受親友們的衷心祝福。不知當年的青澀學子,經過四年冰火般的淬煉,是否已練就了一股銳不可當的洪荒內力呢?是否已培育出捨我其誰的雄心壯志呢?是否已抱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君子情懷呢?
此刻,前輩們的臨別贈言語重心長:「在合理範圍下找最頂尖、最心動的挑戰去嘗試、去冒險」、「靜水訓練不出優秀的船員」、「要偉大就要有點瘋狂」、「擁抱失敗」…,期勉大家能拋開舒適圈的小確幸,在伸展圈、乃至於參雜淡薄的恐慌圈內尋求新的突破與成長,而這一切,最重要的還是要「做你自己」,「要隨俗從眾抑或獨樹一幟?要意氣風發抑或超然淡定,皆存乎一心」。
值此畢業時節,實驗室總以不捨和祝福的心情送走完成階段性學習的畢業生,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功成身退的夥伴們也以己身的努力,留下了可傳諸後生的珍貴典範。
今年,實驗室的何醫師以最優成績完成口試,取得博士學位。廿年前,國內首度引進流感疫苗接種,何醫師是推手之一;這些年來,他已將流感疫情的防治視為志業,在習得資訊工程技能後,以數理模型探究流感病毒株同期競爭現象與當代流感疫苗政策,奠定更深厚的防疫基礎。這一路走來,雖因數回出任要務而公忙不暇,但他仍以堅毅的求學意志、嚴謹的治學態度完成了學業,令人喝采。而今,他已在國境之南為偏鄉的醫療奉獻一己之長,不忘自己從醫的初衷。
有人說:「你的努力要在履歷上看得到。」誠然這似乎是當前功利社會生存的法門,但個人總覺得每個人天性不同、天資有異;所謂的肯定應視個體而定義,它不是肩臂上的星星數,也不是胸膛前的勳章數,更該是自我實現的程度。換句話說,不要管當下的自我感覺,也不要管周遭的社會觀感,你現在的努力,要讓未來的自己感動
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祈願各位畢業生逐夢前行,讓每日一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假以時日,成熟的你們將如同阿勃勒的一串串金黃風鈴,既可隨著微風自在飄曳,而彼此間又能相互襯映,在交錯穿梭間,共同譜出新一代的壯麗詩篇。



新南向不能忽視的上合組織


2018-06-11 00:01 聯合報  郭武平/南華大學講座教授(嘉縣大林)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6月9日至10日在山東青島召開。這是9日晚在青島舉行的《有朋自遠方來》燈光焰火藝術表演。 (新華社)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於九日至十日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青島峰會上合組織擴員後召開的首次峰會,也是今年繼四月博鰲論壇中國第二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
印度和巴基斯坦去年正式加入上合組織,標誌著上合組織以中亞為核心區域向南亞延展,成為歐亞大陸涵蓋人口最多的區域安全性組織總人口超過卅一億人,占世界人口總數的四十四%,GDP總量達十五兆美元,約占全球廿四%這個中國首倡的國際組織對台灣新南向政策深具影響力,台灣各界應高度重視。
上合組織發展的轉折反映了全球地緣戰略與地緣經濟的轉變,與美俄中在全球的權力消長。就俄羅斯言,上合組織維繫俄羅斯於中亞的歷史傳統,並持續其在中亞南亞的影響力與利益。而作為中國「後方」的中亞,其穩定與否不僅涉及中國經濟發展與能源供給的穩定,亦涉及中國內部分離主義的安全議題。若中國能透過上合組織發展鞏固在中亞的影響力,將更能轉移注意力至東亞、南亞地區。上合組織將牽動廣大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發展,深刻影響台灣的地緣戰略安全。
對創始國俄、中而言,上合組織為兩國維持其於中亞影響力與攫取戰略及能源利益的機制工具,僅具中介變數作用。俄、中面臨美國介入其中亞「後院」的威脅,於推動並鞏固上合組織上,兩者有戰略上的匯合。在絕對利益的層次上,俄、中各取所需亦互蒙其利;在相對獲利上,俄、中則於中亞隱然呈現競爭態勢,未來將呈現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上,尤其是印巴加入後難免會把印巴之矛盾帶到上合組織
中國在「帶路」倡議的國家發展大戰略下,這次峰會主軸已從過去反恐安全轉型成安全與經濟發展並重。中國將「帶路」倡議引進上合組織平台,邁向南亞,與我新南向政策高度重疊,我們自當高度關注。
此次峰會首日,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特別安排了場邊會談,繼續討論四月兩人在武漢舉行的非正式領袖會談決議執行情況。但觀諸五月廿一日莫迪到俄羅斯也與普丁進行一次非正式會晤,顯示印度加入上合組織後已成為中俄間重要的平衡者。
如果再放大到莫迪於六月一日在新加坡舉行第十七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印度與美、日、澳會談重申一個開放、自由、繁榮和具包容性的印度太平洋地區,來推動以法律為基礎的印太地區。莫迪表述卻稱:「印度洋—太平洋不是個戰略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強調印度的印太地區願景是積極的,不認為印太戰略針對任何國家,新德里將包容性地與該地區國家進行接觸。更呈現出美中俄印大國之間合縱連橫的複雜面,以及「上合組織」與「印太戰略」的對立與脆弱面,和國際政治仍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的真實面。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餘,應高度關注掌握上合組織的安全與經濟影響力延伸到南亞的事實。





宰相不理車禍 何勞總統賣荔枝


2018-06-11 00:03 聯合報  楊楚光/資深新聞工作者(台北市)
總統蔡英文與祕書長陳菊共同行銷荔枝。 記者徐白櫻/翻攝


最近蔡英文總統作了兩件事,其一是在友邦宣布與我斷交前,正親自主持直播促銷荔枝。另一是以執政黨主席之尊,要全黨支持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對外為吳作反駁,作政治攻防。蔡自以為是顯示總統親民,及支持同志從公的態度,但其實她是作了「狗拿耗子」的閒事,並不合適。
這兩天國際聚焦美朝兩國在新加坡要舉行的川金高峰會談時,更顯得我們的元首及她的幕僚長,作了些很無聊的事。她們繼推銷荔枝後,是否還要促銷香蕉及鳳梨?讓農委會主委無法施展手腳來解決問題?
蔡英文也以政黨領袖力挺及協調全黨為北農總經理吳音寧作政治攻防,讓民進黨祕書長及組織部人員,都好像是工作不力的一群人。這以後凡是遇到其同黨同志在工作上受到委曲時,是否都要勞動黨主席親自出馬,才能解決問題?她的勇於任事是否是看低了民進黨中央菁英的工作能力?
四十年前,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忙於深入地方並結交很多民間友人,當時有位老立委在質詢時,說了一個故事,請他參考。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古時有一位宰相在搭馬車上朝途中,遇到道路上有馬車相撞,造成有人當場死亡的交通事故,眾人圍觀,宰相掀開布簾看了一眼,便令隨從繼續前進。後來在另一路口,一條耕牛口吐白沫而倒地,宰相卻趕快下車看了半天,才神情嚴肅的上車再走。當天稍晚隨從請問宰相,為何不重視人命卻關心病牛?宰相表示,市井之中的車禍自有縣官會去處理,所以他並不停車,但耕牛口吐白沫倒地喘息,是天有旱象所造成,當然是他所應擔心憂煩的事,所以他必須下車察看
老立委隨後表示,行政院長日理萬機,希望多用心於國家大事;而常到民間去結交朋友的事,則應適度為之,敬請蔣院長作參考。說完鞠躬下台,引起立院委員及蔣經國的一片熱烈掌聲。
謹提供我當年採訪立法院的所見所聞,敬請蔡英文總統作參考!






高溫預警、颱風會議… 氣象單位展現創新 官員請速速跟上!


2018-06-11 00:08 聯合報  楊之遠/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主任(台北市)
嘉義市9日下午13點18分到36.6度,為全台最高溫,旅客在等公車時耐不住炎熱,自己撐傘遮陽。 記者姜宜菁/攝影


二○○三年八月歐洲發生破紀錄高溫,法國最為嚴重,一周內造成約一萬五千人熱死,受害者多為獨居老人。從此各國主要都市開始建立熱浪預警及因應系統。當氣象單位發出高溫警報,社福單位即聯繫獨居老人及弱勢族群,儘速協助安置於有空調的避難場所,必要時徵召志工及公共巴士司機協助遷運,醫院亦增設高溫傷害特別門診以為因應。
由於全球暖化及都市之熱島效應,造成全球夏季氣溫飆高,熱浪致死人數亦大幅增加,印度及孟加拉最嚴重。台灣處於亞熱帶,在暖化影響下,夏季氣溫上升,每年均有民眾中暑甚至死亡案例。今年特別由於梅雨延遲,降雨日數減少,日照增加,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連日氣溫頻破紀錄,每日均有數十人因中暑而送醫,凸顯台灣熱浪的嚴重性。
近日氣象局宣布將於六月十五日開始發布高溫預警,依氣溫和連續時間,分成黃、橙、紅三種燈號做為警示。這項高溫警訊對戶外勞工極為重要,亦是氣象服務的最好實踐。但僅有高溫預報資訊,缺乏因應亦屬徒然,還需要衛福部針對病患、老年人通報、醫療救援等做完整規畫。勞動部亦應考量在連日攝氏卅八度高溫(紅燈)下,是否放假做出適當規範,因為這攸關戶外勞工的生命安全,絕不能含糊以對。
過去國內討論氣候變遷的因應,多偏重於減緩,即節能減碳,但是對於調適卻很少有具體的作為。這次氣象局決定開始發布高溫警報,是我國邁出氣候調適的第一步,相關單位亦應根據熱浪資訊,提高警戒,例如火災風險、電力需求飆升等預為因應,則熱浪預報才能發揮真正效能。
其次行政院會決定於今年颱風警報期間,將在颱風直接侵襲前一天晚間召開視訊會議,氣象局與縣市首長連線,針對颱風動向等重要資訊進行說明。這項措施將明顯增加氣象單位的工作壓力,但是可以讓地方政府對颱風資訊有清晰的暸解,對颱風是否放假的決定將更有效率。
前述二項新作為顯示氣象單位改變過去圈地自限的保守態度,展現創新作為,提升我國的氣象服務品質,宜予鼓勵。但在暖化威脅日趨嚴重的情勢下,無論地方或中央部會首長,都應接受台灣氣候特性及氣象專業的講習,提升對氣候變遷的認知,並將氣候調適作為納入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各項施政與規畫,增加我國對氣候暖化衝擊的適應能力,才能將極端天氣的危害降至最低。





「獨立」刺眼 兩岸一家親


2018-06-11 00:06 聯合報  張鷹/前行政院新聞局國際處處長(台南市)
司法院擬修法將最高法院法官改為特任官,並在法官遴選委員會中,新增兩席立委代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台灣只要提到「獨立」立即引發敏感性。聯合報五日社論「蔡政府真要把法院變成民進黨開的?」念茲在茲的司法獨立也同樣刺眼。司法是保障國民基本權利的最後防線;但因獨立象徵卓犖不群,也可能不食人間煙火、不貼近民意、不同流合汙,甚至觸犯眾怒。
民國95年(二○○六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成立之初,曾有意比照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的建置,標榜為獨立機構。最初NCC組織法的委員遴選方式,採用政黨比例制,以防執政黨藉行政院提名的名義壟斷提名權;否則NCC的功能與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處的業務職掌無異,將淪為行政院的下屬機關,而非獨立機關。
當年這項創舉也導致第一屆委員會的若干決議常與執政的扁政府步調不一,形同水火。時任的新聞局姚局長曾刊廣告揶揄NCC,引發不少評議。
我國歷經兩度政黨輪替後,已經很少聽聞行政院轄下有真正獨立運作的機關,更遑論現今五權分立下的憲政體制傾斜於總統一位之尊,徒呼負負。
無獨有偶,中共在境內和國際間打壓獨立從不手軟,從反藏獨、台獨、維獨、港獨,都是維穩高於一切,絕不容外人說三道四。雖然此獨立非彼獨立,但在鎮壓「獨立」的浪頭上,兩岸的領導,像是一家親、一家人,不是嗎?